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9篇
耳鼻咽喉   5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29篇
内科学   1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18篇
综合类   25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5篇
肿瘤学   1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41.
目的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肺组织的丙二醛(MDA)、白细胞介素8(IL-8)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探讨其在COPD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COPD患者中的吸烟者、曾经吸烟者、非吸烟者及非COPD患者中的吸烟者、曾经吸烟者、非吸烟者的肺组织MDA、IL-8与TNF-α含量,采用肺组织匀浆的肌酐浓度进行校正。结果COPD患者肺组织MDA、IL-8和TNF-α水平明显高于非COPD患者(P〈0.01)。无论罹患COPD与否,吸烟者肺组织MDA、IL-8和TNF-α水平均明显高于非吸烟者(P〈0.05);COPD患者中的吸烟者肺部MDA、TNF-α水平显著高于曾经吸烟者(P〈0.05),但二者肺部IL-8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非COPD患者中的吸烟者肺组织TNF-α水平显著高于曾经吸烟者(P〈0.05),但肺组织MDA、IL-8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期吸烟可引起肺组织MDA、IL-8和TNF-α水平异常升高,可能在COPD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2.
目的探讨中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序贯治疗前后,夜间低氧血症与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necrosisfactoralpha,TNF—α)水平的相关性。方法对44例中重度OSAHS患者检测低氧血症指标及血清TNF-α浓度后予以手术治疗。其中,27例患者先后行鼻平面手术和口咽平面UPPP,11例行UPPP,6例鼻平面手术。术后6个月复查血清TNF-α浓度及低氧血症指标,仍异常者采用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治疗6个月后复查。另选择38例年龄、性别和体重指数(BMI)等均相匹配者作为对照。结果①OSAHS患者清晨与睡前血清TNF—α浓度变化值与低氧血症各指标密切相关;②OSAHS组患者术后6个月低氧血症指标仍异常者,TNF-α浓度变化值与低氧血症各指标相关性密切;③术后6个月低氧血症指标仍异常者,CPAP治疗6个月前后,低氧血症指标与TNF—α浓度变化值已无相关性。结论OSAHS患者清晨与睡前、手术治疗前后,血清TNF-α与低氧血症参数间存在相关性。术后联合CPAP的序贯治疗可进一步降低TNF-α浓度和低氧血症参数。  相似文献   
43.
小肠黏膜下基质(small intestinal submucosa,SIS)是指小肠黏膜下层组织经脱细胞处理后的细胞外基质,具有抗感染、无免疫原性等特性。其作为组织修复材料,能为细胞聚集、毛细血管生成及胶原纤维爬入提供良好的框架,并因其可促进组织重构、原位组织再生和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被广泛应用于多种组织的缺损修复。但SIS修复组织后收缩的问题是其应用于组织修复时较为普遍的现象,严重影响组织  相似文献   
44.
<正>缺氧诱导因子(HIF)是由Semenza等于1992年在缺氧诱导的细胞核抽提物中发现的一种DNA结合蛋白,是被公认的缺氧调节中的重要因子[1]。在常氧条件下,人的心、脑、胎盘、肺、骨骼肌、肾、胰腺组织均有HIF的表达。在低氧条件下,HIF蛋白表达迅速增加,并通过其对下游靶基因的调节而产生一系列代偿反应。已知HIF调节的靶基因中血红素加  相似文献   
45.
目的:研究丹参酮ⅡA对鼠新生血管的影响。方法:采用b-FGF诱导小鼠腹壁Matrigel种植体方法与体外培养大鼠腹主动脉环血管生成模型,进行血管新生实验。获取标本后检测血红蛋白含量、观察新生微血管生长情况、进行微血管计数,并观察微血管结构特征及其发育阶段。结果:(1)通过对鼠Matrigel种植体的检测发现:丹参酮ⅡA高、低剂量组与内皮抑素组血红蛋白含量较都较阴性对照组低(P<0.01)。微血管计数结果和血红蛋白含量检测结果一致。(2)通过体外培养大鼠腹主动脉环发现:与对照组比较10-50%丹参酮ⅡA含药血清组微血管出芽面积均减少(P<0.05,P<0.01);70%和 80%组面积较对照组高(P<0.01)。新生微血管计数结果与出芽面积一致。在含药血清浓度不大于50%时,药物抑制血管环新生血管水平会随着自身浓度的提高而增强,同时会逐渐降低血管环新生微血管密度,尤其在浓度等于50%时,存在显著区别(r=-0.563,且P<0.01)。结论:丹参酮ⅡA对新生血管具有抑制作用,且这种抑制作用呈现浓度依赖关系。  相似文献   
46.
樊涛  郭利锋  刘平 《现代肿瘤医学》2015,(20):3038-3042
目的:探讨前纵隔常见肿瘤的临床、病理及影像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穿刺活检病理证实的前纵隔肿瘤48例,并结合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对照分析。结果:胸腺瘤占50%(24例),均位于前上纵膈,11例可见囊变、坏死区或钙化,增强后呈轻度或不均匀强化。畸胎瘤占23%(11例),前上纵隔5例,前下纵隔6例,以囊实性为主,其内可见软组织、液体、脂肪及钙化成份,囊壁及实性成份呈轻中度强化。淋巴瘤17%(8例),可见多个结节样软组织融合呈团块状肿物,2例见坏死、囊变区,呈轻度强化或无强化。胸内甲状腺肿6%(3例)。心包囊肿4%(2例)。结论:依据前纵隔常见肿瘤发病部位、密度以及周围组织结构的关系,结合患者年龄伴随体征等特征,可提高前纵隔肿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47.
金霉素发酵过程的代谢特性及调控策略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利用金霉素链霉菌在50L自控发酵罐中发酵生产金霉素。分析了发酵过程的糖、氧、氮和磷的代谢特性以及菌体生长和金霉素生物合成的规律。结果表明,菌体前期的代谢控制显得非常重要,并对金霉素合成的整个过程起决定性作用。在参数相关理论的基础上,通过对发酵过程的实时优化,适宜增强前期的菌体生长,使物质代谢流有利于流向金霉素形成的途径,从而使金霉素的产率)效价)提高了10.3%。  相似文献   
48.
目的:观察 OSAHS 患者睡眠前后鼓室压及耳声发射各频率幅值的变化,探讨 OSAHS 患者鼓室压变化对内耳听觉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10月2015年10月在我院住院的 OSAHS 患者31例(62耳)和正常对照组31例(62耳),分别在睡眠前后对两组行瞬态诱发性耳声发射(TEOAE)、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POAE)及声导抗检查。结果:OSAHS 组醒后鼓室压向负压移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静态声顺值、鼓室宽度变化无统计学意义,在500Hz 8000Hz 频率范围内 TEOAE 各频率段幅值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DPOAE 各频率幅值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正常对照组睡眠前后鼓室压、静态声顺值、鼓室宽度变化无统计学意义,TEOAE 及 DPOAE 各频率幅值变化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推测 OSAHS 患者中耳鼓室压向负压移动可导致内耳听觉的损害。  相似文献   
49.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不同测量技术对评估125I粒子治疗肺癌疗效的一致性.方法 对30例肺癌患者进行125I植入治疗,于粒子植入前及植入3个月后进行CT扫描.分别用三维体积测量与一维直径、二维面积测量法在不同的时间2次测量肿瘤的尺寸,记录其平均值,计算治疗后的测量差异.根据WHO标准(二维)、RECIST标准(一维)及三维标准将肿瘤反应分为4类.用Kappa分析法分析3种测量方法评估肿瘤治疗反应的一致性.结果 一维及二维测量结果具有极好的一致性(k=0.862,P=0.000),一维和三维(k=0.395,P=0.030)、二维和三维(k=0.389,P=0.029)测量方法之间一致性均较差.结论 利用现有的疗效分类标准,三维体积测量同一维测量及二维测量在评估肺肿瘤治疗反应时有差异.  相似文献   
50.
目的:探讨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primary gastric malignant lymphoma,PGL)的临床特点、诊断与治疗及其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4年半内收治的24例PGL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临床表现以上腹痛、消化道出血、纳差、消瘦多见。病变主要位于胃窦和胃体,术后病理类型均为非霍奇金淋巴瘤,其中B淋巴细胞型11例,T淋巴细胞型3例,BT双淋巴细胞型1例,未分型9例。ⅠE期9例(37.5%),ⅡE期7例(29.2%),ⅢE期6例(25.0%),ⅣE期2例(8.3%)。4例HP感染者术后给予抗HP治疗。在获得最终随访的21例中有13例存活超过5年。结论:PGL根据临床症状、内镜下特点及活检多能确诊。肿瘤病理类型、临床分期、是否存在合并症和HP感染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手术治疗有助于提高远期生存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