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5篇
  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70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94篇
预防医学   5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冠状动脉造影无复流的相关因素   总被引:23,自引:3,他引:23  
目的 探讨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percutaneouscoronaryinterventions,PCI)冠状动脉(冠脉 )造影无复流现象的相关因素。方法 自 1999年 1月至 2 0 0 2年 10月 ,回顾性分析 4 97例急诊PCI病人的临床和冠脉造影资料 ,冠脉造影无复流病人 5 8例 ,由其余的 4 39例急诊PCI冠脉前向血流TIMI 3级的病人中随机抽取 6 0例 ,为正常血流组。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无复流的相关因素。结果 无复流的发生率为 12 6 %。单因素分析表明 :糖尿病、症状开始到再灌注的时间、梗死前心绞痛、Kil lip心功能分级、Q波计数、室壁运动积分差异有显著性。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 :症状开始到再灌注的时间、梗死前心绞痛、Killip心功能分级、Q波计数是无复流的相关因素。结论 大面积心肌坏死、严重的心肌损害、心功能不全和症状开始到再灌注的时间长 ,可能会促使无复流的形成 ;梗死前心绞痛可能减少无复流的发生。而冠心病的危险因素与无复流没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92.
患者,女,64岁,以右侧肢体进行性乏力5d入院。入院时生命体征基本平稳,血压1 5 0 /1 0 5mmHg( 1mmHg =0 .1 33kPa) ,神志清楚,右侧鼻唇沟变浅,伸舌右偏,右侧肢体肌力0级,肢体肌张力偏低,病理征阳性。左侧肌力、肌张力正常,病理征阴性,脑膜刺激征阴性。MRI提示左侧顶叶脑梗死、多发性腔隙性脑梗死、脑白质变性。高血压史1 3年,心电图提示陈旧性下壁心肌梗死。1 2月1 8日即入院第2天开始患者出现意识模糊,频繁恶心、呕吐。1 2月1 9日2 3时患者突然意识丧失,呼吸、心跳骤停,经抢救呼吸、循环、血压基本恢复正常,但意识未能恢复。1 2月2 0日1 …  相似文献   
93.
通过对 16例双腔起搏治疗的肥厚梗阻性心肌病(HOCM)患者长达 5年的血流动力学及超声心动图形态学随访观察 ,评价双腔起搏器治疗HOCM的远期疗效 ,长期起搏对心功能的影响及停止起搏后其血流动力学变化。资料和方法 经临床确诊HOCM患者行双腔起搏治疗 16例 ,其中男性 12例 ,女性 4例 ,平均年龄 4 5~ 6 8(5 6 4 4± 7 76 )岁 ,植入起搏器时间 5~ 8(5 89± 1 0 1)年 ,随访时间 5年。心功能(NYHA分级 )Ⅱ级 9例 ,Ⅲ级 6例 ,Ⅳ级 1例 ,均有不同程度晕厥、胸痛及呼吸困难。于植入DDD起搏器前 ,植入起搏器后 2年、5年 (AV间期为 12 0m…  相似文献   
94.
目的测定心房肌钙转运调控蛋白和钙激活中性蛋白酶(calpain1)的mRNA表达,探讨风湿性心脏瓣膜病(风心病)心房颤动(房颤)患者心房肌电重构和结构重构以及心功能下降的分子生物学机制及其在房颤发生、维持中的作用。方法采集风心病窦性心律组患者12例和房颤组患者16例的右心耳组织,应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测定心房肌钙转运调控蛋白和calpain1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与窦性心律组相比,房颤组L-型电压依赖钙通道a1c亚基(LVDCCa1c)、肌浆网Ca2+-ATP酶、兰尼碱受体(RYR2)的mRNA表达水平明显下调(均为P<0.01),三磷酸肌醇受体(IP3R1)的mRNA表达水平上调(P<0.05),房颤组心房肌calpain1的mRNA表达水平上调(P<0.05),且与LVDCCa1c的mRNA表达呈负相关(r=-0.583,P<0.05)。结论房颤患者心房肌钙转运调控蛋白和calpain1转录水平调控失衡可能是心房肌电重构和结构重构以及心功能下降的分子生物学机制之一,与房颤的发生和维持有关。  相似文献   
95.
根据国内外的调查 ,先天性心脏病 (以下简称先心病 )的发病率为 7‰~ 8‰ [1 ] ,据此估计我国每年新出生的先心病患儿达 15万左右 ,为小儿时期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传统的外科手术需开胸 ,损伤大。因此 ,多年来人们一直试图通过非开胸途径 ,即通过特种的导管及其装置由外周血管插入至所需治疗的心血管腔内来代替外科手术进行治疗 ,即介入性心导管术。本文对目前通常开展的一些介入性心导管术的现状与进展等作一综述。1 心房间隔造口交通术[2 ]196 9年 ,Rashkind等首先应用球囊房间隔造口术(BAS)姑息治疗完全性大动脉转位 (TGA)等重症婴…  相似文献   
96.
急诊PCI冠脉造影无复流左室功能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急症经皮冠脉介入 (PCI)冠脉无复流患者左室功能的临床意义。方法 自1999年 1月至 2 0 0 2年 10月 ,回顾性分析北京朝阳医院心脏中心 4 97例急诊PCI患者的临床和影像资料。急诊PCI即刻 ,在无影响血流的血栓、栓塞、夹层动脉瘤、痉挛情况下 ,冠脉造影前向血流≤TIMI 2级为无复流 ,TIMI 3级为正常血流。冠脉无复流患者 5 8例 ,利用Excel随机函数表 ,由其余 4 39例急诊PCI冠脉前向血流恢复正常的患者中随机抽取 6 0例 ,为正常血流组。结果 无复流和正常血流患者的酶峰值、Killip心功能分级、Q波计数、WMS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正常血流患者术后 2周WMS改善 ,LVEF ,CI,SVI增加 (P <0 .0 5 )。正常血流合并心功能不全的患者术后 2周LVEF ,CI,SVI增加 (P<0 .0 5 ) ,LVEDV、LVESV (P <0 .0 1)减少 ;而无复流合并心功能不全的患者LVEDV、LVESV增加 (P<0 .0 1)。结论 无复流患者的心肌损害严重 ,梗死或濒临坏死的心肌范围广泛 ;室壁运动恢复较慢和局部心肌功能不良 ;左室舒缩功能降低  相似文献   
97.
目的探讨载脂蛋白B(apolipoprotein B,APOB)基因第29外显子3′端可变数目串联重复序列(variable number of tandem repeat, VNTR)多态性与维吾尔族自然长寿的关系。方法选择191名年龄90岁以上的健康个体为长寿组,另选53名年龄65~70岁、性别、地域相匹配已自然死亡的正常个体为对照组。应用序列特异引物PCR和PCR-直接测序等技术对APOB进行分型,并测定等位基因HVE36和HVE48的核苷酸序列。结果在维吾尔族人群(长寿组191名,对照组53名)中,共发现14个等位基因。长寿组中HVE36、HVE42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并且HVE44、HVE46、HVE48、HVE58仅见于长寿组,而HVE26、HVE30、HVE34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逐步逻辑回归分析显示,L等位基因和LL基因型与年龄呈正相关,而S等位基因和SS基因型与年龄呈负相关(P〈0.05)。核苷酸序列分析显示,每一种等位基因由富含AT的15bp长的基本单位或它们的变异体串联重复而构成。结论APOB等位基因S和基因型SS可能是维吾尔族自然长寿老人的危险因素,而等位基因L和基因型LL则是其保护因子。  相似文献   
98.
结合民族特点进行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民族特点进行教学新疆医学院程祖亨,肉孜阿吉,郭新贵,买买提,张爱伦,艾来提,再帕尔如何保证少数民族医学院学生的质量,使他们达到高级医药卫生人材的标准,是民族地区高等医学院校教育和管理中的重要研究课题。我们在“诊断学”教学中,结合新疆少数民族特点进...  相似文献   
99.
药物介入核素心肌显像在识别存活心肌中的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研究核素心肌显像在识别存活心肌中的准确性及实用性。方法 :对 2 0 0 0年 10月~ 2 0 0 1年 9月行 PTCA+支架术的 30例住院心肌梗死患者 (梗塞后 2周至 3个月 ) ,采用 PTCA支架术前静点小剂量多巴酚丁胺 (3μg· kg- 1· min- 1 ) ,并合用舌下含服硝酸甘油 (0 .5 m g) 99m TC- MIBI心肌显像 ,与术后 3周时复查静息 99m TC-MIBI心肌显像进行对比 ,观察多巴酚丁胺与硝酸酯合用预测存活心肌的准确度及安全性。结果:PTCA支架术前静息 99m Tc- MIBI心肌灌注显像共有 117个节段心肌摄取异常。药物介入 99m Tc- MIBI心肌灌注显像及 PTCA支架术后 3周静息 99m Tc- MIBI心肌灌注显像放射性分布异常节段心肌血流灌注改善。术前静息心肌灌注显像的 117个节段 ,药物介入 99m Tc- MIBI心肌灌注显像有 4 1个节段灌注改善 ,2 3个节段正常 ,5 3个节段无变化。PTCA支架术后 3周随访中有 4 8个节段改善 ,2 8个节段正常 ,无效的 5 3个节段在 PTCA支架术后有 4 1个节段心肌灌注无改善。结论 :以 PTCA支架术后 3周为标准 ,静脉应用小剂量多巴酚丁胺时舌下含服硝酸甘油 (0 .5 m g)核素心肌显像 ,预测存活心肌灵敏度为 84 .2 % ,特异度为 77.4 % ,具有安全性高、副作用小、患者易于接受的优点  相似文献   
100.
【摘要】目的 探讨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生活方式的转变,克里雅人代谢综合征患病率的变化。方法 2005年8月、2008年10月,分别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在克里雅人群和于田县先拜巴扎镇维吾尔族人群进行流行病学调查。2005年8月随机抽取年龄≥16岁“沙漠人”359人。平均年龄33.65&amp;amp;#177;19.51岁,男性205人,女性154人。和田于田县≥16岁维吾尔民族101人,平均年龄35.15&amp;amp;#177;17.89岁,男性51人,女性为50人。2008年10月随机抽取年龄≥16岁“沙漠人”503人。平均年龄35.72&amp;amp;#177;16.40岁,男性293人,女性210人。和田于田县≥16岁维吾尔民族成年人237人,平均年龄37.30&amp;amp;#177;18.31岁,男性138人,女性为99人。 结果 2005年8月与2008年10月比较,克里雅人高血压患病率有所增加[6.69%(24/359)对9.94% (50/503)(x2=2.83,P=0.109) ];克里雅人糖尿病患病率有所增加[1.67%(6/359)对2.19% (11/503)(x2=0.30,P=0.63) ];克里雅人代谢综合症患病率明显增加[1.95%(7/359)对5.2% (26/500)(x2=5.975,P=0.018) ]。结论 通过对2005年8月与2008年10月比较,克里雅人代谢综合症患病率有所升高,有统计学差异;这与他们生活方式的转变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