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0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10篇
耳鼻咽喉   4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1篇
临床医学   54篇
内科学   26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2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34篇
综合类   176篇
预防医学   35篇
眼科学   30篇
药学   42篇
中国医学   80篇
肿瘤学   13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38篇
  2019年   36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46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53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81 毫秒
71.
目的:探究新版肺腺癌分级系统与气道播散及脉管侵犯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四川省肿瘤医院2021年行肺癌手术且经术后病理确认浸润性肺腺癌的患者,采集患者临床及病理信息,根据IASLC发布的新浸润性肺腺癌分级标准将患者分为3组,低分化组(III级)、中分化组(II级)、高分化组(I级)。分析患者术后临床病理特征及基因型与分级的关系。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低分化肿瘤与老龄、男性、实性结节、肺叶切除术和侵袭性特征(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分期、气道播散、脉管浸润、胸膜浸润)相关。且与中高分化肿瘤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影像学特征、气道播散、脉管侵犯是独立因素。对行基因检测人群分析,EGFR突变在三组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余基因型无法评估与分级相关性。结论:低分化肿瘤与气道播散及脉管侵犯相关。  相似文献   
72.
社会适应能力在性自我防卫能力评定中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尽管1989年二院三部[1]颁布的《精神疾病司法鉴定暂行规定》为性受害人的司法精神疾病鉴定提供了法律依据,但在鉴定实践中对性自我防卫能力的具体评定常常出现分歧。目前国内专家大多倾向于采用多因素原则来评定性自我防卫能力,即除智商外,社会适应能力中包括性知识、生育...  相似文献   
73.
目的:观察活血散结方含药血浆对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latelet derived growth factor,PDGF)干预下兔视网膜色素上皮(retinal pigment epithelium,RPE)细胞凋亡的影响以及对caspase-3、P53蛋白表达的干预作用.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活血散结方主要成分...  相似文献   
74.
目的 采用数据挖掘方法分析彭清华教授治疗青光眼的用药规律.方法 收集2013年9月至2021年6月于彭清华教授门诊就诊的青光眼患者病历,将患者症状、证候、用药录入Excel 2010,根据朱文锋教授提出的证素辨证理论对证素进行标准化处理,采用古今医案云平台(V2.3)进行复方中药的频次与关联规则分析.结果 共纳入符合标...  相似文献   
75.
目的:分析肝硬化患者不同中医证型眼底体征各自的特点及相关规律,为肝硬化的临床诊治提供辅助依据,同时扩展目诊的研究范畴.方法:将150例肝硬化患者分为实证组、虚实夹杂证组、虚证组,另取70名正常人作为对照组,并通过眼底照片获得相关眼底体征及眼底血管管径像素值,比较不同中医证型中的眼底体征分布特点.结果:肝硬化组眼底动脉管...  相似文献   
76.
密蒙花提取物对干眼症雄兔泪腺局部炎症反应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密蒙花提取物对去势所致干眼症雄兔基础泪液分泌量、泪腺局部炎症因子TGF-β1、IL-1β、TNF-α的影响,探讨密蒙花提取物抗雄激素水平下降所致的干眼症的作用机制。方法:将30只日本大耳雄兔随机分为空白组(A),模型组(B),治疗组(C、D、E),每组6只,对B、C、D、E组行去势术建立动物模型,对C、D、E组分别以密蒙花提取物1倍剂量和2倍剂量以及染料木黄酮连续灌胃1月,对全部实验兔行Schirmer I试验,采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对兔泪腺组织中炎症因子TGF-β1、IL-1β、TNF-α进行检测。结果:C、D、E组Schirmer I试验测量值明显高于B组(P(0.01),泪腺导管及腺泡上皮细胞中,IL-1β、TNF-α阳性表达的细胞数均明显低于B组而TGF-β1阳性表达的细胞数均明显高于B组(P(0.01)。以上检测结果C、D组均优于E组(P(0.05)。结论:密蒙花提取物对于雄激素水平所致兔干眼症有良好的实验疗效,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中主要成分黄酮类物质拟雄激素效应调节体内性激素水平有关,从而可抑制泪腺局部炎症反应来起到疗效。  相似文献   
77.
目的 对比术前于CT引导下以肺结节定位针与弹簧圈定位针定位亚厘米肺结节的效果。方法 55例亚厘米肺结节(孤立性肺结节,最大径4~10 mm,距胸膜<50 mm)患者于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VATS)前48 h内接受CT引导下定位病灶,其中30例采用肺结节定位针(定位针组)、25例采用弹簧圈定位针(弹簧圈组),对比2种方法定位时间、CT扫描次数、定位成功率、病灶楔形切除时间、手术成功率及并发症。结果 55例均顺利完成术前定位且VATS均成功切除病灶。2种定位方法之间,CT扫描次数、病灶楔形切除时间及气胸、肺内出血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以定位针定位时间长于弹簧圈(P=0.001)。结论 术前于CT引导下以肺结节定位针与弹簧圈定位针定位亚厘米肺结节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相当,后者操作时间更短。  相似文献   
78.

目的:观察活血散结中药复方含药血浆对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latelet derived growth factor,PDGF)干预下兔RPE细胞增殖的影响。

方法:酶消化法获取RPE原代细胞,进行RPE细胞的原代培养和传代; 制备活血散结中药复方含药血浆; 选取第4代兔RPE细胞为实验细胞,PDGF低、中、高剂量(5、10、20μg/L)干预48h后,CCK-8法检测并选取适宜细胞实验干预浓度; 建立PDGF干预下RPE细胞增殖模型。实验分组为空白对照组(DMEM)、正常血浆组、PDGF(10μg/L)组、PDGF(10μg/L)+AG1296(10μmol/L)组、PDGF(10μg/L)+10%含药血浆组,PDGF(10μg/L)+20%含药血浆组,分别加入相应处理因素干预24h后,Transwell法测定兔RPE细胞迁移力; 而干预48h后,CCK-8法测定兔RPE细胞的细胞活力OD值。

结果:10%和20%浓度的活血散结中药复方含药血浆能有效抑制PDGF干预下RPE细胞的细胞活力、细胞迁移。

结论:活血散结中药复方含药血浆能够抑制PDGF干预下兔RPE细胞增殖,这可能是其有效治疗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79.

目的:观察双丹明目胶囊对糖尿病大鼠模型视网膜VEGF家族因子VEGF-a、VEGF-b、VEGF-c蛋白表达的影响。

方法:将40只雄性SD大鼠,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A空白组、B模型组、C双丹明目组、D阳性对照组4组,每组10只20眼。将B、C、D三组实验大鼠采用STZ 50mg/kg的剂量一次性大鼠尾静脉注射法建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大鼠模型,造模后1wk开始连续灌胃用药,灌胃后4wk,处死动物,免疫组化法检测视网膜组织中VEGF-a、VEGF-b、VEGF-c的表达。

结果:成模后用药第4wk,模型组、双丹明目组、阳性对照组视网膜中VEGF-a、VEGF-b、VEGF-c蛋白表达平均灰度值均低于正常组,平均光密度均高于正常组,其中模型组与正常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 双丹明目组、阳性对照组VEGF-a、VEGF-b、VEGF-c表达的平均灰度值均高于模型组(P<0.05),平均光密度值均低于模型组(P<0.01)。

结论:双丹明目胶囊能明显降低VEGF家族中VEGF-a、VEGF-b、VEGF-c在糖尿病模型大鼠视网膜中的表达,对其视网膜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0.
目的:探讨沿"胆囊管"逆行追踪法预防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中胆管损伤(BDI)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选择2018年3月—2018年10月324例行LC的患者,患者术中均采用沿"胆囊管"逆行追踪法,即在分离出认为的"胆囊管"后,紧贴该"胆囊管"向胆囊方向逆行游离,如游离后证实为真胆囊管,即可断夹,并切除胆囊,否则改变解剖路径,重新寻找胆囊管,以避免BDI,直至胆囊切除。结果:324例患者中,319例"胆囊管"证实为实际胆囊管或其安全部位,3例发现实际为肝(胆)总管,2例为变异的肝外右后叶胆管汇入胆囊管。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LC,平均手术时间64.3(25~210)min,平均出血量7.3(2~150)mL。术后并发轻微胆汁漏、胆囊区少量积液1例,穿刺孔感染2例,经穿刺引流、伤口换药而愈。其余患者未发现BDI。平均术后住院时间2.6(1~13)d。随访1个月未见黄疸、腹痛等异常。结论:沿"胆囊管"逆行追踪法预防LC术中BDI安全有效、操作简便,可作为其他预防方法的补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