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5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7篇
特种医学   8篇
外科学   95篇
综合类   14篇
预防医学   1篇
  1篇
中国医学   1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31.
腰痛是一种腰部疼痛综合征,涉及到腰部肌肉、筋膜、韧带、关节以及椎间盘等结构的病损,它以反复腰部疼痛为主要表现,伴有或不伴有下肢放射痛,一般呈现持续性钝痛或隐痛,剧烈疼痛者比较少见。  相似文献   
132.
腰椎椎体后缘离断症的组织病理学观察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被称之为腰椎后缘椎缘骨的疾病 ,随着CT和MRI的普及逐渐被临床医生所认识 ,但它的发病机制并不清楚。有学者[1] 认为本病是由于青少年时期椎体后缘环状骨骺断裂 ,髓核组织经此裂隙侵入骨骺与椎体组织所致 ,因此把本病称之为“腰椎椎体后缘离断症” ;也有学者认为本病是椎体后缘的创伤骨折所致。我们通过对本病的临床资料分析和组织病理学观察发现本病实质上是一种发生于腰椎椎体后缘终板的骨坏死症。1.临床资料 :本组共 12例 ,男 9例 ,女 3例 ,年龄 19~ 6 1岁 ,平均 4 0 1岁。病程 2个月~ 36年 ,平均 10 2年。 3例有腰部外伤史。主…  相似文献   
133.
目的研究膨胀式椎体间融合器(B-twin)联合椎弓根钉系统在腰椎退变性疾病中的应用效果和手术技术。方法16例退变性腰椎间盘突出、椎管狭窄和腰椎滑脱的患者采用膨胀式椎体间融合器(B-twin)联合椎弓根钉系统手术治疗。结果术后患者症状即刻缓解,经随访4-29个月,平均13个月,椎体间融合率100%,采用Otani评定标准,优良率99%,无假关节形成、融合器移位、椎弓根钉松动或断裂等并发症。结论膨胀式椎体间融合器可撑开并维持椎间隙的高度,恢复脊柱生理曲度,利于椎体间植骨融合,对椎板,小关节的损伤较小,容易置人。联合椎弓根钉系统在腰椎退变性疾病中的应用可取得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4.
椎弓根钉-椎板钩系统固定植骨治疗年轻人腰椎峡部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椎弓根钉-椎板钩系统内固定治疗腰椎峡部裂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0例青少年峡部裂患者进行峡部修整,局部植骨,钉-钩系统内固定。结果30例经6-48月(平均26个月)随访,按Nakai标准评价,优良率97%。结论钉钩系统节段内固定治疗腰椎峡部裂固定可靠,植骨融合率高,是一种有效的方法,但应该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  相似文献   
135.
后外侧与后路椎体间融合术治疗腰椎疾患的疗效和适应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大量文献表明,在治疗由于椎间盘退变引起的顽固性腰痛方面,腰椎融合术优于非手术治疗和单纯减压的疗效。腰椎融合术目前已经成为普遍应用的手术.数量逐年增加。据一项统计表明151,在1996年至2001年之间.美国每年腰椎融合手术数量以77%的速度增加。  相似文献   
136.
目的 评估颈椎Hybrid手术治疗多节段颈椎病的短中期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2012年6月至2014年4月武警总医院脊柱外科应用Hybrid手术治疗多节段颈椎病患者49例,其中男26例,女23例,平均年龄53.4(43~62)岁.49例患者中神经根型颈椎病5例、脊髓型颈椎病10例、混合型颈椎病34例;双节段10例、三节段39例.通过颈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和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及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OA)评估术后疗效,同时随访颈椎动力位X线片评估全颈椎节段手术前后的活动度(ROM).结果 术后随访24~46个月,平均(42.6±2.2)个月.术前、术后3个月和末次随访的颈痛VAS评分分别为(6.9±1.4)、(2.5±0.9)和(0.7±0.6)分(P<0.05);颈椎NDI分别为(24.6±8.6)、(17.8±6.1)和(13.8±4.2)分(P<0.05);颈痛JOA分别为 (11.9±2.8)、(12.6±1.5)和(14.8±1.4)分(P<0.05);颈椎ROM分别为 (44.2±8.1)、(34.1±6.8)和(30.4±9.5)°(P<0.05).结论 Hybrid术式治疗多节段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满意,能保留置入节段一定的活动度,可作为多节段颈椎病治疗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37.
动力稳定系统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的研究近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彭宝淦 《武警医学》2011,22(2):93-96
脊柱融合手术一直是治疗腰椎不稳和机械性腰痛的主要手段。随着生物医学技术的进展,包括椎弓根螺钉固定系统和骨形态发生蛋白在脊柱融合手术中的应用,使融合率能达到90%以上,甚至100%。  相似文献   
138.
目的:收集行椎间盘造影结合椎间盘内亚甲蓝注射治疗的椎间盘源性腰痛患者的术后及1年后随访资料进行分析,评估该技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2005年8月~2008年11月,我们对67例诊断为椎间盘源性腰痛并经过正规保守治疗3个月无效的患者,采用椎间盘造影结合椎间盘内亚甲蓝注射治疗治疗.通过对患者术后第2天与1年后视觉疼痛评分比例尺和SF-36躯体疼痛调查问卷评分分析,评价椎问盘内亚甲蓝注射治疗对椎间盘源性腰痛的治疗效果.结果:所有67例患者中,术后2天VAS得分较术前平均降低了4.33,SF-36问卷评分平均上升了20.11;术后获得1年随访的47例患者中VAS得分较术前平均降低了4.16,SF-36问卷评分平均上升了17.55.术后2天内及术后1年VAS得分和SF-36问卷评分与术前相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01).治疗及随访期间未发生任何并发症.结论:椎间盘造影结合椎间盘内亚甲蓝注射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近期疗效比较理想,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39.
张新宇  匡正达  彭宝淦  纪慧茹 《武警医学》2008,19(11):1010-1011
近年来,随着肝移植术后患者的逐渐增多,其术后合并外伤的情况也有所出现,由于这类患者普遍对手术耐受力较差,相关药物的使用和围手术期的监测也有严格要求,使其创伤的救治相对于单纯创伤患者更加复杂,本文就1例肝移植术后合并多发骨折患者的救治情况做以总结。  相似文献   
140.
彭宝淦  施杞 《中国临床康复》2002,6(10):1413-1414,W001
目的 研究椎体骨赘形成的起源和机制。方法 实验研究通过建立颈椎间盘退变动物模型,收集动物颈椎标本。临床收集脊髓型颈椎病病人的颈椎间盘及相邻的上下椎体标本。分别在显微镜下观察兔和人颈椎椎体骨赘形成的动态生长过程。结果 动物椎体骨赘明显来自于椎体周边关节软骨的增生、钙化和骨化。人颈椎退变颈椎间盘周边软骨终板潮标明显前移,钙化和骨化层增厚,形成突向外侧的椎体边缘的骨赘。结论 椎体骨赘来自于周边关节软骨的增生,先形成软骨骨赘,然后通过软骨化和骨化而形成椎体骨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