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2篇
  免费   77篇
  国内免费   17篇
耳鼻咽喉   3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8篇
临床医学   107篇
内科学   30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9篇
特种医学   14篇
外科学   46篇
综合类   160篇
预防医学   96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85篇
  1篇
中国医学   86篇
肿瘤学   6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50篇
  2022年   33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45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43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50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4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目的 观察白细胞介素-2(IL-2)与紫杉醇、卡铂联合治疗晚期卵巢癌的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对29例初治或复发的晚期卵巢癌患者使用IL-2联合紫杉醇、卡铂化疗方案进行治疗.IL-2 2500 IU静脉滴注,第1天;紫杉醇175 mg/m2,静脉滴注3h,第2天,卡铂曲线下面积=5静脉滴注,第2天.用紫杉醇之前常规进行预防性抗过敏处理.3周为1个周期,至少化疗3个周期,3个周期后评定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29例均可评价疗效,有效率为62.07%(18/29),其中完全缓解3例(10.34%),部分缓解15例(51.72%),稳定9例(31.03%),进展2例(6.89%).主要不良反应为恶心、呕吐、腹泻腹痛、中性粒细胞减少、乙酰胆碱综合征等,多为1~2级.结论 IL-2联合紫杉醇、卡铂是治疗晚期卵巢癌的有效方案,且不良反应可耐受,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62.
扫视作为一种快速眼球运动,在许多神经系统疾病中具有特异性表现,并且与异常步态及老年人跌倒具有高度相关性,目前并未受到足够关注。扫视是临床中评价患者功能不可或缺的客观指标之一,是改善步行与平衡的重要康复治疗要素。本文从扫视及扫视与运动相关的神经解剖通路、扫视对步行及平衡影响,以及异常扫视与神经系统相关疾病几个方面对目前的研究现状分别进行阐述,强调了扫视在神经系统疾病中的重要价值,以期为临床诊断、功能障碍分析及康复治疗策略制定提供全面深入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3.
愈疡灵软膏治疗下肢静脉性溃疡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中药愈疡灵软膏治疗下肢静脉性溃疡的效果有作用机理。方法:将60例静脉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0例,外用愈疡灵软膏创面换药;对照组20例,外用大黄沙纱创面换药。观察溃疡面愈合情况。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5%,对照组有效率为75%,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愈疡灵软膏具有改善创面血液循环、抑菌、抗炎及促进创面愈合的作用。  相似文献   
64.
三株抗人巨细胞病毒pp65蛋白单克隆抗体的鉴定和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制备抗HCMVpp65蛋白的单克隆抗体(简称单抗),并对其进行相关研究.方法 以重组表达的HCMVpp65蛋白为抗原,运用杂交瘤技术制备单抗,对获得的单抗进行Ig亚型、特异性、效价和亲和常数的鉴定与测定,并以免疫荧光检测法与进口同类产品进行比较.结果 获得3株针对HCMVpp65蛋白的单抗,即B6、G12、2B12;Ig亚型依次为IgG1κ型、IgG1κ型、IgMκ型;亲和常数依次为3.6×107 L/mol、3.8×107 L/mol、3.1×108 L/mol;免疫印迹试验结果表明,3株单抗都与HCMVpp65蛋白特异性的结合,除2B12外,B6、G12与EB病毒(EBV)、单纯疱疹病毒(HSV)Ⅰ、HSVⅡ均无交叉反应;与进口单抗平行检测140份临床标本,结果一致(r=1.00,P>0.05).结论 成功获得3株稳定分泌抗HCMVpp65蛋白的杂交瘤细胞株,所产生的抗体特异性和亲和力较理想,为HCMVpp65蛋白抗原血症检测国产化试剂盒的研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5.
目的研究转入α1,2岩藻糖苷转移酶(HT)基因克服异种移植超急排斥反应(HAR)的作用。方法构建pcDNA3-HTcDNA重组质粒,体外培养猪动脉内皮细胞(PAEC),脂质体转染法将pcDNA3-HTcDNA转染PAEC,新霉素(G418)筛选具有抗性的细胞克隆,PCR检测重组基因的整合,流式细胞术(FCM)检测转染细胞H抗原和异种抗原α—Gal表达。分别以未转染的PAEC和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作对照。将转染细胞和正常细胞分别以20%、40%和60%人血清孵育2 h,比较溶破细胞百分数。结果重组质粒转染PAEC经筛选得到抗性细胞克隆,PCR扩增出人HT基因片段,FCM检测正常PAEC与转染PAEC,α-Gal平均荧光强度由1346.81降至194.44,H抗原平均荧光强度由9.10增至215.93;α—Gal M2区由99.98%降至37.180A,H抗原M2区由13.80%升至78.54%。转染细胞以人血清孵育后溶破细胞百分数较正常细胞降低,分别由(32.32±2.37)%、(59.54±4.56)%和(71.46±5.94)%降至(15.78±2.69)%、(30.16±1.46)%和(40.48±3.7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转人HT基因PAECα—Gal表达明显降低,H抗原表达升高,对人血清溶破的耐受性增强。转人HT基因可以一定程度抑制HAR。  相似文献   
66.
目的探讨人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基因修饰的兔骨髓基质细胞对VEGF基因的表达及表达产物的生物学活性.方法制备真核表达质粒pAdCMV-VEGF165,以Superfect转染试剂介导VEGF基因转染兔骨髓基质细胞,收获转染后24h至6d的转染上清和细胞,采用RT-PCR技术、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转染细胞中外源性VEGF165基因的转录及表达,用血管内皮细胞增殖试验测定转染细胞培养上清中VEGF的生物活性.结果VEGF基因转染的兔骨髓基质细胞可有效转录VEGF165,其分泌于培养上清中的表达产物可促进血管内皮细胞增殖,具有很强的生物活性.结论VEGF基因转染的兔骨髓基质细胞可有效表达具有生物活性的VEGF.  相似文献   
67.
紫杉醇固体脂质纳米粒大鼠体内药动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紫杉醇固体脂质纳米粒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方法10只健康大鼠,雌雄各半,分为2组,分别口服给药紫杉醇固体脂质纳米粒和紫杉醇乳剂30 mg.kg-1,在设计的时间点从颈静脉取血,采用RP-HPLC测定紫杉醇在全血中的药物浓度,药动学参数用3P97软件进行处理。结果大鼠口服给药后,紫杉醇固体脂质纳米粒和乳剂的tm ax分别为3.133 h和1.627 h,MRT分别为10.362 h和3.297 h,mρax分别为1.512 2 mg.L-1和0.718 9 mg.L-1。结论固体脂质纳米粒能够显著改善大鼠体内紫杉醇的药动学行为,有利于其更好地发挥抗肿瘤作用。  相似文献   
68.
在灾难救护过程中,需要医护人员以其熟练的专业急救技能实施现场紧急救护工作。随着现代急救灾害医学的建立和发展,灾难护理学已成为救援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灾难护理技能教学也是医学院教学中必须加强的教学环节。近年来,我院通过参加抗震救灾等重大灾难救护任务,以及担任“东盟与中日韩武装部队非传统安全论坛”野外救护观摩现场演示任务,并结合当前我院培训的卫生士官的任职需要,在教学中加强了对学员灾难救护技能的训练力度,收到了显著成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9.
高莹  李秀珍  张玥  谭晓 《实用全科医学》2013,(12):1858-1859
目的探讨低T3综合征对危重症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对既往无甲状腺疾病史的危重住院患者进行血清T3、T4、FT3、FT4及TSH检测,对收集的27例低13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其临床特点、原发病因、治疗及转归。结果低T3综合征在危重症患者中多见,其主要的原发病因为重症感染、各类严重的心肺疾病、脑梗塞及糖尿病等。生存组患者血清三碘甲腺原氨酸(T3)为(0.94±0.25)nmol/L、死亡组为(0.66±0.20)nmol/L,两组均明显低于正常参考值;生存组血清甲状腺素(T4)为(75.7±18.8)nmol/L,死亡组为(59.4±13.2)nmol/L,死亡组的T4浓度低于正常参考值。死亡组与生存组患者的T3、T4值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T3综合征在老年患者中发病率高,血清13和T4水平与疾病的发展及预后关系密切,对临床重症疾病的预后判断及疗效观察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0.
张玥  周萍 《吉林医学》2013,34(23):4663-4664
目的:从细胞遗传学角度探讨男性性发育不良患者与外周血细胞染色体异常的关系和临床意义。方法:常规外周淋巴细胞培养方法制备染色体,G显带,显微镜下核型分析,对性发育异常患者进行染色体检查。结果:在771例男性性发育不良患者中共检出染色体异常73例,异常检出率为9.5%,其中性染色体异常最多,有50例,占异常核型的68.5%。结论:染色体异常是导致性别发育异常的重要原因之一,对该类患者进行细胞遗传学检测,有助于寻找病因并对指导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