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74篇
  免费   175篇
  国内免费   123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24篇
妇产科学   48篇
基础医学   89篇
口腔科学   51篇
临床医学   324篇
内科学   238篇
皮肤病学   7篇
神经病学   37篇
特种医学   97篇
外科学   167篇
综合类   754篇
预防医学   355篇
眼科学   31篇
药学   434篇
  12篇
中国医学   356篇
肿瘤学   146篇
  2024年   28篇
  2023年   86篇
  2022年   58篇
  2021年   50篇
  2020年   49篇
  2019年   80篇
  2018年   66篇
  2017年   40篇
  2016年   80篇
  2015年   52篇
  2014年   124篇
  2013年   130篇
  2012年   155篇
  2011年   160篇
  2010年   164篇
  2009年   163篇
  2008年   163篇
  2007年   133篇
  2006年   135篇
  2005年   142篇
  2004年   95篇
  2003年   143篇
  2002年   105篇
  2001年   78篇
  2000年   85篇
  1999年   45篇
  1998年   61篇
  1997年   59篇
  1996年   65篇
  1995年   51篇
  1994年   46篇
  1993年   32篇
  1992年   24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21篇
  1988年   21篇
  1987年   18篇
  1986年   25篇
  1985年   18篇
  1984年   16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19篇
  1981年   14篇
  1980年   9篇
  1979年   6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2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胡震  王义明  罗国安  贺浪冲 《中药材》2005,28(11):991-994
采用HPLC方法同时测定栀子药材中栀子苷、绿原酸和藏红花素Ⅰ的含量,通过对测试方法流程进行分析,确定不确定度来源,结合含量测定方法验证数据,计算了不确定度分量、合成不确定度及扩展不确定度;结果表明,用HPLC方法定量分析栀子药材中栀子苷、绿原酸和藏红花素1的方法满足现代药物分析方法学的要求,且三者的扩展不确定度分别为0.1024,0.2254,0.1265.  相似文献   
72.
桑白皮丙酮提取物舒张血管作用机制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研究桑白皮丙酮提取物的舒张血管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用去甲肾上腺素致豚鼠肠系膜微血管收缩,研究其整体的舒张血管作用;在添加或不添加优降糖或普萘洛尔,或去血管内皮情况下,观察其对离体大鼠胸主动脉环的作用;硝酸还原酶法测定给予药物后大鼠血浆和血管的NO以及血管NOS、cNOS、iNOS含量的变化.结果桑白皮丙酮提取物有抑制去甲肾上腺素收缩豚鼠肠系膜微血管的作用,抑制苯肾上腺素(10μmol/L)收缩离体大鼠胸主动脉环的作用,预加优降糖(1μmol/L)或普萘洛尔((3μmol/L)后仍然有松弛作用;大鼠胸主动脉环去内皮后药物无松弛作用,反而起收缩作用;显著升高血管的NO和NOS、cNOS的含量,对大鼠血浆的NO和血管iNOS的含量影响不大.结论桑白皮丙酮提取物的舒张血管作用机制可能与血管释放NO和促进cNOS、NOS合成有关.  相似文献   
73.
经对589例消渴病患者的治疗、研究,对消渴的病因、发病、治则、选方遣药提出了自己的见解.认为病因主要是:气血虚弱;气机郁结;血脉瘀阻;痰饮阻塞;败浊、毒素淤积等.治疗应益气补血;行气活血;健脾化痰消饮;化浊解毒等.选方用药应注意病因病机的复杂性,药简剂轻,药必中病,精而良,良而效.  相似文献   
74.
牛春燕  王嗣岑  雷莉  罗金燕  贺浪冲 《中国药房》2005,16(14):1079-1080
目的:建立以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人血浆中雷贝拉唑及其代谢产物硫醚雷贝拉唑和去甲基硫醚雷贝拉唑含量的方法。方法:血浆样品用冰醋酸-乙酸乙酯提取。以DiamonsilC18为反相柱,流动相为甲醇-水-冰醋酸-三乙胺(40∶60∶0.4∶0.1),流速为1.0ml/min,紫外检测波长为288nm。结果:雷贝拉唑、硫醚雷贝拉唑、去甲基硫醚雷贝拉唑各色谱峰分离良好,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10.40%、87.28%、98.21%。结论:本方法灵敏度及准确度均高,可满足雷贝拉唑药动学研究的需要。  相似文献   
75.
冰片对卡马西平在家兔体内药代动力学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目的观察冰片对卡马西平(carbam azep ine,CBZ)及10,11-环氧化卡马西平(10,11-epoxide carbam azep ine,ECBZ)在家兔体内药动学过程的影响。方法CBZ和冰片灌胃给药,高效液相法检测家兔血浆和脑脊液中CBZ及ECBZ的浓度,并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冰片和CBZ合用可使CBZ的药动学参数T12(ka)、Tpeak、AUC增大而Ka和CL减少;ECBZ的药动学参数T12(ke)和Tpeak增大而Ke减少;ECBZ的脑血比提高。结论冰片可提高CBZ的生物利用度,减慢代谢,并促进血脑屏障对ECBZ的通透性。  相似文献   
76.
目的:建立川芎药材活性部位的指纹图谱,为其定性鉴别提供依据。方法:川芎药材经乙醇超声提取后,分别用石油醚、乙醚、乙酸乙酯、正丁醇、水萃取,对乙酸乙酯部分在268nm,以60 mmol·L~(-1)硼砂缓冲液(用硼酸调至 pH 为8.0)条件下进行分析,建立其指纹图谱。并对6种不同来源的川芎药材进行高效毛细管电泳指纹图谱定性分析。结果:本研究建立的分析方法的精密度、重现性较好,以阿魏酸计 RSD 分别为3.39%,4.76%;不同川芎药材指纹图谱中主要峰群的整体图貌基本一致,但各成分含量的相对比值有所不同,不同来源的川芎药材共有峰面积的比值及共有峰面积和均有一定的差异。结论:高效毛细管电泳指纹图谱分析法可简便、快速地鉴别区分不同来源的川芎药材。  相似文献   
77.
RP-HPLC测定黄珠子草中短叶苏木酚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黄珠子草中短叶苏木酚的含量。方法:以 Thermo Hypersil-Keystone ODS C_(18)为分析柱,甲醇-1%醋酸(36:64)为流动相,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278nm,采用外标法定量测定。结果:短叶苏木酚在10~100μ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7);其平均回收率为98.77%,RSD 为0.98%(n=6)。结论:该方法简便可靠,快速,重现性好,可用于黄珠子草中短叶苏木酚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78.
RP-HPLC法研究塔斯品碱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义平  强科  贺浪冲 《药物分析杂志》2005,25(12):1534-1536
目的:建立大鼠血浆中塔斯品碱浓度的 RP-HPLC 分析方法,并研究其药代动力学特性。方法:用液液萃取技术对血浆中的塔斯品碱进行纯化、浓集,用 RP-HPLC 法进行测定。色谱柱:Kromsil C_(18)ODS 柱(150mm×4.6mm,5μm);流动相:甲醇-60 mmol·L~(-1)磷酸二氢钠-20 mmol·L~(-1)SDS(70:30);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245nm;柱温:室温。结果:方法线性范围为15.63~903.7 ng·mL~(-1)(r=0.994 0),日内、日间精密度的 RSD 分别为3.8%~4.9%和4.2%~7.6%,平均回收率为(107.33±7.3)%~(97.30±4.8)%。塔斯品碱在大鼠体内的达峰时间约2.84 h,平均峰浓度为64.15 ng·mL~(-1),药时曲线下面积为1214.98 ng·mL~(-1)·h,消除半衰期为10.96 h。结论:分析方法灵敏、准确,适合于塔斯品碱的药代动力学研究。塔斯品碱经大鼠口服吸收较慢,而消除很慢。  相似文献   
79.
高血压患者血清铁含量的测定及其临床意义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血清中铁(Fe)含量变化与血压的关系。方法 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检测临界高血压组35例、高血压组51例的血清Fe含量,使用水银柱血压计测量血压,并与30例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高血压组的血清Fe含量明显高于临界高血压组和对照组,Fe与收缩压和舒张压均呈显著正相关。结论 Fe含量升高可能与高血压病的发生和发展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80.
参麦注射液对豚鼠缺氧型心搏骤停心肺复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参麦注射液(SM)对缺氧型心搏骤停(CA)豚鼠模型心肺复苏(CPR)成功后自主循环的影响.方法将豚鼠随机分为SM组和生理盐水(NS)组,腹腔注射SM、NS30min后,采用夹闭气管窒息法复制CA豚鼠模型,监测夹管前后豚鼠的心电图变化,并记录开始CPR至自主循环恢复时间和自主循环维持时间.结果两组CPR成功率相近;SM组循环恢复时间短于NS组,循环维持时间长于NS组.结论 SM可缩短缺氧型CA豚鼠型CPR的自主循环恢复时间,延长CPR成功后的循环持续时间,但对豚鼠CPR成功率无明显影响,说明SM对促进CA的自主循环恢复和提高恢复后自主循环的稳定性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