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7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6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9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19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18篇
综合类   37篇
预防医学   18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27篇
中国医学   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7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5 毫秒
31.
目的建立清洁验证中硝酸益康唑含量测定的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方法检测波长:235 nm;柱温:30℃;流动相:乙酸铵溶液(2%)-乙腈-甲醇(38:30:32);擦拭溶剂:乙醇。结果硝酸益康唑在5.80~232.07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1.0000。平均回收率为99%,RSD为0.3%(n=6)。结论本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可以用于硝酸益康唑清洁验证中残留物硝酸益康唑的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32.
体外培养3代融合的牛视网膜血管周细胞,别在对照组(5.5 mmol/L)、恒定性高糖组(25mmol/L)及不同波动频率的高糖组(5.5mmol/L与25mmol/L交替,频率分别为6 h和24 h)中孵育6 d,透射电镜观察周细胞超微结构改变,单细胞凝胶电泳检测DNA损伤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波动性高糖组与恒定性高糖组周细胞彗尾长度及拖尾率均增高(P0.05)。恒定性高糖组的作用高于波动性高糖组(P0.05);波动性高糖组内波动频率越高作用越明显(P0.05)。结论恒定性高糖较波动性高糖可能具有更强的DNA损伤作用,波动组间波动频率高者比频率低者作用更明显。  相似文献   
33.
微波与BBT自凝刀治疗宫颈糜烂450例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宫颈糜烂是已婚育龄妇女的常见病多发病,是宫颈癌发病的高危因素之一,积极防治该病对提高妇女健康水平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不少报道认为微波对其具有较高的疗效。笔者在临床治疗中观察到,微波治疗中、重度宫颈糜烂或颗粒型及乳突型宫颈糜烂疗效并不很理想。为探索宫颈糜烂最理想的治疗方法,将450例宫颈糜烂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BBT自凝刀)微波进行治疗,对其疗效和副反应进行比较,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4.
目的探讨恒定性高糖及不同频率的波动性高糖对原代培养的牛视网膜周细胞增生、细胞周期及凋亡的影响。方法以体外培养3代近融合的牛视网膜毛细血管周细胞为对象,分别在对照组(5.5mmol/L)、恒定性高糖组(25mmol/L)及不同波动频率的高糖组(5.5mmol/L与25mmol/L交替,频率分别为6h和24h)中孵育6d,采用MTT比色法观察周细胞增生情况;流式细胞术观察周细胞周期情况;TUNEL法检测培养后周细胞的凋亡率。结果周细胞增生受抑制,周期阻滞,出现典型的细胞凋亡特征。恒定性高糖组的作用高于波动性高糖组(P〈0.05);波动性高糖组内波动频率越高作用越明显(P〈0.05)。结论恒定性高糖较波动性高糖可能具有更强的抑制周细胞增生、周期阻滞及诱导凋亡作用,波动组间波动频率高者比频率低者作用更明显。  相似文献   
35.
目的观察唑来膦酸(5mg/100ml)在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及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症患者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集我院住院的骨质疏松症患者46例,分为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组25例及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症组21例,体格检查计算体质指数(BMI),葡萄糖氧化酶法检测血糖,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定腰椎(L2-L4)及左股骨颈BMD,所有患者均静脉给予唑来膦酸5mg治疗,观察不良反应。1年后再次复查骨密度,观察唑来膦酸治疗后骨密度变化。结果治疗前两组间年龄、体质指数、腰椎及股骨颈骨密度无明显差异(P0.05),给予唑来膦酸治疗后,两组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发热、乏力、头痛、关节痛、恶心等反应,糖尿病组有7例出现血糖一过性升高,但3天后均症状消失、血糖回复正常。使用唑来膦酸1年后复查骨密度,原发性骨质疏松组腰椎骨密度升高4.27%,股骨颈升高4.11%,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组骨密度分别升高3.42%、3.26%。两组骨密度较用药前均有升高(P0.05),但两组间骨密度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唑来膦酸可以提高骨质疏松症患者骨密度,在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及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症患者中均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36.
目的:调查研究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跌倒效能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修订版跌倒效能量表(MFES)、Morse跌倒危险评估量表(MFS),运用调查问卷与观察测评相结合的方法,对218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跌倒效能为(8.15±2.91)分。得分最低的项目为“上下楼梯”和“上床与下床”;得分最高的项目为“更衣”和“从椅子上起落”。通过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发现,糖尿病病程、并发症及跌倒史是糖尿病跌倒效能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跌倒效能处于中等水平,与糖尿病病程、并发症及跌倒史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7.
目的 评价盐酸索他洛尔对阵发性房颤患者心房易颤期的影响及疗效观察。 方法 通过严格筛选同期50例阵发性房颤的患者作为阵发性房颤组,50例无房颤发作史的心慌待查患者作为非房颤组,使用经食管心房调搏仪对两组患者心房易颤期进行测量,并对房颤患者的易颤期与既往1年的发作次数进行回归分析;50例房颤患者恢复窦律后,随机将其分为干预组及安慰剂组,分别给予盐酸索他洛尔(40 mg,2次/d)及安慰剂治疗,临床观察时间为6个月,若有房颤发作则观察终止,结束后进行生存分析,并对其再次进行心房易颤期的测量,同时对干预组进行治疗前后的配对检验。 结果 阵发性房颤组50例中有39例房颤诱发,而非房颤组仅有7例患者有房颤诱发,阵发性房颤组易颤期明显长于非房颤组(P<0.01);50例房颤患者易颤期与既往1年发作次数正相关(P<0.01);盐酸索他洛尔干预组房颤复发率为28%,安慰剂组复发率为64%,干预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安慰剂组(P<0.05);盐酸索他洛尔治疗后再次对易颤期进行测量,干预组易颤期明显缩短(P<0.05),且与干预前进行配对检测亦明显缩短(P<0.01)。 结论 阵发性房颤患者心房易颤期明显延长,且与发作频率正相关,应用盐酸索他洛尔进行治疗,可以明显缩短阵发性房颤患者的心房易颤期,并降低复发率,从而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并减少就诊及住院次数。  相似文献   
38.
长江客轮客用毛毯的微生物污染状况调查上海长江轮船公司卫生防疫站200122刘虹飞,段鹏,毛春花毛毯是长江客轮旅客的主要卧具,它直接与旅客的身体接触,为了解毛毯的微生物污染状况,我站于1994年4~5月对上海公司所属的6艘航运客轮二、三、四、五等舱旅客...  相似文献   
39.
目的 观察二甲双胍对大鼠血清性激素含量的影响。方法 用放射免疫分析法 (RIA)观察二甲双胍对大鼠血清性激素含量的影响。结果 二甲双胍 (135mg·kg-1·d-1,灌胃 ,14d)可明显降低雌性大鼠血清黄体生成素 (LH)及雄性大鼠睾酮 (T)的水平 ,对雌性大鼠卵泡刺激素 (FSH)、雌二醇 (E2 )、孕酮 (P)的含量和雄性大鼠血清LH、FSH的含量均无显著影响。二甲双胍 (2 70mg·kg-1·d-1,灌胃 ,14d)可降低雄性大鼠血清T的含量 ,而对LH ,FSH无显著影响 ;可明显降低雌性大鼠血清LH的含量 ,升高其P ,E2 的含量。结论 二甲双胍可降低雌性大鼠LH及雄性大鼠T水平 ,升高雌性大鼠E2 ,P的含量 ,对大鼠FSH分泌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40.
重度烧伤合并妊娠的发生率虽低,但有其特殊性。既要考虑烧伤治疗及其对胎儿的影响,又要考虑胎儿对烧伤治疗的影响。谨慎处理二关系,才能取得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