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3篇
临床医学   2篇
综合类   93篇
预防医学   7篇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哈尔滨医科大学在2005年开始实施基础课程整合以后,成立了临床课程整合教学改革研究组,经过分析、对比、学习和研讨,制定了临床课程整合方案,并于2008年开始实施,目前已完成二轮教学实践,取得了一些成效. 课程整合的方式分为两种模式:以器官系统或疾病为基础的课程模式和以问题为基础的课程模式[1].  相似文献   
42.
王国华  杨平  徐娟  曹德品 《中国校医》2010,24(10):771-772
目的构建一个多层次、深层次,具有明确发展取向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来帮助大学生追求或回归健全的学习人生,顺利完成学业,实现自身价值。方法主要运用的方法有查阅文献法、头脑风暴法、专家访谈法等,并结合医学院校实际工作情况研究探索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结果经过长期的实践与探索,我校逐步形成了科研、教学与服务"三位一体"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即以开展心理健康的科学研究,来创新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与方法;以教学为主渠道,来普及心理健康知识;以开展心理健康服务的实践,来丰富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结论将科研、教学及服务三者有机结合起来,使医学院校大学生综合素质整体提高。  相似文献   
43.
44.
本文首先概述对线上教学的认识与理解,然后介绍了哈尔滨医科大学对线上教学的积极设计与实践,并通过对教师和学生的反馈,全面了解在线教学的质量。通过调查,本研究发现目前线上教学存在教师难以高效应用教学平台、受限网速和硬件设备条件、个别教师对线上教学认识和重视不足、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不足及难以开展实验和实践教学等问题。对此,本研究提出转变线上教学理念、改革线上教学方式、完善线上教学平台功能、优化线上课程资源等对策,以期及时总结线上教学情况、改进不足之处并推广先进经验,保证后续线上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45.
目的了解医务人员在遭受工作场所暴力后的心理与行为反应以及组织应对策略。方法采用自拟问卷调查进行数据收集,共收集786份有效调查问卷。结果医务人员遭受暴力后心理反应依次为:愤怒(32.2%)、无安全感(21.9%)和委屈(15.6%);应对行为依次为:耐心解释(0.60%)、上报上级(0.50%)和忍气吞声(0.29%);科室和医院的组织对应依次为:领导出面调解(0.58%)、精神安抚(0.56%)、报警(0.28%)和让医务人员息事宁人(0.25%);50.80%的医务人员认为医院在处理暴力事件不够得当;68.20%的医务人员从未参加过预防暴力的培训。结论工作场所暴力给医务人员带来多种负面情绪,个人应对方式具有被动特点,然而,组织应对资源有限。科室和医院多采取息事宁人、控制事态和减少影响范围的组织应对方式,而常常忽视对医务人员的心理安抚与精神补偿,不但如此,暴力的预防、防范和处理应策略对并没有得到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46.
目的了解医学生健康相关行为的现状及其特点,为制定对策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某医科大学的学生进行健康相关行为调查与分析。结果在危害医学生健康的行为因素中,吸烟占21.10%,饮酒占75.00%,每天睡眠时间少于6个小时占24.24%。多种行为报告率男生高于女生,三个专业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不良行为对医学生的健康影响很大,应针对不同的专业、性别给予医学生不同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指导。  相似文献   
47.
七年制医学教育是20世纪80年代开始在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中付诸实施的长学制医学教育新模式,其核心目标是为了培养具备良好职业素质的优秀医学人才。为此,哈尔滨医科大学开展了以胜任能力为导向的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课程改革,从知识、能力和态度三个层面确立了20个方面、121项岗位胜任能力,建立了七个课程群,在课程群内开展课程整合,实施了PBL教学,构建了以胜任能力为导向的课程体系。2008年,学校将新的课程体系应用于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取得较好的实践效果。  相似文献   
48.
目的 初步研究适用于中国医学院校教师对临床医学专业课程整合态度的测量工具。方法 利用文献法、专家访谈法,设计教师对临床医学专业课程整合态度调查问卷。运用因子分析法和Pearson相关系数评价结构效度:用内容效度指数I-CVI及S-CVI评价内容效度:用Cron—bachalpha系数、分半信度评价其信度。结果 因子分析提取3个主成分解释总变异的59.219%,旋转后因子1-3分别定义为对临床医学专业课程整合的价值认同、参与意向、情感倾向。3个因子和总问卷的Cronbach’sd系数分别为0.922、0.903、0.728和0.862。结论 该测量工具的信度、效度可接受,可以为国内的类似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9.
培养医学生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这是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培养目标的一个方面。科研能力的培养是要求学生获得科学研究方法和科学实验的基本技能。我校七年制原教学计划是在第七学年集中时间进行科研训练和准备论文。鉴于临床学科教研室师资和实验室条件与基础学科教研室相比要差,且学生进入临床前应有科学研究的初步能力,因此我们调整了教学计划,在完成基础医学阶段课程并通过基础医学综合考试后,即第8学期开始,充分利用基础医学各学科前期导师的力量和实验室的条件,集中开科研训练课。学校为此发布了《对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学生进行科研训练的通知》,对七年制学生科研训练作了相应的规定。 (一)科研训练的目的和基本要求对学生进行科研训练的目的,一是,培养较强的科研意识;二是,在导师指导下开展科学实验  相似文献   
50.
临床教学基地的建设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建设适合我国医学教育事业发展需要的临床教学基地,培养高质量医学人才,我校进行了临床教学基地建设的研究与实践,最早在全国医学院校中实行了“院系合一”、“院院合一”、“小教务处大学院”的管理体制;树立了“教学为主”的“临床医学院教育价值观”,摆正了教学、科研、医疗三者关系;建立了“自我约束、自我发展、自主教学”的临床教学机制,走出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医院‘办学’”的新路;建立了全方位、封闲式的临床教学管理模式.形成严格规范的管理制度,保证了临床教学的良性运行。经过10余年的建设和发展,我校理顺了临床教学管理体制,强化了教学工作在临床教学基地的中心地位,环境条件达到国内同类院校一流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