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李倩 《中国公共卫生》2013,29(6):927-928
结核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慢性传染病,在中国现阶段仍然属于多发病、常见病[1].在校大学生有群体聚集性,易感染肺结核,并造成流行[2].为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及时阻断肺结核在校大学生中传播,本研究采用结核菌素纯蛋白衍生物试验(purified protein derivative,PPD)对北京市某高校2009-2011级大学新生进行肺结核筛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金光 《中国学校卫生》2012,33(3):353-354
失眠是睡眠障碍之一,占睡眠障碍的97.5%[1].失眠症不仅是睡眠质量紊乱,同时还是一个心理紊乱过程,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国外报道,10% ~ 23%的青少年有不同程度的入睡、再入睡困难及早醒的睡眠质量问题[2],国内报道16.5%的青年学生有失眠症状[3].为了解大学生的睡眠状况并探讨其失眠原因,笔者对1 628名长春师范学院在校本科生的睡眠质量及相关问题进行了调查,为提高在校大学生睡眠质量,消除引发失眠因素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狂犬病是由狂犬病病毒引起的人畜共患传染病,一旦发病,病死率几乎为100%[1].据WHO统计,全球99%的狂犬病主要分布在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等发展中国家[2].每年亚洲死亡人数约3.5万,其中80%以上病例发生于印度,中国次之.近年来,我国每年狂犬病死亡病例超过2 000例,且有逐年增加趋势[3].我国95%以上的人狂犬病由带毒犬传染,高发人群为农民和青少年[4];在校大、中学生的狂犬病致死病例时有发生[5-7].在校大学生正处于青少年时期,本身属于危险的高发人群.因此,在校大学生对狂犬病知识知晓现状就显得尤为重要.本课题旨在通过对在校大学生狂犬病知识现状调查以及健康教育进行有效性分析,以提高在校大学生对狂犬病知识的知晓率,并通过他们加强狂犬病知识的宣传.  相似文献   

4.
郭静  张爽  杜正芳  马莎 《中国学校卫生》2011,32(12):1506-1507
在校本科生的年龄一般为18 ~24岁,正处于性心理和性生理逐渐成熟的时期,也是性冲动最活跃的时期[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及文化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与变迁,在校大学生的性观念也发生了很大改变[2].在此背景下,大学生发生非婚性行为比例不断上升,初次性行为年龄也不断提前[3-4],未婚先孕、流产等负面事件也给大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影响[5-7].本研究以北京市6所高校在校本科生为调查对象,旨在了解当前在校大学生避孕知识的知晓现状和需求情况,为高校开展健康教育干预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一种原因不明以腹痛、腹胀以及大便习惯改变为特征的慢性肠功能紊乱性疾病,好发于中青年[1].国内已有学者对18岁以上人群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2-3].为了解高职院校大学生IBS患病情况及致病相关危险因素,为高职在校生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工作提供依据.笔者于2009年10-11月对江西某高职院校大学生进行了调查,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抑郁症是广义的精神疾病,主要表现为情绪低落、兴趣减低、悲观、不适感等相关症状,严重者可产生自杀意念和行为[1].在校大学生属于特殊的群体,生理和心理虽已高度发展但不完善,具有较为敏感、脆弱的特点,因而极易受到侵扰,是抑郁症的高发人群,应该引起学校和家庭的注意.有研究显示,9.1%的大学生有自杀意念,而其最大的危险因素是抑郁症[2-3].研究表明,抑郁症和人格、遗传等因素有关[4].本研究旨在探讨大学生抑郁症和ABO血型之间的关系,为高校开展心理卫生保健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我国属于HBV感染高流行区,人群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率为9.09%[1],其中大学生群体乙肝表面抗原阳性总检出率为6.38%[2].有研究发现,大学生中肝炎相关知识(尤其是主要传播途径)知晓率较低,存在较多误区[3-5].乙肝感染也对大学生患者的心理健康、人格倾向产生很大影响,干扰了大学生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对择业、就业的信心[6].为保护大学生群体免受肝炎病毒的侵害,四川省攀西地区通过开展高校大学生肝健康促进项目,使在校大学生掌握肝炎尤其是乙肝的危害性、传播途径、预防办法,形成对乙肝病毒携带者的正确认识,提高大学生群体肝炎防治知晓率.  相似文献   

8.
宋旻  蒋勇 《中国学校卫生》2012,33(2):226-227
牙本质敏感(dentin hypersensitivity,DH)是指牙齿遇温度、化学、机械等刺激时出现的一种异常酸痛感,其特点为发作迅速、疼痛尖锐、时间短暂.目前多数研究认为牙本质敏感的高发年龄段为30 ~49岁[1],但有流行病学调查发现18~35岁青年人群的DH患病率为22%~ 28%[2].为了解青年人群对牙本质敏感的知晓与行为现状,从而深入宣传牙本质敏感预防保健知识,纠正口腔不良卫生习惯和生活习惯,降低牙本质敏感的发病率,笔者对30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抽样调查,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儿童青少年视屏活动(screen-based activities)是指25岁及以下人群使用计算机、智能手机和其他电子产品进行社交、游戏、网络使用与网络欺凌等活动[1].有研究表明,使用时长、内容、夜间使用、产品类型和设备数量是决定视屏活动效应的关键因素[2].夜间数字媒体使用、视屏时间或数字媒体设备过度使用等与焦虑和抑郁症状[3]、自杀行为[4]、睡眠[5]、内外化行为[6]的关联性等均已证实.本文综述了儿童青少年视屏活动对情绪症状的影响,并探讨相关脑区神经影像功能变化,为促进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学业拖延是大学生学习过程中出现的普遍现象.国外研究显示,约有95%的大学生出现过不同程度的学业拖延行为[1].国内研究也发现>80%的中国大学生存在学业拖延现象,其中约有20%~30%的人表现为严重拖延者[2].拖延者承受较高的压力,容易产生焦虑、自卑、抑郁等负面情绪,导致成绩下降[3-4].为了解医学生学业拖延对学习成绩影响,本研究于2012年11月对某高校医学部504名医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食源性疾病是指通过摄食而进入人体的有毒有害物质(包括生物性病原体)等致病因子所造成的疾病[1],是当前突出的卫生问题,也是目前我国食品安全首要问题[2-4].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食源性疾病的发病率逐年增高,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和学习[5-6].为了解在校大学生食源性疾病知识的知晓情况、对食源性疾病的关注程度及存在的不良饮食行为,寻找对其进行相关知识教育和干预的途径,改善大学生食源性疾病的患病状况,笔者分别于2012年3月和6月对芜湖市某高校大学生进行相关教育干预和调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高正亮  胡光娇 《中国学校卫生》2013,34(12):1515-1516
攻击行为是一种常见的消极行为,具有伤害意图、伤害行为、伤害后果等基本特征[1].有研究发现,在正常人群中,攻击行为的发生与自尊、人格存在着联系[2].近年来,大学生暴力攻击事件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高校校园的宁静和大学生的形象.有调查显示,27.7%的大学生表现出中度以上的攻击行为倾向[3].心理压力感主要是指个体面对日常生活中的各种生活事件、突然的创伤性体验、慢性紧张(工作压力、家庭关系紧张)等压力源时所产生的心理紧张状态[4].对于大学生心理压力来源,国外的研究认为主要包括学业因素、社交因素、生活与经济因素、择业因素等方面[5].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给大学生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但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社会竞争的加剧也给大学生造成了很大的心理压力.  相似文献   

13.
大学生宿舍冲突管理方式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宿舍生活是大学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宿舍冲突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有重要影响.据统计,大学生有80%的课余时间在宿舍度过[1],宿舍室友是大学生人际冲突的主要对象[2].研究发现,30%~60%的大学生对宿舍人际关系不满意,具有不同程度的宿舍冲突[1,3].与舍友敌对关系较高的大学生报告了更多的躯体化症状,更多焦虑、抑郁、偏执和精神病性表现[4].宿舍冲突不但影响学生心理健康,而且还可能导致伤害等恶性事件的发生,危害学校和社会的稳定.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处于青春后期,是人第二性征发育黄金时期,心理及生理均发生较大的变化,而我国在校大学生是受中国传统教育和西方文化影响最大的社会群体[1].由于种种原因,目前我国大学生性健康知识相对贫乏,且对性健康知识渴望又十分强烈[2].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当前青少年性教育在内容和方法上存在缺陷[3].  相似文献   

15.
当代在校大学生虽然生活质量不断提高,但同时也受到环境污染、食品安全威胁、竞争压力增大等诸多困扰,因此,当代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受到社会广泛关注[1-5].据文献报道,当代青年身高、体重、胸围及BMI指数均有所提高,而肺活量、速度、爆发力、力量及耐力素质呈下降趋势,尤其是女青年身心健康状况令人堪忧[1].本研究旨在调查廊坊市女大学生身体健康状况及健康知识了解程度和途径等,以期为提高女大学生健康水平和采取有效干预措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某高校不同层次新生心理健康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 Check List-90, SCL-90)自20世纪70年代应用于临床和科研,用它进行心理健康状况的评价能较好地反映受试者群体心理健康状况[1].在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研究中,我们注意到学生有着较高的焦虑或抑郁评分.研究在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将为素质教育和人才培养提供基础资料,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7.
医院感染严重威胁患者安全,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无法回避这一问题.比如在美国,每年有近五百万例患者入住ICU,其中近五十万例死亡,占10%.医院感染发生在近10%的ICU患者中[1].医疗器械的广泛使用是医院感染发生的一个主要原因.泌尿系感染(UTI)占全部感染的31%,其中95%是由于插导尿管引起.医院获得性肺炎(HAP)占全部感染的21%,其中86%是伴随着机械通气产生的[2].血流感染(BSI)占19%,其中87%是伴随中心静脉导管产生的[3].从这些数字不难看出,严重感染不仅是常见病和多发病,而且是危及患者安全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的逐步推进和加强,在校大学生也逐步被纳入此医保体系中.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关于做好2010年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工作的通知》明确指出,将在校大学生全部纳入城镇居民医保[1].这一举措对大学生群体来说,具有重要意义.但作为人口基数大、无收入且多数身体健康、生病较少的特殊群体,将大学生医保纳入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并参照其规章制度进行管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还存在诸多问题.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已经成为学校、社会和家庭的关注焦点.据报道,20%~30%的在校大学生存在心理问题倾向,10%有较严重的心理问题,1%有严重的心理异常 [1-5].  相似文献   

20.
医学专业大学生亚健康状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亚健康状态是指人的身心处于疾病与健康之间的一种健康低质状态,是机体虽无明确疾病,但在躯体、心理上出现种种不适应的感觉和症状,从而呈现活力和对外界适应力降低的一种生理状态[1].有研究表明,大学生是亚健康的高发人群[2],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的学生如果未得到及时的调整,会导致各种身心疾病和不良行为的出现,严重影响个人的生活和学习质量[3-4].为了解大学生亚健康状况,为采取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于2009年10月对广东省某医科大学整群抽取的4 260名1~5年级在校大学生进行亚健康状态的问卷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