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4篇
  免费   57篇
  国内免费   30篇
耳鼻咽喉   9篇
儿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58篇
口腔科学   8篇
临床医学   55篇
内科学   35篇
皮肤病学   274篇
神经病学   13篇
特种医学   15篇
外科学   56篇
综合类   287篇
预防医学   131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64篇
  1篇
中国医学   54篇
肿瘤学   24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41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34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50篇
  2011年   70篇
  2010年   43篇
  2009年   74篇
  2008年   61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63篇
  2005年   75篇
  2004年   59篇
  2003年   41篇
  2002年   48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分析儿童真菌病病原菌种的分布及菌群动态变化。方法:将儿童真菌患者标本进行真菌培养和鉴定。结果:在2118份儿童真菌标本中,分离出1101株真菌,阳性率51.98%,皮肤癣菌,酵母菌,霉菌分别占菌株数的80.47%,18.53%和1.00%。浅部真菌病中须癣毛癣菌占首位,头癣中以紫色毛癣菌占首位(47.37%)。在20年中紫色毛癣菌相对稳定,许兰黄癣菌和断发毛癣菌逐年减少,而犬小孢子菌和须癣毛菌逐年增多。结论:儿童真菌病病原菌种在20年中有动态变化。  相似文献   
12.
采用侯氏改良的Sayk氏细胞沉淀室进行脑脊液细胞学检查464例次,其中异常326例次(70.3%)。实际病例267例,结合临床支持原诊断的111例(41.6%),有诊断价值82例(30.7%),无诊断价值74例(27.7%),有诊断意义共193例(72.3%)。与传统的计数板法比较具有更大的诊断价值,尤其对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脑膜癌病、脑膜白血病以及出血性脑血管的诊断、鉴别和疗效制定具有独特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中药复方芪丹煎对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AS)家兔的影响,探讨该方防治AS导致心肌缺血的机制。方法采用酶法测定血清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载脂蛋白AI(ApoAI)和载脂蛋白B(ApoB),电镜观察胸主动脉的病理改变。结果与模型组比较,芪丹煎可以明显降低血清TG(P<0.05)、TC和ApoB(P<0.01)水平,增加ApoAI含量(P<0.01)。结论降低血脂、调节载脂蛋白含量可能是芪丹煎抑制AS的机制。  相似文献   
14.
用DNA microarray快速检测淋球菌耐喹诺酮类药物基因突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DNA microarray的制备及其检测淋球菌耐喹诺酮类药物基因突变的准确性。方法根据淋球菌药敏及测序结果分别对淋球菌gyrA和parC基因的序列设计特异引物和探针并制作DNA microarray。对淋球菌临床拭子进行PcR扩增并荧光标记包含gyrA和parC基因的目的DNA片段,与芯片杂交,同时以测序法进行双盲淋球菌耐喹诺酮类药物基因突变的检测。结果87份泌尿生殖道试子全部可用DNA microarray检测出来,芯片检测结果与药敏结果符合率为100%,与测序结果符合率为97.7%。结论用DNA microarray来检测淋球菌gyrA和parC基因突变快速、特异性高和灵敏度高,可以应用于临床耐药性检测。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少儿流行性感冒流行特征,探讨流行性感冒的防治规律。方法:现场个案调查病人,检测其血清抗体及带毒情况,分析发病特点及抗原变异。结果:湖北省某地区2个乡镇集中在2004年3月上旬报告流行性感冒病人314例,年龄分布主要集中在6-15岁,占调查总数的83.76%。从病人血清和咽拭子中分别检出流行性感冒A3型病毒和流行性感冒病毒IgM抗体。结论:湖北省某地区集中发生的少儿感冒属于A3型流行性感冒局部流行。  相似文献   
16.
黑龙江省2001~2004年出生缺陷监测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了解黑龙江省2001~2004年出生缺陷发生率的动态变化及人口学特征,寻找相关危险因素,为制定干预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黑龙江省妇幼卫生监测工作方案”的要求,对全省2001年1月~2004年12月间医院出生的胎龄满28周至出生后7d之内的围生儿进行监测和分析。结果黑龙江省2001~2004年出生缺陷总发生率 6.35‰;2003年最高为7.38‰,2002年最低为5.58‰,2003~2004年出生缺陷率6.79‰高于2001~2002年的5.97‰(P<0.05);2002年男性出生缺陷发生率高于女性,差异有显著性 (P<0.05);产妇年龄<20岁组和>35岁组出生缺陷发生率较高(P<0.05);城乡出生缺陷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黑龙江省出生缺陷率低于全国水平,出生缺陷发生与围生儿性别、产妇年龄有一定相关。  相似文献   
17.
银屑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容易复发,确切病因及发病机制并不完全清楚。各种表皮结构蛋白作为维持皮肤屏障功能的主要生化结构与银屑病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它们可以影响银屑病表皮的角质包膜形成、角蛋白纤维束形成、天然保湿因子生成、表皮水的转运,从而导致银屑病的皮肤屏障功能障碍。这些结构蛋白也是表皮角质形成细胞分化的重要标志,它们与银屑病角质细胞的过度增生和异常分化有着密切关联。表皮的结构蛋白异常被研究为导致银屑病皮肤屏障功能障碍的重要因素。本文主要对常见的表皮结构蛋白与银屑病的相关性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在缺血性脑血管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及血管内支架的疗效、安全性和并发症。方法 分析我院2005年4月~2006年6月67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临床与影像学资料,并对其中7例血管内支架术进行综合评价。支架植入术病例2例为颈动脉起始部狭窄,2例为椎动脉起始部狭窄,另3例为优势椎动脉颅内段狭窄。结果 彩超、TCD、MRA资料显示:存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63例,存在严重血管狭窄(狭窄率〉50%)5例;DSA资料显示:存在动脉粥样斑块的53例,存在严重血管狭窄的13例,Moyamoya病1例,基底动脉梭型动脉瘤1例。行支架植入的患者除1例手术径路差而中止手术,其余6例手术均获得技术上的成功,取得良好的效果,随访3个月症状无复发。结论 对缺血性卒中患者行DSA检查可以明确有无血管狭窄、明确病因,并有利于对血管内支架植入术进行风险一效益评估。而血管内支架植入术可能会改善患者的预后,近期疗效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联合索拉菲尼在多发性肝细胞癌(MHCC)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0年12月至2012年11月于自贡市第四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MHCC患者148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按1∶1的比例分为A、B两组,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行单纯TACE治疗,B组行TACE联合索拉菲尼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甲胎蛋白(AFP)、高尔基体蛋白73(GP73)、铁蛋白(FER)、E-钙粘连蛋白(EC)、内皮抑素(E)、癌胚抗原(CEA)、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等水平、缓解率、控制率、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B组AFP、GP73、FER、EC、E、CEA和VEGF水平均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缓解率、控制率均高于A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中位生存时间、总生存时间均高于A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脱发、腹泻、手足反应等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经对症处理后均缓解.结论 TACE联合索拉菲尼治疗MHCC较单纯TACE更有优势.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联合检测血清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TSGF)、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和铁蛋白(FER)水平,探讨在肝脏恶性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9月~2017年5月在甘肃省人民医院就诊的肝脏疾病患者163例,包括肝癌组(n=82)和肝脏良性病变组(n=81),并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86例作为对照组,分析各组TSGF,AFP,CEA和FER水平,以及各项指标联合检测对肝脏恶性肿瘤诊断的敏感度和特异度等。结果肝癌组AFP,CEA,FER和TSGF水平高于对照组(Z=-4.688,-4.469,-4.693,-8.239,均P0.01),肝脏良性病变组AFP,CEA和TSGF水平高于对照组(Z=2.759,-3.724,-2.773,均P0.01),肝癌组AFP,FER和TSGF水平高于肝脏良性病变组(Z=-2.619,-3.618,-2.549,均P0.05)。联合检测AFP,FER和TSGF特异度最高(88.9%),而联合检测FER和TSGF敏感度最高(90.2%)。结论 AFP,FER和TSGF是肝脏恶性肿瘤的辅助诊断指标,联合检测AFP,FER和TSGF可提高肝脏恶性肿瘤诊断的准确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