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7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6篇
基础医学   8篇
临床医学   34篇
内科学   68篇
皮肤病学   27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8篇
外科学   13篇
综合类   109篇
预防医学   56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26篇
中国医学   13篇
肿瘤学   14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46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21.
目的:了解老年吸入性肺炎的临床治疗及预后情况。方法:老年吸入性肺炎患者125例,分析病原菌特点;总结抗生素治疗现况、治疗费用及预后。结果:分析125例患者发现,老年吸入性肺炎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占57%,且耐药率高(58.3%),多数患者为混合感染;91例(73%)患者曾使用2种或2种以上的抗生素,抗生素治疗时间一般超过2周;平均住院时间为28 d,平均住院费用为2.5万元,抗生素花费平均为1.2万元,均明显高于普通肺炎;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包括年龄、基础疾病及器官衰竭。结论:老年吸入性肺炎重症患者多,治疗费用大,预后差。  相似文献   
22.
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10年12月住院治疗的41例患者,均为鼻咽癌放疗后合并吸入性肺炎者,其中早期纤维支气管镜治疗组24例(A组),单纯常规治疗组17例(B组)。分析早期纤维支气管镜治疗对鼻咽癌放疗后吸入性肺炎患者体温、血象、影像学肺部吸收和死亡率的影响。治疗前A组与B组的体温和血WBC处于同一水平[(38.7±0.7)℃与(38.5±0.7)℃,P=0.633;(15.8±4.2)×109/L与(16.2±3.4)×109/L,P=0.430],治疗3d后两组体温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37.3±0.9)℃与(38.4±1.4)℃,P=0.015];治疗5d后两组白细胞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0.6±4.2)×109/L与(15.3±6.9)×109/L,P=0.045];A组肺部影像学改变较常规组吸收更快(z=-3.515,P=0.00),两组死亡率没有统计学差异。  相似文献   
23.
经鼻小肠导管置入治疗小肠梗阻85例护理体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杨炯  沈妙莉 《当代医学》2009,15(11):228-229
目的探讨鼻-肠减压管插入后的护理技术要点。方法回顾性复习鼻肠管插入治疗小肠梗阻85例的病史资料,统计鼻-肠管插入术的技术、临床成功率和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X线透视下鼻-肠管顺利插过85例小肠梗阻病例的十二指肠屈氏韧带,技术成功率100%,其中76例患者的呕吐、腹痛、腹胀等小肠梗阻症状有不同程度的缓解,临床成功率89.4%。9例症状没有缓解,经造影检查确认或存在第二梗阻或存在闭袢性的小肠梗阻。咽喉部不适或疼痛感几乎发生在所有病例,经耐心的心理护理后,仅1例感疼痛无法接受。鼻-肠管阻塞引流不畅45例,发生率为52.9%,经冲洗术后导管重新恢复引流。无出血、穿孔和吸入性肺炎等其他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结论鼻-肠管插入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引流减压技术,尤适用于单纯性的低位小肠梗阻,但术后咽喉部疼痛和导管阻塞等相关的并发症十分常见,重视疼痛的心理护理和导管的冲洗护理有助于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4.
结合我科1例隐源性机化性肺炎(COP),复习2003年至2008年国内COP文献,了解目前国内COP的临床表现及诊断现状.结果 显示COP的主要临床表现是发热、咳嗽、呼吸困难,影像学多见实变和磨玻璃样变,易误诊为肺炎;目前主要的诊断手段是肺活组织检查;其主要的病理变化是呼吸性细支气管和小气道、肺泡腔内息肉状肉芽组织增生.  相似文献   
25.
目的:研究结核性胸膜炎患者胸水T淋巴细胞(TLC)特异性分泌γ-干扰素(IFN-γ)的免疫反应,为结核性胸水的诊断提供依据。方法:应用淋巴细胞分离技术分离13例结核性胸水和11例恶性胸水TLC,体外利用PPD抗原刺激,用酶联免疫斑点法(ELISPOT)检测两组胸水TLC分泌IFN-γ的免疫反应。每例患者院内常规做PPD试验。结果:结核性胸水TLC分泌IFN-γ的免疫反应阳性率为84.62%(11/13例),明显高于恶性胸水组18.18%(2/11例),两者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ELISPOT和PPD试验的敏感性分别为84.62%,46.15%,两者之间有明显差异性(P<0.01)。而ELISPOT和PPD试验的特异性分别为81.82%,90.91%,两者之间差异不明显。结论:ELISPOT检测结核性胸膜炎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较高,有助于临床上对结核性胸水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26.
目的了解我院临床分离的金黄色球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全自动细菌鉴定仪及配套鉴定与药物敏感试验试剂,检测2010年至2011年临床分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统计金葡菌感染的标本来源、科室分布及耐药率,并用WHONET5.4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0年至2011年临床共分离到659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其中上呼吸道(包括痰和咽拭子)分离的标本544株(82.5%),临床分布前三位分别是儿科、新生儿科及呼吸内科,以上三个科室分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占60.8%,金黄色葡萄球对青霉素耐药率最高(98%),未发现耐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及利奈唑胺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结论金葡菌的感染部位以呼吸道、皮肤软组织及血流感染为主,在治疗时,我们需根据药物敏感试验及耐药特点,合理选择抗菌药物治疗,防止出现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利奈唑胺耐药的菌株。  相似文献   
27.
目的 :观察小剂量茶碱是否对体外培养的哮喘模型大鼠气道上皮细胞中NF κB的活性存在影响。以进一步阐明茶碱类药物抗炎作用和免疫调节作用的机制。方法 :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 2组 ,对照组 (5只 ) ,哮喘模型组 (15只 ) ;模型组以卵清蛋白致敏和激发 ,建立哮喘模型。体外培养哮喘模型组和对照组大鼠的气道上皮细胞。分别观察加入脂多糖 (LPS)刺激前后NF κB活性的变化 ;在哮喘模型组大鼠的气道上皮细胞中加入不同浓度的氨茶碱与LPS(1μg·ml- 1 )共同培养 4h后 ,以及加入同一浓度氨茶碱和LPS(1μg·ml- 1 )共同培养不同时间后NF κB活性的变化。NF κB活性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 ,以细胞核染色作为阳性标准 ,以细胞核阳性的百分比表示NF κB的活性。结果 :经LPS刺激前 ,对照组和哮喘组大鼠气道上皮细胞胞浆NF κB均有一定程度的表达。细胞核表达的细胞 ,哮喘组为 (6 .4 %± 1.2 ) % ,而对照组为 (4 .7%± 1.7) % ,二者相比较 ,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经 1μg·ml- 1 脂多糖刺激 2h后 ,两组细胞胞核NF κB表达均明显上升 ,哮喘组为 (82 .5± 5 .2 ) % ,对照组为(79.3± 3.4 ) % ,两者相比 ,无统计学差异 (P >0 .0 5 )。在哮喘组大鼠上皮细胞中加入 1μg·ml- 1 脂多糖及各种浓度氨茶碱  相似文献   
28.
In study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uman papillomavirus (HPV) and bronchogenic carcinoma, "high-risk" HPV 16, 18 DNA sequences were detected in samples from 50 lung cancer patients, 18 patients with benign pulmonary diseases and 4 fetal lung tissues by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 and dot-blot hybridization with biotin-labelled probe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HPV 16, 18 DNA related sequences were found in 32% of lung cancer specimens, with 10 cases of HPV 16, 5 cases of HPV 18 and I case of both types. 48.15% (13 / 27) of squumous cell carcinomas were shown to be positive for HPV 16, 18 DNA. In addition, two adenocarcinomas and one small cell carcinoma were positive for HPV 16 DNA. No specimens from benign diseases tissues and fetal lung tissues showed positive results. These results suggest that primary bronchogenic carcinoma is related to HPV infection.  相似文献   
29.
30.
背景:细胞周期调控蛋白水平及其相互关系是良恶性细胞增殖的主要区别标准。目的:了解肺癌组织p21waf1和p53及增殖细胞核抗原蛋白表达情况。设计:病例对照。单位: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呼吸内科。对象:来自1996-10/1999-05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保存的胸外科手术和纤维支气管镜活检组织石蜡包埋标本135块。其中肺癌76块,肺良性疾病59块。肺癌组中患者男56例,女20例;年龄18-74岁。肺良性疾病组中患者男42例,女17例;年龄16-70岁。方法:用磷酸盐缓冲液代替一抗作为阴性对照。染色步骤按试剂盒说明进行。p21waf1采用高温高压修复法,p53采用微波修复法,增殖细胞核抗原无需抗原修复。①p21waf1和p53阳性染色判断标准:计数连续5个高倍镜视野中胞核染成黄褐色的阳性细胞所占比例,以≥10%为阳性,〈10%为阴性。②增殖细胞核抗原阳性判断标准:连续观察5个高倍镜视野,每个高倍镜视野计数100个细胞中胞核染成黄褐色的阳性细胞所占比例,取其平均值,记为增殖细胞核抗原标记指数。主要观察指标:p21waf1和p53及增殖细胞核抗原蛋白表达水平。结果:①肺癌组织p21waf1和p53蛋白表达阳性率分别为75%(57/76)和47%(36/76),增殖细胞核抗原标记指数显著高于肺良性疾病组织(0.44&;#177;0.32,0.09&;#177;0.14)。②肺癌组织p21waf1和p53及增殖细胞核抗原蛋白表达与肺癌临床分期及细胞分化程度无关。③肺鳞癌增殖细胞核抗原标记指数明显高于小细胞肺癌(0.51&;#177;0.33,0.30&;#177;0.36)。④肺癌组织p21waf1和p53表达与增殖细胞核抗原无关,而肺良性疾病组织p21waf1表达与增殖细胞核抗原有相关性。结论:肺癌组织p21waf1与p53蛋白表达明显上调,肺癌细胞增殖程度高。肺鳞癌细胞DNA损伤修复能力可能高于小细胞肺癌。肺良性疾病细胞增殖过程中,p21waf1和p53及增殖细胞核抗原3种蛋白作用协调。而肺癌细胞中3种蛋白作用不协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