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11篇
内科学   7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33篇
预防医学   19篇
药学   26篇
中国医学   7篇
肿瘤学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31.
目的探讨双源CT虚拟平扫技术及碘含量测定技术在鉴别肾上腺良恶性病变中的价值。方法搜集行肾上腺CT扫描者40例(共40个肾上腺结节),其中24个结节为无功能腺瘤,16个结节为转移瘤,对全部结节的动脉期及门静脉期常规平扫CT值、虚拟平扫CT值、碘含量(ICad)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动脉期肾上腺腺瘤平均ICad[(24.65±1.06)mg/ml]略高于肾上腺转移瘤[(22.85±9.53)m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门静脉期肾上腺腺瘤ICad[(13.96±1.11)mg/ml]低于肾上腺转移瘤[(24.70±5.49)m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6)。腺瘤与转移瘤的动脉期、门静脉期虚拟平扫平均CT值(Va、Vp)与常规平扫CT值(Vpre)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腺瘤的Vpre、Va、Vp均低于转移瘤,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6、0.008、0.006)。结论双能量CT技术能够通过虚拟平扫技术及碘含量测定技术对二者进行鉴别诊断,以减少受检者经济负担及减轻辐射剂量。  相似文献   
32.
上肢浅静脉穿刺的应用解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测上肢的浅静脉,为临床应用提供局部解剖学资料.方法 对30具成人尸体上肢浅静脉进行了解剖和观测.结果 解剖观察了手背静脉网、弓的形成和属支的分布,可见形成手背静脉网左侧19例,占(63.3±18.8)%,右侧20例,占(66.6±8.6)%.形成手背静脉弓左侧11例,占(36.6±8.8)%,右侧10例,占(33.3±8.6)%.贵要静脉的深面是由肱二头肌腱发至深筋膜的肱二头肌腱膜,此肌膜把静脉同肱动脉、正中神经隔开,贵要静脉可跨过前臂内侧皮神经,前臂内侧皮神经也可跨过责要静脉.测量了头静脉、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前臂正中静脉的外径,均在1.0 Hnn以上.结论 为在手背静脉网处作逆行穿刺、静脉置管、穿刺选择血管、预防穿刺引起的神经损伤等提供了局部解剖学资料.  相似文献   
33.
双T型管法预防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胆瘘8例报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双T型管法预防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胆瘘8例报道刘广庆刘令锁孙喜波李仕金王金勇李大鹏作者单位:山东省泰安市中医院外科(271000)1991年~1995年,我科对8例胰头十二指肠切除病例采用双T型管引流法,术后未发生胰瘘和胆瘘,现报告如下。本组8例病...  相似文献   
34.
王金勇 《解剖与临床》2005,10(3):231-232
目的:探讨眶内壁骨折的CT诊断价值。方法:50例眶内壁骨折均行常规眼眶轴位扫描,其中18例加行冠状位扫描。结果:CT显示右侧眶内壁骨折40例,左侧眶内壁骨折10例;其中直接显示骨折线及断端错位35例、断裂内陷15例。结论:CT能全面、准确地诊断眶内壁骨折,并能显示眶周结构及软组织爱损情况,是目前诊断眶内壁骨折最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35.
<正>我院自行研制的纯中药制剂——银屑灵胶囊,经过8年多的临床应用,取得了显著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就诊患者中选择的312例血热风盛型银屑病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244例,对照组68例,其中男198例,女114例,年龄6~68岁,平均38岁,疗程60天~40年,进行期221例,静止期91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分期分型,病状总评分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有可比性,两组治疗前肝功、肾功及血尿常规检查均正常。  相似文献   
36.
目的建立结核分枝杆菌ERIC—PCR分子生物学分型技术,并应用于临床分离菌株的流行病学调查。方法以肠杆菌科基因间重复序列(Enterbacterial repetitive interemc consensus,ERIC)为引物,对临床分离的结核分枝杆菌DNA进行PCR扩增,扩增产物经琼脂糖凝胶电泳后得到指纹图并进行分析。结果122株临床分离株产生42种不同的指纹图,密切接触者指纹图相同或相似,指纹图谱与患者年龄、菌株的耐药性及耐药种类有关。结论ERIC—PCR是结核分枝杆菌分子流行病学调查的有效技术。  相似文献   
37.
耐多药结核病耐药状况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耐多药结核病(MDR—TB)的耐药状况。方法:对136例痰培养阳性的标本采用绝对浓度间接法试验进行耐药性测定,筛选出57例耐多药性肺结核病例,结合病例分析其耐药种类及意义。结果:57例MDR—TB患者中,获得性耐多药率为72%,青年组最多:原发性耐多药率为28%,以老年组为主。耐药原因以各种原因导致的不规则用药为主,占80.5%。耐药组合中以同时耐H、R、S三种药物为主,占40.4%。结论:本组病例获得性耐多药率高于原发性耐多药率,并以青年组为高,提示过去一段时间本地的结核病治疗上可能存在不足之处,耐多药的原因主要为不规则治疗所致,今后应加强宣教,加强督导管理。  相似文献   
38.
乌头类中药对CHL细胞的DNA损伤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乌头类中药盐附子和乌头碱对CHL细胞(中国仓鼠肺成纤维细胞)的DNA损伤作用。[方法]采用单细胞凝胶电泳法检测盐附子、乌头碱对CHL细胞DNA即刻损伤的影响。在加和不加S9时,盐附子均设5个剂量组(终浓度分别为5、2.5、1.25、0.625、0.313 mg生药∕ml)、乌头碱设4个剂量组(终浓度分别为100、50、25、5μg/ml),试验同时设PBS阴性对照组和阳性对照组,阳性对照在不加S9时为0.1 mmol/ml重铬酸钾,加S9时为80μg/ml环磷酰胺。[结果]在加和不加S9时,盐附子各浓度组拖尾细胞率和拖尾细胞尾长与阴性对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乌头碱100μg/ml和50μg/ml组拖尾细胞率和拖尾细胞尾长与阴性对照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乌头碱各浓度组拖尾细胞率和拖尾细胞尾长存在剂量反应关系。[结论]在本试验条件下,加与不加S9时,乌头碱浓度为100μg/ml和50μg/ml时对CHL细胞有DNA损伤作用;盐附子5、2.5、1.25、0.625、0.313 mg生药/ml时未观察到对CHL细胞有DNA损伤作用。  相似文献   
39.
4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