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8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19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7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8篇
内科学   11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10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外科学   20篇
综合类   67篇
预防医学   42篇
药学   32篇
中国医学   87篇
肿瘤学   4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89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得克隆(Dechlorane Plus,DP),即双(六氯环戊二烯)环辛烷是一种有机氯系脂肪族白色粉末状阻燃剂[1],包括2种异构体分别为SYN-DP和ANTI-DP.DP被广泛应用于电脑、电视等电子产品的塑料高聚物中[1].在校大学生是电脑等电子产品的主要使用者,调查表明,89.34%的在校大学生曾经有过使用电脑的经历,而其中78.9%的在校大学生使用电脑场所集中在校园网(图书馆等)及网吧等[3].本研究于2012年7-8月采用气质联用仪对随机选取的100名在校大学生血清中DP残留含量进行检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2.
目的:应用近红外透射光谱法,建立丹红注射液提取过程中关键指标的快速定量分析方法.方法:在线采集丹参和红花2种药材混合提取过程的近红外光谱图,以高效液相色谱(HPLC)和差重法为参照,采用偏最小二乘回归(PLSR)法分别建立迷迭香酸、丹酚酸B、紫草酸、羟基红花黄色素A和固含量的定量校正模型.结果:校正模型的交叉验证相关系数(RCV)和交叉验证均方根偏差(RMSECV)分别为:迷迭香酸0.9093,0.012 1 g·L-1;丹酚酸B 0.915 2,0.251 g·L-1;紫草酸0.901 9,0.017 7 g·L-1;羟基红花黄色素A 0.747 7,0.038 1 g·L-1;固含量0.931 4,0.359.结论:利用近红外光谱技术可以实现丹红注射液原料药材提取过程中迷迭香酸、丹酚酸B、紫革酸和固含量的快速检测,羟基红花黄色素A的定量校正模型有待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53.
对照提取物用于金银花药材的质量控制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解决中药材色谱分析中对照品价格较高的问题,该文以金银花药材为例,提出采用对照提取物作为参考物质,对药材进行常规分析的方法。采用对照品对对照提取物进行了标定,测定出其中6种有机酸类化合物的含量,并考察了对照提取物的长期稳定性。利用对照提取物配制不同浓度的溶液,建立了标准曲线。对11批次金银花药材进行分析,采用t检验方法对分别利用对照品和对照提取物测得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二者之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该方法可用于金银花药材的质量控制,并对解决类似问题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4.
目的 利用近红外透反射光谱技术,对复方苦参注射液渗漉液中多组分的量进行快速测定.方法 采用氧化槐果碱、氧化苦参碱的HPLC测定值,总糖的苯酚-硫酸法测定值及固体总量的烘烤法测定值为对照值,用偏最小二乘法建立近红外光谱与对照值之间的校正模型,并对未知样品进行定量预测.结果 校正模型对氧化槐果碱、氧化苦参碱、总糖和固体总量4种组分的交叉验证均方根误差分别为43.5、135.4、1 255.7 mg/L和150.7 mg/mL,相关系数分别为0.926 6、0.954 6、0.953 9和0.974 1.经外部验证,预测均方根误差分别为32.5、191.7、1 461.9 mg/L和164.0 mg/mL.结论 本方法方便、准确、可靠,可用于中药渗漉过程的快速分析.  相似文献   
55.
目的:探讨普外科临床重症胰腺炎的手术治疗效果,为今后临床治疗重症胰腺炎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我院于2012年3月到2015年3月收治的临床重症胰腺炎患者共计100例,将所有的患者采用随机分配的方法分为两组,每组各50人,选择其中的50人作为观察组,在治疗的过程中采用普外科手术的治疗方法,另外50人采取常规的治疗方法,作为对照组,经过治疗一段时间后,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70%)明显好于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两者的差距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治疗重症胰腺炎患者时采用普外科手术治疗的方法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6.
王晓宇  李文龙  瞿海斌 《中草药》2017,48(21):4560-4564
前馈控制是化工领域广泛使用的过程控制方法,主要用于减少控制目标的波动,也在化学药品生产过程质量控制中得到应用。中药生产过程的前馈控制方法是指在理解物料性质、工艺参数与产品质量之间关系的基础上,建立工艺参数优化模型,根据物料性质计算合适的工艺参数,从而减少原料质量波动对产品质量的影响。主要介绍前馈控制技术的研究进展,并展望其在中药生产领域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7.
建立参芪扶正注射液2种中间品中6种药效成分的HPLC-UV-ELSD分析法,并探讨在不同检测器上建立一测多评分析法的可行性。选取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黄芪甲苷分别作为黄酮类成分和皂苷类成分的内标,计算芒柄花苷、9,10-二甲氧基紫檀烷-3-O-β-D-吡喃葡萄糖苷、2'-羟基-3',4'-二甲氧基异黄烷-7-O-β-D-吡喃葡萄糖苷、黄芪皂苷Ⅱ相对于各自内标的相对校正因子,最后将样品一测多评法测定结果与外标法相比较。在黄酮类成分的UV检测中,14份样品一测多评方法的测定结果与外标法近似,相对偏差绝对值总体在5%以内。对于皂苷类成分的ELSD检测,2种方法测定结果相对偏差绝对值为0.48%~23.17%。在UV检测器上所建的一测多评方法较稳定,能够作为替代法起到节省对照品的作用,而在ELSD上所建一测多评方法准确度不如外标法,其原理与适用范围需要更进一步的探究。  相似文献   
58.
贾茗雯  李军  张会川  李文龙 《光明中医》2016,(22):3256-3258
介绍张会川治疗肺间质纤维化的经验。PF早期多营卫失和,肺失宣降;中期多痰瘀互结,中气不足;后期多气阴两亏,气虚血瘀;临证分为肺失宣降型,痰瘀互结型,气虚血瘀型;针对不同时期的病因病机分期辨证采用补气与化瘀并用的方法,病证结合,提高肺间质纤维化患者的生活质量,最终改善患者的肺功能,达到治疗的效果。  相似文献   
59.
目的 分析股骨头坏死、髋骨关节炎、类风湿髋关节炎早期证素特征、证候分布规律,为慢性骨病“异病同证”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的研究方法,选择2020年6月—2022年6月在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微创关节科、创伤关节科、风湿免疫科就诊的股骨头坏死国际骨微循环研究协会Ⅰ~Ⅱ期、髋骨关节炎Kellgren-LawrenceⅠ~Ⅱ级、类风湿髋关节炎急性期或亚急性期的患者,采用本团队前期制定的“病例报告表-中医证候表现量表”,收集中医证候信息,录入Excel 2020建立数据库,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因子分析、聚类分析,提取病性、病位等证素信息,总结3种髋关节疾病早期证素特征、证候类型分布规律及其异同点。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410例患者,其中,股骨头坏死患者150例、髋骨关节炎患者160例、类风湿髋关节炎患者100例。股骨头坏死病性证素包括痰(湿)、血瘀、阳虚、精亏、气虚;证候类型初步分为经脉痹阻证(43.33%)、痰瘀阻络证(38.00%)、肝肾亏虚证(12.00%)、肾精不足证(6.67%)4类。髋骨关节炎病性证素包括痰(湿)、血瘀、气虚、精亏、阳虚、寒(湿);证候类型初步...  相似文献   
60.
刘岩  陈伟豪  亢迪  李文龙  李正 《中草药》2020,51(6):1650-1659
生物碱类成分是自然界存在最广泛的天然产物之一,大多具有驳杂的环状结构,具有降血糖、抗肿瘤、抗菌、抗病毒等多种药理活性,是中药中最重要的有效成分。大孔树脂是一种不能溶于酸、碱和多种有机溶剂的高分子聚合物,具有吸附快、解吸条件平缓、再生方便、利用周期长等特点。近年来,大孔树脂在生物碱、黄酮等化合物的分离纯化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但因大孔树脂种类繁多,市场销售的大孔树脂质量参差不齐,影响纯化效果的因素繁杂,给实验研究带来很大影响。对近年来大孔树脂用于分离富集生物碱类成分的研究现状进行介绍,归纳大孔树脂分离纯化效果的主要影响因素,总结用于富集生物碱类成分的大孔树脂特点,进而分析目前大孔树脂工业应用存在的问题,研究大孔树脂预处理和再生工艺,通过优化过程参数,加强吸附-解吸性能,从而提高目标生物碱的产量和回收率,进一步促进大孔树脂在生物碱类成分分离纯化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