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8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9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89篇
内科学   13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20篇
综合类   65篇
预防医学   18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22篇
中国医学   12篇
肿瘤学   3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褐斑是临床常见的损容性疾病,严重影响当代女性生活。近年来大批学者就其病因与发病机制做了大量探讨,认为其形成机制多与微量元素、氧自由基、局部微生态、血液流变学、内分泌系统等方面相关。通过整理围刺法对黄褐斑发病机制的相关性研究,总结出围刺法具有平衡氧化-抗氧化系统、改善VEGF功能、纠正异常菌群、调节激素水平等功用,从而为黄褐斑的防治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母细胞性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肿瘤(blastic plasmacytoid dendritic cell neoplasm, BPDCN)的临床特征及分子生物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0月——2020年11月收治的3例BPDCN患者,应用高通量测序(next generation sequencing, NGS)技术检测热点基因突变,动态监测其基因水平变化,分析临床特征。结果:3例患者诊断明确,均接受化疗,例1接受造血干细胞移植(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HSCT)后无病存活至今,例2、3死亡。例1以急性白血病起病,初诊时表现为TET2基因双位点突变,随着病程的发展,患者逐渐出现了KRAS和BRAF等突变;例2及例3均检测到胚系来源基因突变各1个,分别为PDGFβ突变(c.C283T)、rs2191566GG。结论:BPDCN的分子生物学特征具有异质性,NGS基因筛查有助于治疗方案的选择;KRAS、BRAF突变可能参与了伴TET2突变的BPDCN的发展,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临床患者CK-MB测定采用免疫抑制法出现假性增高的影响因素以及分析增高与疾病谱的关系。方法选用自2010年12月-2012年2月来该院就诊2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运用免疫抑制法和速率法分别测定磷酸激酶同工酶(CK-MB)和磷酸激酶(CK)活性。计算其比值(CK-MB/CK)与疾病谱的关系和分析CK-MB活性出现假性升高的影响因素。结果在2100例标本中测定出153例为CK-MB/CK超过30%患者,占总人数的7.28%,其中49例临床诊断为心肌梗死,104例临床诊断为非心肌梗死,占总人数4.95%。非心肌梗死患者中发生率最高的为恶性肿瘤31例(29.8%),其次是心血管病患者,CK-MB/CK增高程度与性别、年龄存在直线相关性(r=-0.307,-0.329、P=0.002,0.001<0.05)。结论 CK-MB/CK增高超过30%现象在恶性肿瘤等非心肌梗死疾病中存在率极高,并且存在导致CK-MB活性假性增高现象,故临床采用免疫抑制法检测应重视假性增高对疾病检测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患者男,49岁。因皮下结节9个月余,发热5 d,于2018年11月19日至我院就诊。患者9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全身出现多个散在直径2 ~ 5 cm皮下结节,曾于我院行皮损活检,提示“皮下脂膜炎,不除外皮肤T细胞淋巴瘤”,当时未予特殊处理……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强化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对血脂异常员工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将2013年6月体检的某国企血脂异常员工117例,随机分成研究组(59例)和对照组(58例),对研究组实施为期1年的有针对性的强化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对对照组仅给予一般性健康建议,记录干预前后的血脂情况。运用 SPSS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研究组的体质量指数、TC、TG 和 LDL-C 均数相比对照组明显降低(P <0.05);研究组受试者各项指标达标率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强化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对控制血脂水平能起到比一般性健康建议更加积极有效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替米沙坦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120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0例,观察组采用替米沙坦口服治疗,对照组采用依那普利口服治疗,4周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①治疗结束后,观察组显效49例,有效9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6.7%(58/60),对照组显效27例,有效22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81.7%(49/60),组间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②观察组出现不良反应4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7%,对照组出现不良反应1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0%,组间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米沙坦可有效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且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用改良Hodge试验(MHT)检测肠杆菌科细菌碳青霉烯酶的产生,了解碳青霉烯酶基因分布.方法 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浙江省东阳市人民医院、北京医院和四川大学附属华西医院4家医院收集3 718株肠杆菌科细菌,用纸片法检测细菌对厄他培南的敏感性,用MHT检测碳青霉烯酶的产生情况,并用PCR扩增常见的碳青霉烯酶基因.结果 4家医院的肠杆菌科细菌对厄他培南的不敏感率为3.04% (113/3718),上述4家医院的不敏感率依次为5.09%、2.15%、2.59%和1.72%.MHT的总阳性率为2.29% (85/3718),4家医院的阳性率依次为4.73%、1.21%、1.06%和1.58%.113株厄他培南不敏感菌株中,MHT阳性82株,阴性31株.85株MHT阳性菌株中,82株对厄他培南耐药或中介耐药,仅有3株敏感.82株MHT阳性、厄他培南不敏感的菌株中,肺炎克雷伯菌碳青霉烯酶(KPC)基因阳性65株,亚胺培南水解酶(IMP)基因阳性15株,其中2株KPC和IMP同时阳性,其他4株未扩增到常见碳青霉烯酶基因.31株MHT阴性、厄他培南不敏感的菌株和3株MHT阳性、厄他培南敏感的菌株均未扩增到常见碳青霉烯酶基因.结论 MHT可有效地检测肠杆菌科细菌中的碳青霉烯酶,具有敏感性高、假阳性率低的特点.肠杆菌科细菌所产碳青霉烯酶主要为KPC,其次为IMP.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在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骨关节损伤和临床疗效评价中的价值.方法 纳入RA患者109例及健康志愿者23例,搜集患者所有临床信息,并检测血清MMP3、C-反应蛋白(CRP)、类风湿因子(RF)、抗环瓜氨酸多肽(CcP)抗体含量.结果 RA患者血清RF、抗CCP抗体和MMP3含量均明显高于健康志愿者,活动期RA的血清RF和MMP3含量显著高于稳定期RA(P <0.05).随着RA患者骨关节损伤逐渐加重,血清CRP、抗CCP抗体与MMP3的表达都逐渐增高,但仅MMP3的增加有统计学意义(P <0.05);RA患者的血清MMP3与CRP、RF有较强的正相关,并与关节损伤程度呈正相关.TNF拮抗剂与甲氨蝶呤联合治疗后,RA患者DAS28评分、血清CRP、抗CCP抗体和MMP3含量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5),MMP3降低幅度最为明显.结论 血清MMP3用于评估RA患者骨损伤程度和治疗效果优于其他传统的、常规实验室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5S管理模式在神经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时间为2016年7月~2017年6月,自2017年1月起在神经内科实施5S管理模式,以2016年7~12月收治的患者为对照组,以2017年1~6月收治的患者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质量的评分及不良护理事件发生率,并采用问卷调查法了解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对基础护理、专科护理、护理安全、健康宣教等方面的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护理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5S管理模式能够有效提高神经内科护理管理质量,减少不良护理事件的发生率,改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Borderline personality disorder (BPD) is a condition that usually starts in early adulthood which is characterized by fluctuating emotions, impulsive self-harm, unstable self-identity, and tense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