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82篇
  免费   184篇
  国内免费   83篇
耳鼻咽喉   5篇
儿科学   10篇
妇产科学   16篇
基础医学   127篇
口腔科学   61篇
临床医学   245篇
内科学   146篇
皮肤病学   19篇
神经病学   99篇
特种医学   104篇
外科学   307篇
综合类   675篇
预防医学   270篇
眼科学   8篇
药学   258篇
  4篇
中国医学   217篇
肿瘤学   78篇
  2024年   25篇
  2023年   90篇
  2022年   116篇
  2021年   83篇
  2020年   107篇
  2019年   95篇
  2018年   94篇
  2017年   54篇
  2016年   69篇
  2015年   84篇
  2014年   130篇
  2013年   144篇
  2012年   141篇
  2011年   141篇
  2010年   143篇
  2009年   154篇
  2008年   131篇
  2007年   122篇
  2006年   100篇
  2005年   97篇
  2004年   81篇
  2003年   96篇
  2002年   65篇
  2001年   59篇
  2000年   52篇
  1999年   35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2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目的:分析总结因慢性移植肾失功而行移植肾切除手术患者的临床治疗经过,进一步探讨这类手术的安全性和适应证。方法:以慢性移植肾失功患者76例为研究对象,年龄23~72(36.6±13.5)岁,以上患者发生慢性移植肾失功的时间为术后11~91(35.8±24.6)个月,转入血液透析的时间为3~33(10.4±6.2)个月。76例患者均实施了移植肾切除手术,移植肾切除术后随访时间为6个月~5年。结果:平均手术时间50(35~180)min;术中平均出血量450(200~2 600)ml,平均输血量300(400~2 400)ml,其中67例进行了自体血液回收后输血。术后平均引流量250(20~1 100)ml,平均住院时间11(5~23)d。术后主要并发症:切口血肿8例,切口感染10例,消化道出血7例,心衰7例,肺部感染5例,肾上腺危象2例,下肢跛行2例。死亡4例。多数患者的体重指数、血红蛋白及血清白蛋白含量较术前有所提高。结论:慢性移植肾失功后的移植肾切除手术为高风险手术,应积极做好术前准备,同时加强围手术期护理,以降低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积极适时地切除已经完全失功了的移植肾,有助于改善患者身体素质,避免免疫抑制的不良反应,同时有利于减轻患者本人及社会的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82.
背景:目前用于颈椎前路的填充材料较多,以自体骨、同种异体骨多见,但自体骨取材引发供骨区出血、感染、术后疼痛等并发症被临床工作者逐渐重视。同种异体骨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及安全性,可作为一种比较理想的融合器填充材料。目的:对比异体骨与自体骨填充椎间融合器结合钢板内固定在脊髓型颈椎病患者颈椎前路融合中的临床修复效果。方法: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对44例脊髓型颈椎病共44节段实施前路椎间盘摘除、椎间融合联合钢板内固定治疗,取颈前斜切口2.0-3.0 cm,切除椎间盘及后纵韧带,尽量保留终板。其中24例取自体髂骨填充椎间融合器,20例采用同种异体骨填充,以JOA评分、Odom’s疗效评定标准及X线射片评定两组疗效。结果与结论:两组患者均获得12-18个月随访。两组间术后并发症及JOA评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临床疗效评定(Odom’s标准)优良率,同种异体骨组高于自体骨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术后3,6个月同种异体骨组融合率较自体骨组低,12个月时两组融合率均为100%。影像学结果提示,术后3,6,12个月同种异体骨组与自体骨组融合节段椎间隙高度、前凸Cobb角之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同种异体骨作为椎间融合器填充材料,融合率与自体髂骨相似,并可维持颈椎生理曲度及恢复椎间隙高度,可作为理想的骨填充材料应用于颈椎前路手术。  相似文献   
83.
目的 观察萆菟汤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chronic abacterial prostatitis,CAP)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76例CAP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10例和对照组66例,分别采用萆菟汤和前列康片治疗,疗程均为8周。观察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分别观察两组NIH- CPSI评分,并进行挤压前列腺分泌液(expressed prostatic secretion,EPS)常规检查。结果 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NIH- CPSI的疼痛症状、排尿症状、生活质量评分和总分均显著降低(P<0.05),治疗组上述评分降低值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EPS中白细胞计数及pH值均显著降低(P<0.05),卵磷脂小体计数均显著升高(P<0.05);治疗组治疗后白细胞计数降低值小于对照组(P<0.05),卵磷脂小体升高值和pH值降低值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 萆菟汤对CAP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84.
85.
目的比较腰椎穿刺鞘内注射地塞米松与静脉推注地塞米松治疗显微血管减压术(MVD)术后无菌性脑膜炎(AM)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择自2015年1月至2020年1月于胜利油田中心医院神经外科就诊行MVD并诊断为AM的13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为对照组(68例)和观察组(7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静脉推注地塞米松(10 mg/次)治疗,频率为按需给药;观察组患者采用腰穿放液联合鞘内注射地塞米松[60 μg/(kg·次)]治疗,频率为每日或隔日1次。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的头痛及发热缓解情况、术后住院时间、治疗次数及激素不良反应情况。 结果治疗后8、72 h后,2组患者头痛、发热症状均明显好转,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后住院时间[(7.68±2.23)d]短于对照组[(12.76±2.37)d],治疗次数[(3.5±0.6)次]明显低于对照组[(6.8±0.9)次],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均未见明显的激素不良反应。 结论腰穿放液联合鞘内注射地塞米松在治疗MVD术后AM患者中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头痛、发热等临床症状,减轻激素用量,缩短术后住院时间,具有重要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86.
目的探讨影响口腔颌面部游离组织瓣移植术后出现血管危象的危险因素。方法对226例利用前臂皮瓣行口腔颌面部游离组织瓣移植术修补口腔肿瘤术后缺损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收集病人的性别、年龄、是否出现血管危象、血管危象类型、糖尿病史、入院血糖值、高血压病史、入院平均血压值等临床资料,分析影响术后血管危象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226例病人中发生血管危象51例(22.6%),其中静脉危象41例,动脉危象10例。单因素分析显示,糖尿病史与血糖值偏高均为血管危象发生的影响因素(P < 0.01和P < 0.05),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显示,糖尿病史为血管危象发生的危险因素(OR=4.646,P < 0.01)。结论糖尿病病人出现游离皮瓣移植血管危象的风险较大,对于此类病人应该更加慎重应用游离组织瓣进行修复,当必须使用时,需术后时刻注意血管危象的发生,以保证皮瓣的成活。  相似文献   
87.
目的:探讨心肺运动试验重要参数对非射血分数减低心力衰竭(HFr EF)预后评价的价值。方法:前瞻性入组2014年1月到2018年6月,我院诊断为非HFr EF患者,记录患者再入院及死亡事件,最后进行生存分析。结果:入选124例患者,平均随访(24±5)个月,10例患者死亡,32例患者因心力衰竭再住院治疗。心力衰竭组患者峰值氧耗量劣于正常健康对照组[(17.4±2.7)vs.(31.5±3.2)m L·kg^-1·min^-1,P<0.05]。事件组峰值氧耗量低于无事件组[(13.9±2.1)vs.(19.2±3.5)m L·kg^-1·min^-1,P<0.05]。多因素分析表明:峰值氧耗量是预测非HFr EF患者预后的指标(HR=0.81,95%CI:0.76~0.92,P<0.002)。结论:峰值氧耗量可以很好预测非HFr EF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88.
89.
9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