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0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33篇
耳鼻咽喉   4篇
儿科学   14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62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123篇
内科学   41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39篇
特种医学   21篇
外科学   85篇
综合类   194篇
预防医学   69篇
眼科学   18篇
药学   82篇
中国医学   60篇
肿瘤学   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69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40篇
  2006年   49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48篇
  2003年   41篇
  2002年   53篇
  2001年   41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经皮钳夹克氏针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58例报告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正骨研究所(471002)李立新曹亚非王德玺主题词胫骨平台骨折/治疗骨折固定术经皮钳夹固定术病例报告胫骨平台骨折属于关节内骨折,治疗不当易导致膝关节屈伸受限、不稳及创伤性关节炎,甚至出现膝...  相似文献   
22.
抗CCP抗体、AKA及RF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评价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抗角蛋白抗体(AKA)以及类风湿因子(RF)对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诊断意义。方法对182例血清(RA75例、其它风湿性疾病87例以及正常人血清20例)用ELISA方法检测抗CCP抗体,间接免疫荧光方法检测AKA以及用速率散射比浊法检测RF,比较三者对RA的诊断价值,并分析抗CCP抗体与其它两种抗体的相关性。结果三种抗体单独检测对RA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和诊断效率分别是:抗CCP抗体为65.3%、94.4%和82.4%,AKA为38.7%、92.5%和70.3%,RF为70.7%、76.6%和74.2%;联合检测两种抗体及三种抗体同时检测,则分别是抗AKA+RF为33.3%、100%和72.5%,抗CCP+RF为57.3%、98.1%和81.3%,三者联合为30.7%、100%和71.4%。抗CCP与RF的敏感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均明显高于其它检测指标(P〈0.05);三个抗体间具有相关性。抗CCP抗体浓度在RA组(228.2U/mL)与非RA疾病组(19.4U/mL)和健康对照组(11.2U/mL)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严重关节侵蚀组(162.7U/mL)高于无/轻微关节侵蚀RA组(46.1U/mL)(P〈0.01)。结论抗CCP抗体对诊断RA具有良好的敏感性、特异性和诊断效率,联合检测抗CCP与RF可进一步提高对RA的诊断效率。  相似文献   
23.
蚓激酶肠溶微丸的制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博洛克胶囊(蚓激酶肠溶胶囊)是卫生部批准的治疗和预防脑血栓的二类新药.目前市场销售情况良好,是一种稳步增长的长线产品.但该品质量不稳定,存放容易变脆,因此,胶囊的上机率很低.破损胶囊内的药粉容易粘到其它完好胶囊的表面,虽经抛光可将大部分药粉除去,但接口处的药粉很难清除,不仅造成药粉大量浪费,而且增加了污染的机会,延长了生产周期.另外,胃酸有可能通过胶囊的接口处渗入内部,破坏有效成分,降低药效.  相似文献   
24.
目的分析山东省举行的院前急救技能竞赛“经口气管插管+转运呼吸机使用”的失分点,查找院外高级气道管理技能竞赛项目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方法2019年11月25~28日山东省16地市共96人参加院前急救技能竞赛,按照职称分为初级组和中级组,排除高级组,统计两组选手的失分情况进行汇总分析。结果两组选手失分情况中,气管插管项目失分人次最多,其次是转运呼吸机的使用项目。中级职称组在气管插管、整体评价子项目中的操作优于初级职称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山东省院前医护人员在“经口气管插管+转运呼吸机使用”高级气道管理技能中仍存有薄弱环节,整体的急救技能有待提高,需定期举办院前急救技能的规范化培训及复训,定期考核和检查。  相似文献   
25.
目的分析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中度、重度痴呆的疗效。方法抽选新乡市第一人民医院2013-08—2016-08收治的老年痴呆患者103例,观察组53例(23例中度痴呆,30例重度痴呆),应用安理申、脑复康片口服,鼠神经生长因子20μg静脉注射;对照组50例(24例中度痴呆,26例重度痴呆),应用常规药物及康复锻炼。治疗1个月与3个月后评估MMSE、CDR、ADL评分。结果观察组认知功能、痴呆程度及生活自理能力好转幅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老年痴呆,可短期内改善患者认知功能,减轻痴呆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自理水平,药用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26.
体外培养猪胸主动脉内皮细胞,观察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对内皮细胞-单核细胞体外粘附反应的影响,同时观察氧化型低密庆脂蛋白对内皮细胞表面粘附分子颗粒膜蛋白-140及内皮细胞分泌前列环素的影响。结果发现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0、50、100和200mg/L)增加内皮细胞-单核细胞粘附率并呈剂量依赖性,其中以100mg/L作用最强;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100mg/L)与内皮细胞孵育0.5h,粘附率上升但无显著性,1h后显著升高,3h达高峰,48h回复接近正常水平。同时发现100mg/L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使内皮细胞表面颗粒膜蛋白-140含量从92.8±47.6上升到293.0±140.7μg/L(P<0.05),内皮细胞分泌前列环素量从84.6±18.7降低到6.0±3.1ng/L(P<0.01).结果表明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可显著促进单核细胞-内皮细胞粘附,其作用机制可能同内皮细胞表面粘附分子颗粒膜蛋白-140增加有关。关键词  相似文献   
27.
目的 研究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在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骨关节损伤和临床疗效评价中的价值.方法 纳入RA患者109例及健康志愿者23例,搜集患者所有临床信息,并检测血清MMP3、C-反应蛋白(CRP)、类风湿因子(RF)、抗环瓜氨酸多肽(CcP)抗体含量.结果 RA患者血清RF、抗CCP抗体和MMP3含量均明显高于健康志愿者,活动期RA的血清RF和MMP3含量显著高于稳定期RA(P <0.05).随着RA患者骨关节损伤逐渐加重,血清CRP、抗CCP抗体与MMP3的表达都逐渐增高,但仅MMP3的增加有统计学意义(P <0.05);RA患者的血清MMP3与CRP、RF有较强的正相关,并与关节损伤程度呈正相关.TNF拮抗剂与甲氨蝶呤联合治疗后,RA患者DAS28评分、血清CRP、抗CCP抗体和MMP3含量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5),MMP3降低幅度最为明显.结论 血清MMP3用于评估RA患者骨损伤程度和治疗效果优于其他传统的、常规实验室指标.  相似文献   
28.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是由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SARS-CoV-2)感染引起的新发传染病。《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七版)》将血清SARS-CoV-2特异性IgM和IgG抗体阳性作为确诊依据之一[1]。目前,已有多种方法的商品化SARS-CoV-2抗体检测试剂。本研究拟采用胶体金法和化学发光法对发热患者血清SARS-CoV-2抗体进行检测,并对2种方法检测不一致的结果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9.
30.
目的:研究医院血流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对31144份临床送检的血标本进行细菌培养、鉴定和药敏试验,应用WHONET 5.6对药敏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1144份血培养标本中共分离到1653株病原菌,检出率为5.3%。分离得到的1653株病原菌中:革兰阴性菌检出972株(检出率58.8%);革兰阳性菌检出469株(检出率28.4%);真菌检出212株(检出率12.8%)。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大肠埃希菌及肺炎克雷伯菌的检出率分别为53.5%及41.1%,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的检出率分别为38.5%及77.2%。革兰阴性菌和革兰阳性菌两者耐药率无显著性差异。大肠埃希菌及肺炎克雷伯菌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耐药率为3.5%~4.9%。未发现耐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葡萄球菌。结论:血流感染病原菌种类多,耐药情况复杂,定期对病原菌分布和耐药情况进行监测,可以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