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8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26篇
内科学   26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3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6篇
预防医学   9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1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2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1 毫秒
91.
中国驻黎巴嫩维和人员艾滋病相关知识调查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艾滋病作为一种严重的社会公害,已威胁到人类社会各个群体.随着我军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的日益增多,所面临的预防形势将更加严峻.为了解我军驻黎巴嫩维和人员掌握艾滋病知识的情况,对230名维和人员进行了有关艾滋病基础知识和有关态度的调查.  相似文献   
92.
目的:探讨低氧习服过程肺组织一氧化氮水平和Na^+-K^+-ATP酶活性的变化及其对模拟高原低氧性肺水肿的影响。方法:将32只3月龄Wistar大鼠随机分成常氧对照组、急性低氧组、3000m低氧习服组、5000m低氧习服组,习服完成后.置于模拟海拔6000m急性低氧24h,检测动物肺组织一氧化氮水平及Na^+-K^+-ATP酶活性的变化及肺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急性低氧组肺组织超微结构出现明显的间质性肺水肿,而经过低氧习服后间质性肺水肿则明显减轻;急性低氧组大鼠肺组织一氧化氮水平[(17.09&;#177;3.62)μmol/L]显著低于常氧对照组[(60.55&;#177;4.27)μmol/L](q=31.642,P&;lt;0.01],经过3000m和5000m低氧习服后肺组织一氧化氮水平逐渐接近于常氧对照组,明显高于急性低氧组(q=25.540,43.625,P&;lt;0.01);急性低氧组肺组织Na^+-K^+-ATP酶活性明显低于常氧对照组(q=15.347,P&;lt;0.01),经过3000m和5000m低氧习服后Na^+-K^+-ATP酶活性显著高于常氧对照组(q=8.290,28.563,P&;lt;0.01)。结论:低氧习服后肺组织一氧化氮水平及Na^+-K^+-ATP酶活性的提高有利于减轻大鼠低氧性肺水肿。  相似文献   
93.
【摘要】 2014年在西非爆发了迄今为止历史上最大的一次埃博拉病毒病流行。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批援利抗埃医疗队于2015年初抵达利比里亚,历时两月,共收治5例埃博拉确诊病例,死亡两例。病例1为年轻女性,表现为发热、乏力、纳差、腹泻、出血等症状,入院后迅速死,死亡后口腔分泌物检测确诊为埃博拉病毒病。病例2为老年男性,主要表现为发热、乏力、肌肉酸痛、纳差、剧烈腹泻,治疗过程中血液病毒载量居高不下。最终两例患者均死于低容量性休克。我们认为,接触者追踪隔离、感染者的早期诊治、以及为感染者提供基本医疗护理是人类战胜埃博拉的基本保障。  相似文献   
94.
目的 探析新型血管闭合装置Star-Close在神经介入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及临床价值。方法 76例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36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采取人工压迫止血,观察组应用新型血管闭合装置Star-Close。比较两组止血所需时间、止血成功率及血管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止血所需时间为(2.3±1.0)min明显短于对照组(18.2±4.1)min;止血成功率为100.0%显著高于对照组88.9%,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管并发症发生率为2.5%(1/40),为穿刺部位渗血,显著低于对照组16.7%(6/36),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tar-Close血管闭合装置在神经介入治疗中的应用可显著缩短止血时间,止血成功率更高,血管并发症发生率得到显著降低,是一种快速、安全的止血方式,应用价值高。  相似文献   
95.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室获得性衰弱(ICU-AW)大鼠吸肌和下肢肌组织中NOD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相关蛋白3(NLRP3)炎症小体的表达及作用。 方法将40只健康雄性SD大鼠完全随机分为对照组(sham组)和实验组(脓毒血症组),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术在实验组大鼠中构建ICU-AW模型,对照组仅行开腹暴露盲肠手术;造模96 h后收集大鼠腓肠肌和膈肌标本,采用HE染色观察病理学变化并计算肌纤维横截面积,采用qRT-PCR和western blot的方法检测大鼠腓肠肌和膈肌中Atrogin-1、MuRF1、NLRP3、Caspase-1、IL-1β和IL-18的表达。 结果盲肠结扎穿孔术96 h后,大鼠腓肠肌和膈肌纤维排列较对照组疏松,肌纤维横截面积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Atrogin-1、MuRF1基因和蛋白表达量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ICU-AW大鼠腓肠肌和膈肌中NLRP3、Caspase-1、IL-1β和IL-18基因和蛋白表达量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 结论盲肠结扎穿孔术制备的脓毒血症模型中,吸肌和下肢肌溶解参与ICU-AW的发生,NLRP3炎症小体相关信号通路参与上述过程。  相似文献   
96.
本文就游泳对衰老大鼠自由基代谢影响进行了研究,探讨游泳在延缓衰老中的作用。1 材料与方法1.1 实验动物及处理 采用Wistar大鼠6 4只,由黑龙江中医药科大学实验养殖中心提供,其中3~4月龄10只,体重15 0~2 2 0 g,雌雄各半,为青年对照组;11~12月龄10只,雌雄各半,体重2 5 0~35 0 g,为中年对照组;17~19月龄4 4只,雌雄各半,体重35 0~4 0 0 g,为老年组;老年组按体重随机分为老年对照组( 10只) ,实验 组( 10只) ,实验 组( 12只) ,实验 组( 12只) ,各组雌雄各半。适应性饲养2 w后进行实验。大鼠在泳槽(规格1m×0 .5 m×0 .5 m)中做游泳运…  相似文献   
97.
本文将1962年以来宁医病理教研组和固原地区医院所收集的45例病理材料,采用HE、PAS、甲苯胺兰及曼生·范吉森染色法,进行了组织病理学和组织化学研究。主要结果表明: (1)本病在我区主要见于西、海、固三县相邻的15个高寒多雨的公社,患者男女比为0.8:1,年令最小者17岁,最大者50岁,中位年令32.5岁。多数患者因上腹包块就诊,部分因突然发生黄疸而就诊,病期最长者达30年。Casoni试验阳性者31例。  相似文献   
98.
目的用不同来源的藻酸盐建立藻酸盐免疫性肺炎动物模型,以研究藻酸盐对肺组织的免疫原性及致病作用。方法本实验以生理盐水作对照,分别用海藻藻酸盐、细菌藻酸盐免疫家兔。测定三组家兔的体温外周白细胞计数及分类计数;对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进行细菌计数;观察气管及肺组织的病理变化。结果家兔经两种藻酸盐免疫后外周血白细胞数及BALF细菌培养菌落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镜下观察可见细支气管旁淋巴细胞浸润、淋巴小结形成及细支气管管腔狭窄等病理改变。结论用海藻藻酸盐和细菌藻酸盐都能建立稳定的免疫性肺炎动物模型,藻酸盐可导致肺组织发生病理性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99.
目的探讨脂多糖(LPS)、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对大鼠肺微血管内皮细胞(RPMVEC)内游离钙浓度([Ca^2+]i)的影响。方法将细胞接种于盖玻片上,细胞单层汇合后进行实验。实验分组:LPS组(用10ug/mlLPS),LPS+山莨菪碱组(用10ug/mlLPS+10ug/ml山莨菪碱),TNFα组(用5000u/mlTNFα),TNFα+山莨菪碱组(用5000u/mlTNFα+10ug/ml山莨菪碱),正常对照组加等量稀释液。作用15、90min后按照试剂盒提供的方法,并参照文献测定[Ca^2+]i。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LPS组、LPS+山莨菪碱组15min和90min两个时相点[Ca^2+]i均显著升高(P〈0.01);LPS组与LPS+山莨菪碱组比较,15min和90min两个时相点[Ca^2+]无明显差异(P〉0.05)。同样,与正常对照组比较,TNFα组、TNFα+山莨菪碱组15min和90min两个时相点[Ca^2+]i均显著升高(P〈0.01);TNFα组与TNFα+山莨菪碱组比较,15min和90min两个时相点[Ca^2+]i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LPS、TNFα作用可使RPMVEC[Ca^2+]i显著升高,山莨菪碱对LPS、TNFα诱导的RPMVEC[Ca^2+]i升高无显著抑制作用;LPS、TNFα引起的[Ca^2+]i浓度升高与β—AR介导的信号转导通路无关;[Ca^2+]i升高可能参与了G蛋白偶联受激酶的活性调节。  相似文献   
100.
急性高山病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急性高山病(acute mountain sickness,AMS)是指机体由平原进入海拔2400m以上的高原地区或久居高原者进入更高海拔地区所发生的一种以头痛为核心症状的疾病。AMS缺乏特异性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典型的临床症状包括头痛、头晕、心悸、胸闷、气短、乏力、食欲缺乏、恶心、呕吐、睡眠障碍等。患者一般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