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4篇
基础医学   4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31篇
眼科学   25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8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4 毫秒
21.
目的:通过对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PDR)患者玻璃体中转化生长因子β2(TGF-β2)含量的研究,探讨TGF-β2在PDR病理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对10例(10只眼)正常人及24例(24只眼)PDR患者玻璃体中TGF-β2的含量进行检测和分析.结果:10例正常人玻璃体中,TGF-β2的含量为(1.27±0.69)ng/ml;24例PDR患者玻璃体中,TGF-β2的含量为(4.89±3.51) ng/ml.两组比较,PDR组的玻璃体中TGF-β2的含量明显升高,差异非常显著(P<0.01).将糖尿病视网膜病Ⅳ期及Ⅴ期14例(14只眼)患者列为一组,10例(10 只眼)Ⅵ期患者另列一组,玻璃体中TGF-β2的含量分别为(6.07±4.05)及(2.84±1.72) ng/ml,两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它们分别与正常对照组比较也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和显著差异(P<0.05).结论:PDR患者玻璃体中TGF-β2的含量升高,提示TGF-β2在PDR的病理发展过程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2.
彭亚军  骆静  张燕玲 《江西医药》2021,56(6):871-875
圆锥角膜(Keratoconus)是以角膜中央或旁中央扩张变薄并向前呈锥形突出为特征的一种眼病,常造成高度不规则散光同时存在角膜后表面高度异常、角膜厚度分布异常、非炎症性的角膜变薄;部分患者会出现急性角膜水肿,水肿消退后遗留瘢痕.晚期均导致视力显著下降而致盲.本病是一种退行性角膜变性,发病机制还不明确.它多于青春期发病,是我国重要的致盲性眼病之一.近年来,虽然随着诊断技术的进展,圆锥角膜的检出率有逐渐增高的趋势[1],但在基层医院受条件的限制,很多没有配备角膜地形图检查的仪器,圆锥角膜病变往往被遗漏,多数病例要发展到比较严重的致盲阶段转诊至上级医院时方被确诊.我们通过一些病例的摸索、体会和总结,得出一个比较适合基层医院初步诊断圆锥角膜的方法.我们从1例病例的诊断经过来分享我们探索的体会.  相似文献   
23.
目的:观察怡肾丸Ⅰ号对单侧输尿管梗阻(UUO)大鼠生化指标及纤维结合蛋白(FN)、Ⅳ型胶原(ColⅣ)的影响。方法:将50只UUO SD大鼠按照完全随机的方法分为空白组、假手术组、模型组、怡肾丸组和依那普利组,分别干预14d后,观察各组大鼠的肌酐(Scr)、尿素氮(BUN)、尿蛋白定量及FN、ColⅣ改变情况。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各组大鼠的生化指标及FN、ColⅣ均明显降低(P0.05),怡肾丸组对大鼠肌酐、尿蛋白定量优于依那普利组(P0.05)。结论:怡肾丸Ⅰ号对UUO大鼠的Scr、BUN、尿蛋白定量及FN、ColⅣ有明确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24.
仲明  彭亚军  郑磊  夏风华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00,21(12):1119-1119,1123,1142
眼部肿瘤是一种严重致盲、致残的疾病 ,恶性肿瘤常危及患者的生命。现代影像学检查对眼部肿瘤的早期诊断提供了重要依据。为了更好地提高眼部肿瘤的诊断率及远期疗效 ,现将我科 1994年至 1999年收治的眼部肿瘤患者及作者经治的眼部肿瘤患者 5 8例 5 9只眼的诊治情况加以分析 ,并报道如下。1 材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  5 8例眼部肿瘤中 ,其中男性 2 7例 ,女性 31例 ;年龄 9个月至 75岁 ,平均 37.6 3岁。病程最短 4d,最长37年。 5 8例除 1例眶内血管瘤为双眼发病外 ,均为单眼发病 ,右眼 2 6例 ,左眼 31例。1.2 病理分类  5 8例眼部肿瘤经…  相似文献   
25.
家族性良性慢性天疱疮并发色素膜炎一例黄瑞华,彭亚军患者男,55岁,因阴囊、腋窝、脐周、腹股沟及肛周反复出现红斑、水疱,破溃后渗液、结痂、裂纹20余年;伴右眼视物模糊3个月,加重20余天,于1990年8月23日来我院就诊。有“家族性良性慢性天疱疮”病史...  相似文献   
26.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治疗闭角型青光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合并白内障的原发性急、慢性闭角型青光眼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收住本院的非青光眼的单纯白内障26例(28眼),连续选择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60例(70眼),其中急性闭角型青光眼(以下简称急闭)临床前期14眼,发作期29眼,慢性闭角型青光眼(以下简称慢闭)27眼。术前视力手动/眼前~0.8,均有不同程度的晶状体混浊。入院后行超声乳化术。随访时间为3~24个月,平均(8.5&#177;4.5)个月。结果:①单纯白内障组术前术后眼压无显著差异(t=1.9201,P〉0.05)。急闭临床前期组术后平均眼压下降(t=3.9910,P〈0.01)。急闭发作期组术后平均眼压比术前明显下降(t=4.7441,P〈0.01)。慢闭组术后平均眼压比术前明显下降(t=4.4976,P〈0.01)。②急闭发作期,慢闭组平均使用青光眼药物术后较术前明显减少。⑧急、慢闭组术后前房角均较术前增宽。④前房深度急、慢闭组术后较术前增加;周边前房深度两组术后均较手术前增加。⑤56只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术后48只眼(85.7%)最佳矫正视力提高,28只眼(50.0%)矫正视力〉0.5。结论: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对单纯白内障术后眼压无影响,对急闭临床前期产生降低眼压作用,可治疗急、慢闭,急闭疗效优于慢闭。  相似文献   
27.
各种白内障手术术后出现上睑下垂并发症临床上常有报道,  相似文献   
28.
患者 男 45岁 反复右眼红、异物感伴视物模糊半年,加重半月.患者于2006年12月无明显诱因出现右眼眼红、异物感,检查发现右眼角膜点状着色,予氧氟沙星、阿昔洛韦眼液,症状无明显缓解,并出现右眼胀痛伴视物模糊,测眼压右25.3 mmHg,左16.3 mmHg.  相似文献   
29.
目的 分析氩激光光凝对近视性视网膜变性的疗效。方法 充分散瞳,用双目间接眼底镜Mainster镜及三面镜检查眼底,对发现的视网膜变性和/或裂孔进行氩激光光凝治疗。结果 133例(165只眼),其中132只眼为高度近视,占80%。129只眼一次性治愈,其余患眼分别补激光l~2次后治愈,未有发生视网膜脱离者。结论 眼底激光光凝可以有效治疗近视性视网膜变性,能预防该类病人视网膜脱离的发生。  相似文献   
30.
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术后房角改变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目的比较观察单纯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治疗不同房角关闭状态的闭角型青光眼,手术前后房角改变。方法本组临床研究对象为采用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合并有白内障的闭角型青光眼病例中,非随机选取不同房角关闭状态及药后眼压低于或高于21mmHg 29例47眼,其中A组19眼,房角关闭粘连<180°,药后眼压低于21mmHg,B组28眼,房角关闭粘连>180°,药后眼压大于21mmHg。术前及术后常规行视力、裂隙灯、Goldmann前房角镜检查,前房深度,眼压检查。统计学分析处理。结果两组47眼术后视力均有不同程度提高,前房深度增加。两组术后眼压均明显降低,统计学处理组内手术前后差异有显著性,两组间术后眼压比较无统计学差异。房角镜检查术后前房角均有增宽,房角关闭及周边虹膜前粘连范围减小,部分患者关闭的房角重新开放,其中房角全部开放25眼,仍存1/4~1/2圆周前房角粘连7眼(A组3眼B组4眼),小于1/4圆周前房角粘连15眼(A组6眼B组9眼),随访3~18月未见前房角关闭及粘连范围扩大以及眼压再次升高。结论单纯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治疗合并有白内障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其房角关闭粘连的范围广泛超过1/2圆周甚至达到3/4圆周以上,仍可达到增加视力,加深前房,开放房角,降低眼压的治疗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