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2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17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28篇
综合类   16篇
预防医学   1篇
  2022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21.
目的:总结应用下斜方肌肌皮瓣早期修复颈项部深度电损伤的临床经验.方法: 2006年5月至2008年11月应用清创结合下斜方肌肌皮瓣一期治疗9例颈项部深度电损伤患者,男8例,女1例,年龄18~46岁,平均28岁,伤后2h~2d入院.烧伤总面积2%~20%.结果:转移皮瓣均一期成活.随访8个月至2年,皮瓣质地良好,无破溃等,颈项部外形及功能恢复满意,供瓣区无明显畸形.结论:下斜方肌肌皮瓣供瓣面积大,血供丰富,转移灵活,是临床上修复颈项部深度电损伤的较好方式之一.  相似文献   
22.
腰腹部吸脂大容量肿胀麻醉安全性分析   总被引:14,自引:7,他引:7  
目的:探讨以肿胀麻醉技术一次性吸出3000ml以上脂肪的手术安全性。方法:73例女性,年龄19~62岁,一次性吸出腰腹部脂肪3000~7700ml。统计手术中肿胀液的注射量、利多卡因用量。连续观察术中、术后病人的临床反应和生命体征。结果:肿胀液注射量4000~11500ml,利多卡因用量38.10~92.00mg/kg体重。术中麻醉效果满意,出血少,未见血压降低、呼吸困难、头痛、耳鸣等症状。术后发生体位性低血压11例,发生率15.07%,平卧和补液后即恢复。受术者体形均有明显改善,多数患者体重下降,效果满意。结论:在肿胀麻醉技术下一次性吸出大量腰腹部皮下脂肪是有一定风险的,术后应常规留院观察12h以上。  相似文献   
23.
感染对猪皮肤软组织爆炸伤继发性坏死范围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感染对猪皮肤软组织爆炸伤创面继发性坏死范围的影响.方法:用电雷管在6只15~20 kg的小白家猪双侧肩胛及双侧臀部造成24个爆炸伤创面,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3只动物,12个创面. A组创面伤后前3 d每日常规换药,B组创面伤后前2 d不做任何处理,以造成创面感染. 伤后第3 d,两组均常规换药.结果:伤后6 h创面平均面积为(7.34±0.99) cm2,创面平均深度(0.85±0.126) cm,两组创面面积和深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伤后3 d,A组创面内的细菌数(0.157±0.171)×105 细菌形成单位/克组织(cfu/g),B组创面内的细菌数(323.417±30.631)×105 cfu/g,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组创面面积和深度分别(10.81±0.32)cm2和(1.66±0.09)cm,A组创面面积和深度分别(9.17±0.60)cm2和(1.43±0.13)cm,B组创面面积和深度均较A组大(P<0.01);伤后6 d和9 d,B组创面深度加深至(2.42±0.22)和(2.46±0.25)cm,创面面积扩大至(13.33±0.46)和(11.38±0.39)cm2,深度较伤后3 d深约1 cm,创面边缘皮肤较伤后3 d扩大约0.5 cm,伤后6 d和9 d的创面面积及深度均和B组伤后3 d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感染能加重和导致爆炸伤继发性坏死;在常规治疗的干预下,感染能造成猪皮肤软组织爆炸伤感染创面深度约1 cm深部组织和伤口周围约0.5 cm皮肤发生继发性坏死.  相似文献   
24.
封闭负压引流技术对人慢性创面中透明质酸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人慢性创面在经封闭负压引流治疗前后,创面渗出液中透明质酸含量的变化,部分阐明封闭负压引流促进慢性创面愈合的机理。方法取8例乳癌术后第1、2、3、4天急性创面的引流液,同时收集11例慢性创面(5例压力性溃疡,6例静脉性溃疡)于封闭负压引流治疗前以及治疗后第1、3、5、7、9天的渗出液,利用放射免疫测定的方法分别测定其中透明质酸的含量,并进行动态的观察与比较。结果急性创面引流液中随时间延长透明质酸含量逐渐增高,各时间点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压力性溃疡中,封闭负压引流治疗前渗出液中透明质酸含量较低,引流后随治疗时间的延长透明质酸水平升高(第1、3、5、7天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至第9天有下降趋势;而静脉性溃疡中,封闭负压引流治疗前透明质酸水平极高,治疗后透明质酸含量随时间延长呈现极明显的波动,但于第7天后呈下降趋势。结论封闭负压引流通过平衡透明质酸的代谢从而促进慢性创面的愈合,这可能是封闭负压引流促进慢性创面愈合的一个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25.
端侧神经吻合后再生轴突计数和截面积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端侧神经吻合后再生轴突的成熟情况。方法:以耳大神经制成端侧吻合的神经模型。将16只新西兰兔按手术的时间分为1、4、7、14、28、42、56、84d8个观察组,每组2只动物。利用HE染色及电子计算机图像分析实验结果。结果:再生轴突的横截面积逐渐增加。再生轴突的通过率随吻合手术时间的延长不断增加,28d时,少量再生的轴突长入受神经,其再生轴突横截面积恢复率是27.7%、42d为38.4%、56d时达61.2%和84d的63.3%。结论:端侧神经吻合后再生的纤维逐步成熟,该修复方法具有一定的临床运用价值。  相似文献   
26.
目的观察封闭负压引流技术(V.A C.)对猪皮肤软组织爆炸伤感染创面炎症反应的影响,探讨V A C.促进创面愈合的机制.方法用电雷管在4只小白家猪双侧肩胛及双侧臀部造成16个爆炸伤创面,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V.A.C.治疗组.各组创面伤后前3 d不做任何治疗,以造成创面感染.伤后3 d,对照组油纱布换药,治疗组采用-15 kPa负压的V.A.C.治疗.于伤后不同时间取创面中心的活组织,部分苏木精-伊红染色,部分进行免疫组化染色检测细胞间黏附分子(ICAM)的表达,部分组织匀浆后采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检测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结果伤后第3天活组织内的ICAM阳性细胞数为(18 42±2.94)个/400倍视野,MPO活性为(2.60±0.35)活力单位/g组织.治疗组MPO活性在治疗后第3天增高至(10.54±1.63)活力单位/g组织,治疗后第6天降至(2.34±1.14)活力单位/g组织;对照组治疗后第3天MPO活性为(3.50±0.83)活力单位/g组织,治疗后第6天增高至(7.14±0.90)活力单位/g组织;治疗后第3天及治疗后第6天,两组MPO活性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V A.C.治疗组治疗后第1天,治疗组肉芽组织中的ICAM阳性细胞数增至(88.53±14.98)个/400倍视野;对照组常规换药第9天ICAM阳性细胞数才增至(123.07±14.23)个/400倍视野.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的ICAM阳性细胞数在治疗后1~24 d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猪爆炸伤感染创面中炎症反应不足;V.A.C能迅速增强猪爆炸伤感染创面的炎症反应,从而有助于创面伤口愈合.  相似文献   
27.
兔坐骨神经电损伤后神经血流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不同电压致兔坐骨神经电损伤后神经血流及I型胶原的变化。方法 将27只健康家兔电损伤后按损伤电压分为50、75、100V组。分别于损伤后即刻(0)、1、4、8周,采用激光多普勒血流测定仪测定各组家兔坐骨神经血流量;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神经组织I型胶原的变化情况,计算其阳性表达率。结果 伤后0周,各组兔血流值均高于正常值,以后均降低。伤后8周,75、100V组坐骨神经血流量[(53±3)、(48±5)灌注单位(PU)]均低于正常值[(62±4)PU,P〈0.051。50V组胶原沉积不明显,75V组及100V组伤后4周神经外膜及束膜间可见较多的棕黄色阳性胶原纤维,伤后8周胶原纤维增生更为明显。伤后各组兔坐骨神经I型胶原阳性表达率均高于正常值;75、100V组伤后各时相点值均高于50V组(P〈0.01)。结论 兔坐骨神经电损伤后神经血流的恢复随着损伤电压的增大而延缓.胶原纤维增牛可能是神经血流减少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28.
端侧神经吻合后神经再生状况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研究端侧神经吻合后 ,神经再生的可能性和再生纤维的类型。方法 :失神经后的兔耳大神经制成的端侧吻合模型 ,实验到期后对耳大神经纤维和相应的神经节进行HRP染色和CGRP的免疫组化染色 ,光镜下观察。结果 :神经端侧吻合第 6周 ,背根神经节内开始出现HRP阳性细胞 ,阳性细胞的数量逐渐增加 ,尤其是胞体直径在 5 0 μm以上的阳性细胞数增加显著 ;CGRP免疫组化的染色显示 ,背根神经节内的CGRP阳性标记细胞逐步增强 ,同时供神经纤维内的CGRP阳性纤维也渐增多 ,并跨越神经吻合口长入受神经体内 ,8~ 12周阳性标记细胞和神经纤维的增加均不显著。结论 :端侧神经吻合后再生纤维可长入移植体 ,纤维再生的顺序是细小类的纤维首先再生。  相似文献   
29.
目的:探讨VAC促进猪皮肤软组织爆炸伤感染创面血管生成的机制. 方法:用电雷管在4只15~20 kg的小白家猪双侧肩胛及双侧臀部造成16个爆炸伤创面,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 各组创面伤后前3 d不做任何处理,以造成创面感染. 伤后3 d,对照组油纱布换药,治疗组用-15 kPa负压的VAC治疗. 于治疗前和治疗后1, 3, 6, 9, 14, 19, 24 d取创面中心的活组织. 结果:VAC治疗后1 d创面中即有大量毛细血管内皮细胞表达VEGF,治疗后3 d开始下降. 而对照组创面在治疗后9 d开始才有VEGF的大量表达,并在治疗后14 d开始下降. VEGF的受体flk-1的表达,治疗组创面在治疗后1 d开始即大量表达,治疗后6 d开始下降,对照组创面在9 d开始大量表达,治疗后19 d逐渐下降. 结论:VAC促进猪皮肤软组织爆炸伤感染创面血管的生成可能与其促进VEGF和flk-1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30.
股后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逆行转移修复腘窝软组织缺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股后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腘窝软组织缺损的临床应用经验.方法:采用股后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逆行转移修复腘窝软组织缺损6例,其中烧伤3例,外伤2例,烧伤后不稳定性瘢痕1例.皮瓣切取最大面积12cm×15cm,最小7cm×9cm.结果:6例皮瓣均一期成活,随访8~25mo,腘窝部均获满意得外形及功能,股后部供瓣区亦未遗留明显畸形.结论:股后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血供充分、供区较隐蔽、可供切取范围广、手术操作简单、不牺牲下肢主要动脉,是修复腘窝皮肤软组织缺损的理想皮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