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9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5篇
耳鼻咽喉   2篇
基础医学   17篇
临床医学   29篇
内科学   23篇
皮肤病学   7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21篇
外科学   14篇
综合类   83篇
预防医学   35篇
眼科学   26篇
药学   21篇
  9篇
中国医学   53篇
肿瘤学   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44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7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目的:探究分析皮瓣修复治疗手及前臂皮肤烧伤瘢痕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接收的100例前臂与手部皮肤烧伤瘢痕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所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50)和对照组(n=50)。观察组患者采取腹股沟皮瓣瘢痕修复进行治疗,对照组则参照股前外侧皮瓣瘢痕修复治疗手术进行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皮瓣存活率(96.00%)显著高于对照组(80.00%),且皮下感染率(6.00%)明显低于对照组(16.00%),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满意度(96.00%)远远高于对照组(74.00%),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手及前臂皮肤烧伤瘢痕应用皮瓣修复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其中腹股沟皮瓣修复治疗能够明显提高皮瓣存活率,且皮瓣断蒂时间较短,皮下感染率低,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62.

目的 观察超声引导下右侧星状神经节阻滞(SGB)对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患者术后睡眠质量和恶心呕吐(PONV)的影响。
方法 选择择期行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患者98例,年龄42~74岁,BMI 19~25 kg/m 2,ASA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全身麻醉联合SGB组(S组)和全身麻醉组(GA组),每组49例。S组于麻醉诱导前在超声引导下行右侧SGB,注入 0.2%罗哌卡因5 ml,GA组不行SGB。两组采用相同的全身麻醉方法和麻醉药物。记录术前1 d、手术当日、术后1 d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记录术后24 h PONV分级和止吐药补救情况。记录术后24 h活动时VAS疼痛评分、镇痛药补救情况、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记录局麻药中毒、全脊髓麻醉、气胸、臂丛神经阻滞等SGB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 与GA组比较,S组手术当日、术后1 d PSQI评分、POSD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PONV 0级、1级发生率明显升高,PONV 2级、3级、4级发生率、止吐药补救率明显降低(P<0.05),术后24 h活动时VAS疼痛评分明显降低(P<0.05),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明显缩短(P<0.05)。两组补救镇痛情况、术后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组无一例出现局麻药中毒、全脊髓麻醉、气胸、臂丛神经阻滞等SGB相关并发症。
结论 右侧星状神经节阻滞可有效改善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患者的术后睡眠质量,降低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及严重程度,减轻术后疼痛。  相似文献   
63.
1 病例摘要 患者,男,54岁,因"右侧腋下胸壁肿痛、咽喉不适1周"入院.主要实验室检查结果如下:嗜酸细胞百分比12.1%(参考值0.4% ~8.0%)、嗜碱细胞百分比1.2%(参考值 0 ~ 1.0%)、单核细胞百分比12.5%(参考值3.0% ~10.0%)、C-反应蛋白16.3mg/L (参考值0~10 mg/L ) ,肿瘤标记物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 ,CEA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 enolase ,NSE)、非小细胞肺癌相关抗原(Cyfra211 )、糖类抗原 50 (carbohydrate antigen 50 ,CA50)均(-) ,其他实验室检查结果未见明显异常.  相似文献   
64.
65.
目的:探讨冠心病心绞痛寒凝血瘀证与血管内皮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垂体后叶素大剂量静脉注射建立冠心病心绞痛寒凝血瘀证动物模型,检测模型大鼠血管活性物质ET-1、NO、TXB2、6-Keto-PGF1α水平的变化。结果:模型组大鼠血ET-1、NO、TXB2水平显著升高,6-Keto-PGF1α水平降低,TXB2/6-Keto-PGF1α值显著升高,与正常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血管活性物质失衡参与了冠心病心绞痛寒凝血瘀证的病理变化过程,血管内皮功能紊乱主导了寒凝血瘀证的内在病理机制,冠心病心绞痛寒凝血瘀证与血管内皮功能紊乱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6.
患儿,男,出生7月,回族。因左上臂屈侧见一蚕豆大小的褚色结节,曾到当地诊所就诊,诊断不明确,外用软膏(具体不明),皮损未见好转。随着年龄的增长.皮损面积稍增大,为明确诊断和彻底治疗来我院门诊就诊。  相似文献   
67.
目的 探讨高血压和脑血管意外患者与颅内动脉瘤的关系.方法 收集近三年已破裂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其中高血压病的患病率;收集高血压与脑血管意外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其中颅内动脉瘤的患病率.结果 已破裂动脉瘤患者140例,其中患高血压病者53例,患病率37.86%,与普通人群高血压患病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高血压与脑血管意外患者810例,行CTA或MRA检查发现其中有动脉瘤或瘤前病变者156例,患病率19.26%,与普通人群动脉瘤患病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结论 高血压与脑血管意外患者是动脉瘤好发的高危人群,对该类人群应加大CTA或MRA筛查力度.  相似文献   
68.
乡村医生课程建设在乡村医生培训中占有重要地位,从乡村医生培训课程的制定、实施和评估等方面进行研究,认为卫生主管部门应重视乡村医生培训课程建设,加强乡村医生培训课程调研,制定培训课程相关指导文件,医学院校和乡镇卫生院等实施机构应该改革乡村医生培训方式,完善培训课程评估策略。  相似文献   
69.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hypopnea syndrome,OSAHS)是一种常见病,以睡眠时上气道反复发生阻塞为特征,影响到9%的中年男性和4%的中年女性,在特殊群体如老年、高血压、冠心病等人群中影响更大.引起该病的原因有肥胖、性别、遗传因素、上气道的结构异常等,本文对OSAHS的流行病学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70.
目的探讨CD4+CD25brightTreg细胞在HLA-B27阳性患者中的表达含量,以及与疾病的关系。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HLA-B27阳性患者和对照组外周血CD4+CD25brightTreg细胞的表达含量。结果 HLA-B27阳性者中的Treg细胞表达含量的均值为(3.91±1.67)%,高于对照组(2.59±0.76)%,二者之间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D4+CD25brightTreg细胞在HLA-B27阳性患者中的检测增加,提示可能与疾病的转归和预后有一定的联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