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6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9篇
预防医学   4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21.
胸腹部肿瘤放疗中,由于呼吸运动的影响需要对靶区进行实时跟踪以保证放疗精度,并通过预测来补偿系统延时。本研究提出一种基于支持向量回归的呼吸运动预测方法,该方法先选取一段呼吸运动序列进行训练得到回归模型,当有新的呼吸序列时,根据训练模型计算输出。并在此基础上,动态更新训练集,使模型在线更新,实现精确在线支持向量回归。实验中对7例呼吸运动样本数据分别用离线模型和在线模型进行训练并预测,平均绝对误差分别为0.42 mm和0.30 mm。在线精确支持向量回归能更准确刻画呼吸运动轨迹,拟合结果精度高,满足实际应用中的需求。  相似文献   
22.
童蕾  尹和宅 《新中医》2023,55(4):86-90
目的:观察郭氏苦柏方坐浴治疗肛瘘术后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创面的影响。方法:选择低位单纯性肛瘘患者12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高锰酸钾溶液坐浴治疗,研究组采用郭氏苦柏方煎汤坐浴治疗。2组疗程均为3周。比较2组疗效、创面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创面临床指标评分、肉芽评分、创面愈合率、创面毛细血管数量、创面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表达水平。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为75.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7、21 d,研究组创面疼痛、创面临床指标及创面肉芽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14、21 d,研究组创面愈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21 d,研究组毛细血管数量均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14 d,研究组创面VEGF阳性强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肛瘘术后创面恢复期给予郭氏苦柏方联合坐浴治疗,可提高临床疗效,减轻患者疼痛,有效促进创面愈合。  相似文献   
23.
开设CAD计算机绘图选修课的体会与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CAD计算机绘图已广泛应用到国民经济的各个设计和生产领域,日益成为一个重要的设计工具并起到关键性作用。由此CAD计算机绘图也成为所有工科高等院校必须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但是在医学院校开设CAD计算机绘图选修课却为数不多。本文从计算机绘图的特点、教学方法等方面,对在医学院校开设《CAD计算机绘图》选修课教学模式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24.
目的:探讨围术期中医外治法路径化干预对马蹄形肛周脓肿患者术后快速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9月至2019年12月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嘉兴市中医医院门诊确诊收治入院的马蹄形肛周脓肿(肛管后深间隙)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路径化的中医外治法和西医常规方法,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方法。比较两组术后疼痛评分、二便情况、住院时间、创面愈合时间和临床疗效等。结果:观察组术后第1、3、7天的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尿潴留和便秘情况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住院时间、创面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肛门功能Wexner评分及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路径化的中医外治法有序、适时及有针对性的干预,可有效减少和缓解术后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术后快速康复。  相似文献   
25.
痔点挑治联合乙字汤治疗湿热下注型痔病便血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痔点挑治联合乙字汤治疗湿热下注型痔病便血的疗效。方法:将单纯性以内痔和以内痔为主的Ⅰ、Ⅱ期痔病便血患者61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31例采用痔点挑治联合乙字汤口服,对照组30例采用乙字汤口服。观察2组治疗后便血及痔核直径缩小评分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80%,对照组为90.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第3、6天,痔核直径均较治疗前减少(P<0.05)。治疗后同时点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痔点挑治联合乙字汤治疗湿热下注型痔病便血,可有效改善症状,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26.
目的:研究中西医结合疗法对卧床患者的D二聚体的影响及临床疗效。方法:将113例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分别是对照I组、对照Ⅱ组和联合组。对照I组37例、对照Ⅱ组38例以及联合组38例。对照I组37例给予低分子肝素钠(5000IU皮下注射,1次/日)治疗;对照Ⅱ组38例给予加味桃红四物汤口服。联合组38例采用中西药结合疗法:予低分子肝素钠(5000IU皮下注射,1次/日)+加味桃红四物汤口服。两周后对比临床疗效,并对其结果分析。结果:联合组较对照I组和对照Ⅱ组的D二聚体明显降低,具有临床效果差异(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西医结合疗法能有效降低卧床患者的D二聚体水平,从而减少其深静脉血栓的发生机率,并且其疗效明显优于单纯使用中药、或西药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7.
目的:为更精确地对治疗计划进行验证,利用3D打印设计出反映患者真实情况的个体化体模。方法:依据病人定位时的CT图像重建并进行3D打印得到患者的三维立体结构空壳,然后以CT值为依据选择各组织的辐射等效材料完成填充,即得到体现病人特征的个体化剂量验证体模。结果:将合成的等效材料行CT扫描,骨组织、肺组织、软组织、肿瘤CT值分别为1 100、-747.6、-22、-471 HU,误差均小于22%。结论:最终设计的胸部体模能够较准确地体现个体之间的差异,等效材料辐射等效性较好,可用于实际剂量验证。  相似文献   
28.
目的:比较潜剥虚挂法联合内口袋形缝合术与传统实挂线法治疗高位肛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高位肛瘘患者7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观察组采用潜剥虚挂法联合内口袋形缝合术(即瘘管潜行剥离,内口剜除,跨过括约肌的瘘管剥离后予虚挂引流,待瘘道肉芽组织填充后再拆线,内口剜除创面行袋形缝合),对照组采用传统实挂线(即术中实挂线,挂线后每2周紧线,直至挂线部分完全勒断)。术后观察创面愈合、疼痛、肛门功能评分及12个月内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第1 d、3 d和7 d的VAS评分分别为(1.54±0.85)、(1.14±0.77)和(0.88±0.53),低于对照组的(2.71±1.10)、(2.89±1.21)和(2.23±1.39);观察组创面愈合时间为(28.10±4.19)d,低于对照组的(35.26±4.88)d;观察组创面愈合后肛门功能Wexner评分为(0.58±0.38),低于对照组的(2.39±1.15);在术后疼痛VAS评分、创面愈合时间及Wexner评分方面,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潜剥虚挂法联合内口袋形缝合术治疗高位肛瘘较传统的实挂线法能更好的保护肛门括约功能,缓解术后疼痛,缩短愈合时间。  相似文献   
29.
30.
为减少物联网系统中数据传输和存储的能量损失,提高胎心率数据的传输效率,实现胎儿的实时监控,本文使用卷积编解码器网络(CC-Net)压缩数据。网络有两个模块:编码和解码,在编码模块中,原始数据被压缩; 在解码模块中,压缩数据被重建。然后,通过使用原始信号和重建信号的均方误差来连续更新内部参数,以使误差最小。最后,在编码模块中获得有效的压缩数据。在本研究中,该方法对胎儿心率信号的压缩率达到了12.07%,重构信号与原始信号之间的误差为0.03。本研究提出的卷积编解码器网络(CC-Net)可以实现非常低的胎儿心率压缩率,并且可以确保重建的信号与原始信号非常相似,表明压缩方法是有效的,并且保留了胎儿心率信号的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