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5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8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18篇
内科学   5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34篇
外科学   56篇
综合类   36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7篇
肿瘤学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骶1钩状棘突合并骶2椎板裂致腰骶部疼痛1例田友年1梁雨田2关键词腰骶部;腰椎/外科学;椎板中国图书资料分类法分类号R6811临床病例男性患者,31岁,腰骶部疼痛9年,加重3年收入院。检查:腰骶局部无改变,骶1棘突有压痛并两臀部放射痛,腰部前屈80°,...  相似文献   
52.
1 临床资料患者女 ,3 8岁。 1999年 4月主因厌食 ,经血增多 ,全身出现散在出血点 ,当地检查示血小板减少 ,拟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强的松治疗半年后症状缓解。 2 0 0 1年 6月再次出现上述症状 ,来我院就诊。血常规 :血小板明显减少 ,最低达 2× 10 9/L ,血红蛋白 6.4g/L。血小板抗体 80 0 ,COOM’试验阳性 ,及骨髓穿刺明确诊断为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溶血性贫血 ,即EVANS综合征。继续服用强的松治疗。 2 0 0 1年 8月因双膝关节疼痛再次住院 ,X线检查示左股骨下端骨膜反应 ,骨质密度不均 ,皮质及髓内虫蚀状骨侵蚀 (图 1) ,同位素骨…  相似文献   
53.
目的 探讨微创方法治疗战士腕舟骨骨不连的疗效。方法 患者 2 2例 ,年龄 19~ 2 7岁 ,骨不连时间 11~ 5 4个月 ,平均 16个月。X线检查骨不连部位均在舟骨腰部 ,骨不连间隙 2~ 5mm ,平均 2 .5mm ,6例骨折断端有囊性变 ,3例骨折断端硬化、移位。在X线透视下将 1枚骨穿针穿入骨不连部位 ,保留该针。用另 1枚骨穿针在任意一侧髂嵴部位穿刺抽取红骨髓 5~ 10ml,并即刻由腕部的骨穿针注射至骨不连部位。腕部用弹性束带或管型石膏固定于功能位 ,平时鼓励患者做握、抓、捏等动作。每隔 1个月摄X线片复查 ,必要时重复一次骨髓注射。结果  19例骨不连愈合 ,愈合时间 3~ 15个月 ,平均 6个月。3例未愈合 ,骨不连时间均超过 3年 ,骨折断端硬化、移位。无感染及关节僵硬等并发症。结论 该法治疗腕舟骨骨不连患者痛苦小 ,住院时间短 ,医药费用低 ,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54.
神经断端肌内埋入防治残端神经瘤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围神经切断端发生神经瘤是周围神经损伤的常见并发症,约10%患者有顽固性疼痛。为研究神经断端肌内埋入防治残端神经瘤的机理,选用SD大白鼠16只,将双侧坐骨神经切断后,左侧神经断端肌内埋入为实验侧,右侧神经断端自然回缩不作处理为对照侧,运用组织学和电生理学检测。结果表明,对照侧的神经近端在术后1个月就有神经瘤形成,而实验侧其神经断端的神经纤维分散长入肌纤维间,无明确的神经瘤形成。说明,神经断端肌内埋入可以防治残端神经瘤形成。  相似文献   
55.
百岁老人股骨颈骨折人工股骨头成功置换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临床资料。男性患者,100岁。因被小轿车碰倒致右下肢活动受限5h急诊入院。X线片显示右股骨颈头下型骨折。患者虽有50余年的“老慢支”病史,但平时尚能缓慢行走,生活部分自理。患者入院后检查见右下肢外旋位短缩畸形,髋部压痛,活动明显受限。首先进行患肢皮牵引,制动而减轻疼痛。经过进一步临床检查发现患者还有“房室传导阻滞”、“低蛋白血症”等并存内科疾病。即请有关内科医师会诊治疗。经过1周的对症治疗,一般情况趋于稳定后进行了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手术在气管插管全麻下进行,全程心电监护,采用骨水泥型“双动”人工股骨头置换,手术历时40min,失血约200ml,顺利结束。术后第1天,在护士的协助下扶患者坐起,并对其扣背、按摩受压部位皮肤、鼓励其深呼吸,用力咳嗽,精神状态明显好转。术后第2天在护士及家人的帮助下扶助行器下床活动,第7天自行扶助行器活动。一般情况明显改善。于术后1:2d康复出院。  相似文献   
56.
目的 :探讨椎管内外生骨疣的临床、影像学特征及诊治方法。材料和方法 :经手术及病理明确诊断的共 8例 ,男 ,5例 ,女 ,3例。年龄 2 1~ 65岁 ,平均 45岁。胸椎管 4例 ,腰椎管 2例 ,颈椎管 2例。对上述病例的的临床、影像学表现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 :临床上 ,上述病例均表现为进行性的双下肢或四肢的功能障碍 ,普通X线仅 2例发现可疑异常 ,全部病例CT或MRI检查均呈椎板向椎管内的带蒂状骨性突出。其致残率及致死率均较高 ,经手术治疗后均获得临床治愈 ,6例患者脊髓压迫症状获得不同程度的恢复 ,2例患者截瘫无改善。结论 :发生于椎管内的外生骨疣早期容易出现截瘫 ,手术是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早期发现和早期手术可彻底治愈并挽救生命。  相似文献   
57.
58.
镍钛记忆聚髌器治疗髌骨骨折梁雨田张伯勋陶笙刘保卫董纪元关键词髌骨骨折;内固定;手术器械中国图书资料分类法分类号R683.6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11例,男性10例,女性1例。年龄31~75岁,平均48岁。其中65岁以上者3例。左侧8例,右侧3例...  相似文献   
59.
脂肪栓塞综合征是创伤骨折后的严重并发症,治疗比较困难,残废率高。若能早期诊断及时治疗,是可以中断其病理过程的。本文介绍了血凝块快速冰冻切片油红O染色后光镜下观察,见到大小不等的红色圆形脂肪球的检查方法,并用此法对50例创伤骨折和8例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进行检查,发现脂肪滴阳性者30例,脂滴直径为2~50μm,其中20~50μm者9例,有6例发生脂肪栓塞综合征,3例因及时预防性应用地塞米松或低分子右旋糖酐而未发生脂肪栓塞综合征;另外21例其脂滴直径在20μm以下的阳性患者以及28例阴性患者,均未发生脂肪栓塞综合征。从而为临床提供了一种可靠的早期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60.
经皮自体骨髓移植在骨缺损瘢痕组织内成骨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67,自引:1,他引:66  
目的 观察经皮自体骨髓移植在骨缺损瘢痕组织内的成骨作用。方法 选健康家兔18只,建立双侧桡骨中段骨及骨膜缺损1cm模型,两骨断端髓腔用骨蜡封闭。6周后,实验侧(右)桡骨骨缺损区经皮注射自体红骨髓2ml,对照侧(左)桡骨骨缺损区注射自身外周血2ml。于注射前及注射后不同时间内分别行X线、组织学检查及骨缺损区瘢痕组织内钙磷含量的测定。结果 注射一1周,实验侧X线显示以骨缺损为中心形成一个密度增高的弧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