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7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6篇
临床医学   18篇
内科学   12篇
神经病学   18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14篇
综合类   76篇
预防医学   36篇
药学   36篇
中国医学   2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6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01.
养血生乳液促进产生乳汁分泌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是在养血生浮液治疗产生缺乳症临床观罕基础上进行的药效学实验。结果表明,该制剂能使授乳母鼠乳汁分泌增多,仔鼠生长加快,提高母鼠哺乳后PRL反应性上升值及产后泌乳素受抑模型大鼠血清PRL和皮质醇的含量,并有补血作用。  相似文献   
102.
四肢周围神经损伤延误诊治120例临床分析李文胜四肢周围神经损伤常见。若初诊时遗漏或处理不当,对肢体功能影响很大。我科自1990年7月至1995年7月收治四肢周围神经陈旧世损伤患者120例,因初诊时遗漏或处理不当,来本院就诊,经临床检查、肌电图检查或手...  相似文献   
103.
目的探讨简易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在足踝部软组织缺损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骨科2013年1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32例足踝部软组织缺损患者为实验组,并匹配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相同基线资料的30患者为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换药处理创面,实验组应用自制简易封闭式负压引流方法进行创面处理,待创面感染控制、创面肉芽组织新鲜后行二期缝合、植皮等方法修复创面,对比两组二期手术待术时间、二期手术前换药次数、住院天数及住院费用。结果实验组患者二期手术待术时间、二期手术前换药次数、住院天数及住院费用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应用简易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治疗足踝部软组织缺损,能有效控制创面感染、促进肉芽组织生长、减少换药次数、减轻患者痛苦、缩短疗程、节约住院费用,提高社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4.
患者男性,28岁,农民。以畏寒发热6d,剧烈头痛伴喷射性呕吐1d,1994年8月30日入院。发病前10d曾在地里劳动,病后曾在院外用过青霉素、庆大霉素无效。入院查体:体温38.8℃,脉搏104次/min,呼吸20次/min,神志清楚。阴囊右下方皮肤可见0.3cm×0.3cm溃疡,周边隆起有...  相似文献   
105.
<正>妇产科大出血是危及患者生命的重症,我院自1999年1月—2003年12月应用经股动脉选择性动脉栓塞术对12例妇产科出血性疾病患者进行治疗,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06.
目的:观察普洱市不同性别脑卒中患者常见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普洱市935例脑卒中患者的病历资料,收集相关的危险因素,比较男、女脑卒中患者不同危险因素的比例。结果:普洱市女性脑卒中患者平均年龄高于男性,男性吸烟和饮酒的比例分别为82.06%和79.21%,明显高于女性的0.62%和0.93%。结论:脑卒中患者发病年龄、常见危险因素存在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107.
目的对小样本量骨结核临床分离菌株基因型的特点进行初步研究,以了解引起骨结核与肺结核的病原菌在基因型方面有无差异,为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提供相关依据。方法利用间隔区寡核苷酸分型法(Spoligotyping)和数目可变串联重复序列分析(VNTR)分型法对骨结核与肺结核的临床分离菌株进行分型,从而确定每株结核分枝杆菌的基因型。结果 Spoligotyping分型方法确定了在14株肺结核临床分离菌株中有9株为Beijing基因型,2株为T2基因型,另外3株分别为MANU2型、Haaslem3型以及未知型,VNTR可将14株肺结核临床分离菌株完全区分为14个基因型。而对于14株骨结核临床分离菌株来说,Spoligotyping和VNTR两种分型方法的结果均显示其具有完全相同的基因型。结论骨结核与肺结核临床分离菌株基因型差异巨大。特定型别(Spoligotyping:777777777777771,VNTR:013582202252)的结核分枝杆菌在骨结核流行菌株中占据主要地位,较之其他型别更易引起骨组织的病变。  相似文献   
108.
目的了解笔者所在医院儿科抗菌药物应用情况,评价其应用合理性,为促进临床抗菌药的合理使用提供参考。方法随机抽取2011年儿科住院病历210份,根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药品说明书,对抗菌药的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评价其使用合理性。结果在210份病历中,使用抗菌药物的病历109份,使用率为51.9%,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病历25份,占使用抗菌药物病历的23.0%。结论抗菌药物使用基本符合《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的要求,但仍存在一些不合理的现象。  相似文献   
109.
 【目的】研制天然脱细胞脑组织修复支架,并对其形态结构、主要成分和细胞相容性进行分析,为研制出理想的脑损伤修复支架提供初步的实验依据。【方法】取成年Sprague-Dawley (SD)大鼠脑皮质,运用冻融、Triton X-100、脱氧胆酸钠、DNA/RNA酶等进行脱细胞处理并予京尼平(Genipin,GP)交联,对处理后的支架材料进行形态结构观察、主要成分分析和细胞相容性观察。【结果】经脱细胞处理后,脑组织细胞成分已去除,形态上具有高度仿生的三维立体空间网状结构。经GP交联后脱细胞支架空间网状结构变得更为明显,无菌保留3个月未见明显降解。平均孔径(14.9±2.5)μm,孔隙率达(90.4±2.2)%。脱细胞支架细胞外基质成分层粘连蛋白(Laminin,LN)强阳性表达、纤维粘连蛋白(Fibronectin,FN)和Ⅳ型胶原(Collagen Ⅳ,Col Ⅳ)弱阳性表达。神经干细胞与脱细胞支架共培养,HE可见细胞外基质支架间大量细胞粘附; SEM下可见大量神经干细胞粘附在支架材料表面,部分细胞表面有突起。【结论】初步研制的脱细胞脑组织支架呈立体空间网状结构,部分保留了细胞外基质成分,并具有良好的细胞相容性。  相似文献   
110.
目的 观察改良的酶(浓度为2g/L的胶原酶)消化后植块法体外培养雪旺细胞(SCs)效果,探讨高效获取高纯度、高活性SCs的培养纯化方法.方法 取新生SD大鼠坐骨神经,剥离神经外膜,剪块,分别采用单酶消化后植块法与双酶消化法进行培养.以活细胞计数和S-100单抗标记相结合判断SCs增殖和纯化程度,比较2种方法的优劣.结果 改良的单酶消化后植块法可获取3.5x106个SCs,成活率为96%,纯度达94%以上:双酶消化法约获取3.0×106个SCs,成活率为92%,纯度达90%.结论 采用改良的酶消化后植块法培养SCs,可较快得到数量多、纯度高的SCs,符合实验要求,值得推广应用.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troduce an efficient method for culturing and purifying Schwann cells (SCs) in vitro. Methods Sciatic nerves were harvested from neonatal SD rats and the epineuria were removed. Single enzyme digestion combined with explans and double enzyme digestion were employed, respectively, to digest the nerve tissues following trituration. The proliferation of SCs and degree of purification were evaluated by viable count method and the combination of S-100 labeled monoclonal antibody and SCs. Results Proximally 3.5 × 106 cells were harvested with 96% survival rate and a purity of Schwann cells over 94% by single enzyme digestion combined with explans, however only 3.0×106 cells were gained with the purity being 90% and survival rate being 92% by double enzyme digestion. Conclusion This method yields large amount of viable Schwann cells with high purity and survival rat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