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5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7篇
口腔科学   6篇
临床医学   24篇
内科学   9篇
神经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36篇
预防医学   12篇
药学   10篇
  1篇
中国医学   18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21.
22.
医学生的语言能力并不是很乐观,表现为:普通话的重视程度不够、语言表达能力表达技巧欠缺、语言概括能力不足等问题。这与时代、学校及医学生个人等因素相关。医学生的语言能力对于他们将来的职业适应、职业胜任以及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为此,我们尝试从学校、教师及学生个人角度分析医学生语言能力培养和提升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23.
目的:分析肺部体疗对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术后肺部感染的预防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7年2月至2019年4月收治的144例进行手术干预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临床资料。所有患儿按照护理方法分不同为对照组和观察组(n=72),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肺部体疗干预。干预4 d后采用免疫色谱检测法测定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s-α,TNF-α)、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与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水平变化;同时,记录白细胞计数及C-反应蛋白(C-reactiveprotein,CRP)恢复正常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术后肺部感染的发生率。结果:干预4d后,两组患儿血浆TNF-α、IL-6、PCT水平较护理前均明显降低,且以观察组更为显著(P0.05)。观察组术后白细胞计数及CRP恢复正常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术后肺部感染发生率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术后护理干预中开展肺部体疗,能够有效控制肺部感染的发生风险,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24.
目的研究2014-2016年医院艰难梭菌感染情况。方法 2014年6月-2016年5月,临床标本的毒素检测采用酶联免疫法(EIA);随机选择69例非重复住院患者的毒素送检粪便同时进行EIA、GeneXpert PCR和艰难梭菌培养并比较,结合病历回顾研究培养和/或毒素阳性患者的感染及治疗。结果艰难梭菌培养和毒素检测同时送检的非重复患者640例,85例培养或/和毒素阳性,培养阳性率为8.91%,毒素阳性率为7.97%;培养阳性率>10%的科室有胃肠外科、肾内科、风湿免疫内科、消化内科;毒素阳性率>10%的科室有肾内科、骨肿瘤科、风湿免疫内科、胃肠外科、消化内科。标本送检占比56.88%的血液科,其培养、毒素阳性率仅分别为8.24%、5.49%;随机选择的69例非重复患者标本,有9例属于艰难梭菌感染,阳性率为13.04%,培养的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66.67%、98.33%;EIA的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44.44%、93.33%;PCR的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100%、95.00%;相关因素分析,"腹泻时长≥48h"、"每日腹泻≥3次"在艰难梭菌感染组与非感染组中具有显著性差异;培养阳性或毒素阳性均有阳性提示意义,若伴随腹泻症状,应重点考虑艰难梭菌感染并予以万古霉素、甲硝唑和/或肠道菌群调节药物。结论应规范送检标本,选择合适检验方法,重视艰难梭菌感染,避免其成为我国的公共健康威胁。  相似文献   
25.
痛经,属"月经不调"范畴,中医又称"经行腹痛",分为原发性痛经和继发性痛经。病位在胞宫、冲任,变化在气血,其病机"或滞或虚",治疗上"或通或荣"。卫师辨病辨证,内服外用,以气血为立论基础,痛经临床实证居多,卫师认为"气血不通"贯穿病机始终,多因气血寒热瘀滞,治疗当以"通气血"为主。  相似文献   
26.
目的 观察时毓民教授经验方滋阴泻火颗粒治疗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阴虚火旺证)女童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收集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市中医医院、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2020年7月至2021年6月符合纳入标准的性早熟女童患儿82例,采用随机、单盲、阳性对照的方法,运用随机数字法分为治疗组(41例)和对照组(41例),治疗组予滋...  相似文献   
27.
目的分析儿童食物不耐受的临床特点、诊断方法及误诊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7年7月—2020年7月收治的28例误诊为其他疾病的食物不耐受患儿临床资料。结果本组28例患儿表现为反复发作的阵发性哭闹、大便次数增多、大便性状改变、腹痛、腹胀,部分患儿生长发育滞后。其中14例误诊为感染性腹泻,10例误诊为胃肠功能紊乱,4例误诊为肠系膜淋巴结炎,误诊率为15.1%。采用《食物不耐受与儿童生长发育调查表》辅助诊断,确诊后均采用食物排除治疗,其中23例临床症状消失,5例临床症状明显改善。结论食物不耐受临床症状多样,且缺乏特异性,临床医师必须熟知食物不耐受的临床特征和鉴别诊断要点,并综合分析病史,以提高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28.
目的比较单次服用甘露醇方案与分次服用甘露醇方案对结肠镜检查术肠道准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600例欲行结肠镜检查的研究对象按就诊顺序分为两组:单次服用甘露醇组和分次服用甘露醇组,每组300人。研究对象填写肠道准备表,结肠镜检查结束后由内镜医师进行肠道清洁度评分。结果对579例研究对象的资料进行了分析。分次服用甘露醇组的BBPS评分高于单次服用甘露醇组(P0.01);分次服用甘露醇组的OBPS评分低于单次服用甘露醇组(P0.05)。分次服用甘露醇组与单次服用甘露醇组相较,恶心及腹胀发生的情况较少(P0.05)。两组其他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率相似。结论分次服用甘露醇方案的肠道准备效果优于单次服用甘露醇方案,副反应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29.
目的研究甘草水煎剂对体外培养的变异链球菌的抗菌活性。方法取粒径为0.2~3.2 mm的甘草颗粒加去离子水煎煮后过滤,滤液为实验用甘草水煎剂。采用液体稀释法测定甘草水煎剂对变异链球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和最低杀菌浓度(MBC)。在不同浓度甘草水煎剂中培养变异链球菌,分别于培养0﹑3﹑7﹑12﹑23、40 h时测定细菌悬液光密度值和培养液pH值,绘制变异链球菌的生长曲线和产酸曲线。结果甘草水煎剂对变异链球菌的MIC为50 mg·mL-1,浓度小于等于100 mg·mL-1的甘草水煎剂对变异链球菌无杀菌作用。甘草水煎剂对变异链球菌生长的抑制作用随浓度的增加而增强。甘草水煎剂对变异链球菌的产酸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在培养12 h时抑制作用最强。结论甘草水煎剂对体外培养的变异链球菌生长和产酸均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30.
目的研究酸性环境中甘草酸对体外培养变异链球菌生长的影响。方法在pH 7.0、pH 5.5和pH 4.0环境中培养变异链球菌,同时在培养基中加入3种浓度(0.78、1.57、3.13 mg·mL-1)的甘草酸,37 ℃下厌氧培养24 h后,测定各组的菌落计数和菌悬液吸光度值,分别以阴性对照组和pH 7.0组细菌生存率为对照,计算各组细菌的生存率。结果以阴性对照组为对照,0.78、1.57和3.13 mg·mL-1甘草酸组在pH 5.5环境时细菌生存率为60.96%、60.27%和45.58%,在pH 4.0时细菌生存率为68.75%、53.12%和45.83%。以pH 7.0组为对照,0.78、1.57和3.13 mg·mL-1甘草酸组在pH 5.5和pH 4.0时细菌生存率分别为52.25%和39.05%、74.39%和43.11%、86.38%和55.30%。结论在酸性环境中,甘草酸能够抑制体外变异链球菌的生长,环境酸度降低可使甘草酸的抑菌作用增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