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11篇
临床医学   12篇
内科学   11篇
特种医学   27篇
综合类   19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分析超声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术后并发症的相关影响因素。 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于西部战区总医院住院并在超声引导下行经皮肺穿刺活检术的205例患者临床资料,分析205例患者穿刺术后病理结果及并发症发生率,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术后并发症的相关影响因素。 结果205例患者行超声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术后并发出血8例,占3.9%(8/205),术后发热3例,占1.46% (3/205),为低热,且予以对症治疗后均恢复正常,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出血的发生率在不同性别、年龄、BMI及病灶类型的患者中无显著差异(P>0.05),且吸烟对患者术后出血率也无显著影响(P>0.05);但有基础疾病的患者其术后出血率更高(P=0.005),且病灶直径越小,术后越容易并发出血(P=0.006)。不同性别、年龄及病灶类型对术后发热的发生率无显著影响(P>0.05),且术后发热与吸烟史及基础疾病史无关(P>0.05),但BMI≥24或3 cm ≤病灶直径(d)<6 cm的患者术后更易发热(P<0.05)。 结论超声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约为5.37%),主要为出血及低热,其中术后出血主要与基础疾病史和病灶直径有关,术后发热主要与病灶直径及BMI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早期应用糖皮质激素(GC)治疗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成都军区总医院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所有ARDS病例的临床资料,选择符合2012年柏林ARDS诊断标准的成人患者,根据是否采用过GC治疗将患者分为GC组与非GC组。GC组患者均在ARDS发生48 h内开始静脉使用低剂量GC(<5 mg·kg-1·d-1,均换算为氢化可的松的剂量)治疗,激素种类为甲泼尼松龙、地塞米松,疗程为7~21 d;而非GC组为ARDS发生后未使用GC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重症加强治疗病房(ICU)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医疗费用和28 d生存率的差异。结果共纳入ARDS患者117例,其中GC组56例(占47.86%),非GC组61例(占52.14%)。与非GC组比较,GC组机械通气时间明显缩短〔d:0(0,2.50)比2.00(0,2.50),Z=2.015,P=0.044〕,28 d生存率明显升高〔71.43%(40/56)比50.82%(31/61),χ2=5.198,P=0.023〕,ICU住院时间〔d:7.50(2.00,11.00)比4.00(1.00,9.00),Z=1.879, P=0.060〕和总住院时间〔d:16.00(10.00,27.75)比15.00(7.00,28.00),Z=0.592,P=0.55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非GC组患者的医疗费用显著低于GC组〔万元:3.15(1.51,5.78)比4.39(1.66,10.88),Z=2.204,P=0.028〕。结论早期使用GC治疗ADRS患者可改善预后,特别是28 d生存率。  相似文献   
3.
急性肺损伤大鼠肺水通道蛋白1和5的表达及功能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观察脂多糖(LPS)、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对大鼠肺微血管内皮细胞(LMECs)水通道蛋白1(AQP1)表达和功能的影响;同时在LPS诱发的大鼠急性肺损伤(ALI)模型观察AQP1、AQP5表达的变化。方法(1)体外实验:将第3代LMECs随机分为LPS组、TNFα组、IL1β组和DMEM对照组,实验组分别给予LPS、TNFα、IL1β刺激,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测定AQP1mRNA的表达以及免疫组化测定AQP1蛋白表达,同时采用放射性核素示踪法测定LMECs内氚水(3H2O)的放射强度。(2)体内实验:4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LPS2h组、LPS4h组、LPS6h组、LPS8h组和对照组,LPS各组制成ALI模型,采用RTPCR测定ALI大鼠AQP1、AQP5mRNA表达以及免疫组化观察AQP1、AQP5蛋白表达。结果(1)体外实验:LPS、TNFα、IL1β组LMECsAQP1mRNA和蛋白表达显著低于DMEM对照组(mRNA表达分别为0.428±0.026、0.446±0.029、0.454±0.023和0.793±0.035,蛋白表达分别为0.366±0.009、0.374±0.014、0.377±0.007和0.660±0.013,P均<0.01);且LMECs内3H2O掺入量[(726±58)、(738±45)、(774±44)脉冲数/min]也显著低于DMEM对照组[(1148±70)脉冲数/min,P均<0.01]。(2)体内实验:ALI大鼠肺组织AQP1、AQP5mRNA表达(LPS2h组0.409±0.018、0.421±0.020,LPS4h组0.421±0.023、0.412±0.023,LPS6h组0.435±0.020、0.388±0.031,LPS8h组0.438±0.016、0.386±0.019)也显著低于对照组(0.794±0.015、0.787±0.022,P均<0.01)。结论AQP1、AQP5可能参与ALI/ARDS液体的异常转运,可能与肺水肿的发病机制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在肺部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收集西部战区总医院全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CT引导下行经皮肺穿刺活检术的298例患者临床资料,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统计其穿刺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及病理诊断结果,分析与并发症发生率相关的影响因素。 结果295例患者穿刺成功,穿刺成功率达98.99% (295/298);其中,252例通过穿刺病理结果确诊,确诊率达84.56%(252/298);术后71例出现并发症,其发生率为23.83%(71/298),主要表现为气胸及咯血,其中气胸33例,发生率为11.07%(33/298),咯血31例,发生率为10.40%(31/298);术后1例因大咯血抢救无效死亡,死亡率为0.34%(1/298)。术后气胸及咯血的发生率在不同性别(χ2=2.18,1.86;均P>0.05)、年龄(χ2=0.53,2.36;均P>0.05)、体重指数(BMI)(χ2=0.02,0.00;均P>0.05)、吸烟史(χ2=0.05,2.98;均P>0.05)及基础疾病史(χ2=0.26,0.01;均P>0.05)患者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患者肺部病灶直径越小(χ2=10.61,7.63;均P<0.05)、病灶至胸壁间距离越大(χ2=25.58,7.20;均P<0.05),其术后气胸及咯血的发生率越高。 结论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穿刺成功率及确诊率高,其术后并发症主要为气胸及咯血,且并发症的发生主要与病灶直径及病灶至胸壁间距离有关。  相似文献   
5.
重症肺炎是感染源明确的严重脓毒症,其起病急,进展迅猛,若诊疗不及时,极易并发脓毒症休克、甚至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导致其病死率增高,因此重症肺炎合并脓毒症休克的诊断和治疗亟待关注。重症肺炎患者起病相似,病理生理过程、临床表现和救治手段也相似,这就为这一临床综合征的规范化治疗带来可能。而规范化救治,特别以容量复苏为核心的早期集束化治疗则可能有效降低重症肺炎合并脓毒症休克患者病死率。本文就重症肺炎合并脓毒症休克的诊断、发病机制以及集束化治疗在该综合征中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
7.
<正>Castleman病(castleman disease, CD)是一种罕见的巨大淋巴结增生或血管滤泡性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1],通过病例分析1例肺内CD,提高对CD的认识,以及探讨该病的临床表现、鉴别诊断、病理特征及治疗方法。本文报道了一例以右肺门占位为突出表现的年轻患者,外科胸腔镜术后活检病理诊断CD(透明血管型),患者术后症状缓解,病情稳定出院。本病例报告可为右肺门占位的诊治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对不明原因的右肺门占位患者,  相似文献   
8.
9.
目的探讨普雷沃氏菌及其感染导致的肺脓肿的诊断学特征。 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8月22日西部战区总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收治的1例普雷沃氏菌感染所致肺脓肿患者的临床相关资料,查阅并复习与之相关的文献资料。 结果51岁男性患者以发热伴胸痛就诊,经常规痰液、胸腔积液及血液细菌培养均未发现明确致病菌,血常规及降钙素原等感染指标明显升高,胸部CT提示肺脓肿形成,经验性先后予以美罗培南、莫西沙星、甲硝唑抗感染治疗近1个月无效。灌洗液及血液宏基因组二代测序(mNGS)技术明确致病菌为普雷沃氏菌,进而针对病原学治疗,患者病情好转。 结论普雷沃氏菌是一种条件致病菌,当感染患者经常规经验性治疗无效时,mNGS技术在复杂性感染病原学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肺癌纤支镜下特征及临床特点。方法总结分析我科经纤支镜病理活检结果为阳性的103例肺癌的临床特点。结果患者男∶女比为4.42∶1;男性鳞癌多,占51.2%;女性腺癌多,占47.4%;50~69岁为发病高峰期。肿瘤多侵犯1个部位,以主支气管及肺上叶多见;肿瘤生长方式以管腔生长型常见,占64.1%。联合刷检阳性26例,占25.2%。结论纤支镜活检是确诊肺癌的最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