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3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7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22篇
内科学   19篇
皮肤病学   2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51篇
预防医学   16篇
药学   45篇
中国医学   11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1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目的:对比研究长期应用贝那普利和硝苯地平缓释片对原发性高血压(EH)左室结构及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23例EH伴左室肥厚的患者随机分为贝那普利组和硝苯地平缓释片组,于服药前及服药后6个月、12个月、24个月分别测定患者左室舒张末内径(LVDd)、舒张期室间隔厚度(IVSd)、左室后壁厚度(LVPWd)、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输出量(CO)、A峰/E峰比值。结果:两组治疗前后比较左室射血分数、心输出量无变化,而A/E比值明显降低,左室重量指数及左室舒张末内径、舒张期室间隔厚度、左室后壁厚度在贝那普利组明显下降,而在硝苯地平组无变化。结论:贝那普利和硝苯地平缓释片均能改善左室舒张功能,但贝那普利能明显减轻左室肥厚。  相似文献   
52.
[目的]比较肥胖和正常学龄前儿童身体测量指标的区别,为诊断儿童肥胖科学合理指标体系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成都市城区558名3~6岁儿童按照1:2比例进行病例对照研究.[结果]肥胖组儿童BMI、血压、体围和皮褶厚度在不同年龄、性别组基本上均高于对照组,两对照组之间未见差异.BMI与臀围、肩胛下、髂脊上皮褶厚度及SF4相关性均>0.7(P<0.01).[结论]通过体格测量可预测儿童肥胖发生及肥胖类型,监测相关指标是预防肥胖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53.
目的 克隆补硒糖尿病大鼠三磷酸腺苷(ATP)结合盒(ABC)转运蛋白A亚族的成员之一-ABCa5基因片段并检测其在肝脏中的表达水平.方法 将前期分离到与补硒有关的糖尿病大鼠差异显示的基因片段(简称差显片段)进行克隆、测序和同源性分析,并对ABCa5基因片段重新设计特异性引物,进行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观察其在各组大鼠肝脏组织中表达的变化.结果 发现差显片段Se-12的碱基序列与ABCa5基因的同源性为99%.RT-PCR结果表明,与正常对照组(NC)(0.572 9±0.024 1)相比,糖尿病对照组(DM)(0.160 6±0.007 5)和糖尿病补硒组(DM Se)(0.385 7±0.019 4)中ABCa5基因mRNA的表达水平明显降低,但DM Se组中的该mRNA表达水平较DM组有所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BCa5在糖尿病的发病及代谢过程中起着一定的调节作用;补硒可以上调糖尿病大鼠肝脏中ABCa5 mRNA的表达水平,这可能是硒改善糖尿病糖、脂代谢紊乱的分子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54.
李玲  覃学勇  廖明 《现代医药卫生》2008,24(18):2731-2732
目的:探讨血脂康对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患者血脂和血流变的影响.方法:对PNS患者5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治疗组除加用血脂康外,两组其他治疗措施完全相同.对所有患者在治疗前、缓解期进行24小时尿蛋白,血BUN、Cr测定,并观察患者治疗前后血浆脂蛋白,血流变学,肾功及24小时尿蛋白、血浆白蛋白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对缓解PNS患者高血脂症、血流变学、减少尿蛋白的丢失等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血脂康具有改善PNS患者的高脂血症及血流变学,减少尿蛋白的丢失,是缓解PNS的良药,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5.
自动痔疮套扎术联合手术治疗痔病的临床疗效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和评价自动痔疮套扎术(RPH)联合手术治疗痔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RPH联合手术治疗II-IV度痔57例(治疗组),其中部分合并肛乳头肥大、肛裂、低位单纯性肛瘘,与同期单纯采用RPH手术53例(对照组)作比较,评价其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治愈率分别为100%和79.2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RPH联合手术可以弥补单纯RPH手术的局限性,拓展其治疗范围,同时还可以获得更好的远期疗效.  相似文献   
56.
沙门氏菌的invA基因序列分析与分子检测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目的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和DNA序列分析,了解沙门氏菌侵袭蛋白A(invasionproteinA,invA)基因核苷酸序列有何差异,建立沙门氏菌的分子快速检测方法。方法根据沙门氏菌的invA基因核苷酸序列设计一对引物,应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分别对3种沙门氏菌标准菌株的invA基因及6种非沙门氏菌株进行PCR扩增,并将扩增的片段进行克隆及序列分析。结果3种沙门氏菌标准菌株PCR均扩增出283bp的特异条带,非沙门氏菌皆无特异带扩增;DNA序列分析证实,沙门氏菌的invA基因核苷酸序列比较保守。结论本研究建立的检测沙门氏菌方法具有较高的特异性与灵敏性,invA基因的序列分析为进一步研究沙门氏菌不同分离株的流行病学、遗传学与分子致病机理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7.
李茵  廖明  何晓  周怡  罗蓉  李洪涛  王云  何敏 《卫生研究》2012,41(6):976-980
目的比较乙腈沉淀法、乙醇沉淀法和多重亲和去除色谱柱Human 14法去除人血清中高丰度蛋白的效果。方法应用乙腈沉淀法、乙醇沉淀法和多重亲和去除色谱柱Human 14法对血清样品进行处理,Bis-Tris Mini Gels电泳和双向凝胶电泳检测去除高丰度蛋白的效果。结果从一维胶电泳图灰度值分析,血清经过乙腈法、色谱柱法、乙醇法处理后,白蛋白条带灰度值由原血清的19分别变成157.2,40.8和8.2;从2-DE电泳图分析看出,多重亲和去除色谱柱Human 14法处理后的蛋白点数显著增多,比原血清增加了137个;乙腈法和乙醇法处理后虽然蛋白点减少了,却有低丰度蛋白质点显现出来。结论乙腈沉淀法能在去除血清中高丰度蛋白的同时收获更多的10kD以下的小分子量蛋白;乙醇沉淀法虽然能去除部分高丰度蛋白,但小分子量蛋白的收获量较少;而多重亲和去除色谱柱Human 14法不仅能有效地去除血清中高丰度蛋白的干扰,且保留了大量的小分子量蛋白。  相似文献   
58.
廖明  胡克 《临床肺科杂志》2014,(9):1641-1645
目的探讨血T-SPOT.TB用于矽肺并发结核(SCTB)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SCTB病例62例,根据最终诊断结果分为SCTB组和矽肺(SC)组。使用血T-SPOT.TB、结核菌素皮肤试验(TST)、抗酸杆菌(AFB)、结核抗体(TB-A)试验等4种方法对两组研究对象进行检测,并对比4种检测方法的诊断价值。结果4种方法检测SCTB的敏感度分别为94.4%、52.8%、38.9%、41.7%,其中血T-SPOT.TB检测SCTB的敏感度最高(P0.0001)。4种方法检测SCTB的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1.7%、52.8%、48.8%、55.3%,其中血TSPOT.TB检测SCTB的阴性预测值(91.7%)最高(P0.01)。结论血T-SPOT.TB用于SCTB的检测,具有高敏感度、高阴性预测值特点,可用于SCTB疑似病例的诊断。  相似文献   
59.
目的:了解O157大肠杆菌在健康人、家畜和家禽中的存在情况和粪便中分离到的大肠杆菌的药物敏感性,为病原大肠杆菌耐药率增高寻找依据。方法:2000~2001年选健康成人、小孩和健康家畜、禽粪便标本620份,一部分直接划种于选择培养基,37℃培养24h;另一部分用EC肉汤培养基,37℃培养18h,以进行增菌,然后转种于CT-SMAC平板,37℃培养24h。然后进行血清学鉴定以判断是否为O157大肠杆菌。用低片法测定分离到的620株大肠杆菌对氨苄西林(AMP)、氨苄西林/舒巴坦(AMS)、庆大霉素(GEN)、环丙沙星(CIP)和氧氟沙星(OFX)的药物敏感性;用琼脂平皿二倍稀释法测定不同来源标本分离的部分大肠杆菌对CIP和OFx的MIC值。结果:在健康猪、牛和鸡的粪便中均找到了O157大肠杆菌,检出率在1.5%左右,健康成人和小孩粪便中均未找到O157大肠杆菌;健康成人、小孩、家畜和家禽粪便中分离的大肠杆菌,β-内酰胺酶产生率较低,在6%~12%之间;分离的大肠杆菌对氨苄西林、氨苄西林/舒巴坦和庆大霉素的耐药率较低,在10%以下,且人和家畜、禽粪便分离的大肠杆菌的耐药率差别不大;从人粪便分离的大肠杆菌对氟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率低,而从家畜、禽粪便分离的大肠杆菌的耐药率高。结论:在广东,O157大肠杆菌亦存在于部分家畜、禽肠道中,有造成食物污染的危险;人类和动物肠道中正常菌群的大肠杆菌B一内酰胺酶产生率低,对常用的抗生素亦有耐药的情况,但耐药率低;对氟喹诺酮类药物,人和家畜、禽粪便分离的大肠杆菌的耐药率差别较大。  相似文献   
60.
廖明  刘鸿涛 《新医学》2006,37(4):251-251
患者女,38岁。因咳嗽、胸闷5日,加重伴呼吸困难1日入院。患者于5日前开始出现咳嗽,无痰,伴胸闷,无发热、盗汗、咯血、胸痛。在当地医院就诊,摄胸部X线片提示双下肺有少许斑片状浸润影,边缘不清,无钙化点。诊断为“感染性肺炎”,但未住院治疗,在门诊给予抗生素治疗效果不佳。于入院前1日病情加重并出现呼吸困难,肺部CT提示双上肺炎,后段、右中肺、右下后基底段,左舌叶,双下肺背段见斑片状结节影,边缘不清,并融合成片,无钙化点。入院体格检查:体温36.2℃,脉搏80次/分,呼吸25次/分,血压130/80mmHg。神志清晰,口唇轻度紫绀,气管居中,甲状腺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