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5篇
  免费   43篇
  国内免费   17篇
耳鼻咽喉   3篇
儿科学   4篇
妇产科学   8篇
基础医学   10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97篇
内科学   24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14篇
外科学   21篇
综合类   166篇
预防医学   34篇
眼科学   36篇
药学   49篇
  3篇
中国医学   70篇
肿瘤学   11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44篇
  2012年   55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目的 探讨自我认知的团体辅导对大学生应对方式、社会支持的影响,为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遵义医学院临床心理专业学生26例为实验组;对照组为遵义医学院临床其他专业学生52例,以性别、年龄、民族、家庭经济状况、双亲或单亲家庭或父母离异、农村或城市为配比条件,采用1∶2配对.对实验组进行连续7学期的自我认知的团体辅导,两组分别作辅导前后测评比较.测量工具为应对方式问卷;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结果 实验组团体辅导后解决问题、求助、自尊水平、总支持、主观支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自责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实验后的解决问题、求助、自尊水平、总支持、主观支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自责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实验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自我认知团体辅导可以提高大学生社会支持系统的调节能力,指导他们采用积极的应对方式,有助于自我调适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72.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在宫内残留物的应用效果,并总结其声像图表现。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间于我院诊断可疑宫内残留物患者152例,回顾分析所有患者临床资料,将超声诊断结果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结果 152例患者中104例病理确诊为宫内残留物,超声诊断漏诊1例、误诊2例,其漏诊率为0.96%,误诊率为4.17%,敏感度为99.04%,特异度为95.83%,准确率为98.03%,阳性预测值为98.10%,阴性预测值为97.87%。结论超声检查在宫内残留物诊断中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为患者临床诊治提供重要参考依据,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3.
目的探讨桥本氏甲状腺炎(HT)与甲状腺乳头状癌(PTC)的发病情况及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3月至2013年9月在我院行甲状腺全切或部分切除手术且经病理确诊的1983例患者的病例资料并进行分类,分析HT合并PTC的发病风险及HT患者中合并PTC与未合并者的年龄、性别分布。结果HT中合并PTC的发病率为48.27%(98/203),高于非HT中的22.5%(400/1780),发病危险提高了3.22倍(95%CI:2.39~4.33,P=0.000);HT合并PTC患者的年龄范围为17~72岁,在≤20、21~40、41~60和>60岁的分布比例分别为2.0%(2/98)、44.9%(44/98)、48.9%(48/98)和4.0%(4/98);400例未合并PTC的HT患者年龄范围13~79岁,各年龄段分布比例依次为1.8%(7/400)、31.8%(127/400)、52.5%(210/400)和14.0%(56/400),两部分患者年龄分布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615,P=0.014);HT合并PTC患者的男女比例为1∶15.3,低于未合并PTC的HT患者的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315,P=0.000)。结论HT与PTC可能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合并HT较不合并者发生PTC的风险明显增高且患癌年龄提前,患有HT者尤其是女性需及早预防PTC的发生。  相似文献   
74.
目的合成抗肿瘤药物奥沙利铂。方法以氯亚铂酸钾为起始原料,先后与亚硝酸钠、(1R,2R)-环己二胺、硫酸肼、一水合草酸钾反应合成目标化合物。合成的化合物采用元素分析、质谱、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和比旋光度对其结构进行表征。结果与结论合成的化合物结构与标题化合物一致,精品收率为52%。本方法为奥沙利铂的合成提供了一条新型的工艺路线。  相似文献   
75.
目的探讨二烯丙基二硫(DADS)对人白血病K562细胞增殖、诱导凋亡和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采用CCK-8技术检测细胞存活率,进行细胞形态学观察,DNA琼脂糖凝胶电泳和流式细胞仪检测DADS对细胞凋亡及周期的影响。结果 DADS能有效地抑制人白血病K562细胞增殖,15、30、60、120和240μmol/L DADS作用于K562细胞48h后,抑制率分别为26.3%、58.2%、44.7%、62.6%和75.6%。Hoechst形态学观察呈现典型的凋亡形态学改变,琼脂糖凝胶电泳上呈现出凋亡特征性的梯状条带,流式细胞仪检测可见亚二倍体峰并阻滞细胞于G2/M期,30、60和120μmol/L DADS作用于K562细胞12h后,Annexin V/PI双标记法检测早期凋亡细胞率分别为18.59%±0.81%、20.85%±0.65%、23.5%±1.1%(P〈0.05)。结论 DADS呈浓度依赖性抑制K562细胞生长,其机制与诱导细胞凋亡并阻滞细胞于G2/M期有关。  相似文献   
76.
目的 探讨DWI、1H-MRS鉴别诊断结核性脑脓肿与细菌性脑脓肿的价值。 方法 对7例结核性脑脓肿、20例细菌性脑脓肿患者,治疗前行常规MRI、DWI和1H-MRS检查。DWI采用单次激发SE-EPI序列,扩散敏感系数(b值)为0及1000 s/mm21H-MRS采用点分辨选择波谱(PRESS),扫描参数为TR 1000 ms、TE 144 ms。观察两类病变坏死区的常规MRI、DWI及1H-MRS表现特点,分析其ADC值有无差异。采用ROC曲线评价DWI、1H-MRS对结核性与细菌性脑脓肿的鉴别诊断价值。 结果 7例结核性脑脓肿共19个病灶,20例细菌性脑脓肿共23个病灶。结核性脑脓肿病灶坏死区DWI表现为低信号2个,等信号6个,高信号11个;23个细菌性脑脓肿病灶脓腔均呈明显高于脑白质的高信号。结核性和细菌性脑脓肿坏死区平均最小ADC值分别为(1.02±0.11)×10-3mm2/s和(0.55±0.21)×10-3mm2/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H-MRS于7例结核性脑脓肿的8个病灶内坏死区均测到脂质(Lip)峰,未见氨基酸峰;20个细菌性脑脓肿有8个脓腔存在Lip或乳酸(Lac)峰,12个分布各异的多种氨基酸峰。ADC值、1H-MRS鉴别诊断结核性脑脓肿与细菌性脑脓肿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4、0.80,敏感度分别为82.41%、100%,特异度分别为94.43%、60.00%。 结论 结合常规MRI,DWI及1H-MRS对鉴别诊断结核性与细菌性脑脓肿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7.
目的 分析椎管内结核瘤、转移瘤以及神经纤维瘤病的MRI表现及鉴别诊断要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8例椎管内结核瘤、10例椎管内转移性肿瘤、3例椎管内神经纤维瘤病患者的临床和MRI资料。所有病例经临床随访证实,均接受MR平扫,20例同时接受增强扫描。结果 椎管内结核瘤和转移瘤位于颈、胸、腰段多个节段,脊髓内外均有,主要位于髓外硬脊膜下;椎管内神经纤维瘤病主要位于腰段马尾神经周围,颈、胸段脊髓表面见少许结节病灶。3种病变均为多发结节,呈等T1等或稍长T2信号,有明显强化。部分椎管内结核瘤病灶分界欠清,与硬脊膜紧密相连、融合,邻近硬脊膜明显增厚强化、脊髓均见程度不等的片状异常信号,其中5例马尾神经可见增粗、强化。椎管内转移瘤病灶之间分界清楚,未见明显融合,8例邻近硬脊膜者可见轻-中度强化,10例脊髓可见程度不等的片状异常信号,2例可见马尾神经增粗、强化;椎管内神经纤维瘤病病灶分界清楚,邻近硬脊膜、马尾神经未见增厚和强化,脊髓未见异常信号。结论 MRI结合临床综合分析有助于诊断及鉴别诊断椎管内结核瘤与转移瘤和神经纤维瘤病。  相似文献   
78.
镉为银白色软金属,富有挺展性.镉中毒主要由吸入镉烟尘或镉化含物粉尘引起.镉不是人体的必需元素,人体内的镉是出生后从外界环境中吸取的,主要通过食物、水和空气而进入体内蓄积下来.  相似文献   
79.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联合径路手术治疗真菌性上颌窦炎的疗效。方法 58例真菌性上颌窦炎患者采用鼻内镜下联合径路(上颌窦前壁开窗及上颌窦自然口开放至直径≥1.0cm)术式,彻底清除病灶,术中及术后用氟康唑注射液反复冲洗上颌窦。结果本组手术过程顺利,术后组织病理确诊曲霉菌感染48例,毛霉菌感染7例,假丝酵母菌感染3例;术后患者鼻塞、涕中带血、鼻腔异味及头痛等症状均消失,术腔黏膜恢复良好,上颌窦口通畅,无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随访6个月~2a无复发。结论鼻内镜下联合径路术式是彻底治疗真菌性病变的主要途径,术后辅助抗真菌溶液冲洗术腔疗效好。  相似文献   
80.
白广芝  彭娟 《新疆医学》2011,41(7):95-96
无痛性肠镜检查术是在常规肠镜检查时应用一定剂量的镇静剂,使患者对整个检查过程无记忆、无痛苦感觉。尽管具有很多优越性,但作为一种有创检查,仍然会给患者带来情绪变化,从而影响检查和治疗的有效进行。有研究显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