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9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104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9篇
临床医学   11篇
内科学   22篇
特种医学   12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86篇
预防医学   15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45篇
中国医学   43篇
肿瘤学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38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41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35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7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41.
目的:研究氯离子通道阻断剂在肺血管内皮细胞氧化损伤中的作用。方法:以肉联厂检疫合格的健康小牛为研究对象,过氧化氢(H2O2)诱导体外培养的牛肺动脉内皮细胞损伤,观察Cl-通道阻断剂对受损细胞细胞活力、乳酸脱氢酶(LDH)释放量、三磷酸腺苷(ATP)含量、细胞内钙离子浓度犤Ca2+犦i和DNA降解程度的影响。结果:Cl-通道阻断剂可使受损细胞的细胞活力得到提高,NPPB组和NFA组分别恢复到0.449±0.015和0.535±0.023;LDH释放量下降,分别为(12.4±0.4)%,(6.4±0.6)%。ATP含量分别回升为18.22nmol/mg蛋白质和21.96nmol/mg蛋白质,犤Ca2+犦i下降和DNA降解程度减轻。结论:Cl-通道参与了氧化剂对肺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病理过程,Cl-通道阻断剂对肺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2.
目的:探讨重组人骨形成蛋白成熟肽-2(recombinant human 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2m rhBMP-2m)对辐射引起的小鼠骨髓造血损伤的修复作用。方法:通过^60Coγ射线照射小鼠,建立骨髓造血损伤动物模型;经rhBMP-2m连续治疗后,比较照射对照组和rhBMP-2m治疗组之间,骨髓单个核细胞数和蛋白含量的差异;同时,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骨髓细胞中CD34分子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经rhBMP-2m治疗后的动物,其单个核细胞数、蛋白含量和CD34分子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照射对照组(P&;lt;0.05,n=5)。结论:辐射引起的小鼠骨髓造血损伤,rhBMP-2m能够增加造血细胞数量.促进骨髓细胞CD34分子表达,加速造血损伤的修复过程。  相似文献   
43.
目的:比较炎性疼痛小鼠脑内环氧合酶1、环氧合酶2及环氧合酶3的表达变化,以及选择性环氧合酶抑制剂单独或联合应用后的镇痛效应。方法:实验于2004—03—01/12—20在第四军医大学药理教研室完成。138只小鼠足底注射甲醛溶液诱导炎性痛。①用54只小鼠放射免疫分析及54只小鼠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评估脑环氧合酶1、环氧合酶2及环氧合酶3在甲醛溶液注射前、注射后1,12h,1,3,7,14,30,60d的变化(升高表示疼痛增强)。②30只小鼠随机分成5组,每组6只。对照组灌胃生理盐水0.3mL;SC-560组灌胃SC-560(环氧合酶1选择性抑制剂)300μg/kg;NS-398’组灌胃NS-398(环氧合酶2选择性抑制剂)150μg/kg;吲哚美辛组灌胃吲哚美辛(低选择性环氧合酶抑制剂)300μg/kg;以上各组灌胃1次/d,连续2个月。NS-398+SC-560组前1个月灌胃NS-398300μg/kg,后1个月灌胃SC-560150μg/kg,1次/d。应用行为学测定各组动物在甲醛溶液注射前、注射后1,12h,1,3,7,14,30,60d对热痛刺激的反应时间(延长表示热痛敏感性下降)。结果:①甲醛溶液注射前、后环氧合酶的表达:108只小鼠环氧合酶2在注射后12h,3d升高显著(P&;lt;0.05),环氧合酶1在注射后14d,30d,60d升高显著(P&;lt;0.05)。在整个观察时限内环氧合酶3的表达无明显变化。②对热痛刺激的反应时间:注射甲醛溶液的30只小鼠均出现对热痛刺激反应时间的明显缩短。与对照组相比,NS-398+SC-560组反应时间明显较长。NS-398组动物在注射后1,12h,1,3d对热痛刺激反应时问明显延长。SC-560组动物在整个观察过程中均未出现热痛刺激反应时间的改变。吲哚美辛组对热痛刺激反应时间明显短于NS-398+SC-560组而长于SC-560组。结论:与单纯使用环氧合酶1或环氧合酶2抑制剂相比,早期应用环氧合酶2抑制剂结合后期应用环氧合酶1抑制剂对炎性痛有更好的镇痛效应。  相似文献   
44.
樊磊  董萍  张峰  梅其炳 《心脏杂志》2010,22(5):647-649
目的:探讨P2Y受体激动剂尿苷三磷酸(UTP)对于大鼠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I/RI)的延迟性拮抗作用。方法:24只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实验对照组、UTP组、UTP+苏拉明(suramin,SRM)组及SRM组。所有大鼠尾静脉给药24 h后,建立Langendorff离体心脏灌流模型。平衡10 min后全心停灌,25 min后复灌,持续再灌40 min。观察心脏再灌注前后血流动力学指标及心肌超微结构,记录心脏表面心电图计算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收集冠脉流出液,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量乳酸脱氢酶(LDH)的水平。结果:复灌后第5 min和25 min时,UTP组的左室发展压(LVDP)、左室压力微分(±dp/dtmax)恢复率均优于实验对照组(P0.05,P0.01);冠脉流出液中LDH的水平明显值降低(P0.01);复灌第5~15 min和第25~35min时的心律失常的发生频率均显著下降(P0.05,P0.01);心肌超微结构的损伤减轻。而以SRM与UTP同时作用后,UTP对心脏的保护作用则被取消。SRM组与实验对照组相比各项指标无明显变化。结论:UTP预处理可对心脏I/RI产生延迟性拮抗作用;而P2Y受体拮抗剂SRM可取消这种作用,表明UTP对心脏的保护作用是通过P2Y受体介导的。  相似文献   
45.
目的:系统评价甘露聚糖肽对恶性非实体瘤支持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电子检索Co-chrane图书馆、MEDLINE,EMBASE,CNKI和CBM,纳入甘露聚糖肽治疗白血病、淋巴瘤、骨髓瘤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日期至2011年10月。由两名研究者独立纳入试验、评价质量、提取数据并交叉核对。使用RevMan 5.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10项RCTs,共包括570例患者,其中治疗组300例,对照组270例。结果显示甘露聚糖肽可显著提高化疗的总有效率[OR=3.9,95%CI:(2.45,6.20),Z=5.75,P<0.01;]显著提高T细胞免疫功能,分别为[SMD=1.05,95%CI:(0.78,1.32);Z=7.55,P<0.01],[SMD=1.38,95%CI:(0.64,2.13),Z=3.63,P<0.01],[SMD=0.79,95%CI:(0.43,1.14),Z=4.35,P<0.01];改善肿瘤患者体力状况[SMD=2.34,95%CI:(1.96,2.72),Z=12.09,P<0.01;]同时能显著降低各种化疗引起的毒副反应,如白细胞下降[SMD=0.84,95...  相似文献   
46.
目的:系统评价甘露聚糖肽对非小细胞肺癌支持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电子检索Co-chrane图书馆、MEDLINE、EMBASE、CNKI、CBMDisc,纳入甘露聚糖肽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随机对照试验。制定严格的纳入排除标准纳入试验研究,评价文献质量,提取数据,并使用RevMan 5.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16项试验,共有912例患者,其中治疗组475例,对照组435例,结果显示甘露聚糖肽可显著提高化疗的总有效率[59.9%vs 42.3%,OR=2.18,95%CI(1.60,2.95),Z=5.00,P<0.01],亦显著提高肿瘤患者生存质量[67.3%vs 28.9%,OR=5.34,95%CI(2.17,13.16),Z=3.64,P<0.01]及T细胞免疫功能如CD3+[MD=8.36,95%CI(7.24,9.48);Z=14.67,P<0.01],CD4+[MD=13.57,95%CI(5.35,21.79),Z=3.63,P<0.01],CD4+/CD8+[MD=0.70,95%CI(0.56,0.85)Z=9.21,P<0.01]水平;同时能显著降低各种化疗引起的毒副反应如白细胞下降[38.9%vs 59.6%,OR=0.28,95%CI(0.12,0.63),Z=3.08,P<0.01]减少胃肠道不良反应[47.1%vs 73.8%;OR=0.26,95%CI(0.14,0.54),Z=3.73,P<0.01],等,然治疗过程中可引起轻微发热[43.1%vs 2.89%,OR=16.40,95%CI(3.42,78.68),Z=3.50,P<0.01]。结论:甘露聚糖肽可显著提高非小细胞肺癌常规放化疗的近期疗效,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减轻不良反应,改善生活质量。然上述结论需谨慎对待,需进一步开展更高质量的临床双盲研究予以证实。  相似文献   
47.
目的:系统评价甘露聚糖肽注射液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电子检索Cochrane图书馆、Medline、Embase、CNKI、VIP、CBM,手工检索相关杂志、会议论文、学位论文,收集甘露聚糖肽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随机及半随机对照试验。由2名研究者独立选择试验、评价质量、提取数据,并交叉核对。使用RevMan5.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17个研究,分为3个亚组,结果显示:(1)近期疗效:亚组A、B中治疗组优于对照组[RR=1.38,95%C(I1.27,1.50),P<0.01],[RR=1.34,95%CI(1.17,1.54),P<0.01],亚组C中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KPS评分:治疗组优于对照组[RR=1.82,95%CI(1.51,2.20),P<0.01];(3)生存期: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4)不良反应:使用甘露聚糖肽可能减少由铂类抗肿瘤药引起的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及胸痛反应,但其可引起轻微发热。结论:联用甘露聚糖肽可提高铂类抗肿瘤药化疗的近期疗效,减轻不良反应,改善生活质量,但其可引起轻微发热。但由于纳入研究的方法质量较低和可能存在发表偏倚,上述结论有待进一步开展大样本、高质量、多中心的随机双盲对照试验来证实。  相似文献   
48.
HPLC法测定5-氟尿嘧啶-甲酰-果胶轭合物的载药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HPLC测定5-氟尿嘧啶-甲酰-果胶轭合物载药量,对5-氟尿嘧啶-甲酰-果胶轭合物进行质量控制.色谱柱:Inertsil ODS-3,流动相:水(含0.15%三乙胺和0.15%乙酸)-甲醇(95∶5,v/v),紫外检测波长:265nm.线性范围为0.1~150μg·mL-1,r=0.9999(n=5).平均回收率为99.9%,RSD=1.1%.5-氟尿嘧啶-甲酰-果胶轭合物经碱水解酸中和后测定的载药量为4.82%.本方法简单、快速,准确性高,重现性好,能初步确证5-氟尿嘧啶-甲酰-果胶轭合物的结构,并快速有效的测定轭合物的载药量.  相似文献   
49.
超声波作用下合成1,4-二氢-2,6-二甲基-4-[2-(5-硝基)呋喃基]-3,5-吡啶基二甲酸2-甲氧基乙基1-甲基乙酯骆文博,梅其炳,张生勇,王春婷(化学教研室西安710033药理学教研室)关键词钙拮抗剂;1,4-二氢吡啶类;超声波;合成中图号...  相似文献   
50.
阿魏酸乙酯抗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及其机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目的 观察阿魏酸乙酯抗二磷酸腺苷 (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作用 ,及其对血小板细胞内钙波动的影响 .方法 在含有阿魏酸乙酯和阿魏酸的兔富含血小板血浆 (PRP)中加入 ADP诱导血小板的集聚 ,以 2 0 0 m L· L- 1聚乙二醇为对照 ,用 TYXN- 91智能血液凝集仪观察血小板聚集率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血小板细胞聚集时细胞内钙离子的变化情况 .结果 不同终浓度 (0 .1,0 .5 ,1.5和 3.0 mm ol· L- 1 )的阿魏酸乙酯对 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抑制百分数分别为(% ) 2 6 .3± 3.3,33.4± 2 .4,73.4± 3.1和 94.9± 2 .7,均显著高于等浓度的阿魏酸水平 (n=8,P<0 .0 5 ) .在阿魏酸乙酯作用下 ADP诱导的血小板细胞内钙离子荧光强度的变化(Δ FI)为 4.6± 1.7,明显低于对照值ΔFI(10 .3± 2 .6 ) (n=8,P<0 .0 1) .结论 阿魏酸乙酯抑制由 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作用比阿魏酸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