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7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6篇
耳鼻咽喉   15篇
儿科学   14篇
基础医学   5篇
口腔科学   20篇
临床医学   24篇
内科学   5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10篇
外科学   12篇
综合类   91篇
预防医学   24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7篇
中国医学   29篇
肿瘤学   6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61.
有关资料表明,细胞凋亡与肿瘤发生、发展、恶性转移等密切相关,因此筛选特异性药物治疗肿瘤是目前肿瘤学研究热点之一。多糖在分子生物学中起着控制细胞分化,调节细胞生长,衰老和死亡的决定性作用。当归多糖(Anglica polysacchafide,APS)是中医药学补血药当归的主要有效成分之一,近年来APS对造血系统影响及抗恶性肿瘤的实验药理学研究取得较快进展。文献报道APS对多种移植性肿瘤和白血病细胞有抑制作用,但对其机理研究尚不清楚。本研究利用体外细胞培养法,结合流式细胞术研究APS对白血病细胞株K562细胞增殖,细胞周期分布及细胞凋亡的影响。  相似文献   
262.
目的:探讨急性白血病患儿Th1/Th2细胞因子IFN-γ、IL-4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方法(ELISA)检测了29例急性白血病患儿初发时、26例急性白血病患儿完全缓解(CR)后外周血血清IFN-γ、IL-4水平,并与同期20例正常体检儿童对照组比较。结果:急性白血病患儿初发组外周血血清IFN-γ水平较完全缓解组、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完全缓解组IFN-γ水平回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急性白血病患儿初发组外周血血清IL-4水平较完全缓解组、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完全缓解组IL-4水平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儿童急性白血病的发病可能与Th1/Th2细胞因子失调有关,是Th2优势疾病。  相似文献   
263.
目的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人工耳蜗植入患者和家长进行术后的随访调查,以期了解术前检查、术后听力康复和言语训练情况,为人工耳蜗植入提供宝贵经验,为植入患者和家长提供康复指导和帮助。方法 对56例重度和极重度语前聋植入人工耳蜗的患者家长进行问卷调查,调查主要包括患儿的术前评估、植入装置,植入年龄,手术后的言语康复训练、恢复时间、言语发展水平满意度和目前患儿存在的问题,以及为待植入人工耳蜗的家庭提供的建议等内容。结果 调查显示①手术前的听力学和影像学检查较完善,但言语评估不足;②助听器配戴率(47/56),术前配戴助听器者植入人工耳蜗后的满意度与未配戴者无明显差异;③术后66.1%的患儿选择康复机构进行言语康复,9%在家庭训练;两种方式皆选者占16.1%:④75%的家庭对人工耳蜗有适当的期望值。75%认为植入效果与预期一致或更好;⑤53.6%的孩子于术后3-6个月内在听力言语方面表现出明显进步,一年和一年半后表现出明显进步的儿童分别占25%和5.4%,16.2%的植入者尚未表现出明显效果;⑥70%家长认为如不能通过助听器获得很好的听力补偿应尽早植入人工耳蜗。产品的选择、售后服务和持久的康复训练也是至关重要的。结论 ①家长及专业人员应重视术前的全面评估;②家长应充分了解人工耳蜗知识,有助于聋儿术后得到及时有效的康复语言训练:③调查显示植入时间越长,人工耳蜗植入患者的听觉发育效果越明显,故应重视听觉言语的长期培建。  相似文献   
264.
肾结石病合并肾盂癌时,常因肾结石而忽略肾盂病变。我院1989-01~2004-04共收治肾结石合并肾盂癌7例,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男5例,女2例,年龄49~71岁。肾结石病史6~40a。左2例,右5例。间歇血尿病史10~90d。5例有腰痛病史。IVP检查7例,肾不显影5例,2例多发肾结石合并重度积水,其中1例提示肾盂有充盈缺损。膀胱镜检查4例,输尿管口喷血2例,其中1例伴发膀胱肿瘤。4例行逆行尿路造影,2例有肾盂充盈缺损。B超检查7例,均显示肾结石伴中重度肾积水,其中2例提示有肾盂肿瘤。CT检查7例,4例提示有肾盂肿瘤。4例行多次尿脱落细胞检查,阳…  相似文献   
265.
目的探讨入院应激性高血糖对非糖尿病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肾功能及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760例非糖尿病急性STEMI患者,均行冠脉介入术。以入院时血肌酐≥26.4μmol/L或入院48 h内增加50%作为急性肾损伤(AKI)的诊断依据分为AKI组和非AKI组。比较2组患者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高血压、高血脂、吸烟、入院前用药情况及入院时血糖、肌酐及其他基线生化参数。统计2组患者住院时间及住院期间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住院病死率,同时应用生活质量评价量表SF-36评价患者出院时生活质量。Logistic回归分析入院应激性高血糖与AKI发生的相关性及对预后的影响。结果 AKI组96例(13%),入院血糖水平、MACE发生率及住院病死率均明显高于非AKI组(P均0.05),住院时间明显长于非AKI组(P0.05),且AKI发生率随入院血糖水平的升高而增加。AKI组SF-36量表中的身体机能、躯体角色、活力、角色情绪、总体健康评分均明显低于非AKI组(P均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入院应激性高血糖可作为AKI发生的独立预测因子[OR=1.10,95%CI(1.03,1.18),P=0.02]。结论入院应激性高血糖可导致急性STEMI患者AKI的发生,增加MACE发生率及住院病死率,并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66.
目的优化蠕虫NADH-延胡索酸还原酶及哺乳动物NADH氧化酶的高通量筛选模型,评价沃特曼内酯F的活性及选择性。方法提取猪蛔虫和猪心线粒体,对温度、pH、NADH浓度和线粒体浓度等参数进行优化,确定最适宜反应条件。在最佳反应条件下测定沃特曼内酯F对猪蛔虫NADH-延胡索酸还原酶和猪心NADH氧化酶的抑制活性。结果猪蛔虫NADH-延胡索酸还原酶最佳反应条件为37℃,pH 6.5,NADH浓度为0.18 mmol/L,线粒体浓度为0.025 g/L。沃特曼内酯F的IC_(50)为5.0 nmol/L:对于猪心NADH氧化酶的IC_(50)大于6.2μmol/L。结论沃特曼内酯F是一种选择性猪蛔虫NADH-延胡索酸还原酶的抑制剂,抑制活性达到了nmol/L级,具有成为新型抗蠕虫药物的潜力。  相似文献   
267.
目的评价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旁亢)诊断中^99Tc^m-MIBI显像与血清全段PTH测定结果间的关系。方法对70例临床疑诊甲旁亢患者行血清全段PTH测定和^99Tc^m-MIBI显像。血清PTH〉88ng/L为诊断甲旁亢依据;^99Tc^m-MIBI显像以早期相发现且延迟相显示相对清晰的异常放射性浓聚灶为病变腺体的检出依据。对照最终临床诊断结果,评价鲫Tcm_MIBI显像对病变甲状旁腺的检出效能及与血清PTH检测结果的关系;并以Pearson直线相关分析法分析血清PTH水平与病变腺体体积之间的相关性。结果70例患者中最终证实为甲旁亢者38例。^99Tc^m-MIBI显像对70例患者的诊断准确性为90.0%(63/70);在PTH正常组为80.0%(12/15),在PTH升高组为92.7%(51/55);假阳性均见于PTH正常者。若^99Tc^m-MIBI显像诊断甲状旁腺病变以PTH升高为前提,则总体诊断准确性为94.3%(66/70);Pearson直线相关分析显示,原发性甲旁亢患者血清PTH水平与病变腺体体积之间呈正相关(r=0.782,P〈0.001)。结论甲状旁腺病变腺体行^99Tc^m-MIBI显像时应先测定血清PTH,以提高^99Tc^m-MIBI显像的诊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268.
通过介绍高压蒸汽灭菌的原理,分析高压蒸汽灭菌低温出现的原因;并且深入探讨灭菌过程中低温现象相应的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269.
目的观察多胺生物合成抑制剂二氟甲基鸟氨酸(difluoromethylornithine,DFMO)对人喉鳞状细胞癌细胞Hep-2生长特性及端粒酶活性的影响,以期为抑制多胺生物合成逆转肿瘤恶性表型的分子机理寻找线索.方法根据细胞形态、细胞生长曲线及流式细胞计(flowcytometer)观察分析Hep-2细胞生长状况;用端粒酶重复序列扩增法(telomeraserepeatamplificationprotocol,TRAP)检测Hep-2细胞端粒酶活性.结果DFMO(2.5mmol/L或5mmol/L,5d)处理Hep-2细胞,其生长受到明显抑制;G1期细胞增多,而S期细胞减少;细胞形态及FCM证明有细胞凋亡诱导;端粒酶活性受到明显抑制.当用腐胺与DFMO同时处理Hep-2细胞时可防止上述变化的发生.结论多胺生物合成抑制剂可引起Hep-2细胞的增殖抑制及凋亡诱导,这些变化与端粒酶活性的抑制有关.提示端粒酶的抑制可能是抑制多胺生物合成导致肿瘤恶性表型逆转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70.
缺血性脑白质病变(white matter lesions,WML)表现为大脑结构和功能发生实质性的受损,常见于60岁以上的老年人,主要影响患者的认知功能、运动功能以及日常交流,但是其发病机制至今尚不明确.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esting-state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