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14篇
  免费   56篇
  国内免费   39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65篇
妇产科学   9篇
基础医学   66篇
口腔科学   6篇
临床医学   391篇
内科学   76篇
皮肤病学   7篇
神经病学   32篇
特种医学   54篇
外科学   78篇
综合类   516篇
预防医学   127篇
眼科学   6篇
药学   150篇
  2篇
中国医学   198篇
肿瘤学   25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35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53篇
  2014年   70篇
  2013年   103篇
  2012年   82篇
  2011年   125篇
  2010年   136篇
  2009年   133篇
  2008年   109篇
  2007年   73篇
  2006年   86篇
  2005年   102篇
  2004年   63篇
  2003年   90篇
  2002年   57篇
  2001年   72篇
  2000年   46篇
  1999年   34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9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1篇
  1964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49 毫秒
21.
老年腔隙性脑梗死患者抑郁情绪及影响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脑梗死后抑郁状态是脑卒中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其发生率为 2 3%~ 6 5 % [1] 。脑梗死后抑郁不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而且可直接影响其康复和预后。随着医学影像学的发展 ,腔隙性脑梗死(Lacunarcerebralinfarction ,LI)的诊断率逐渐增高。为探讨老年LI患者抑郁的临床特点 ,我们收集老年LI病人 12 6例 ,对其抑郁的特点、抑郁症状与LI的关系及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研究对象为 1998年 1月至 2 0 0 0年 12月在本院及济宁市一院精神科住院的LI病人 12 6例 ,年龄 6 0~ 82…  相似文献   
22.
目的评价国产重组人促卵泡激素(recombinant human follicle-stimulating hormone,rhFSH)用于辅助生殖技术(assisted reproductive technology,ART)控制性超促排卵(controlled ovarian hyperstimulation,COH)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本试验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阳性平行对照、非劣效研究方法,于2017年7月至2019年6月间选取6家生殖医学中心纳入卵巢储备正常的不孕女性进行ART的COH治疗。受试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国产rhFSH,n=134)和对照组(进口rhFSH,n=133),研究过程中因各种因素排除受试者共8例,试验组7例,对照组1例,最终依照研究方案完成试验的受试者试验组127例,对照组132例。比较两组受试者COH周期中获得的卵母细胞总数、rhFSH用药情况、卵母细胞受精率、优质胚胎数、临床妊娠率、活产率、新生儿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等指标。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在COH周期中获得的卵母细胞总数分别为(13.0±5.8)枚和(12.9±5.7)枚,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82例卵胞质内单精子显微注射(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ICSI)受试者中,试验组(39例)获得MII卵母细胞数[(9.9±3.9)枚]显著高于对照组(43例)[(7.5±3.0)枚,P=0.003];卵母细胞受精率试验组[63.82%(1048/1642)]显著高于对照组[56.19%(958/1705),P<0.001]。rhFSH用药时间和总量、优质胚胎数、临床妊娠率、早产率、活产率、新生儿异常发生率、新生儿体质量、Apgar评分等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期间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varian hyperstimulation syndrome,OHSS)和其他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且均为进口rhFSH已知的不良反应。结论在卵巢储备正常的不孕女性中使用相同卵巢刺激治疗方案,国产rhFSH有效性及安全性与进口rhFSH相当。  相似文献   
23.
应用颊粘膜修复尿道下裂一期成形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颊粘膜用于尿道替代材料国外报道较多 ,国内较少 ,我们将颊粘膜用于尿道下裂一期成形术 ,效果满意 ,报道如下。一、对象与方法男性先天性尿道下裂病人 9例 ,年龄 3~ 2 8岁 ,其中成人 5例。病变分类 :阴茎型 2例 ,阴囊型 2例 ,阴茎阴囊型 5例。均首次治疗。治疗方法如下 :纠正腹曲及准备移植床 ,测量所需移植尿道长度。 6例取颊粘膜 ,3例取唇粘膜 ,最大面积 6cm× 1.5cm。颊粘膜边切边缝 ,唇粘膜创面不缝。尿道成型分 3种 :(1)管状法 :颊粘膜围绕一根F12号尿管缝成管状 ,尿道留置一根或两根有侧孔的细硅胶支架引流管 ,置入膀胱。成人可…  相似文献   
24.
腔隙性脑梗塞的CT、TCD与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玉梅  陈雯 《北京医学》2000,22(4):211-213
目的对419例腔隙性脑梗塞患得的头颅CT、部分TCD及临床特征作回顾性分析。方法根据临床表现进行分类,观察病灶的部位、大小及脑底的动脉系统血流速度的改变。结果本组患者发病年较大,63.1%,有慢性高血压病史,临床表现为复杂化、多样化。CT检查显示腔隙灶以多发为主。TCD可反映椎-基底动脉系统及颈内动脉系统的血管弹性及血流速度,对腔隙性脑梗塞的诊断有一定帮助,但定位不甚准确。结论CT是诊断腔隙性脑梗  相似文献   
25.
<正> 白色念珠菌是一种条件致病菌,可引起粘膜、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等感染。一患儿因长期应用抗生素而引起全身性感染。现报告如下。1、病例介绍 患儿男,5岁。发育,营养一般。间断性发热1月余,体温波动在38℃~39.5℃之间。皮肤间断性起小脓泡。经多种抗生素治疗无效。于1997年12月15日以间断性头痛,恶心、呕吐加重入院。入院时,体温38°C,心肺检查未见异常。实验室检查:WBC7.8×10~9/L,N:0.68,L:0.32。尿检(-)。大便黄色较稀有粘液。入院后青霉素治疗,400~u/日,给药5天。入院前不规律使  相似文献   
26.
目的 :评价卡介菌多糖核酸联合CO2 激光治疗女性尖锐湿疣 (CA)的疗效。方法 :治疗组 :CO2 激光治疗后采用卡介菌多糖核酸肌肉注射 ,与对照组单用CO2 激光治疗相比较。结果 :两组经二次CO2 激光治疗后复发率分别为8.3%、31.0 % ,治疗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 .0 1) ,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卡介菌多糖核酸联合CO2 激光治疗女性尖锐湿疣 ,可提高治愈率 ,有效降低复发率 ,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27.
先天性梅毒26例临床分析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98年6月至2002年10月在我院及市儿童医院收治的先天性梅毒26例中 ,男17例 ,女9例 ;早产儿10例 ,足月儿16例 ;出生体重≤1500g1例 ,1500~2500g15例 ,2500~4000g10例 ;适于胎龄儿15例 ,小于胎龄儿11例。发病时间 :26例患儿均在新生儿期发病。就诊时间 :≤28d22例 ,~60d3例 ,69d就诊1例。临床表现 :发热8例 ,皮疹21例 ,肝脾肿大19例 ,病理性黄疸15例 ,水肿10例 ,抽搐1例 ,长骨病变5例 ,肺炎5例 ,出血症3例 ,败血症1例。辅助检查 :26例患儿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RPR)及梅毒螺旋体血凝试验(TPHA)检查均阳性 ,20例母亲血RPR阳性 ,6例母亲T…  相似文献   
28.
1病例简介 患者男,78岁,因前列腺癌术后1年余,伴腹股沟淋巴结转移,行局部放射治疗,在照射第10次后,腹股沟照射皮肤出现约10cm×15cm大小湿性脱皮、破溃、并有渗出,病人疼痛明显,在静脉应用抗生素的同时,我们采用芦荟膏涂擦患处。  相似文献   
29.
为提高会阴切口甲级愈合率,对32例会阴切口愈合不良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认为会阴切口愈合不良与产妇产前的外阴及阴道炎症,术者无茵观念差,助产、缝合水平问题,及产后护理不到位有直接关系。提出严格按照无茵原则,提高操作者技术水平是提高会阴切口甲级愈合率的关键,及时治疗产前感染、加强产妇的健康知识宣教及产后护理对减少切口感染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0.
高热是临床常见症状,但某些顽固性高热虽经抗感染治疗及常规物理降温、对症处理,疗效仍不满意。我们2000年7月~2002年7月采用单味大黄治疗本症12例,取得较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