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6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5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12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32篇
内科学   9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2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47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3篇
肿瘤学   1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柱状细胞病变(columnar cell lesions,CCL)常常与低级别导管原位癌(ductal carcinoma in situ,DCIS)并存于同一乳腺,具有相似的形态学和免疫组化染色特征,提示CCL可能是低级别DCIS/浸润性癌的前驱病变。作者总结了18例患者的55个CCL的形态学和免疫组化染色特征,同时运用比较基因组杂交对病变的全基因组进行了分析,并与伴随的普通型增生、非典型小叶增生、DCIS、浸润性癌以及终末导管小叶单元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62.
乳腺浸润性微小乳头状癌伴大量黏液分泌一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患者女 ,3 7岁。发现右侧乳房肿块半年 ,于 2 0 0 1年 2月19日入院。体检 :右乳外上象限扪及 5cm× 5cm× 3cm质硬肿块 ,边界不清。B超示右乳有 5cm× 4cm× 2cm不均匀弱回声区域 ,形态不规则 ,无包膜回声。右腋有多个结节影 ,最大者 2 5cm× 2 0cm× 1 0cm。临床诊断 :右乳肿瘤性质待查。行右乳肿瘤切除术。术中发现 :右乳外上象限有 6cm×3cm× 2cm灰白质硬区。右腋及右锁骨下有多枚直径 0 5~2 5cm淋巴结 ,质硬有融合。病理检查 :灰白质韧不整形组织 6cm× 5cm× 4cm ,切面见 2 0cm× 1 5cm×…  相似文献   
63.
免疫组化结果的图像分析与人工计数方法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63,自引:1,他引:63  
针对长期以来免疫组化结果难以准确判定的问题,选取图像分析(Image analysis,IA)的常用参数——阳性面积(Area),平均光密度(Mean Density),积分光密度(IOD)和人工计数方法的常用参数——阳性细胞百分比,灰度及两者乘积,通过图像分析和人工计数两种方法对分别代表胞浆、胞核和胞膜阳性的乳腺癌PS2、ER、c—erbB—2三个指标的免疫组化结果进行分析比较,从而探讨图像分析与人工计数方法在免疫组化染色结果的半定量评分中各自的优缺点、重复性及两者的相关性。实验结果表明:IA对免疫组化中胞浆,胞核及胞膜着色的结果判定均有较好的重复性,人工计数方法对胞核、胞膜阳性的结果判定重复性尚可;两种方法在免疫组化结果的判定上存在正相关关系。此外,针对在图像分析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进行了较深入的讨论。  相似文献   
64.
隆胸术后腋窝淋巴结聚硅酮性淋巴结病一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患者女 ,39岁。两年前患者发现左侧腋窝处无明显诱因出现无痛性包块 ,抗炎治疗无效于 2 0 0 1年 10月 15日入院。体检 :腋下扪及数个肿块 ,约指头大小 ,质中、活动 ,无压痛及红肿等现象 ,同侧乳房无明显异常。术中见肿大淋巴结6枚 ,直径 0 .5~ 3.0cm ,切面灰白及灰黄色 ,质细嫩 ,临床诊断 :腋窝淋巴结转移性黏液腺癌 ?术中选淋巴结 3枚送病理冷冻切片检查。术中病理检查 :带完整包膜分叶状包块 3枚 ,大小分别为 3.0cm× 2 .5cm× 1.0cm ,1.5cm× 0 .8cm× 0 .8cm ,1.5cm× 1.0cm× 0 .6cm。切面呈灰白及灰黄色 ,质细嫩…  相似文献   
65.
McLaren  BK  Smith  J  Schuyler  PA  魏兵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2006,22(2):164-164
乳腺腺肌上皮瘤(adenomyoepithelioma,AME)被用于诊断由上皮和肌上皮细胞增生形成的肿瘤。作者复习了35例诊断为AME或诊断中提及AME的会诊病例,目的是为了更好地界定AME的诊断标准和预后意义。该组病例中AME23例、伴有明显肌上皮增生的乳头状瘤8例、乳头腺瘤2例、化生性肿瘤2例  相似文献   
66.
目的探讨含有鳞状细胞癌成分的乳腺化生性癌(metaplastic carcinoma with squamous cell component,MCSC)的临床病理特征和免疫表型特点。方法复习20例MCSC的临床病理资料,总结其巨检、组织学、免疫表型和预后特点。结果本组肿瘤中纯鳞状细胞癌(squamous cell carcinoma,SCC)6例、腺鳞癌(adenosquamous carcinoma,ASC)13例、癌肉瘤1例。全组平均发病年龄52·4岁,多表现为无痛性乳腺肿块。SCC和ASC腋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60%和66·7%。巨检45%病例呈囊性。镜下角化型SCC2例、棘层松解型1例、角化与棘层松解混合型2例、角化与梭形细胞混合型1例。ASC中的SCC成分均为角化型,腺癌成分则为浸润性导管癌,仅1例混有少量黏液癌。1例癌肉瘤含有鳞癌、腺癌和软骨肉瘤成分。进行免疫组化染色病例的SCC成分均呈CK34βE12、CK5/6、CK14和p63阳性,ER、PR阴性。5例腺癌成分呈CK34βE12灶性阳性,各有1例腺癌成分灶性表达CK14和CK5/6。CK8阳性见于所有腺癌成分,仅1例SCC成分呈灶性阳性。SMA在本组肿瘤的腺鳞两种成分均呈阴性。结论MCSC以ASC最为常见,眼观呈囊性是其特点之一。SCC成分的组织学类型和分化程度存在不同程度变异。CK14、p63和CK8作为一种组合可能有助于SCC的鉴别诊断。规范诊断标准的大样本研究将会提供更有价值的临床病理资料。  相似文献   
67.
生物材料有效性和安全性评价的现状与趋势   总被引:28,自引:2,他引:28  
对生物材料进行有效性和安全性评价是生物材料进入临床前的关键环节。从细胞和组织的水平,利用形态学的检测方法观察材料与机体短期和长期的互作关系是以往评价生物材料的主要内容和手段。新型生物材料近年来迅猛发展,材料的组成、形态、植入部位及用途日趋复杂,对材料的评价相应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发展快速、特异、评价体系至关重要。体外实验因操作可控性强,影响因素单一,重复性好而得到大力的发展,通过体内-体外实验的相关分析有望部分替体内实验。近交大动物的开发为生物材料的体内评价更接近人体的真实反应提供了新的契机。近几年来,大量分子生物学的先进检测手段的应用生物材料的评价向细胞和分子水平迈进。TR-PCR、核酸/蛋白杂交技术可以从分子的层面寻找材料和机体互作的重要的分子标记,而显微探测技术(如CONFUCAL)等的应用通过对图像的三维重建而达到对材料-细胞、材料-组织、细胞-组织相互作用清晰而透彻的观察。总之。三“R”原则(replace refine reduce)即发展体外实验;采用灵敏、特异、先进的检测手段;优化并减少实验动物数量,建立材料对分子、细胞、机体互作的系统性评价是生物材料评价的发展趋势和最终目的。  相似文献   
68.
目的:了解软组织平滑肌肉瘤(leiomyosarcoma of soft tissue,LMS)染色体非平衡性异常。方法:应用比较基因组杂交检测了30例LMS DNA序列拷贝数变化。结果:与LMS相关的高频拷贝数增加区为1q、5p、8q、15q、16p、及17p,高频拷贝数减少区为3p、6p、10q、11q、13q及22q。结论:上述染色体区域可能存在与LMS密切相关的癌基因及抑癌基因,其中1q、5p、8q、16p、17p及3p、6p、10q、22q为研究的重点范围。  相似文献   
69.
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在细胞凋亡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畅  顾玲  步宏 《医学综述》2001,7(10):583-584
细胞凋亡 (apoptosis)是不同于细胞坏死的一种细胞主动死亡方式 ,并由特定的基因控制。凋亡细胞在形态上出现变圆皱缩、染色质浓缩边集、核碎裂、凋亡小体形成等变化 ,并最终由非炎症过程清除。由于细胞凋亡独特地影响着机体的细胞发育和代谢 ,在监测和清除肿瘤细胞与突变细胞等方面也可能发挥重要的作用 ,近年来受到了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免疫学等多学科的广泛关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 (laserscanningconfocalmicroscopy ,LSCM)是 8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高精度分子细胞生物学分析仪器 …  相似文献   
70.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在横纹肌肉瘤肌源性分化中的作用.方法:采用细胞培养、逆转录多聚酶链式反应(RT-PCR)及免疫荧光染色观察TGF-β1对横纹肌肉瘤细胞系RD肌源性分化相关指标的影响,并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9例横纹肌肉瘤组织中TGF-β1表达与肌球蛋白重链(MyHC)之间的相关性.结果:TGF-β1可明显抑制RD细胞肌球蛋白重链mRNA和蛋白的表达.用TGF-β1处理RD细胞后,肌球蛋白重链和肌节肌动蛋白(Sarcomeric-Actin)阳性着色细胞数明显下降(P<0.05).MyoD1的表达在处理前后未见明显差异.横纹肌肉瘤组织中TGF-β1表达与肌球蛋白重链呈明显负相关(P<0.05).结论:TGF-β1可抑制RD细胞的肌源性分化,这一作用可能不依赖于MyoD1的调节.TGF-β1信号传导通路可能与横纹肌肉瘤的肌源性分化受阻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