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2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13篇
药学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21.
22.
SWI技术在肝硬化铁质沉积再生结节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磁敏感加权成像(SWI)探测肝硬化铁质沉积再生结节(SN)的价值。方法对46例肝硬化患者行常规MR T1W、T2W、T2*W及SWI检查。对各方法采集的图像进行分析,评估各方法探查SN的能力。结果 SWI较常规T2W、T1W、T2*W技术在探测结节数目和结节的可见度方面有明显优势。结论 SWI技术能够更清晰、全面地显示肝硬化结节,检出肝硬化结节更敏感,可为临床更准确地评估肝硬化患者的病情提供重要影像学信息。  相似文献   
23.
目的:探讨低场强梯度回波短时反转恢复序列(GE STIR)在膝关节骨挫伤中的应用。方法:通过28例膝关节外伤病例在常规SE、TSE和GE STIR序列中的影像表现,分析GE STIR序列的优越性。结果:28例共32个骨挫伤病灶,T1W发现28个(占87.5%),T2W发现26个(占81.3%),在GE STIR序列病灶全部显示(100%)。结论:GE STIR序列对骨挫伤的敏感性较高,能显示微小的骨髓水肿、充血及骨小梁的微骨折,对膝关节外伤具有较高价值。  相似文献   
24.
目的研究膝关节内侧副韧带薄层断面表现及其正常和损伤的MRI表现。方法分析内侧副韧带薄层断面标本解剖特点,对120例正常膝关节内侧副韧带及25例损伤病例MRI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薄层断面清晰显示膝关节内侧副韧带解剖特点,MRI与薄层断面具有很好对应性。MRI能够对内侧副韧带损伤进行准确分级。结论薄层断面与MRI能够清晰显示内侧副韧带的解剖学特点。横轴位MRI分级评价对内侧副韧带损伤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5.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在踝关节结核的诊断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08年12月,经关节镜手术及病理检查证实的影像学资料完整的19例踝关节结核,左踝关节结核9例,右踝关节结核10例。全部病例行踝关节用0.2T四肢关节磁共振常规行矢状位、冠状位、横断位扫描。结果单纯滑膜结核4例,滑膜结核合并关节软骨损伤、踝关节周围韧带损伤共6例,全关节结核9例,伴窦道形成1例,合并距下关节结核1例。滑膜增生MRI在T1加权上呈较为均一中低信号表现,T2加权上呈中高低信号混杂表现。骨质的破坏以及骨髓水肿等改变在脂肪抑制序列可清晰显示,骨质破坏可见关节液及滑膜浸入,骨髓水肿可见骨髓内部的局限性或弥漫性高信号。结论磁共振检查能早期发现关节结核病变,明确病变累及的程度和范围,判定关节破坏程度,与周围软组织关系,有助于踝关节结核的早期诊断与选择合理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26.
目的探讨膝关节结核的MRI表现及其临床应用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本科2003年3月~2005年12月,经关节镜手术及病理检查证实的影像学资料完整的19例患者20个膝关节结核,其中单纯左膝6例,单纯右膝12例,双膝1例。全部病例行膝关节ArtoscanC四肢关节专用扫描系统矢状位、冠状位、横断位MR扫描。结果单纯滑膜结核4例,滑膜结核合并半月板损伤、关节软骨损伤、交叉韧带损伤共6例,全关节结核10例。滑膜增生MRI在T1WI上呈较为均一中低信号表现.T2WI上呈中高低信号混杂表现。骨质的破坏以及骨髓水肿等改变在脂肪抑制序列可清晰显示,骨质破坏可见关节液及滑膜浸入.骨髓水肿可见骨髓内部的局限性或弥漫性高信号。结论MRI能早期发现关节结核病变.明确病变累及的程度和范围,判定关节破坏程度.有助于膝关节结核的早期诊断与选择合理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27.
目的对比研究膝关节髌内侧滑膜皱襞在直接关节造影磁共振(MRA)检查下的影像和在关节镜检查下的形态表现,分析滑膜皱襞MRA影像与镜下分型之间的相关性,以提高MRA对髌内侧滑膜皱襞综合征的诊断率。方法甲组,选取我院33例已在关节镜下确诊为膝关节髌内侧滑膜皱襞综合征的患者,按照Sakakibara分型标准分为4组,测量患者术前膝关节MRA影像中髌内侧皱襞相对宽度,拟定在MR图像中使用滑膜皱襞相对宽度作为指标进行分型诊断的初步数据范围。乙组,选取34例已行MRA检查的患者,按照MRA分型标准分为3组,关节镜下对MRA分型诊断的初步标准进行验证。结果甲组33例患者33膝MRA图像测量结果显示,SakakibaraA型滑膜皱襞相对宽度为(0.226±0.039);B型(0.463±0.053);C型(0.738±0.037);D型(0.825±0.026)。A、B型与C型皱襞相对宽度测量结果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D型与C型之间无明显差异。乙组34例34膝MRA分型和关节镜分型的一致性检验结果:Kappa值>0.6;符号秩检验Wilcoxon法的P值>0.05。结论膝关节髌内侧滑膜皱襞MRA表现与关节镜下形...  相似文献   
28.
项毅  杨柳  段小军  杨滨  王晓宇  文亚名  郭林 《重庆医学》2006,35(20):1848-1850
目的通过研究膝关节各种骨坏死样MRI信号与组织病理学变化的关系,提高MRI在诊断膝关节骨坏死中的价值,揭示各种膝关节骨坏死样MRI信号的组织病理学本质。方法对2006年1~7月在本中心行TKA手术的29例患者全部行患膝关节X线片检查,其中25例行患膝关节MRI检查,对其中软骨下骨存在骨坏死样MRI信号(脂肪信号型:T1加权高信号区,T2加权中等信号区;血液信号型:T1加权及T2加权均为高信号区;水样信号型:T1加权低信号区T2加权高信号区;纤维信号型:T1加权及T2加权均为低信号区)的5例患者(男1例.女4例,平均年龄65.8岁)术后取截骨标本,通过精确的测片定位截取标本,对异常信号部位骨质行HE染色光镜检查,并与术前MRI进行对照。结果5例患者术前MRI共发现8处骨坏死样异常信号,其中股骨内髁5处,内侧胫骨平台3处;MRI信号分类:无脂肪信号型及血液信号型,水样信号型6处,纤维信号型2处。相应组织学检查均证实为骨坏死的病理学Ⅱ~Ⅳ期(Ⅰ期:坏死期;Ⅱ期:修复期;Ⅲ期:坏死骨组织主要修复期;Ⅳ期:继发骨关节炎期)。结论膝关节骨坏死样病变的MRI分型反映了不同的病理学基础,根据不同的MRI信号分型可以大致判断骨坏死的病理学分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