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4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14篇
耳鼻咽喉   4篇
儿科学   6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5篇
口腔科学   21篇
临床医学   92篇
内科学   13篇
皮肤病学   4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9篇
外科学   83篇
综合类   122篇
预防医学   25篇
眼科学   8篇
药学   35篇
  1篇
中国医学   120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48篇
  2013年   45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61.
邵朝弟教授为第2批全国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工作导师,长期在中医教学医院从事医疗、教学、科研工作,其中医临床经验丰富、教学水平高深、科研成果丰硕。在临床中尤擅长治疗难治性肾病,收得良好效果,在患者中颇具声誉。笔者长期随师左右,聆听教诲,受益匪浅,今将邵朝弟教授论述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发病机理总结成篇,介绍如下。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是指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经过强的松标准疗法成人1mg/kg/d,连续治疗8周无效者,或经强的松标准疗法治疗缓解,但经常复发1年内复发3次或半年内复发超过2次以上者…  相似文献   
162.
菜豆空间突变品系的分子生物学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从分子水平证实经太空飞行处理的菜豆种子后代突变系的遗传物质(DNA)确实发生了基因突变。方法:菜豆种子经卫星搭载飞行15d,回收种植后,采用RAPD的方法对5个叶片形态有变异的突变体的群体及亲本材料进行分析。结果:在50个10寡聚核苷酸引物中,有20个引物扩增出了DNA带,共有180条带,其大小在200 ̄2000bp之间,其中有3个引物的扩增产物与对照组相比产生明显的差异。结论:本文首次对空间诱变的菜豆品系进行DNA水平上的分析,RAPD分析结果说明该突变品系与原始对照在DNA水平上确实已发生了明显变异。  相似文献   
163.
股骨颈骨折发生骨坏死的原因为骨折后股骨头缺血所致,治疗的关键在于改善股骨头的血液供应,以加速骨折愈合,防止骨坏死。自2002年12月~2008年10月,笔者对11例股骨颈骨折采用髋前正中入路,在进行骨折复位内固定的同时施行带旋髂深血管的髂骨移植。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4.
大血管炎是一类累及主动脉及其主要分支的慢性炎性疾病,临床表现不典型,且缺乏特异性的实验室检查指标,常造成漏诊及误诊。近年来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ET/CT)在大血管炎诊断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提高了诊断效率。本文总结了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接诊的3例经18F标记脱氧葡萄糖(18F-FDG)PET/CT明确诊断的大血管炎病例,并结合国内外相关文献分析18F-FDG PET/CT在大血管炎诊断及病情监测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5.
原发性肝癌(PLC)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我国其死亡率为20.37/10万,占恶性肿瘤死亡率的第2位[1]。原发性肝癌病情凶险,发展迅猛,中位生存期一般3~6个月。中西医结合治疗在临床已逐渐成为趋势,现将近十年临床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肝癌的进展综述如下。1临床治疗1.1中药与肝动脉栓塞化疗(TACE)联合治疗TACE是目前应用较广泛的姑息治疗方法。邵中兴等[2]将60例中晚期肝癌随机分成两组,A组30例,应用中药肝癌I号(口服)、II号(外敷)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B组30例仅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结果显示在肿瘤缩小、甲胎球蛋白降低、…  相似文献   
166.
目的 探讨供体年龄对活体肾移植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年至2011年间在我院实施的活体亲属肾移植217例,按供体年龄或供受体年龄差异分组,随访并比较各组受者的血肌酐水平和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 随着供体年龄的增长,受体移植术后血肌酐水平呈上升趋势.与供受体年龄差<-5岁组比较,供体年龄差>5岁组的Scr水平在1个月[(143.5±42.1) μmol/L比(114.4±30.4)μ mol/L]、3个月[(139.9±36.6) μmol/L比(110.6 ±33.3)μmol/L]、1年[(132.1±22.1)μmol/L比(105.5±35.9) μmol/L]及2年(132.0±45.4) μmol/L比(97.2±17.5) μmol/L]均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年轻供肾组(<50岁)相比,老年供肾组(>50岁)的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19.4%比9.7%)和慢性排斥反应发生率(9.7%比1.4%)也显著增高(均P< 0.05).术后人及肾的存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供受体年龄差异是术后2年Scr水平异常的独立危险因素(OR=5.010,P<0.05).结论 供体年龄是肾移植预后的重要影响因素,老年供肾的疗效较差.  相似文献   
167.
参芎注射液对大鼠腹膜间皮细胞紧密连接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高糖腹膜透析液和添加参芎注射液的腹膜透析液对腹膜间皮细胞(PMC)紧密连接形态结构和紧密连接相关蛋白封闭蛋白-1(ZO-1)表达的影响。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4组,空白组、模型组和参芎注射液低剂量、高剂量干预组,4周后检测4组SD大鼠的腹透超滤量、腹膜转运功能。并应用光镜、透射电镜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观察各组的腹膜厚度,紧密连接结构的改变和ZO-1蛋白水平表达的变化。结果:各组之间比较超滤量、D/Pcr、D4/D0、腹膜厚度及ZO-1表达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透液中添加参芎注射液能改善大鼠的腹透超滤量,减轻腹膜的增厚,改善腹膜的转运功能,且高剂量干预组优于低剂量干预组(P<0.05)。结论:高糖腹膜透析液可引起PMC的损伤,影响紧密连接和ZO-1的表达,参芎对PMC及其紧密连接等结构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68.
双氢杨梅树皮素为藤茶所富含的黄酮类化合物,其含量高达27% ~28%[1-2],又名蛇葡萄素、二氢杨梅素、福建茶素、白蔹素等.藤茶系葡萄科蛇葡萄属植物显齿蛇葡萄的嫩茎叶[3],为广西瑶族民间药用的草药之一[4].有文献报道,双氢杨梅树皮素对实验性肝纤维化具有抗肝纤维化的作用[5-6].肝星状细胞(hepatic stellate cell,HSC)是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的主要来源,HSC的活化是肝纤维化形成的中心环节和必要条件,其中胶原蛋白是ECM的主要成分,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血小板衍生因子(platelet derived growth factor,PDGF)是刺激HSC活化的关键因子.本实验采用MTT法及ELISA法分析双氢杨梅树皮素对Lx-2细胞增殖和胶原蛋白、细胞因子(TGF-β1、PDGF)生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9.
王小琴  谢青 《国际眼科杂志》2012,12(12):2312-2314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是糖尿病最严重和最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也是一种世界范围内主要的致盲性眼病。其发病机制相当复杂,目前尚未完全明确。经典理论包括多元醇代谢异常、糖基化终产物的形成增加、蛋白激酶C的活化、氧化应激等。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分子基础研究已成为目前DR发病机制研究的焦点和热点。目前已知与DR有关的细胞因子有VEGF,IGF-1,bFGF,TNF等。多种细胞因子通过信号转导系统形成复杂的网络系统,引起新生血管生成,破坏血-视网膜屏障等多种改变,从而导致DR的发生发展。本文就细胞因子表达异常与DR的关系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70.
目的:观察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患者角膜神经纤维的表现,探讨SLE患者干眼和神经纤维病变的关系。方法:应用HRT3?CM角膜共聚焦显微镜检查比较30例(52只眼)SLE患者和33例(49只眼)健康对照者的角膜神经纤维密度(corneal nerve fiber density,CNFD)、角膜神经纤维分支密度(corneal nerve branch density,CNBD)、角膜神经纤维长度(corneal nerve fiber length,CNFL)和角膜神经纤维迂曲度(corneal nerve fiber tortuosity,CNFT),分析SLE患者干眼临床综合评分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度(SLEDAI)评分的相关性。结果:SLE无干眼组、SLE干眼组、健康无干眼组和健康干眼组CNBD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SLE干眼组的CNBD明显小于健康干眼组和健康无干眼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CNFL、CNFD、CNFT的差异在4组间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SLE干眼组的SLEDAI 评分与干眼临床综合评分的Pearson相关分析呈正相关(r=0.51,P=0.004),SLE干眼组的病程与干眼临床综合评分无相关性(r=0.34,P=0.069);SLE干眼组的角膜神经纤维参数与干眼临床综合评分均无相关性(P均> 0.05)。结论:SLE发生干眼时,角膜神经结构异常可能为干眼的内在原因之一,角膜共聚焦显微镜可用于检查SLE角膜神经的病变情况;SLE病情严重程度与干眼严重程度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