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4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9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41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24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61.
组织工程学作为新兴的领域,复合皮的应用充分说明其医学价值。角质形成细胞是复合皮的基础结构,随着组织工程学的迅速发展,其体外培养技术日趋成熟,培养方法已进行了多方面的改进,从而有利于临床药理、治疗的生物学发展。综述影响角质形成细胞体外培养的生物、理化、培养方法等多方面的关键因素,如培养基的选择、pH,CO2含量、细胞因子,以及分子生物学新技术在组织工程学上的应用与发展。  相似文献   
62.
犬体内细粒棘球绦虫和多房棘球绦虫的混合感染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证实家犬体内是否存在细粒棘球绦虫和多房棘球绦虫混合感染。方法 从新疆和静县巴音布鲁克草原现场收购的30条牧羊犬,经麻醉后处死解剖,在1只雌性牧羊犬小肠内发现棘球绦虫成虫1万条以上,经显微镜观察,疑为细粒棘球绦虫和多房棘球绦虫混合感染。用Eg1f/r和EM-15/17EM引物分别对两种棘球绦虫的线粒体DNA特异目的片段进行序列分析鉴定。结果 形态学观察:细粒棘球绦虫孕节长大,生殖孔偏后,位于节片一侧中部。子宫有不规则的分支和侧突(侧囊),内含虫卵200~800个。多房棘球绦虫较短小,4~5体节。孕节中子宫呈简单的囊状,无侧囊。生殖孔开口于侧缘的前半部。线粒体12S RNA序列鉴定,扩增样本DNA经同源序列比较发现,与细粒棘球绦虫G1型具有相同的序列;扩增样本与多房棘球绦虫具有相同的序列。分别确定为细粒棘球绦虫和多房棘球绦虫两种虫种。结论 首次证实家犬体内存在细粒棘球绦虫和多房棘球绦虫的混合感染。  相似文献   
63.
目的收集家犬体内的细粒棘球绦虫成虫以建立新疆棘球蚴病的分子流行病学资料. 方法对家犬体内成虫细胞色素c氧化酶Ⅰ基因序列进行测定以确定其亚株型. 结果所有感染犬体内成虫的基因型为G1型.特别是1条家犬体内发现存在细粒棘球绦虫G1(羊)株和G6(骆驼)株混合感染的情况. 结论在新疆阻断羊犬和羊骆驼循环圈是预防棘球蚴病的重要措施.作为终末宿主的家犬与人类的感染密切相关,对感染犬的管理应该加强.  相似文献   
64.
目的 探讨氟暴露人群中,氟中毒与COLIXA3(the a3 chain of collagen X)mRNA表达水平的关系,观察在地方性氟中毒的发病机制中COLIXA3基因所起的作用.方法 2009年,选取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七师123团和128团确诊的轻度氟中毒患者12人为病例组,生活在氟中毒病区10年以上的6例健康人作为内对照组,生活在非氟中毒病区10年以上的6例健康人作为外对照组,采集静脉血,分离淋巴细胞,采用SYBR Green Ⅰ嵌合荧光法进行实时定量PCR,对氟骨症患者和对照组淋巴细胞中COLIXA3 mRNA进行相对表达量的检测.结果 病例组、内对照组、外对照组COLIXA3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2.16±0.62、1.06±0.09、1.05±0.12,病例组COLIXA3表达明显上调,高于内对照组和外对照组(P均<0.05),内对照组与外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过量氟可促进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中COLIXA3 mRNA的表达,达到对照组的2倍以上,可能有生物标志物意义.  相似文献   
65.
原代培养建立哈萨克族食管癌细胞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应用原代培养技术建立哈萨克族食管癌细胞系。方法:取手术切除的哈萨克族食管癌癌组织标本6例,进行原代培养,并纯化。结果:建立了食管癌细胞体外培养方法及其相关技术与条件,培养出1例哈萨克族食管癌原代细胞。结论:新鲜癌组织、适宜的胎牛血清浓度及上皮细胞纯化是建立食管癌细胞系的关键性条件。  相似文献   
66.
β-胡萝卜素与番茄红素体外抗肿瘤作用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 :研究 β-胡萝卜素与番茄红素的抗肿瘤作用及范围。方法 :采用体外细胞培养技术观察 β-胡萝卜素和番茄红素对大鼠正常肝细胞 (BRL)、人肝癌细胞 (QGY- 770 3,Q3)、人宫颈癌细胞 (Hela)、人肾癌细胞 (786 - O)4种细胞系的细胞存活量及蛋白质含量的影响。结果:β-胡萝卜素只在 3× 10 - 4 mol/ L对 Hela细胞呈现抑制作用 ,而在 3× 10 - 4 m ol/ L、3× 10 - 5m ol/ L对 Q3和 786 - O都具有明显抑制作用。番茄红素在 10 - 5mol/ L和 10 - 6mol/ L对 3种癌细胞均显示出明显的抑制作用。β-胡萝卜素和番茄红素对 BRL细胞的生长未显示出抑制作用。结论 :β-胡萝卜素和番茄红素对上述 3种癌细胞均有抑制生长作用。  相似文献   
67.
目的 探讨氟中毒患者与对照人群外周血中transmembrane 9 superfamily member 1(TM9SF1)表达的差别.方法 选取饮水型氟中毒轻度患者(暴露组)、对照人群(非暴露组)各11例,采用SYBRGreen1嵌合荧光法进行实时定量PCR的方法,检测并比较氟暴露组和非暴露组外周血淋巴细胞中TM9SF1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 暴露组人群TM9SF1 mRNA 表达水平(1.33±0.22)高于非暴露组人群(1.20±0.24),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氟暴露可以使患者外周血中TM9SF1 mRNA表达轻度上调,其诊断价值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68.
目的确定犬细粒棘球绦虫感染PCR检测的窗口期。方法家犬8只,口服喂饲细粒棘球绦虫原头节,感染后40 d,收集犬粪,用PCR方法检测粪便中的目的DNA。结果6只犬获得细粒棘球绦虫重度感染,感染后21 dPCR检出目的DNA片段。结论犬重度感染细粒棘球绦虫后粪便PCR检测的窗口期为20 d。  相似文献   
69.
Eg95基因疫苗不同免疫途径的体液免疫应答比较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用构建的细粒棘球蚴95(Eg95)抗原基因真核表达重组质粒pcDNA3-Eg95.直接免疫小鼠,观察其所诱导的体液免疫反应。方法:碱裂解法大量提取重组质粒。采用肌肉注射、静脉注射、皮下注射3种免疫途径和不同剂量的重组质粒免疫小鼠.用ELISA法测定小鼠血清抗体滴度。结果:在相同剂量下,重组质粒免疫小鼠刺激机体产生抗体反应强度的免疫途径依次为肌肉、皮下和静脉注射,阳性反应率由高到低依次为皮下、肌肉和静脉注射。以肌肉注射方式免疫小鼠的抗体反应维持时间较长,主要产生IgG2a为主的抗体。结论:用pcDNA3-Eg95重组质粒DNA免疫小鼠可以产生体液免疫应答。  相似文献   
70.
目的:观察香烟烟雾提取(CSE)诱导人类肺泡Ⅱ型上皮细胞A549后I-κBα的变化及甲基强的松龙(Mp)对其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A549细胞系,根据条件不同将其分为3组:(1)对照组:无血清DMEM处理.(2)CSE组:10%浓度CSE处理 .(3)CSE+Mp组:CSE刺激后加入0.015%甲基强的松龙处理.于不同时间段收集各组细胞裂解物后,应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酶联免疫法(ELISA)观察I-κBα的变化.结果: 对照组无变化,CSE组I-κBα从处理后15 min开始后减少,30 min后消失,CSE+Mp组I-κBα在15~30 min内始终有本底表达,3组间I-κBα蛋白的表达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甲基强的松龙能使CSE刺激后A549细胞I-κBα蛋白表达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