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23篇
预防医学   11篇
药学   29篇
中国医学   8篇
肿瘤学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肺癌易感性与CYP1A1和GSTM1基因多态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肺癌是人类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对人类的健康和生命威胁极大[1].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肺癌发病率每年增加0.15%,在我国肺癌也已经成为发病率上升最快的癌症之一.  相似文献   
12.
王敏杰  常福厚  尹琴  齐君  王光 《中国公共卫生》2009,25(12):1447-1448
目的 研究内蒙古地区蒙、汉族人群谷胱甘肽硫转移酶M1基因(GSTM1)多态性,探讨蒙古族人群肺癌易感性与GSTM1基因多态性关系.方法 采用多重PCR等方法对325名健康汉族人、310名健康蒙古族人及304例蒙古族肺癌患者进行GSTM1基因多态性检测,分析GSTM1基因型的分布频率,并探讨GSTM1基因多态性与蒙古族人群肺癌易感性的关系.结果 健康蒙、汉族人群GSTM1基因型分布频率分别为:GSTM1功能型(+)61.61%,GSTM1缺陷型(-)38.39%和GSTM1(+)57.23%,GSTM1(-)42.77%;蒙古族肺癌组与对照组GSTM1(+)和GSTM1(-)的分布频率分别为52.96%,47.04%和61.61%.38.39%;携带GSTM1(-)的个体患肺癌的风险增高,OR值为1.43(95%以CI=1.03~1.96,P<0.05).结论 GSTM1基因型分布频率在内蒙古地区蒙、汉族人群间比较无明显差别;GSTM1(-)是蒙古族人群肺癌的易感因素.  相似文献   
13.
β肾上腺素能受体(AR)一般分为两种亚型(β_1,β_2)。它们分布在不同的组织和器官,发挥不同的效应(表1)。我们可将其称为β-AR的传统概念。随着新技术,新方法在这一领域的应用,已给受体的研究带来了新的进展。它更新和扩展了我们在受体领域的知识,并为治疗学提出新的希望。为便于文中讨论,将主要的β受件激动剂和拮抗剂列于表2。  相似文献   
14.
射血分数保留性心力衰竭是一种以心肌舒张功能障碍及射血分数保留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先天性免疫蛋白C1q是一种识别及启动炎症级联反应的补体成分,研究表明射血分数保留性心力衰竭的发病与细胞炎症有关。本文对射血分数保留性心力衰竭与补体C1q的相关性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5.
目的:测定短尾铁线莲中槲皮素的含量。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Kromasil(250mm×4.6mm,5μm)色谱柱,甲醇:0.4%磷酸(62:38)为流动相,流速为1.0ml/min;检测波长360nm。结果:槲皮素浓度在21.55μg/ml~63.12μg/ml范围之间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6。槲皮素平均回收率为101.7%,RSD=1.73%。结论: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短尾铁线莲中槲皮素的含量具有分离效果好、简便、结果准确的优点。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CYP1 A1 Exon7和GSTM3基因多态性与内蒙古地区汉族肺癌易感性的关系.方法 采用等位基因特异性扩增法(ASA)和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对324例汉族非肺部疾病患者和174例汉族肺癌患者进行CYP1A1 Exon7及GSTM3基因多态性分析;同时研究其与吸烟及肺癌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 肺癌组与对照组的CYP1 A1 Exon7、GSTM3基因多态性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吸烟人群患肺癌的危险性是不吸烟人群的2.107倍(OR=2.107,95% CI=1.44~3.080);携带CYP1A1 Exon7基因突变纯合型(Val/Val)的个体患肺癌风险增高(OR=1.576);携带CYP1 A1 Exon7基因突变杂合型和突变纯合型(Ile/Val+ Val/Val)并且吸烟的个体患肺癌的风险增高(OR=2.503).结论 吸烟为肺癌的易感因素,CYP1A1 Exon7基因突变杂合型和突变纯合型是肺癌的可疑易感因素,和吸烟在肺癌易感性方面具有协同作用;GSTM3基因多态性与肺癌易感性无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蒙药山沉香不同提取物护肝、抗氧化作用,筛查山沉香具有护肝、抗氧化作用的活性部位。方法以浓度为95%乙醇回流提取山沉香粉末浓缩得到乙醇提取物浸膏,用水分散制成混悬液后按极性从小到大依次用石油醚、乙醚、乙酸乙酯、正丁醇按比例1∶3萃取,减压浓缩干燥后称质量用于药效学实验。将80只雄性昆明种小鼠随机分成空白组(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模型组(CCl4-花生油)、阳性对照组(联苯双酯)、山沉香乙醇部位提取物组、山沉香石油醚部位提取物组、山沉香乙醚部位提取物组、山沉香乙酸乙酯部位提取物组、山沉香正丁醇部位提取物组,每组10只。每天按20 mL·kg^-1的剂量灌胃给药1次,连续灌胃7 d。最后一次给药1 h后除空白组外其余组均注射0.1%CCl4-花生油(20 mL·kg^-1)造成急性肝损伤模型,空白组注射等量花生油。12 h后观察小鼠的毛色及活动情况,检测小鼠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含量,肝匀浆中丙二醛(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并观察肝组织形态外观、切片病理特征及对其进行Ishak评分。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小鼠体型偏瘦,毛发黯淡无光且较稀疏,灵活度下降,容易聚堆;血清ALT、AST含量明显升高(P<0.01);肝匀浆MDA含量明显升高(P<0.01),GPx和SOD含量明显降低(P<0.01);模型组小鼠肝组织外观呈暗棕色,体积增大;病理切片表现为肝小叶中央静脉周围出现凝固性坏死、肝索肝窦排列不整齐Ishak评分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山沉香乙醇提取物组和乙酸乙酯提取物组小鼠毛色光泽,体型较为丰满;血清ALT、AST含量明显降低(P<0.01);山沉香乙酸乙酯提取物组小鼠肝匀浆MDA含量明显降低(P<0.01),GPx(P<0.01)和SOD(P<0.05)含量明显升高;且该组肝组织形态外观与空白组接近,病理损伤有明显改善,Ishak评分明显降低(P<0.01)。结论蒙药山沉香具有护肝作用,而且可通过抗脂质过氧化来保护肝脏,山沉香95%醇提物的乙酸乙酯提取物是其护肝、抗氧化的活性部位。  相似文献   
18.
采用环磷酸腺苷(cAMP)蛋白质结合测定法,测定零浓度,最小浓度,半数有效量(ED50)浓度和最大浓度的异丙肾上腺素,去甲伪麻黄素,普萘洛尔,甲基麻黄素对心肌细胞内cAMP含量的影响,结果看到随着异丙肾上腺素,去甲伪麻黄素浓度的增大,心肌细胞内cAMP的含量增加。以量-效曲线中求得的ED50浓度对cAMP含量的影响最明显,去甲伪麻黄素对cAMP含量的影响是异丙肾上腺素的473%±018,随着普萘洛尔,甲基麻黄素浓度的增大,心肌细胞内cAMP含量逐渐减少,在最大浓度时达到最大抑制,甲基麻黄素对cAMP含量的影响是普萘洛尔的383%±02。结果进一步证明,甲基麻黄素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具有β-受体阻滞剂的特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应用生物信息学及系统药理学的方法探索可干预肾透明细胞癌的潜在化学成分以及含有目的成分的中草药。方法 首先借助GEO基因表达谱数据分析筛选得到肾透明细胞癌与癌旁正常组织的差异基因,同时分析得到差异基因的生物学功能,接着构建差异基因的蛋白互作网络,进一步分析差异基因的在TCGA及GTEx背景数据库中的表达及预后价值,得到目标基因后借助CTD数据库挖掘与目标基因相关化合物,剔除非天然化合物后经TCMSP工具寻找含有天然化合物的中草药。结果 得到肾透明细胞癌与癌旁正常组织的差异基因共有357个上调基因,353个下调基因,富集生物过程包括氧化还原过程、排泄、对药物的反应等,分子功能包括蛋白质均二聚活性、运输活动、受体结合等,细胞定位在细胞外泌体、质膜的组成部分、顶质膜等。在KEGG信号中富集到PPAR信号通路、碳代谢、甘氨酸,丝氨酸和苏氨酸的代谢等信号通路,利用cytohuba基于degree筛选排名前20的基因为核心基因,有明确差异以及有预后意义的BUB1、C3、KIF20A、RRM2、TOP2A基因确定为目标探究与其相关的化合物72个,包含每种化合物的中草药至少一种。结论 基于生物信息学挖掘到多种中草药可以影响目标基因从而干预肾透明细胞癌。  相似文献   
20.
苯并芘(benzo[a]pyrene,B[a]p)是目前与癌症相关的多环芳烃化合物中致癌性最强、分布最广的化学物质,其发病机理已得到国内外学者的普遍关注。为了进一步研究与开发抗烟毒药物,本文就近几年国内外对B[a]p的致癌机理以及抗烟毒中草药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