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15篇
  免费   134篇
  国内免费   59篇
耳鼻咽喉   3篇
儿科学   23篇
妇产科学   16篇
基础医学   59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318篇
内科学   138篇
皮肤病学   13篇
神经病学   28篇
特种医学   66篇
外科学   73篇
综合类   480篇
预防医学   333篇
眼科学   13篇
药学   261篇
  6篇
中国医学   244篇
肿瘤学   30篇
  2024年   24篇
  2023年   82篇
  2022年   60篇
  2021年   68篇
  2020年   71篇
  2019年   96篇
  2018年   89篇
  2017年   40篇
  2016年   66篇
  2015年   65篇
  2014年   131篇
  2013年   130篇
  2012年   155篇
  2011年   151篇
  2010年   151篇
  2009年   119篇
  2008年   87篇
  2007年   69篇
  2006年   79篇
  2005年   52篇
  2004年   66篇
  2003年   53篇
  2002年   36篇
  2001年   44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6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目的探讨预防性脑照射(PCI)对无脑转移的局限期小细胞肺癌(SCLC)病人认知功能影响。方法对无脑转移的成年局限期SCLC病人50例行PCI,分别于放疗前、放疗结束后1周、放疗结束后2月和放疗结束后6个月对病人进行认知功能测试,以行胸部放疗的乳癌病人及健康正常人作为对照。结果放疗前,SCLC组、乳癌组和正常对照组认知功能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意义(P>0.05)。放疗后1周,SCLC组韦氏记忆量表的即刻记忆分低于乳癌组和正常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F=6.397,q=12.488、12.650,P<0.01);放疗后2个月和6个月,SCLC组、乳癌组和正常对照组认知功能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放疗后1周,SCLC组韦氏记忆量表的即刻记忆分和工作记忆分均低于放疗前,差异有显著性(F=3.454、4.191,q=12.370、7.269,P<0.01)。放疗后2个月和6个月,SCLC组认知功能各项指标与放疗前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 PCI仅在放疗后早期引起病人认知功能部分的损害,这些损害局限于工作记忆及即刻记忆方面,并且呈可逆性。  相似文献   
62.
城镇化建设不仅是人、财、物由农村向城镇的转移,更是一种生活方式的变革。目前,我国人口城镇化进程缓慢、人居环境较差等问题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新增居民的主观幸福感。提出在建设城镇化的过程中,要善于发现问题、积极解决问题,注重居民的主观幸福感的塑造,努力创造出真正让居民感到幸福的城镇。  相似文献   
63.
目的研究炙甘草汤对糖尿病性心肌病心律失常发生率和心率变异性及QT离散度的影响。方法收集60例糖尿病心肌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28)和治疗组(n=32)。2组采用控制血糖、降血压、降血脂、抗心力衰竭、心绞痛等基础治疗。对照组给予普罗帕酮口服治疗,治疗量为100~200 mg/次,3~4次/d,7 d为1个疗程,连续服用4周。治疗组在以上药物基础上加用炙甘草汤水煎取汁400 ml,分早晚2次温服,1剂/d,2周为1疗程。2组患者采用动态心电图观察治疗前后各种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心率变异性(HRV):全部窦性心搏RR间期的标准差(SDNN)、RR间期平均值标准差(SDANN)、相邻RR间期差值的均方根(RMSSD)、相邻NN之差>50 ms的个数占总窦性心搏个数的百分比(PNN50)及QT离散度(QTd)。结果 2组治疗后传导阻滞、室性心律失常、房性心律失常、窦性心律失常、交界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传导阻滞、室性心律失常、房性心律失常、窦性心律失常、交界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SDNN、SDANN、QTd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SDNN、SDANN、RMSSD、RNN50、QTd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SDNN、SDANN、RMSSD、RNN50、QTd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炙甘草汤可以减少糖尿病心肌病患者心律失常的发生,对心脏自主神经功能有明显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64.
目的:研究松花粉对甘油诱发大鼠急性肾衰竭(acute renal failure,ARF)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双侧后肢注射50%甘油溶液(10 mL·kg-1)诱发大鼠成急性肾衰竭模型,检测大鼠血清肌酐(Scr)、血清尿素氮(BUN)的含量,肾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谷胱甘肽(GSH)、丙二醛(MDA)的含量,同时测定肾组织中一氧化氮(NO)的含量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的活性;HE染色观察肾病理组织形态学变化。结果:与空白组大鼠相比,模型组大鼠血清Scr和BUN的含量明显上升,肾组织中SOD的活性和GSH的含量显著降低,MDA的含量显著升高;组织病理检查发现,模型组大鼠肾小管损伤明显,肾皮质细胞部分脱落,肾小球肿胀,间质炎性侵润明显。给予松花粉治疗后,可显著降低ARF大鼠血清Scr和BUN,升高肾组织中SOD的活性、GSH的含量,降低MDA的含量,同时发现,松花粉可明显降低肾组织中NO的含量和iNOS的活性,并显著降低肾组织损伤。结论:松花粉对甘油致大鼠ARF具有治疗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iNOS的活性,降低体内NO过多产生,降低NO相关的脂质过氧化过程有关。  相似文献   
65.
目的探讨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心功能指标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A/E峰比值(A/E)、室间隔厚度(IVST)、左心房内径(LAD)与血清生化指标缺血修饰白蛋白(IMA)、同型半胱氨酸(Hcy)、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的相关性。方法随机选取2017年5月至2019年5月本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105例。依据心肌缺血程度分为心绞痛组50例,心肌梗死组55例;另选取同时期来医院体检的健康者5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心脏彩超检测3组心功能指标,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清IMA、Hcy水平,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血清CRP、IL-6水平。分析心功能指标与血清生化指标间的关系。结果心绞痛组、心肌梗死组的LVEDD、LVESD、A/E、IVST、LAD明显高于对照组,LVEF低于对照组;心肌梗死组的LVEDD、LVESD、A/E、IVST、LAD明显高于心绞痛组,LVEF低于心绞痛组;心功能各指标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绞痛组、心肌梗死组的IMA、Hcy、CRP、IL-6明显高于对照组;心肌梗死组IMA、Hcy、CRP、IL-6明显高于心绞痛组;血清生化各指标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LVEDD、LVESD、A/E、IVST、LAD与IMA、Hcy、CRP、IL-6均呈正相关,LVEF与IMA、Hcy、CRP、IL-6均呈负相关(P0.05)。结论随着血清IMA、Hcy、CRP、IL-6水平增高,LVEDD、LVESD、A/E、IVST、LAD均增加,而LVEF降低,提示冠心病患者发生心肌缺血。  相似文献   
66.
目的 了解A/福建/411/02(H3N2)病毒抗原性变异与临床症状的意义。方法 用流感病毒血凝抑制实验检测流感血凝素的抗原性,用新鲜病毒细胞培养液提取病毒RNA,进行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扩增产物用纯化试剂盒纯化后测序,用Meg Align软件进行序列分析。结果A/福建/411/02(H3N2)与A/福建/151/2000(H3N2)相比较,抗原性发生较大变异,抗原决定簇A、B、D、E上有8个氨基酸,受体结合部有5个氨基酸发生替换。结论 感染新变异较大A(H3N2)流感病毒患者的临床表现更重。  相似文献   
67.
目的调查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应用药物及其与长期预后的关系.方法对584例冠心病患者PCI术后应用的主要药物及吸烟状况进行调查,并对主要心脏不良事件进行随访.结果平均随访时间(18.66±12.16)个月,术后99.0%的患者应用阿司匹林,应用时间平均(10.3±8.2)个月,99.8%使用氯吡格雷,应用时间平均(7.8±5.O)个月;随访期间5.14%患者完全停止抗血小板治疗.在出院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β受体阻滞剂、他汀类药物、钙通道拮抗剂及硝酸酯的应用率分别为42.0%、63.7%、83.0%、19.9%及46.4%,随访期间降低到36.1%、57.O%、66.8%、17.6%及36.6%.术前吸烟为53.77%,随访期间为17.80%.停止抗血小板治疗、术后吸烟增加非致死性心肌梗死(10.0%对1.1%,P<0.01;4.81%对0.83%,P<0.01)及主要不良心脏时间(20.0%对6.9%,P<0.01;11.54%对6.67%,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在PCI术后对药物的依从性良好,但术后停止抗血小板治疗及继续吸烟者预后差.  相似文献   
68.
【摘要】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饮食习惯的改变, 肛肠疾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手术是肛肠 疾病最常用的治疗手段, 但肛门周围神经及血运丰富、细菌含量较高, 术后切口易伴随剧烈疼痛以及诱发创面感染等而延缓切口愈合。近年来大量临床研究证实, 湿润烧伤膏能够有效缓解混合痔、肛裂、肛周脓肿以及肛瘘等肛肠疾病术后创面疼痛, 促进创面愈合, 提高患者预后, 疗效显著。该文主要针对湿润烧伤膏在肛肠术后的应用现状及作用机制进行综述, 以期为湿润烧伤膏在肛肠术后创面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9.
目的:探讨n-3多不饱和脂肪酸( n-3PUFAs)对大鼠结直肠癌的影响及与脂质代谢相关基因的研究。方法选取60只SPF级SD大鼠,将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以N-甲基-N-亚硝基脲( MNU)经灌肠方式诱导大鼠大肠癌模型。同时,于建立模型1周前,对照组喂养含葵花籽油饲料(n-6PUFAs),实验组喂养含鱼油饲料(n-3PUFAs),直至16周。处死大鼠并解剖,寻找原发肿瘤并观察周围淋巴结转移情况。将可疑组织进行HE染色,行常规病理学检查。采用气象色谱方法测定无病变结肠组织n-3PUFAs含量。采用RT-PCR方法检测脂质代谢关键调控基因:脂肪酸合成酶( FAS)、环氧合酶2( COX-2)、5-脂氧合酶(5-LOX)和过氧化物酶增殖活化受体( PPARβ及PPARγ)的mRNA表达。结果实验组的肿瘤发生率低于对验组的肿瘤发生率( P<0.05)。实验组无病变结肠组织n-3 PUFAs含量高于对照组( P<0.01)。实验组FAS、COX-2、5-LOX和PPARβmRNA的表达低于对照组( P<0.05或P<0.01) ,实验组PPARγmRNA的表达高于对照组( P<0.01)。结论 n-3PUFA通过影响脂质代谢关键调控基因的表达,起到抗肿瘤的作用。  相似文献   
7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