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5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8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18篇
内科学   5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34篇
外科学   56篇
综合类   36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7篇
肿瘤学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目的总结高龄骨科患者围手术期处理的体会.为这类患者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解放军总医院骨科80例中位年龄为78岁且合并内科疾病高龄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处理办法,并对其预后进行客观评估。结果80例仅3例因内科情况未调整稳定而放弃手术治疗。77例经内科相关科室协助处理.情况稳定后予手术治愈,术后同时与内科医师共同协助,患者均平稳度过围手术期。结论高龄患者合并有内科疾病不但不是外科疾病治疗的禁忌,相反更是治疗的适应证,多科联合治疗是保证这类患者得以较佳治疗的有效保证,合理的术前计划和精细的操作可将危险减小到最小限度。  相似文献   
162.
柠檬酸化硫酸钙对鼠成骨细胞增殖、分化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柠檬酸化硫酸钙对成骨细胞功能的影响,探讨该材料作为骨移植替代材料的可行性。方法:采用体外培养成骨细胞的方法,观察材料浸提液对成骨细胞增殖、碱性磷酸酶和骨钙素分泌能力的影响。结果:在100%浓度柠檬酸化硫酸钙浸提液中培养的成骨细胞增殖相对缓慢(但相对增殖率>90%),其细胞核内嗜银蛋白颗粒染色分析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其分泌骨钙素、碱性磷酸酶能力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柠檬酸化硫酸钙对成骨细胞不具有细胞毒性作用,随着硫酸钙的溶解,在材料植入部位的局部形成高钙环境,这有利于成骨细胞的增殖和分化促进新骨的形成。  相似文献   
163.
目的:探讨颈、胸椎管狭窄症病人术后出现迟发性脊髓损伤的原因,提出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临床诊断依据、预处理和早期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解放军总医院骨科近10年内收治的700例颈椎和胸椎管狭窄症病人中手术后3h内出现脊髓损伤病人的临床资料及处理方法,并对其预后进行客观评估。结果:10年中,在所有收治并手术的颈胸椎管狭窄症病人中,25例病人于手术后3h内出现不同程度的脊髓损伤,主要表现为严重的进行性脊髓功能丧失,经即刻给予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冲击、脱水药及神经营养药,5例病人症状改善不理想,8例病人症状部分改善,生活可完全自理,12例病人基本恢复正常。结论:颈,胸椎管狭窄症病人手术后3h内出现的脊髓损伤可能是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引起,妥善的处理可望改善病人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64.
人工关节置换治疗95岁以上患者股骨粗隆间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报告人工关节置换治疗95岁以上患者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本组10例,男3例,女7例,年龄96.5(95~99)岁行人工关节置换12侧(双侧2例),人工股骨头置换11侧,人工全髋关节置换1侧。每例患者均有5种以上不同程度的并存病,伤前基本都能扶手杖活动,部分生活自理。患者入院后,除1例骨折畸形愈合继发骨关节炎患者外,均在3 d内手术,有2例入院当天急诊手术。手术采用气管插管全麻,多功能监护仪监护。新鲜骨折者术中重建股骨大、小粗隆、骨水泥型双动人工股骨头置换。结果:全部病例均顺利通过手术,7 d内下床者3例,8~14 d下床5例。并发症:一过性精神障碍5例;肺部感染2例;引流管口延迟愈合2例;上述并发症经对症处理均治愈,住院期间死亡1例。随访8例,随访时间5~12个月。3例可自己扶助行器在室内活动;3例在他人保护下扶助行器活动;2例分别于出院后3、5个月因其它疾病死亡。结论:人工关节置换治疗95岁以上患者股骨粗隆间骨折可降低死亡率,改善高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5.
经皮自体骨髓移植及弹性束带固定治疗腕舟骨骨不连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经皮自体骨髓移植及弹性束带固定治疗腕舟骨骨不连的疗效。方法 本组19例,均为男性:年龄14-27岁,平均22岁。在X线电视透视下,将16号骨穿针穿入舟骨骨不连部位,并轻轻剥离骨不连部位瘢痕组织,保留该针,在髂嵴部位用另一贯穿针抽取红骨髓5-10ml,平均7ml,即刻由腕部的骨穿针注入骨不连部位,腕部用弹性束带固定于中立位。平时鼓励患者做各指伸屈、握、捏等活动,但避免腕部活动。每周可解开束带1-2次,并用温水浸泡腕部15-20min。结果 16例骨不连愈合,愈合时间5-13个月,平均6.5个月。治疗期间未出现任何并发症。3例不愈合。结论 经皮自体骨髓移植及腕部束带外固定治疗腕舟骨骨不连,其创伤小,操作简单,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166.
脊索瘤术后放疗是在立体定位放疗方法 (俗称γ刀 )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脊索瘤综合治疗的一部分 ,是提高脊索瘤治疗水平的重要组成部分。高位颈椎脊索瘤放疗术后发生白色念珠菌感染 ,严重影响病人的治疗效果[1] 。 1997年 12月对 1例脊索瘤再次手术后放疗过程中合并白色念珠菌感染的病人实施对症治疗及精心护理 ,保证病人顺利地完成了放射治疗。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病例介绍  病人 ,男 ,5 5岁。于 1997年 12月经咽后壁穿刺诊断为颈2 ~颈4 椎体脊索瘤 ,行肿瘤切除术。术后 12月因咽部不适复诊 ,MRI和CT诊断脊索瘤复发。于 1998年 1…  相似文献   
167.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