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4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26篇
内科学   5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32篇
预防医学   26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10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比较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钉合术(PPH)与Milligan-Morgan(MM)术对重度痔的远期疗效。方法对2001年5月至2005年5月问因Ⅲ度、Ⅳ度痔行PPH的91例和MM术的102例患者进行随访,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症状缓解情况、治愈情况和并发症及复发情况。结果PPH和MM术均明显缓解了便血(95.6%比92.7%)、疼痛(93.1%比94.3%)、脱垂(93.4%比93.1%)等症状,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PH组术后排便困难的缓解率优于MM术组(60.O%比32.1%,P〈0.05)。PPH和MM术对不同分度、类型及脱垂程度痔的治愈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总体并发症发生率(14.3%比12.7%)、复发率(12.1%比8.8%)及满意度(85.1V888.2)比较,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PH治疗Ⅲ度、Ⅳ度痔的远期疗效及安全性与MM术相同。  相似文献   
12.
1 病例报告病例1 孕妇,25岁,孕28周时因阵发性腹痛5天伴阴道出血2天来院就诊。孕4产1,人流2次,无明显原因胎死宫内1次。孕检:宫底脐上三指,胎心规则,右枕前位,阴道无活动性出血。B超示:单胎头位,双顶径7.7cm。胎心律齐,四腔清晰。双肾明显增大,失常态,表面凹凸不平。左右肾大小分别为8.8cm×6.5cm和8.0cm×6.0cm。双肾实质内可见蜂窝状排列的囊泡样回声,囊泡直径0.5cm~2.0cm,囊间隔薄,呈线样。集合系回声增强。未见扩张的膀胱。肝右叶增大,部分区见多个囊泡聚积。羊水面积小,最大深度3.5cm,指数8.0cm。孕妇于本院终止…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ME)治疗中低位直肠癌的可行性、安全性、根治性及近期、中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10月至2008年10月期间行TME的腹腔镜Dixon术式52例和传统开腹Dixon术式46例并无预防性造口的中低位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对2组的手术学指标、术后恢复情况、肿瘤学指标和近期、中期疗效进行比较。结果 2组患者中除腹腔镜组有2例(3.8%)中转开腹外,其余患者手术均获成功,无围手术期死亡患者。腹腔镜组的术中出血量、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排气时间)和切口愈合情况均优于开腹组(P<0.05),而术后吻合口漏和肺部感染情况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手术切除标本远切缘和环周切缘病理学检查均为阴性;清扫淋巴结数目和肿瘤下缘距远切缘距离比较,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肿瘤相关死亡、局部复发、远处转移和3年生存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TME安全、可行,具有明显的微创优势,根治效果满意,近期、中期疗效与开腹手术相近。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直肠类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31例直肠类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病例均经手术和病理检查证实。将其按肿瘤直径大小和肌层是否有浸润分别分组,比较不同肿瘤直径各组和肌层是否浸润各组的手术治疗效果。结果本组31例直肠类癌患者的中位年龄49岁(22~83岁),中位随访时间36个月(15~86个月),随访率为80.6%(25/31)。随访期内,肿瘤直径≤l.0 cm的15例手术切除肿瘤后无复发,直径1.0~2.0 cm的7例中复发1例,直径>2.0 cm的3例中2例因类癌肝转移死亡。直肠类癌是否浸润肌层或全层以及是否有转移均与肿瘤大小有关(P<0.05);肿瘤的浸润深度与转移有关(P<0.05)。随着直肠类癌直径的增大,肿瘤浸润深度加深,转移发生率增高。结论直肠类癌的大小和肌层浸润可能是影响患者生存的重要因素,是选择手术方式时需参考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腹腔镜超低位(肿瘤下缘距肛缘小于5 cm)直肠癌经肛门外翻拖出切除吻合术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总结2006年12月至2009年12月期间我院46例行腹腔镜超低位直肠癌经肛门外翻拖出切除吻合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的术中情况、术后并发症及随访情况。结果 46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一例中转开腹,术中出血量(202±56)ml(100~290 ml),胃肠功能恢复时间(60±16)h(36~82 h)。无吻合口出血及吻合口漏发生。随访(31±5)个月(21~45个月),15例出现轻中度吻合口狭窄,1例局部复发,2例肝转移。所有患者在造瘘还纳术后10个月肛门控便、控气功能良好,无肛门失禁;造瘘还纳术后(4.5±1.2)个月(2~10个月)排便功能逐渐恢复正常。结论腹腔镜超低位直肠癌经肛门外翻拖出切除吻合术安全、可行,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深圳市TCE职业损害的特点,为预防该病提供依据。方法查阅病历,调查职业接触情况,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8~2010年某院共确诊TCE职业损害45人,其中职业性TCE中毒6人,职业性TCE药疹样皮炎39人。职业性TCE药疹样皮炎发病以电子行业(22例,56.5%)的洗板工种(19例,48.7%)为主,皮损的临床类型以剥脱性皮炎(17例,43.6%)和多型性红斑(16例,41.0%)最多见。结论 TCE药疹样皮炎是深圳市职业性TCE损害的主要类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索一种基于16S rRNA基因的快速鉴定细菌方法,为临床诊断治疗及耐药菌的分子遗传分析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卫生部室间质评菌株和临床病人标本分离培养纯菌落,用双蒸水稀释菌落,然后直接以菌液为模板优化反应体系PCR扩增16S rRNA基因片段,再测序扩增片段。将测序结果在细菌Ribosomal数据库中进行同源性比对,根据序列同源性鉴定病原细菌。结果本实验鉴定的卫生部质评菌株结果与卫生部报告结果一致。本实验能够一次性鉴定出临床病人标本分离的菌株。结论本研究优化了一种免纯化细菌核酸直接PCR鉴定细菌16S rRNA基因的方法。本研究建立的基于病原细菌16S rRNA基因鉴定方法可用于细菌的快速诊断。  相似文献   
18.
我科于2010-05收治了1例腹型过敏性紫癜的患者,经过及时、有效的治疗后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现将治疗及护理措施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神经梅毒的临床特征及其早期诊断、分型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神经梅毒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病例男24例,女8例,年龄25~83(48.5±10.6)岁,其中无症状神经梅毒(5例),脑血管型(15例),脊髓痨(5例),脑膜梅毒(3例),麻痹性痴呆(3例),特殊类型(1例).本组无症状型患者均为女性,脑血管型患者几乎均为老年男性,而其他类型也以中老年男性居多.除无症状型及1例脑血管型脑脊液RPR阴性外,其余血清、脑脊液RPR及TPHA均阳性,其中RPR滴度、脑脊液蛋白、有核细胞数以无症状型最低,脑膜梅毒和麻痹性痴呆最高.影像学及神经电生理检查除血管型头颅MRI有相应责任病灶外,余均无特异性.结论:有症状的神经梅毒多见于中老年男性,且临床表现多样,神经电生理检查缺乏特异性,而血清、脑脊液RPR、TPHA实验结合影像学相关检查有助于临床早期诊断及分型.  相似文献   
20.
正压疮又称为褥疮、压力性溃疡,是由于身体局部组织长期受压,导致组织持续缺血、缺氧发生溃烂坏死,是多种疾病康复治疗和护理中的常见并发症。近年来,随着脑卒中、严重多发性骨折病例的增多,压疮的发病率呈升高趋势~([1])。有报道显示我国每年因压疮死亡的患者超过6万人~([2]),尤其是难治性压疮仍是目前临床上治疗的难题。目前,对于难治性压疮临床上缺乏特异性的治疗手段。美皮康银是一种银离子敷料,可以直接杀死病原体,起到抗感染的效果,对于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