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篇
  免费   8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2篇
综合类   32篇
预防医学   62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3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8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21.
目的 探讨低浓度混苯对作业工人神经行为功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WHO推荐的神经行为功能核心测试组合(NCTB) ,对接触混苯的 76名女工和对照组 6 9名女工进行神经行为功能的测试及健康状况检查。结果 在混苯浓度分别低于国家最高容许浓度环境中 ,女工的情感状态、简单反应时、数字跨度、手提转捷度、数字译码、视觉记忆及目标追踪测试结果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 (P <0 0 1)。结论 长期接触低浓度混苯导致工人神经行为功能明显降低 ,神经行为功能测试可用于混苯作业的早期评价指标低浓度混苯作业对工人神经行为功能的…  相似文献   
22.
芜湖市大学生艾滋病KAP调查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近年来,艾滋病和HIV感染在全国呈蔓延播散趋势.艾滋病流行不仅给人民健康带来了危害,而且给社会经济发展和稳定带来了极大的影响,已成为中国目前面临的主要公共卫生问题[1].对艾滋病知识掌握的多少和有关问题的认识如何与中国艾滋病的流行态势密切相关[2~4].为了解芜湖市高校学生对艾滋病的认知情况,为以高校为基础的艾滋病宣教计划提供背景材料,我们进行了艾滋病相关问题的KAP调查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皖南医学院、安徽师范大学、安徽机电 学院的1~4年级大学生. 1.2 方法根据不同专业和年级进行整群随机抽样,利用卫生部艾滋病预防与控制中心提供的调查表,稍作修改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艾滋病知识、态度和个人行为等方面.由经过统一培训的调查员组织学生以班为单位进行不记名答卷 ,在规定时间内当场交卷. 1.3 数据处理全部问卷采用SPSS(8.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本次调查共发问卷1 300份,收回有效问卷1 272份.其中男生746人,女生526人;医学类216人,非医学类1 056人;年龄在17岁~25岁之间,平均年龄 21.1岁;来自农村者占60.93%,城市者占39.07%. 2.2 不同专业学生对艾滋病知识了解的情况 3条艾滋病传播途径知识中,经血液和性传播的认识正确率均较高,且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 .05),医学专业学生对母婴传播途径的认识正确率(90.74%)高于非医学专业(79. 73%)(P<0.01).对使用避孕套能预防艾滋病的认识正确率分别为况,实行一对一发放(收一发一),不得多发,严格掌握使用回收量,以控制库房存货量,并便于集中毁形处理,以免流入市场重复使用.  相似文献   
23.
目的:探究甘油三酯(triglycerides,TG)-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体质量(body weight,BW)指数(TG×TC×BW index,TCBI)与颈动脉病变的相关性。方法:以2016年11月至2019年10月安徽省马鞍山市某医院住院、疑似稳定性颈动脉病变、满足纳入标准的患者2 290人为研究对象。根据彩色多普勒检测结果将研究对象分为颈动脉病变组(n=1 352)和对照组(n=938)。收集所有患者的一般人口学特征、临床特征、彩色多普勒检查指标和血生化检测指标。建立回归模型分析TCBI与颈动脉病变的关系。结果:颈动脉病变组的TCBI(χ2=34.018,P<0.001)高于对照组;高TCBI组血脂异常(χ2=143.933,P<0.001)、糖尿病(χ2=29.946,P<0.001)的检出率及颈内动脉阻力指数(internal carotid artery resistance index,ICA-RI)(t=2.468,P=0.014)、三酰甘油-葡萄...  相似文献   
24.
从中国知网(CNKI)上检索医学机能实验研究论文并进行筛选,对所获得的1115篇论文的数量-时间分布特征、期刊分布特征及涉及的改革类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论文发表数量于2006-2010年间最多;论文最常见的类型是分析总结,近年关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资源和课程考核方面的内容逐渐增多;刊登论文最多的前3位杂志分别为《基础医学教育》《卫生职业教育》和《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相似文献   
25.
目的:了解芜湖市建筑工人艾滋病知识、态度、行为状况,为今后开展建筑工人艾滋病健康教育活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方便整群抽取芜湖市五个建筑工地445名工人进行调查。结果:调查对象的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为39.1%,仅有24.7%的人知晓"蚊子叮咬不会传播艾滋病",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参加工作时间长、文化程度高、通过报刊书籍和免费宣传材料获取知识是艾滋病知识知晓率的促进因素。艾滋病歧视方面仅有36.6%的人愿意和艾滋病人做朋友,艾滋病知识得分越低越容易发生歧视行为(r=0.356,P=0.000)。13.4%的建筑工人初次性行为年龄≤18岁,21.6%的人有多个性伴侣;10.0%的人最近1年有过商业性行为,56.0%的人在发生商业性行为时从不使用安全套。结论:建筑工人艾滋病知识知晓率比较低,对艾滋病病人或感染者存在歧视现象,其自身存在着艾滋病传播的高危行为。  相似文献   
26.
[目的]探讨农村居民抑郁、焦虑状况及其与负性生活事件的关系,为改善农村居民心理素质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对某地居民采取整群抽样方法,共调查1 624名常住农村居民;焦虑、抑郁症状的评定采用Zung编制的焦虑自评量表(SAS)和自评抑郁量表(SDS),生活事件评定采用自评生活事件量表(LES). [结果]居民抑郁、焦虑症状检出率分别为32.7%、20.3%,较常发生的负性生活事件为工作或学习压力大、经济困难、对工作不满意、子女教养问题、与同事或邻里不和等问题,负性生活事件与抑郁、焦虑显著相关(P<0.01).男性、文化程度高是抑郁发生的保护因素,高应激量是抑郁、焦虑发生的危险因素. [结论]农村居民的抑郁、焦虑发生情况不容乐观,与负性生活事件相关.  相似文献   
27.
目的分析村医有关艾滋病知识、态度以及职业防护情况,为有针对性地开展艾滋病防治知识和职业暴露防护知识宣传提供依据。方法选取安徽两个县的部分乡镇的村医132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村医艾滋病知识平均知晓率为91.13%,其中传播途径知晓率为85.86%,非传播途径的知晓率为95.08%,男性的知晓率高于女性;上级主管部门培训、医学教材和报刊杂志为村医获得艾滋病知识的三个主要来源途径。96.97%的村医对艾滋病感染者/病人表示同情并愿意给予帮助、照顾或治疗和护理,但歧视现象仍然存在,其中25.76%的调查者同意将感染者/病人隔离、超过12.12%的调查者不愿意与感染者/病人共用劳动工具。村医男性与女性之间对感染者/病人在握手、共餐、购物、保守秘密以及照顾方面的态度也存在差异,男性的歧视态度低于女性。在日常工作中村医采取防护措施和进行器械消毒的比例较低,过去一年中受到针具和器械刺伤的比例高达23.48%。结论加强对村医培训,消除其艾滋病认知的误区,提高其防护艾滋病的意识和能力。  相似文献   
28.
人体蠕形螨主要寄生在皮脂发达的部位.以颜面部为主.虫体的活动以及其代谢产物可引致皮肤角化过度、真皮层毛细血管增生、扩张以及发生痤疮、疖肿等[1],影响容颜,近年愈来愈引起人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29.
农村外出务工人员艾滋病知识、态度和行为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对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情况,探索适合农村外出务工人员预防控制艾滋病的教育措施,为有关部门制定相关的政策提供基础资料.方法 选取安徽省濉溪县某乡镇外出务工人员408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农村外出务工人员艾滋病知识来源主要是通过电视广播(77.7%)、宣传画(56.9%)、报刊杂志(55.0%)和卫生防疫人员(39.2)等途径.外出务工人员对艾滋病知识的知晓率为66.3%,其中艾滋病传播途径的知晓率为77.0%,非传播途径的知晓率为63.9%;不同性别以及初中文化程度的调查对象,其传播途径与非传播途径知晓率之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传播途径和非传播途径的知晓率在不同文化程度间的差异也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只有21.3%的外出务工人员认为自己处于感染艾滋病的危险之中,大多数人仍觉得这种威胁离他们很遥远,但有91.2%的人能主动学习预防艾滋病知识.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在打工期间婚外性行为方面男女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对婚前性行为的看法以及在性生活中使用安全套的比例在男女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男性安全套的使用率高于女性.结论 对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应深入开展形式多样和有针对性的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尤其是非传播途径的教育,以提高其艾滋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从而控制艾滋病的蔓延.  相似文献   
30.
目的:了解农村原发性高血压病人膳食习惯对血压水平的影响,寻找防治措施。方法:运用食物频率询问法调查农村1395个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膳食习惯对高血压人群的收缩压和舒张压的影响。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教育程度、吃饭是否定量及动物性食物、腌制品和蔬菜的摄入频率对基线收缩压有显著性影响;豆类及其制品、白酒、主食及蔬菜的摄入频率以及喜食辣、咸口味等变量对基线舒张压也有显著性影响。逐步回归分析显示性别、年龄、吃饭是否定量、腌制品的摄入频率和蔬菜的摄入频率对基线收缩压有显著影响;而影响基线舒张压有显著性影响的变量有性别、吃饭是否定时、蔬菜、白酒的摄入频率等因素。结论:农村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膳食习惯可能影响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基线血压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