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8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2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21篇
内科学   38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49篇
综合类   45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28篇
  1篇
中国医学   2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患者女 ,5 8岁 ,因活动后心悸 1年 ,加重半个月入院。自述近一年来常心悸 ,活动后明显 ,近半个月加重。疑为“冠心病” ,为明确诊断做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入院。 10年前因胆囊息肉行胆囊切除术 ,否认脑出血病史 ,否认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等病史。血压 :110 80mmHg (1mmHg =0 133kPa) ,脉搏 72次 min ,呼吸 16次 min ,五官端正 ,双眼活动自如。心肺听诊无异常 ,四肢活动正常。心电图 :T波低平 ;血脂、血糖正常。入院后行冠状动脉造影术 ,常规消毒 ,给予肝素 2 5 0 0单位 ,先后行左、右冠状动脉造影术 ,患者无任何不适…  相似文献   
32.
目的评价经皮经腔间隔心脏化学(无水酒精)消融术(PTSMA)治疗肥厚性梗阻型心肌病(HOCM)的长期疗效(3.5年).方法1998年8月至2001年10月收治HOCOM119例行PTSMA.入选标准(1)有明显的监床症状(明确的晕厥、心绞痛或心功能不全病史);(2)超声诊断左室流出道(LVOT)宽度<10mm,室间隔(IVS)厚度≥15mm,室间隔/左室后壁≥1.3,SAM征阳性;(3)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愿意接受该治疗患者;(4)经导管压力测定静息左室流出道压力阶差(LVOT-PG)≥50mm Hg(1mm Hg=0.133 kPa),或应激后LVOTG≥70mm Hg.(5)心脏血管解剖适于行PTSMA.除外标准(1)非梗阻性心肌病;(2)合并严重二尖瓣病变;(3)间隔心肌较薄(<15mm)和间隔心肌中部梗阻者;(4)合并其他需要手术的疾患;(5)不能确定靶间隔支及球囊在间隔支固定不确切.其中34例随访近3.5(3.5±0.5)年.在消融术前及术后半年(5~7)个月至3.5年行超声心动图测量室间隔(IVS)厚度及左室流出道(LVOT)宽度.化学消融情况每例患者平均使用无水酒精量为3.0~9(4.2±1.8)ml,无水酒精最大用量9ml(该例消融3支间隔支),消融间隔支平均1~3(1.4±0.4)支,34例患者平均住院日为(15.4±4.5)天.术中、术后LVOTPG术前平均静息左室流出道压力阶差(LVOTPG)为(74.6±23.7)mmHg,术中球囊加压后平均压力阶差为(28.8±16.76)mmHg,室间隔消融术后为(20.4±6.24)mmHg,与消融前比差异有显著性(P<0.001).术中及术后并发症34例术中发生一过性房室传导阻滞.Ⅰ°AVB18例(52.9%),Ⅱ°AVB13例(38.2%),Ⅲ°AVB5例(14.7%).术后永久性传导阻滞,Ⅰ°AVB2例(8.8%),Ⅲ°AVB1例(2.9%)植入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术中发生一过性完全右束支阻滞25例(73.5%),一过性完全左束支阻滞5例(14.7%).术后永久性右束支阻滞10例(29.4%),永久性左束支阻阻滞2例(5.88%),术中发生一过性窦性心动过缓20例(58.8%),一过性交界性心律8例(23.5%),室性过早搏动13例(38.2%),室性心动过速2例(5.8%).结果34例术后3.5年随访平均室间隔厚度(15.3±4.6)mm,[术前(23.9±6.0)mm,术后半年(18.4±4.1)mm],平均LOVT宽度(15.8±3.6)mm,[术前(6.6±2.3)mm,术后半年(12.1±3.3)mm].使用NYHA心动能评估,从术前3.2±0.6提高到术后2周1.8+0.8,术后半年1.4±0.5,术后3.5年1.1±0.9.术后3.5年随访,经常规心电图及动态心电图观察,34例患者均无频发室早,短阵室速及其它恶性心律失常.结论PTSMA能显著降低室间隔厚度,增加左室流出道的宽度,改善心功能,随着时间延长疗效逐渐增加.  相似文献   
33.
目的 确定复合异丙酚时瑞芬太尼抑制维吾尔族患者气管插管及切皮反应的半数有效血浆浓度(EC50).方法 择期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维吾尔族患者30例,ASA分级Ⅰ或Ⅱ级,年龄20~60岁,体重指数18~ 30 kg/m2.静脉输注异丙酚维持BIS值40~ 50时,TCI瑞芬太尼,初始Cp 6.0ng/ml,待Ce与Cp达平衡后静脉注射顺式阿曲库铵0.2 mg/kg,2 min后行气管插管.患者气管插管后初始Cp为6.0 ng/ml,待Ce与Cp达平衡后开始切皮.发生气管插管反应和(或)切皮反应,则下一例患者采用高一级浓度,否则采用低一级浓度,浓度梯度为0.5 ng/ml.发生气管插管反应和(或)切皮反应的标准:收缩压升高超过基础值15%和(或)心率>90次/min且持续时间>15s.计算瑞芬太尼抑制气管插管及切皮反应的EC50及其95%可信区间(CI).结果 复合异丙酚维持BIS值40 ~ 50时瑞芬太尼抑制气管插管及切皮反应的EC50及其95% CI分别为3.4(2.3 ~ 4.5) ng/ml和3.8(2.8~4.9) ng/ml.结论 复合异丙酚维持BIS值40~50时瑞芬太尼抑制维吾尔族患者气管插管及切皮反应的EC50分别为3.4和3.8 ng/ml.  相似文献   
34.
妇科不同剂量吗啡硬膜外术后镇痛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儒学朴素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理解为作者写作“三论”提供了文化上的支持。文化一旦以传统的形式积淀下来 ,便包含了超越时空的合理性因素。在“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中 ,“各民族的精神产品成了公共的财产”。孔子的出现正是中国同世界文化对话的产物。同时 ,西方哲学家  相似文献   
35.
人际交往能力是大学生走出校门,步入社会所必备的技能,是大学生获取知识、谋求技能、规划职业、施展才能的关键。如何在学校引导大学生合理利用闲暇时间提升人际交往能力,应作为高校闲暇教育研究的重点之一,学校应以提高学生利用闲暇时间培养人际交往能力的意识为前提,在理论教学与实践指导相结合的基础上,变被动学习为主动体验,着力为学生搭建提高沟通技能的有效平台,以培养适应时代及社会需求的创新型人才。  相似文献   
36.
【病例】男,54岁,突发心前区疼痛18h,诊断“急性下壁、正后壁心肌梗死,心律失常、Ⅲ。房室传导阻滞”,为行介入治疗而转入我院。查体:BP130/90m/nHg(1mmHg=0.133kPa),神清语明,痛苦表情,双肺无干、湿啰音,心律整,心率100次·min^-1,未闻及杂音。腹软,无压痛、反跳痛,肝、脾均未触及,双下肢无水肿。  相似文献   
37.
赵莉  杨飞  徐桂萍 《新疆医学》2011,41(9):29-31
目的:观察帕瑞昔布钠用于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的镇痛效果。方法:择期行髋关节置换术患者60例,年龄60~75岁,随机分为3组,A组于术前30min注入帕瑞昔布钠40mg(4ml)、B组于缝合切口时注入帕瑞昔布钠40mg(4ml)、C组于缝合切口时注入0.9%氯化钠4ml,术毕连接舒芬太尼静脉镇痛泵。视觉模拟评分(VAS)和Ramsay镇静评分分别评估术后0、4、8、12、24和48h的疼痛程度和镇静程度;记录术后镇痛药补救的量;评价术后48h内的并发症的情况;评价患者的麻醉满意度;记录不良反应。结果:术后疼痛的VAS评分比较:在术后0,4,8,12,24和48hA组和B组的VAS评分均小于c组,且A组和B组在术后4h的VAS评分与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Ramsay镇静评分与c组在术后4h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8h内三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呼吸抑制、头晕、恶心、呕吐和排尿困难)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术后c组较A组利B组术后追加镇痛药的患者例数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帕瑞昔布钠联合舒芬太尼能有效抑制老年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疼痛,但帕瑞昔布钠超前镇痛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38.
39.
目的 探讨瑞芬太尼对人结肠癌COLO205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人结肠癌细胞COLO205,按完全随机法分为两组:正常对照组和瑞芬太尼干预组.四甲基偶氮唑盐(monotetrazolium,MTT)法检测瑞芬太尼在相同浓度的条件下不同时间点对结肠癌COLO205细胞增殖的影响,测得抑制率并计算半数抑制浓度值,应用凋亡试剂盒结合流式细胞仪检测瑞芬太尼对人结肠癌COLO205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 MTT结果显示,相同浓度的瑞芬太尼干预结肠癌COLO205细胞,分别在24、48、72 h测算半数抑制浓度结果为(50.6±4.0)、(43.6±3.7)、(36.0±1.1)nmol/L;瑞芬太尼干预组凋亡率为(59±9)%,对照组凋亡率为(71±15)%.结论 瑞芬太尼能抑制结肠癌COLO205细胞增殖,促进其凋亡.  相似文献   
40.
目的 评价与分析右美托咪定对老年行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患者围术期应激反应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笔者医院收治的择期行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的老年患者180例为研究对象,ASA分级Ⅰ~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上述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90例)和对照组(90例),观察组通过在麻醉诱导前30min给予负荷剂量的右美托咪定(0.5μg/kg),然后以维持剂量0.3μg/(kg·h)的速率输注至手术结束。而对照组患者给予等负荷量和维持剂量的生理盐水。分别在不同时间点,包括麻醉前(T1)、患者手术结束时(T2)、患者手术结束后30min(T3)及患者手术结束后24h(T4)记录其血流动力学指标如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及外周血氧饱和度(SpO2)水平。通过运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两组患者各时间点应激指标如血浆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及皮质醇(COR)水平,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其T淋巴细胞亚群和NK细胞水平。结果 与T1时点比较,对照组T2、T3时点的MAP显著升高,HR显著加快,而观察组MAP明显降低,HR显著减慢(P<0.05)。通过与对照组患者比较,观察组T2、T3时点MAP显著降低,HR显著减慢(P<0.05),两组患者各时间点Sp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在T2、T3和T4时点应激指标包括血糖、皮质醇、血浆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水平明显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在T2、T3和T4时点CD3+、CD4+、CD4+/CD8+和NK细胞水平显著升高(P<0.05)。结论 右美托咪定可显著降低老年行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患者围术期的应激反应,改善其机体细胞免疫功能,有利于促进患者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