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8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3篇
耳鼻咽喉   3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5篇
内科学   12篇
神经病学   8篇
特种医学   12篇
外科学   19篇
综合类   47篇
预防医学   21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12篇
中国医学   14篇
肿瘤学   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目的:深入有效的分析和探索阿立哌唑治疗精神分裂症的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选择58例采用阿立哌唑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并收集同期采用非典型的抗精神疾病药利培酮的58例患者作为对比研究。结果:观察组总治疗效果为86.20%,对照组的总治疗效果为89.65%,在治疗效果上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药物安全性评分来看,观察组的安全性评分为(4.51±0.72)分,对照组的安全评分为(8.82±0.85)分;在不良反应例数分析:观察组不良反应病例有10例(17.24%),对照组不良反应病例有21例(36.20%),两组安全性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阿立哌唑治疗精神分裂安全性较好,效果明显,在临床治疗当中可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72.
汪晓 《求医问药》2011,(9):36-36
编辑同志:我今年54岁,身体状况一直很好。最近三个月以来,我经常出现排尿排不尽、刚上完厕所又想去的情况,让我很是苦恼。去医院检查后,医生认为我患的是尿路感染,让我服用氟哌酸、头孢拉定等抗生素进行治疗。但我服用这些药物后疗效并不明显,病情常反复发作。请问,我患的是什么病,应如何治疗?  相似文献   
73.
目的 探讨股骨转子下截骨矫形、动力髋或髁螺钉系统固定治疗股骨近段纤维结构不良(fibrous dysplasia,FD)伴髋内翻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1年4月至2010年5月收治的26例股骨FD伴髋内翻畸形患者的临床资料,男9例,女17例;年龄10~53岁,中位年龄19岁.单骨型14例,多骨型12例.病灶长度为多骨型9~36 cm(平均19 cm),单骨型7~15 cm(平均9 cm);17例合并病理性骨折;术前颈干角65°~110°(平均92°),患肢短缩1.5~4.5cm(平均2.8 cm).21例病灶累及股骨颈者采用髋螺钉固定,5例未累及股骨颈者采用髁螺钉固定.结果 手术时间80~170 min(平均120min),出血量280~1650ml(平均960ml).术后颈干角为119°~140°(平均127°);患肢平均延长2.3 cm(1.5~3.6 cm).随访9~118个月(平均39个月),截骨面均愈合.除1例颈干角从术后126°减小到术后56个月的115°,其余患者无髋内翻畸形复发,无内固定断裂或松动.1例股骨颈变短、髋螺钉沿滑槽滑动,但螺钉未切割股骨头;1例术后7年外伤后钢板远端处股骨干骨折.根据Guille的功能评价标准,24例满意、2例不满意.结论 转子下截骨矫形、动力髋或髁螺钉系统内固定能有效地纠正股骨上段FD伴髋内翻畸形,改善患肢功能.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subtrochanteric osteotomy plus dynamic hip/condyle screw (DHS/DCS)fixation to treat the fibrous dysplasia of the proximal femur with coxa vara.Methods Twenty-six clinical cases of femoral fibrous dysplasia with coxa vara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sed from April 2001 to May 2010.There were 9 males and 17 females,with a median age of 19(10 to 53).Forteen patients presented with monostotic disease,and 12 with polyostotic disease.The length of the lesion for polyostotic disease was from 9 cm to 36 cm,while for monostotic disease was from 7 cm to 15 cm.Seventeen cases were merged with pathologic fracture.The neck shaft angles were from 65 to 110 degree preoperation.The shortage of limbs was from 1.5 cm to 4.5 cm.Twenty-one patients involved in femoral neck were fixed with DHS and the other 5 cases with DCS.Results The duration of operation was from 80 to 170 min.The amout of bleeding was from 280 to 1650 ml with the average of 960 ml.The average postoperative neck shaft angles were 127 degree(119 to 140).The shortened limbs were extended 2.3 cm for average (1.5 to 3.6 cm).The follow-up time was from 9 to 118 months with the average of 39 months.All patients with osteotomy were healed.The neck shaft angle of 1 case decreased from post-operative 126°to 115°56months post-operatively,no coxa adducta recurrented and all internal fixations were in position.Hip screw backed out through the barrel in one case with the shortage of femoral neck.One case had femoral fracture after an injury.According to Guille function standard,24 cases were regarded as satisfied and 2 cases as unsatisfied.Conclusion Subtroehanteric osteotomy plus DHS/DCS fixation can effectively correct the fibrous dysplasia of the proximal femur with coxa vara,and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function.  相似文献   
74.
成人骨肉瘤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影响因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分析成人骨肉瘤患者的临床与治疗特点,探讨预后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总结2003年3月至2005年3月间收治并确诊为骨肉瘤的30例40岁以上成年患者的病例资料,以性别、年龄、肿瘤生长部位、肿瘤大小、血清碱性磷酸酶水平、影像学表现、病理骨折、组织学分级、术前诊断正确性、Enneking外科分期、手术方式、化疗、远处转移13项因素为变量指标,应用Kaplan-Meier法测算生存率,应用Los-rank检验行单因素分析,应用Cox回归模型行多因素分析,检验研究这些因素与3年生存率之间的关系.结果 所有30例患者均得到随访,存活17例,随访时间36~60个月,平均41个月;死亡13例,死亡时间为术后3~35个月,平均16个月,3年生存率56.7%.30例患者中四肢骨20例,中轴骨lO例;血清碱性磷酸酶水平22例正常,8例升高;影像学表现溶骨型17例,混合型8例,成骨型5例.3年生存率与年龄、肿瘤生长部位、血清AKP水平、Enneking外科分期、手术方式、远处转移相关(单因素P值<0.05),其中仅手术方式为独立相关影响因素(多因素P值<0.05),而与性别、肿瘤大小、影像学表现、病理骨折、组织学分级、化疗及术前诊断正确性无相关关系(P>0.05).结论 成人骨肉瘤临床表现较年轻患者更好发于中轴骨,血清AKP水平多正常,影像学多见溶骨型改变.其预后与手术方式密切相关.成人骨肉瘤的治疗应当建立在充分切除肿瘤的基础上,以期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75.
医学科技期刊是开展继续教育良好的载体,高等院校附属医院具有继续教育的责任,利用高等院校附属医院院办医学科技期刊开展继续教育工作具有可行性和实用价值。在院办医学期刊开展继续教育的实际工作中,以医学影像学期刊为例,对医学科技期刊继续教育功能从形式和内容两方面的进行开发和拓展,实践证明高校附属医院医学影像学期刊可利用多形式、多途径开展继续教育工作,效果明显,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76.
王羽  陈国健  邓利秾  程霞 《当代医学》2012,(36):143-144
目的评价吉西他滨联合顺铂一线治疗复发或转移头颈部癌的疗效和毒性.方法应用GP方案(吉西他滨1000mg/m2,d1,d8;顺铂20mg/m2,d1-3,21d)一线治疗复发或转移头颈部肿瘤.结果2007年1月~2011年5月广东江门市中心医院肿瘤科有28例可评价患者,平均年龄45岁,部分缓解11例,稳定6例,总有效率和疾病控制率分别为39.29%和60.71%.疾病无进展期4~17个月,平均5.1个月,平均生存期7.4个月,1年总生存率41.7%.主要不良反应为I或I度的血液学毒性和胃肠道反应.结论吉西他滨联合顺铂一线治疗复发或转移头颈部癌显示安全、有效,且有希望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相似文献   
77.
汪晓 《放射学实践》2000,15(1):76-77
吴恩惠 1925年生于辽宁,1948年毕业于辽宁医学院,1950年开始从事放射学工作.现任天津医科大学教授,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名誉院长,博士研究生导师.是全国放射学会、中华放射学杂志顾问,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等杂志的编委及名誉主编.多次被选为天津市劳动模范和先进教师,获伯乐奖.  相似文献   
78.
现代钢铁企业噪声特点如何 ,采取了什么样的措施 ,危害程度怎样 ?为此 ,我们对某钢铁厂大高炉系统工程的噪声作业场所进行了调查。1 内容与方法1 1 内容  本次调查了高炉系统工程的各噪声作业场所 ,包括控制室、隔音室、休息室 ,并对不同设备噪声源进行频谱测试 ,另对巡视工 ,佩带个体剂量仪器以记录等效连续A声级。1 2 方法1 2 1 按规范[1] 要求作场布点、测试。1 2 2 测试仪器为江西红声器材厂生产的ND -2型精密级计和丹麦Brue 18Kjar公司生产 442 8型个体计量仪 ,仪器2 结果2 1 基本情况使用前均经过中国标准计量…  相似文献   
79.
汪晓 《放射学实践》2008,23(10):1174-1176
吕滨男,1968年生,临床医学博士,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博士后。现任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阜外心血管病医院放射科副主任,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第十届全国青联委员,全国青联海外留学人员联谊会理事;北京市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理事;第十届"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得者;国家教委"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和人事部"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入选者;荣获北京市科技新星称号。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中青年委员、《中华放射学杂志》审稿专家;《中国现代医院管理杂志》常务编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重点项目计划同行评议专家。2008年获得博士研究生导师资格。主要从事心血管病放射影像诊断、心血管造影和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等临床和科研工作。共发表学术论文52篇,其中国际可检索的SCI论文31篇,第一作者SCI论文16篇,先后被SCI论文引用165余次(截至2006年底)。目前,作为负责人共获得科研课题7项。2007年主持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完成国家教委"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国家外国专家局对外合作交流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等项目。共获得7次学术和临床科研成就的奖励,其中部级以上奖项包括中华医学科技奖三等奖(2006年度)、北京市科技进步三等奖(2006~2007年度)、卫生部医疗成就奖(1999年度)等。2007年荣获中央组织部、国家人事部和中国科协联合评审的第十届"中国青年科技奖"。当前,以开展和参加影像学多中心的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课题"为契机,带领课题组积极开展冠心病的早期诊断、斑块危险性评估、临床药物治疗和介入治疗疗效评估,以及冠心病事件的预测和长期随访工作。  相似文献   
80.
清肝活血方对酒精性肝病大鼠肝组织Ⅰ型胶原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 :观察清肝活血方对酒精性肝病大鼠肝组织 型胶原表达的影响。方法 :4 5只大鼠用乙醇、玉米油、吡唑等制备酒精性肝病大鼠模型 ,随机均分为模型组 ,清肝活血方低、高剂量组 ,小柴胡冲剂组 ,用免疫组化观察肝组织 型胶原的分布 ,RT- PCR法检测大鼠肝组织 型胶原 m RNA表达 ,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 :酒精性肝病大鼠模型表现为肝功能异常 ,以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AST)变化为显著 ,模型组大鼠肝组织在汇管区有少量 型胶原的分布 ,部分向小叶内延伸 ;正常组大鼠几乎无 型胶原 m RNA表达 ,模型组有明显表达 ,清肝活血方高剂量组 型胶原及其 m RNAR的表达均明显下降 (P <0 .0 5 )。结论 :清肝活血方能有效预防酒精引起的肝损伤、肝纤维化的发生、发展 ,其机制可能与其抑制 型胶原 m RNA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