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6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4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7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11篇
中国医学   8篇
  2024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31.
目的 急诊医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养中引入4种临床决策方法(即模式识别法、假设演绎法、事件驱动法、运用规则法),评价其对急诊医学住院医师的临床能力效果.方法 根据是否进行4种决策方法培养把120名住院医师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比较2组的诊断、鉴别诊断、处理患者过程.结果 实验组和对照组处理过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实验组和对照组鉴别诊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实验组和对照组诊断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7),实验组完成初步评估所用时间(13.10± 1.88) min和对照组完成初步评估所用时间(16.01±1.62) 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9).结论 实验组诊断、鉴别诊断、处理病人过程优于对照组,实验组完成病人初步评估时间比对照组短.急诊医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养中引入4种临床决策方法可以提高住院医师的临床能力效果,可以把4种临床决策方法运用到以后急诊医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  相似文献   
32.
患者女,10岁。因左足底3天前在野外被热沥青烫伤伴高热、抽搐,于1998-06-10入院。伤后曾用汽油清洗沥青,外用自制中药膏治疗,每日2次。伤后第三天左足肿胀,创面有脓性分泌物,呈腥臭味。查体:体温38.9℃,脉搏110次/min,呼吸19次/min,意识清楚,表情痛苦,牙关紧闭,张口...  相似文献   
33.
止嗽散出自《医学心悟》一书 ,由桔梗、荆芥、紫苑、百部、白前、甘草、陈皮 7味药组成。主治外感风寒发热咳嗽。笔者以该方适当加味 ,治疗小儿肺炎取得满意效果 ,现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本组 6 0例 ,男 32例 ,女 2 8例 ;年龄 4个月~ 7岁。均有咳嗽、气喘、发热、腹泻、腹胀、指纹红紫症状。2 治疗方法止嗽散方药组成 :桔梗 3~ 6 g、荆芥 3~ 6 g、百部3~ 6 g、白前 3~ 6 g、炙甘草 1~ 3g、陈皮 3~ 6 g。发热恶寒重者加防风 3~ 6 g、苏叶 3~ 6 g、生姜 2片为引 ;痰涎稠黏者加半夏 3~ 6g、川贝 3~ 6 g、桑白皮 3~ 6 …  相似文献   
34.
背景:目前,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纯化和扩增还没有统一的、标准化的方法。CM-DiI作为荧光标记物稳定、可靠、标记率高、标记简便。 目的:建立SD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分离培养及标记的方法。 方法:取2只体质量50-100 g雄性SD大鼠,无菌条件下采集双侧股骨、胫骨骨髓,用全骨髓贴壁分离法和密度梯度离心法培养出原代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通过及时、反复传代对细胞进行扩增纯化,在体外用荧光活性染料CM-DiI标记第3代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后作为供体细胞来源。 结果与结论:用全骨髓贴壁分离法和密度梯度离心法两种方法均能成功体外分离培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经流式细胞仪分析,培养出的细胞CD34阳性率为17.5%,CD44阳性率为97.9%、CD90阳性率为91%,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表面抗原一致。但培养出的细胞数量全骨髓贴壁分离法明显多于密度梯度离心法,两种方法培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细胞活力和增殖能力无明显差异。CM-DiI能够成功荧光标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CM-DiI作为荧光标记物稳定、可靠、标记率高、标记简便。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干细胞;骨髓干细胞;造血干细胞;脂肪干细胞;肿瘤干细胞;胚胎干细胞;脐带脐血干细胞;干细胞诱导;干细胞分化;组织工程全文链接:  相似文献   
35.
目的:观察川芎嗪在烧伤休克延迟复苏大鼠中的抗渗作用及对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1β、白细胞介素10的调控。方法:实验于2003-07/2005-05在上海长海医院烧伤中心实验室完成。取36只成年健康SD大鼠,体质量200~220g,随机数字表示法分为假烫组、烫伤组、治疗组,每组12只。①烫伤组大鼠采用恒温水烫仪以100℃水烫背部13s,造成大鼠30%总体表面积Ⅲ度烧伤。假烫组大鼠以38℃水模拟烫伤过程;治疗组伤后半小时腹腔注射川芎嗪(80mg/kg);烫伤组及治疗组均于伤后6h腹腔注射乳酸林格液进行延迟复苏。②各组半数大鼠于伤后24h行腹主静脉取血处死,保留静脉血,留取肺脏、心脏及肾脏标本检测含水量;另半数大鼠于处死前1h颈外静脉注入1%伊文思蓝,留取肺脏、心脏及肾脏标本检测脏器血管通透性。③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分别测定伤后24h后血浆中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1β、白细胞介素10的浓度水平。结果:纳入大鼠36只,均进入结果分析。①烫伤后24h,烫伤组大鼠的肺脏、心脏及肾脏的含水量高于假烫组及治疗组[烫伤组(82.24±2.15),(79.69±2.36),(79.31±1.65)%,假烫组(76.35±1.88),(74.16±1.59),(73.29±2.38)%,P<0.01,治疗组(79.71±1.94),(76.51±1.82),(75.82±1.69)%,P<0.05];假烫组与治疗组大鼠的肺脏、心脏及肾脏组织含水量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76.35±1.88),(74.16±1.59),(73.29±2.38)%,(79.71±1.94),(76.51±1.82),(75.82±1.69)%,P<0.05]。②烫伤组大鼠脏器的血管通透性显著高于假烫组及治疗组[烫伤组(437.19±39.23),(313.69±46.54),(346.51±32.27)mg/L,假烫组(49.46±10.16),(62.86±19.38),(59.14±23.24)mg/L,治疗组(293.18±18.96),(185.72±25.49),(201.38±21.98)mg/L,P<0.01]。③烫伤组大鼠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1β、白细胞介素10的浓度与假烫组差异非常显著[(612.30±75.03),(208.45±49.04),(221.39±33.14)ng/L,(32.68±9.33),(15.87±7.46),(6.99±2.84)ng/L,P<0.01];治疗组大鼠的三者浓度与假烫组及烫伤组相比,差异也均有显著性意义[(298.23±25.78),(113.77±26.56),(111.84±29.57)ng/L,(32.68±9.33),(15.87±7.46),(6.99±2.84)ng/L,(612.30±75.03),(208.45±49.04),(221.39±33.14)ng/L,P<0.01]。结论:大鼠严重烧伤后,早期使用川芎嗪,可降低各脏器的血管通透性,其机制考虑与下调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1β及白细胞介素10在血浆中的总体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36.
目的:观察三七皂甙对烧伤延迟复苏大鼠的肺血管通透性的影响及对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10、髓过氧化物酶、内皮素1及其反馈调节的一氧化氮的调控。方法:实验于2003-07/2005-05在长海医院烧伤中心实验室完成。选用36只健康成年SD大鼠制备烧伤和烧伤休克延迟复苏模型,雌雄不限,体质量200~220g。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烫组、烫伤组、治疗组,每组12只。烫伤组以100℃水烫背部13S,造成大鼠30%体表总面积Ⅲ度烧伤(病理证实)。假烫组以38℃水模拟烫伤过程;治疗组伤后半小时腹腔注射三七皂甙(100mg/kg);烫伤及治疗组均于伤后6h腹腔注射乳酸林格液进行延迟复苏,总量按Parkland公式计算。伤后24h检测肺脏含水量、血管通透性及髓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变化,血浆中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10、内皮素1及一氧化氮的浓度水平。结果:36只大鼠均进入结果分析。①烫伤后24h,烫伤组的肺组织含水量显著高于假烫组和治疗组[(82.04&;#177;2.05)%,(76.85&;#177;2.18)%,(79.91&;#177;1.76)%,P〈0.01,P〈0.05]。②烫伤组的肺血管通透性、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细胞介素10的水平均显著高于假烫组与治疗组[(457.86&;#177;43.33),(49.46&;#177;10.16),(313.05&;#177;19.30)mg/L;(612.30&;#177;75.03),(32.68&;#177;9.33),(298.91&;#177;19.40)μg/L;(221.39&;#177;33.14),(6.99&;#177;1.84),(103.14&;#177;26.17)mg/L,P均〈0.01],治疗组的各项指标显著高于假烫组(P〈0.01)。③烫伤组的髓过氧化物酶活性显著高于假烫组和治疗组[(578.27&;#177;56.43),(106.80&;#177;9.94),(312.03&;#177;31.41)U/g,P〈0.01]。④烫伤组的内皮素1高于假烫组及治疗组[(295.25&;#177;44.25),(60.08&;#177;11.65),(157.53&;#177;26.78)μg/L;P〈0.01];治疗组的一氧化氮浓度高于假烫组与烫伤组[(4.25&;#177;0.59),(2.24&;#177;0.64),(3.18&;#177;0.72)mg/L,P〈0.05,P〈0.01],烫伤组内皮素1/一氧化氮浓度高于假烫组及治疗组[(96.85&;#177;24.20)&;#215;10^-6,(27.67&;#177;4.86)&;#215;10^-6,(38.15&;#177;10.62)&;#215;10^-6,P〈0.01].结论:大鼠烧伤后,早期使用三七皂甙,可调控烫伤大鼠分泌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10、内皮素1及一氧化氮和髓过氧化物酶活性,减轻肺组织的水肿,从而减轻烧伤早期脏器损害。  相似文献   
37.
部分脾动脉栓塞术治疗肝豆状核变性脾功能亢进1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肝豆状核变性(hepatolenticular degeneration HLD),是一种遗传性铜代谢障碍所致以肝硬化和脑基底节变性为主的一种疾病。肝内铜的进行性积聚引起肝硬变、继发门静脉高压症,临床上出现脾肿大、脾功能亢进、腹水及上消化道出血等。目前公认的肝豆状核变性所引起的脾肿大,脾功能亢进症的治疗是手术脾切除加围手术期药物驱铜治疗。应用睥动脉栓塞术治疗肝豆状核变性所引起的脾肿大,脾功能亢进在国内外还未见报道,我院神经内科治疗肝豆状核变性脾动脉栓塞术患者1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8.
肝豆状核变性合并脾功能亢进治疗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张春海  杨文明 《安徽医药》2010,14(4):380-382
目的综述肝豆状核变性合并脾功能亢进治疗进展。方法通过广泛检索近几年的文献,对文献中所记载的肝豆状核变性合并脾功能亢进治疗的临床研究,进行归纳、整理和分析。结果脾切除术是肝豆状核变性合并脾功能亢进的重要辅助治疗措施,加强围手术期驱铜和保肝治疗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应用部分脾动脉栓塞术治疗脾功能亢进既保留了脾脏的功能,又解决了因脾功能亢进造成血细胞三系下降的状况。结论部分脾动脉栓塞术治疗肝豆状核变性合并脾功能亢进是一个全新的手段,随着研究的深入,会得到更多广泛的共识.  相似文献   
39.
目的:观察三七皂甙对烧伤延迟复苏大鼠的肺血管通透性的影响及对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10、髓过氧化物酶、内皮素1及其反馈调节的一氧化氮的调控。方法:实验于2003-07/2005-05在长海医院烧伤中心实验室完成。选用36只健康成年SD大鼠制备烧伤和烧伤休克延迟复苏模型,雌雄不限,体质量200~220g。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烫组、烫伤组、治疗组,每组12只。烫伤组以100℃水烫背部13s,造成大鼠30%体表总面积Ⅲ度烧伤(病理证实)。假烫组以38℃水模拟烫伤过程;治疗组伤后半小时腹腔注射三七皂甙(100mg/kg);烫伤及治疗组均于伤后6h腹腔注射乳酸林格液进行延迟复苏,总量按Parkland公式计算。伤后24h检测肺脏含水量、血管通透性及髓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变化,血浆中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10、内皮素1及一氧化氮的浓度水平。结果:36只大鼠均进入结果分析。①烫伤后24h,烫伤组的肺组织含水量显著高于假烫组和治疗组[(82.04±2.05)%,(76.85±2.18)%,(79.91±1.76)%,P<0.01,P<0.05]。②烫伤组的肺血管通透性、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细胞介素10的水平均显著高于假烫组与治疗组[(457.86±43.33),(49.46±10.16),(313.05±19.30)mg/L;(612.30±75.03),(32.68±9.33),(298.91±19.40)μg/L;(221.39±33.14),(6.99±1.84),(103.14±26.17)mg/L,P均<0.01],治疗组的各项指标显著高于假烫组(P<0.01)。③烫伤组的髓过氧化物酶活性显著高于假烫组和治疗组[(578.27±56.43),(106.80±9.94),(312.03±31.41)U/g,P<0.01]。④烫伤组的内皮素1高于假烫组及治疗组[(295.25±44.25),(60.08±11.65),(157.53±26.78)μg/L;P<0.01];治疗组的一氧化氮浓度高于假烫组与烫伤组[(4.25±0.59),(2.24±0.64),(3.18±0.72)mg/L,P<0.05,P<0.01],烫伤组内皮素1/一氧化氮浓度高于假烫组及治疗组[(96.85±24.20)×10-6,(27.67±4.86)×10-6,(38.15±10.62)×10-6,P<0.01]。结论:大鼠烧伤后,早期使用三七皂甙,可调控烫伤大鼠分泌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10、内皮素1及一氧化氮和髓过氧化物酶活性,减轻肺组织的水肿,从而减轻烧伤早期脏器损害。  相似文献   
40.
乳头凹陷严重影响乳房的形态和功能,尤其是中、重度乳头内陷通常需要手术治疗,但术后局部瘢痕较明显以及内陷复发率较高。自2001年以来用无细胞真皮充填结合乳晕边缘弧形切口方法矫正乳头内陷,治疗9例(15只凹陷乳头),取得了较满意疗效。该方法操作简便,形态自然,感觉良好,瘢痕不明显,效果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