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2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5篇
耳鼻咽喉   2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5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34篇
内科学   10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7篇
特种医学   16篇
外科学   28篇
综合类   34篇
预防医学   26篇
药学   17篇
中国医学   12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21.
恶性组织细胞病误诊1例二院血研所王来慈,戴海滨七台河市第一医院汪杰,王秋红姜某某,男,45岁,以高热、黄疸、全身衰竭于1995年6月12日入我院。3个月前无原因出现持续性高热,在本地应用抗生素治疗3周左右无效果,后去大庆医院发现有黄疸、肝脾肿大、转氨...  相似文献   
22.
原发性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综合征脑病一例临床及病理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原发性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综合征(IHES)脑病的临床和病理特征以及相关治疗方式.方法 总结1例通过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骨髓和脑活体组织检查明确诊断的IHES脑病患者临床和病理特点,给予皮质类固醇等治疗并长期随访观察预后.结果 本例IHES脑病患者以进行性肢体无力和智能减退发病,血常规检查显示嗜酸性粒细胞持续增高,各种实验室检查排除继发性嗜酸性粒细胞增多,骨髓活体组织检查排除克隆性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如嗜酸性粒细胞白血病等,头颅MRI检查示右侧额叶、双侧顶叶和枕叶多发片状长T1、长T2及FLAIR高信号影,病变部位脑活体组织检查显示小血管内膜增厚、管腔狭窄,神经元坏死或呈缺血样改变,给予长期泼尼松治疗后病情稳定.结论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造成的脑血管病变是IHES脑病的重要病理生理基础,治疗中须使用皮质类固醇或羟基脲.  相似文献   
23.
目的 探讨亮蓝嵴(light blue crest LBC)联合血清胃蛋白酶原(serum pepsinogen sPG)对胃粘膜肠上皮化生的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2015年6月—2016年9月在该院门诊及住院已行NBI-ME检查的142例并确诊为慢性胃炎的患者进行检查,根据窄带成像放大内镜(narrow band imaging-magnifying endoscopy NBI-ME)检查是否观察到LBC及血清胃蛋白酶原I(serum pepsinogen I sPGI)是否下降,分为4组,分别为LBC(+)-sPG(+),LBC(+)-sPG(-),LBC(-)-sPG(+),LBC(-)-sPG(-).以病理标准评估上述4组肠上皮化生的活检预测率,比较LBC联合sPG与单独用LBC预测肠上皮化生阳性率的差异性.结果 经LBC(+)-sPG(+)检出胃粘膜肠上皮化生率显著高于LBC(+)-sPG(-)组(96.36%vs 31.25%,P<0.05),LBC(+)-sPG(+)组肠上皮化生的检出率显著高于LBC(+)组(96.36%VS 81.69%,P<0.05);经LBC(+)-sPG(-)组检出胃粘膜肠上皮化率显著高于LBC(-)-sPG(+)组(31.25%vs 12.90%,P<0.05);LBC(-)-sPG(+)组与LBC(-)-sPG(-)组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2.90%vs 7.50%,P>0.05).结论 亮蓝嵴联合血清胃蛋白酶原可提高胃粘膜肠上皮化生的检出率,可作为一种联合检查手段向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4.
25.
肾综合征出血热灭活疫苗免疫持久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肾综合征出血热 (HFRS)灭活疫苗的问世 ,为该病提供了最为有效的预防措施。近年来国产疫苗已在疫区的人群中使用 ,近期的防病效果较为理想〔1〕,然而远期的防病效果如何 ,主要取决于疫苗接种后的免疫持久性。我省自 1994年底在野鼠型出血热疫区东海县桃林乡 ,家鼠型疫区赣榆县厉庄乡和混合疫区灌云县东辛农场分别进行了HFRS沙鼠肾Ⅰ型灭活疫苗和地鼠肾Ⅱ型灭活疫苗的大规模人群免疫接种 ,并进行了连续4年的血清抗体追踪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材料和方法1 1 肾综合征出血热灭活疫苗 沙鼠肾细胞Ⅰ型灭活疫苗为上海生物制品研…  相似文献   
26.
脂溢性皮炎以红斑基础上的鳞屑性损害为特征,好发于面部,头皮及躯干上部,也常累及外耳道及耳周。患病率在2%~5%之间,倾向慢性和复发,治疗效果不甚理想,近来我们用特比萘芬霜治疗面部脂溢性皮炎患者56例,并与脂溢性皮炎的疗法之一,即外用氢化可的松霜对比观察,取得了满意疗效,报道如下。1病例和方法1.1病例资料治疗组56例,均系面部脂溢性皮炎。其中男33例,女23例,年龄18~56岁,病程1月~22年。皮损位于颜面部为红黄色斑片或丘疹,覆有油腻性鳞屑,或仅有干燥鳞屑,伴有不同程度的瘙痒。对照组48例面…  相似文献   
27.
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明确规定了药品检验机构的法律地位、工作职责及权利义务,在新形势下,武警部队的药品监督检验工作如何适应这一变化,如何建立起适合武警部队特点的药品检验监督体系,确保武警官兵用药安全,给我们提出了新的课题和挑战。  相似文献   
28.
目的 判断术前纤维蛋白原与淋巴细胞比值(FLR)是否为胃癌患者的预后因素,并分析胃癌患者术前FLR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收集于2016.01~2018.12在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行胃癌手术患者301例,其中资料完整,预后记录明确患者263例,研究患者术前FLR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 FLR预测病人结局曲线下面积AUC为0.846,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计算约登指数,约登指数最大值为0.627,此时对应的最佳截断值为2.17,据此将FLR分为两组,FLR≥2.17为FLR升高组,共129例;FLR<2.17为FLR降低组,共134例。单因素COX及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年龄、肿瘤分化程度、TNM分期、术前FLR值是影响胃癌患者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 OS)的独立危险因素,年龄、肿瘤分化程度、术前FLR值是影响胃癌患者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 free survival, PFS)的独立危险因素。(P值均<0.05)。亚组分析显示,Ⅰ~Ⅱ和Ⅲ期胃癌患者中,在无淋巴结转移和有淋巴结转移的患者中,低水平的FLR...  相似文献   
29.
目的 探讨乳腺癌患者手术及化疗后血清趋化因子SDF-1a的动态变化,评价利用SDF-1a的半衰期(T1/2)预测乳腺癌术后复发及转移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12例同一医疗组收治的乳腺癌患者,分别检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术前、术后以及每次化疗前1天的血清趋化因子SDF-1a的含量,观察治疗后SDF-1a的动态变化并计算其半衰期,分析其与乳腺癌治疗后复发、转移的相关性.结果 乳腺癌治疗后无复发转移组85例,手术以及化疗后血清SDF-1a逐渐下降至正常水平;而复发转移组27例SDF-1a下降缓慢,并维持在较高水平;复发转移组的SDF-1a半衰期较无复发转移组明显延长(P<0.01);取半衰期≥14 d预测乳腺癌治疗后复发转移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度分别为81.5%、70.6%及73.2%.结论 乳腺癌治疗后血清SDF-1a的动态变化与肿瘤的复发转移密切相关.检测血清SDF-1a半衰期对于预测乳腺癌复发转移有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30.
参芪妇康颗粒成型工艺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孙臻  陈明聪  汪杰  张影  黄祖光  高华宏 《中草药》2018,49(16):3849-3853
目的研究参芪妇康颗粒干法制粒最佳成型工艺条件。方法以颗粒的一次性成型率和吸湿率作为评价指标,采用L9(34)正交试验法优选最佳辅料配比。结果以干浸膏-微粉硅胶-可溶性淀粉-麦芽糊精77.5∶2.5∶5∶15为最佳辅料配比;干法制粒工艺条件参数为车间温度20℃,50%相对湿度,挤压压力12 kg/cm3,侧封压力14 kg/cm3,挤压频率22 Hz,制粒频率52 Hz,送料频率19 Hz。结论优选的参芪妇康颗粒干法制粒成型工艺稳定可行,成品流动性、溶化性良好,吸湿性小,为大生产提供了可靠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