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3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9篇
临床医学   15篇
内科学   2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17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2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6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目的探讨胰腺滤泡树突状细胞肉瘤(FDCS)的临床及影像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例胰腺FDCS患者临床资料,结合文献报道,对其CT平扫及增强扫描的影像表现进行探讨。结果患者CT表现为胰腺外生性实性肿块,位于胰头部,边界清晰,中心坏死,增强扫描胰腺期呈高强化,可见供血血管影,静脉期强化程度减低,术后病理为FDCS合并巨淋巴结增生症。结论胰腺FDCS为罕见疾病,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特点,但缺乏特异性,确诊依赖于病理学检查。  相似文献   
72.
目的 探讨CT平扫及增强扫描对肺磨玻璃结节(GGN)良恶性及侵袭性的预测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经手术病理证实、CT表现为GGN的480例患者,共540个GGN。根据病理分为良性组、非侵袭组与侵袭组,其中良性组57个、非侵袭组(不典型腺瘤样增生、原位腺癌、微浸润性腺癌)310个、侵袭组(浸润性腺癌)173个。记录一般资料(年龄、性别、吸烟史、肿瘤家族史、发病部位)、磨玻璃成分占比、形态、边界、分叶、毛刺、空泡征、支气管异常征、内部血管征、胸膜牵拉征、最长径、最短径、平扫CT值、增强动脉期CT值、静脉期CT值、强化程度ΔCTA-N(CT值动脉期-CT值平扫)、ΔCTV-N(CT值静脉期-CT值平扫)。采用ANOVA单因素方差分析、Kruskal-Wallis H检验、Pearson χ2检验评估计量资料及计数资料,组内相关系数(ICC)评估测量重复性。分别以结节良恶性及结节侵袭性为因变量,以有关因素为自变量进行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并对有统计学意义的参数进行ROC曲线分析,计算曲线下面积(AUC)以及病理学诊断为金标准的诊断指标评估(包括临界值、灵敏度及特异度)。 结果 良性组、非侵袭组、侵袭组之间各结节定性及定量参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良性组与非侵袭组、侵袭组之间各结节磨玻璃成分占比、内部血管征、平扫CT值及ΔCTV-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ΔCTV-N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74,灵敏度为0.747,特异度为0.877;侵袭组与非侵袭组之间各结节最长径、分叶、边界、血管异常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最长径AUC为0.851,灵敏度为0.746,特异度为0.813。 结论 CT平扫结合增强扫描对结节良恶性及侵袭性的预测具有重要意义,其中GGN强化程度ΔCTV-N对良恶性的预测效能更高,最长径对侵袭性的预测效能更高。  相似文献   
73.
针刺结合语言训练治疗中风后失语症32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陆倩  康冰 《河南中医》2010,30(2):179-181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中风后失语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2例采用针刺治疗结合语言康复训练治疗;对照组32例采用单纯语言康复训练。结果:临床愈显率比较以及口语表达能力、听语理解能力比较治疗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针刺结合语言训练治疗中风后失语症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74.
目的了解脑卒中后抑郁障碍(PSDD)的发生率、相关因素及临床特点,寻找防治措施。方法采用SDS量表对115例脑卒中病人年龄、病程、性别、卒中次数、肌力等资料统计分析。结果PSDD的发生率为47.83%,≤50岁者PSDD的发生率最高,>80岁者最低;性别、卒中次数、高血压病史、偏瘫程度等与PSDD的发生相关,但与其严重程度无关。常见症状有能力减退、睡眠障碍、生活空虚感、忧郁、性兴趣减退、兴趣丧失等。结论宜在防治脑卒中的基础上加强心理支持,并适当选用抗抑郁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75.
目的分析2005-2010年豫西南某区新确认的HIV感染者的流行状况,分析其发展趋势,为制定有效的HIV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2005-2010年豫西南某区新发现的HIV感染者的资料分析统计。结果 2005-2010年豫西南某区新发现348例HIV感染者,感染途径以既往有偿采供血为主,占58.0%(202/348),异性传播占31.9%(111/348),发现途径以自愿咨询检测(VCT)为主,占60.6%(211/348)。结论豫西南某区新发现病例和死亡病例逐年稳步减少,艾滋病疫情得到初步控制,艾滋病救治效果明显;异性传播所占感染途径构成比逐年上升;VCT是主要发现HIV感染者的途径。  相似文献   
76.
水蛭大黄合剂治疗精神分裂症血瘀证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研究对67例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了临床观察。其中32例用中药水蛭大黄合剂为主联合小剂量抗精神病药物治疗(中西组)。35例以抗精神病药物进行治疗(西药组)。结果提示两组整体疗效相似。但发现中西组减少了抗精神病药物的用量,并减少了抗精神病药物的副作用,同时可使血液流变学指标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77.
78.
目的 应用脑磁图观察针刺太冲穴引起的脑部能量变化。方法 将16名健康志愿者随机分为两组,对8名针刺左侧太冲穴(针刺太冲穴组),对另外8名针刺附近假穴(针刺非穴组)。于针刺前行MR和脑磁图检查,针刺后1、3、5 min分别行脑磁图扫描,采样率为300 Hz,以MEG Processor软件分析脑磁图数据。结果 两两比较,针刺太冲穴1、3、5 min后脑波平均增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3 min vs 1 min:F=0.27,P<0.001;5 min vs 3 min:F=0.41,P<0.001);激活脑区为双侧额叶、双侧颞叶、扣带回、对侧丘脑、双侧小脑、脑干,能量较高部位为双侧额叶、双侧颞叶、扣带回。结论 针灸太冲穴可引起大脑不同部位发生能量变化,并由此达到治疗功效。  相似文献   
79.
随着左心导管术的广泛开展及近年来介入性心脏治疗技术在儿科的推广应用,其并发症股动脉血栓的发生率也有增多趋势[1 ] 。现将我科1998年1月~2 0 0 3年1月行心导管术后患儿发生股动脉血栓7例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 一般资料。我科1998年1月~2 0 0 3年1月共收入4 2 8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进行心导管诊断治疗术。其中进行左右心导管造影术的患儿195例,有132例为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性治疗患儿2 33例,包括经皮球囊肺动脉瓣成形术,动脉导管未闭堵塞术,房间隔缺损堵塞术。4 2 8例患儿中,男14 8例,女2 80例,男∶女=1∶2。年龄0~1岁6 9例,~3岁1…  相似文献   
80.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康复期脑梗死患者的机理 ,发现治疗上可能存在的不足。方法 对康复期脑梗死患者治疗前后血脂、凝血四项、体外血栓形成试验及红细胞计数 (RBC)、血红蛋白浓度 (HGB)、红细胞压积 (HCT)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甘油三酯 (TG)、胆固醇 (CHO)、脂蛋白〔LP - (a)〕、血栓干重经治疗后均明显下降 (P <0 0 5 ) ;治疗前高于正常值上限的凝血四项各指标经治疗后亦明显下降 (P <0 0 5 ) ;RBC、HGB、HCT治疗后略有升高 ,但无统计学差异 ,且均接近或低于其正常值下限。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可通过降低血脂、影响凝血及血栓形成 ,从而改善脑血流状态 ,促进患者的康复 ;中药治疗似应加强补益气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