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6篇
儿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3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9篇
预防医学   10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10篇
肿瘤学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观察三氧化二砷(ATO)对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KG1a细胞表面NKG2D配体UL16结合蛋白1(ULBP1)表达的影响,探讨其调节ULBP1表达的分子机制。方法常规体外培养KG1a细胞,采用细胞增殖/毒性检测试剂(CCK8)检测不同浓度ATO对KG1a细胞的增殖抑制率;应用实时荧光定量反转录(RT)-PCR方法检测KG1a细胞ULBP1 mRNA表达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ATO对KG1a细胞表面ULBP1蛋白表达的影响。加入毛细血管扩张性共济失调突变和RAD3相关激酶(ATM/ATR)抑制剂咖啡因,观察其是否影响ATO对KG1a细胞ULBP1 mRNA及蛋白的表达。采用Western blot法观察ATO对KG1a细胞中CHK1、CHK2蛋白及其磷酸化表达的影响。结果不同浓度(1、2、3、4、5μmol/L)ATO均可抑制KG1a细胞的增殖,呈浓度依赖性,其对KG1a细胞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值)为2.7μmol/L。荧光定量RT-PCR法检测结果示ATO可使KG1a细胞ULBP1 mRNA的相对表达水平升高,ATO在浓度分别为1、2、3、4、5μmol/L时,与未加药组比较,ULBP1 mRNA相对表达水平分别升高至(1.86±0.30)倍、(3.02±0.71)倍、(3.16±0.75)倍、(4.80±0.70)倍、(3.70±0.89)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未加药组相比,当ATO浓度分别为1、2、3、4、5μmol/L时,ULBP1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咖啡因预先处理KG1a细胞2 h再联合ATO共同孵育KG1a细胞24 h,ULBP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在咖啡因浓度为8 mmol/L时,ULBP1 mRNA相对表达水平由不用咖啡因处理组的(9.55±0.38)倍降为(6.36±0.93)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发现,当咖啡因浓度分别为2、4、8 mmol/L时,ULBP1蛋白相对表达水平由不用咖啡因处理组的(3.50±0.08)倍分别降为(2.17±0.07)倍、(2.02±0.06)倍、(1.75±0.06)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CHK1和CHK2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均随ATO浓度的升高而降低,而CHK1和CHK2磷酸化蛋白的相对表达水平均随ATO浓度的升高而升高。结论ATO诱导上调KG1a细胞ULBP1 mRNA及蛋白的表达,ATM/ATR-CHK1/CHK2通路可能参与这一过程。  相似文献   
32.
肱骨近端骨折Neer分型系统临床应用差异性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Neer分型系统的临床应用差异性。方法收集我院2006年2月~2011年5月收治的86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病例资料,将医师分为两组即专科组(曾行肩关节外科专科培训的创伤医师组)和普通组(未行培训的创伤医师组),分别对上述资料进行阅片分型测试,测试分2步共4次,第1步在普通X线片下进行,第2步阅片附加提供CT片,分别在2周后各重复1次;统计学分析运用Kappa检验分析组间可信度及组内可重复性,采用t检验比较专科培训组与普通组医师分型的差异性。结果 4次阅片Neer分型组间取得较好的可信度及组内可重复性,专业组分型可靠性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规范的肩关节专业化培训及CT影像学辅助可提高Neer分型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33.
早产儿晚发性循环衰竭(late-onset circulatory collapse,LCC)的主要特点是早产儿出生1周后突然出现低血压、少尿,且对扩容、血管活性药物治疗无反应,而及时的糖皮质激素治疗则效果显著。发生LCC的早产儿如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可能会出现呼吸、消化系统并发症以及神经系统后遗症。目前认为相对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是其主要原因,但具体病理生理机制尚不清楚。该文将对LCC发生的病理生理机制、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预后等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4.
从王新陆教授血浊理论探析血浊伤髓辨治机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血浊,其形成与当代人类的生活方式、饮食习惯、社会和自然环境等密切相关,是脏腑功能失调的"果"和"因",具有致病隐匿、致病广泛、缠绵难去的特点,影响诸多脏腑的生理功能。血浊循行脉中,留浊于诸髓,或不能濡养诸髓,导致髓易损、难复,加剧髓类疾病的发生。故通过论述血浊以及血浊对髓的作用,分析血浊伤髓的病理过程,以更好地理解血浊的致病机制,提高对调控血浊的重视程度;并丰富对髓伤病变机制的认识,为指导临床诸髓疾病的辨治提供更多思路。  相似文献   
35.
胃大部切除是腹部外科常见术式,如手术方式恰当,可避免复发性吻合口溃疡的发生。吻合口溃疡是胃大部切除严重并发症之一。我院自1990年2月~1995年2月共做胃大部切除588例,并发吻合口溃疡14例。经再次手术治疗8例,复发率占手术率2.3%。为了总结经验与教训,现将手术所见原因与防治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36.
目的:观察Resistin蛋白对3T3-L1脂肪细胞葡萄糖摄取的影响并探讨其引发胰岛素抗性的可能机制.方法:(1)采用放射免疫测定法检测低、正常及高表达Retn基因的3T3-L1脂肪细胞在基础状态及胰岛素刺激下的葡萄糖摄取水平.(2)采用RT-PCR和实时荧光定量RT-PCR法测定低、正常和高表达Retn基因的3T3-L1脂肪细胞中几种葡萄糖转运信号蛋白,包括胰岛素受体底物1(IRS-1)、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丝/苏氨酸激酶2(AKT-2)、葡萄糖转运子4(GLUT-4)、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p38MAPK)及糖原合成酶激酶3β(GSK-3β)的表达.结果:(1)在基础状态及胰岛素刺激下,3T3-L1脂肪细胞葡萄糖摄取随Retn基因表达的升高而降低.(2)PI-3K和AKT-2两个信号蛋白mRNA的表达随着细胞内Retn基因表达水平的升高而降低;GSK-3β和p38MAPK两个信号蛋白mRNA的表达随着细胞内Retn基因表达水平的升高而升高.结论:(1)Resistin蛋白可以导致脂肪细胞产生胰岛素抗性,其机制可能与胰岛素信号通路中的PI-3K和Ras通路中一些信号蛋白表达的变化有关.  相似文献   
37.
缺血性脑卒中(IS)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类严重的脑血管疾病。针对其缺血损伤发生机制,通过静脉溶栓以恢复血流仍是临床上最主要最有效的治疗手段,但因静脉溶栓存在增加出血风险、治疗窗口狭窄、禁忌证多等弊端,使其在临床的应用受到限制。在未达到完全有效复流的同时,对缺血脑组织进行有效保护事关IS预后。研究发现,改善IS导致的脑损伤存在诸多通道机制,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信号通路就是其中之一。中医在治疗IS,尤其在改善缓解患者症状和提高生活质量方面,具有丰富的干预手段和独特优势。在IS发病后,中医药尽早介入其治疗、康复和预防复发的全过程可以充分发挥中西医协同治疗优势,保证患者获益最大化,对IS后的神经功能和运动功能恢复具有重要临床意义。诸多研究表明,中药干预手段通过调控激活mTOR信号通路,以干预和调节细胞自噬、抑制神经细胞凋亡、抑制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等方式有效减轻IS导致的脑损伤,对实现脑保护、改善IS预后具有积极作用,为IS的防治提供了新的治疗策略和思路。该文基于此,对mTOR信号通路在IS发病中的作用机制及近年来中药调控mTOR信号通路治疗IS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IS的中医药治疗提供新的治疗思路和系统的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38.
于莉  张敏  李雅慧  苏显都 《中国热带医学》2013,(12):1520-1521,1524
目的分析海南西部地区非典型呼吸道病原体在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中的分布情况。方法对2012年7月。2013年6月临床诊断为呼吸道感染的患儿1824例,分为婴儿组(〈1岁)、幼儿组(1~3岁)、少儿组(4~14岁),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法进行9种病原体血清IgM抗体联合检测,对阳性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海南西部地区儿童患者急性呼吸道感染中非典型性病原体抗体阳性率59.21%(1080/1824),9种病原体血清抗体的阳性率为肺炎支原体抗体43.97%(802/1824),嗜肺军团菌I型抗体33.99%(620/1824),乙型流感病毒抗体29.11%(531/1824)、副流感病毒1、2、3型抗体10.58%(193/1824),甲型流感病毒抗体9.48%(173/1824),腺病毒抗体9.27%(169/1824),呼吸道合胞病毒抗体8.77%(160/1824),肺炎衣原体抗体1.97%(36/1824),Q热立克次体抗体1.26%(23/1824)、混合感染占33.99%(620/1824)。结论肺炎支原体、嗜肺军团菌I型和乙型流感病毒是海南西部地区儿童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体,混合感染是该地区发病一大特点;病原体感染在各年龄组间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39.
目前临床中针对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辨证论治体系较为局限,络病理论作为中医学一种重要的病机学说为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发病机制提供了新的探讨思路。络病病机有易滞易瘀、易入难出、易积成形的特点,糖尿病作为一种全身性代谢紊乱型疾病,病变部位涉及多脏腑,随着病情的进展久病入络,引起络脉系统的损伤,常表现为3种形式:久病气血瘀滞,互结络中,络脉瘀阻;气血津液输布障碍,脉不得濡养而络脉空虚;病邪累积日久损伤络脉。即络脉瘀阻、络脉空虚、络脉损伤是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主要病机。  相似文献   
40.
建立一种荧光定量层粘连蛋白(LN)检测方法,定量检测人血清LN水平。将鼠抗LN抗体用划线机喷到硝酸纤维素膜表面作为检测线(T),将链霉素亲和素用划线机喷到硝酸纤维素膜表面作为质控线(C);用生物素荧光微球标记鼠抗LN抗体作为缓冲液。利用双抗体夹心法原理定量检测LN水平,对方法的线性、精密度、空白限、回收率、相关性等性能指标进行验证,并使用市售化学发光LN试剂盒比对。荧光免疫分辨检测LN方法的回收率为86.03%~97.50%,空白限为4.22 ng/mL,线性范围为20~800 ng/mL,相关系数(r)为0.9989;批内精密度为6.51%,批间精密度为6.23%。与市售LN试剂平行检测100份血清标本,有良好的相关性(Y=1.0219X-1.1720,r=0.9871)。本研究建立了LN荧光免疫检测方法,各项性能指标均达到临床检验要求,操作便捷、结果准确,可用于临床血清LN水平的检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