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8篇
临床医学   14篇
内科学   4篇
神经病学   3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28篇
预防医学   12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5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探讨光氧化反应处理后的牛颈静脉带瓣管道的外观形态、组织稳定性及流体物理性能的特征。方法:取新鲜牛颈静脉带瓣管道24根,分为光氧化处理组、戊二醛处理组及新鲜对照组。分别观察和测量各组处理前后的管壁的厚度、管腔外径及各组管道瓣膜的抗返流功能的变化,测定处理前后的组织含水量、热皱缩温度、最大应力,并作各组的组织蛋白提取分析以了解组织稳定性。结果:光氧化组与对照组相比管壁厚度、管腔外径、瓣膜抗返流功能、组织含水量及热皱缩温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戊二醛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光氧化组最大应力大于对照组,低于戊二醛组。光氧化组和戊二醛组的组织蛋白提取量均少于对照组。结论:光氧化方法处理后的牛颈静脉带瓣管道能较好地保持原有的管壁及瓣膜结构的完整性,并可提高组织的稳定性和组织的断裂强度。  相似文献   
12.
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细胞免疫功能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细胞免疫功能变化湖南医科大学附属湘雅医院心胸外科(410008)鲁尔雄,陈胜喜,胡铁辉,李国虎,袁明道,张慈英心脏转流(CPB)可引起术后早期免疫功能降低。研究提示[1],这种变化与CPB装置,特别是氧合器类型,CPB时间,输血量...  相似文献   
13.
原发性乳腺癌组织中c-erbB-2和nm23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SP法检测 2 86例原发性乳腺癌c erbB 2和nm 2 3基因的表达 ,并分析其与病理类型、患者年龄、临床分期及腋淋巴结转移之间的关系。结果示c erbB 2阳性率为 3 9.5 % ,nm 2 3阳性率为 65 .7% ;c erbB 2的表达与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之间无明显相关 (P >0 .0 5 ) ;nm 2 3基因的表达与患者年龄、肿瘤病理类型无关 ,但与肿瘤临床分期、腋淋巴结转移有关 (P <0 .0 5 ) ;c erbB 2与nm 2 3两者的表达无明显相关性 (P >0 .0 5 )。提示nm 2 3基因有望作为预测原发性乳腺癌淋巴结转移和评估肿瘤临床预后的标记物  相似文献   
14.
应用三腔二囊管施行Heller’s手术41例报告湖南医科大学附属湘雅医院袁明道,陈胜喜,胡铁辉,罗万俊,韩琳煌我院1979年5月至1990年5月应用三腔二囊管施行Heller’s手术41例,其中9例附加部分胃底折叠术。随访6月至11年,效果满意。1临...  相似文献   
15.
VEGF-C介导的乳腺癌肿瘤淋巴管生成及定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C,VEGF-C)介导的乳腺癌肿瘤淋巴管生成及定位。方法:分子生物学原位杂交方法检测VEGF-C mRNA基因在89例原发性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免疫组化SP法对乳腺癌肿瘤淋巴管进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3,VEG-FR-3)标记。结果:在89例原发性乳腺癌组织中,49例表达VEGF-C mRNA,表达率为55.06%。VEGF-C mRNA的表达与乳腺癌淋巴管密度(lymphatic vessel density,LVD)和腋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与VEGF-CmRNA阴性组相比,VEGF-C mRNA阳性组的肿瘤淋巴管密度大、腋淋巴结转移率高(均P〈0.05);所有病例都有不同程度的淋巴管生成,但以肿瘤间质组织中淋巴管生成为主,癌巢中未见到明显的成形淋巴管。肿瘤淋巴管密度与乳腺癌临床分期和腋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临床分期越晚,肿瘤淋巴管密度越高(P〈0.05);腋淋巴结转移组的肿瘤淋巴管密度比无淋巴结转移组高(P〈0.05)。结论:原发性乳腺癌组织VEGF-C mRNA的表达与乳腺癌肿瘤淋巴管生成、腋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VEGF-C介导的乳腺癌肿瘤淋巴管生成主要发生在肿瘤间质组织中。  相似文献   
16.
采用环氧化合物交联牛颈静脉带瓣管道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采用环氧化合物交联新型肺动脉血管替代物之一牛颈静脉带瓣管道(BJVC)的方法和效果。方法:新鲜BJVC24根,随机分为环氧化合物处理组(PC组,n=8),戊二醛处理组(GA组。n=8)及新鲜对照组(n=8)。分别测量各组处理前后管壁厚度、管腔外径及瓣膜的抗返流功能的变化。测定处理前后各组的组织含水量、热皱缩温度、组织断裂强度及断裂伸长率。另外进行大鼠皮下埋植试验,60d后测定组织钙含量。结果:PC组外观形态、管腔外径、瓣膜抗返流功能更接近天然血管;PC组及GA组机械性能相当,且明显强于新鲜对照组(P〈0.05);大鼠皮下包埋后PC组钙含量显著低于GA组(P〈0.05)。结论:PC交联BJVC可有效保持组织的柔软性,保护其瓣膜的抗返流性能,且具备良好的抗钙化性能,是一种有效的合适的生物组织处理制备的新型技术。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三尖瓣置换术的危险因素及治疗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施行三尖瓣置换术3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围手术期死亡3例。术后右心功能不全是死亡主要原因。平均随访38个月,随访率97%,远期心功能Ⅰ级21例、Ⅱ级10例、Ⅲ级3例。结论正确认识三尖瓣置换术的危险因素并采取积极有效的处理措施是提高三尖瓣置换手术成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体外循环术中肺动脉瘤破入支气管1例王治平,胡铁辉,袁明道,罗万俊病人女,24岁。术前诊为室间隔缺损伴右下胸包裹性积液。1989年5月在体外循环下修补室缺。术毕心脏复苏排气时,右心源源不断溢出大量气体。此时考虑右下胸包裹性积液可能系动脉瘤被误诊,经紧急...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检测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组织中趋化因子白细胞介素-8(IL-8)、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和巨噬细胞炎性蛋白-1(MIP-1 )mRNA的表达,分析它们与微血管计数(MVC)的相互关系及其对NSCLC临床病理特征的意义.方法: 采用原位杂交法检测40例NSCLC和10例正常肺组织石蜡切片标本中IL-8,MCP-1和MIP-1 mRNA的表达情况,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上述标本中微血管(MV)计数.结果: 40例NSCLC组织中IL-8,MCP-1和MIP-1 mRNA的阳性系数均值明显高于10例肺组织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并且随着NSCLC临床病理的改变而出现相应的变化,表现为T3组>T2或T1组,Ⅲ期组>Ⅱ期组>I期组,有淋巴结和远处转移组>无转移组,生存时间≤3年组大于生存时间>3年组.IL-8,MCP-1和MIP-1 mRNA阳性表达相互之间以及与MVC之间均存在着密切的正相关.结论:上述结果提示NSCLC组织中趋化因子IL-8,MCP-1和MIP-1可能相互协同,共同促进肿瘤血管生成,并影响肿瘤的进展、转移和预后.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肝素/二羟基铁多层复合物( HDcms)表面纳米修饰对去细胞异种血管生物相容性的影响.方法 采用层层自组装技术将二羟基铁和肝素交替固定在去细胞牛颈静脉(DC-BJV)表面,构建一种新型的抗凝表面,并检测其表面微结构和生物相容性.结果 甲苯胺蓝比色法显示,每组装一次约有(808±86) μg/cm2肝素固定在DC-BJV表面.扫描电镜(SEM)和洗脱试验显示HDcms均匀稳定的包裹在胶原纤维表面,形成纳米膜并持续缓慢地释放肝素.抗凝血活性检测显示,实验组凝血酶原时间(PT)和部分活化凝血酶原时间(APTT)明显高于正常值.血小板黏附实验显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10 000 μm2血小板计数分别为(8±4)个和(48±16)个.皮下包埋4周和8周时实验组钙离子含量分别为(8.5±1.9) μg,/mg和(21.5±6.8)μg/mg,对照组钙离子含量分别为(26.6±3.7) μg/mg和(112.6±16.9) μg/mg.结论 HDcms能够牢固地结合在去细胞异种血管表面形成纳米厚度的抗凝表面,并能够提高其生物相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