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20篇
内科学   8篇
神经病学   2篇
综合类   43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4篇
  2024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84 毫秒
81.
本研究通过体外实验探讨人可溶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sFLT-1)对白血病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用RT—PCR检测白血病细胞株K562、HL-60、U937和骨髓LTC—IC VEGF mRNA、VEGF—R1(FLT-1)mRNA的表达,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上述细胞VEGF和VEGF—R1(FLT-1)的表达,ELISA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中VEGF的含量,将sFLT-1加入K562、HL-60白血病细胞株和骨髓LTC—IC培养体系中,应用MTT法计算细胞生长的抑制率。结果显示:白血病细胞株K562、HL-60、U937和骨髓LTC—IC均表达VEGF,以K562表达VEGF量最高。K562和HL-60细胞株还表达FLT-1,U937细胞和骨髓LTC—IC表达的FLT-1表达量很低。sFLT-1明显抑制白血病细胞株K562及HL-60的生长,并且随着sFLT-1浓度的增加,其抑制率增加,以用药后48小时抑制作用最明显。结论:sFLT-1能够抑制某些白血病细胞株的生长,其抑制效应随用药浓度的增加而增加,而sFLT-1对正常骨髓细胞增殖无影响。  相似文献   
82.
83.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治疗方案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治疗方案,选择合理的治疗模式.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分析,对不同治疗组治疗ITP的有效率、血小板上升速度进行比较.结果单纯激素治疗组、激素加免疫抑制剂组、激素加丙种球蛋白组、脾切除组的有效率分别为61%、33%、71%、82%.血小板上升至正常的时间分别为9.23±4.65、14.25±5.12、5.50±1.60、2.50±1.91d.激素加丙种球蛋白组、脾切除组的有效率及血小板上升速度均优于另两组,P<0.05(组间比较t检验).结论激素加丙种球蛋白应作为ITP治疗首选方案,对于不能用激素维持及减量后复发的病人,应尽早做脾切除.  相似文献   
84.
造血系统恶性肿瘤患者巨细胞病毒感染状态作者采用核酸杂交方法对造血系统恶性肿瘤患者及正常人人类巨细胞病毒(HCMV)感染率进行了调查,其感染率分别为28.6%和9.8%,二者差异显著。用间接ELISA方法测定血清中的HCMVIgM抗体,发现患者组HCM...  相似文献   
85.
目的 探讨肌细胞增强子2C(MEF2C)乙酰化功能缺陷后的功能改变.方法 用荧光素酶报道分析检测MEF2C的乙酰化功能缺陷对其转录活性的影响,用电泳迁移率分析检测MEF2C的乙酰化缺陷对其DNA结合功能的影响,用免疫染色方法 检测MEF2的乙酰化缺陷对其协同肌细胞生成素的作用,用免疫共沉淀的方法 检测乙酰化缺失的MEF2突变体对肌肉分化的影响.结果 MEF2乙酰化功能缺陷后对其本身的转录活影响较小,主要降低了它的DNA结合功能,降低了它对肌细胞生成素的协同作用,抑制了肌肉的分化.结论 MEF2C的乙酰化功能缺陷影响其分子本身的生物活性,因此为进一步研究MEF2的分子机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6.
目的:探讨高电压脉冲电场诱导红白血病细胞K562和淋巴细胞凋亡的最佳参数。方法:调节电场强度和脉冲频率分别作用K562细胞和淋巴细胞后,用Annexin V/PIKit标记凋亡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凋亡细胞的百分比;设计正交试验确定电场诱导K562细胞凋亡的最优参数组合;电场作用K562细胞与淋巴细胞(1∶1)混合悬液进行选择性诱导凋亡;MTT法检测电场作用后的K562细胞与淋巴细胞的增殖。结果:K562细胞的凋亡率随着脉冲频率的增加而升高,当脉冲频率为30Hz时,凋亡率高达79.13%;K562细胞和淋巴细胞的凋亡率均随着电场强度的增加而升高,在电场强度达到30kV/cm时,二者的凋亡率分别达82.40%、57.08%。诱导K562细胞凋亡的最优参数组合为脉冲宽度1μs、电场场强25kV/cm、脉冲个数为12个。K562细胞与淋巴细胞混合液在电场作用下发生凋亡的细胞百分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K562细胞与淋巴细胞经相同条件的电场作用后,二者生存率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利用高电压脉冲电场使癌细胞选择性失活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87.
目的:研究外周血双色荧光原住杂交(D-FISH)在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CML)患者干扰素治疗效果监测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用D-FISH方法对18例CML患者干扰素治疗前后的外周血36份样本进行bcr/abl融合基因检测,并且与骨髓D-FISH方法检测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外周血间期核细胞中bcr/abl融合基因的检出率较治疗前有所下降,并且外周血中的检出率比同一患者骨髓中的检出率要低。结论:D-FISH方法可以简便、灵敏、可靠地对CML患者干扰素治疗前后的外周血进行疗效监测,使得从取材上更加方便。  相似文献   
88.
89.
目的:分析476例乳腺癌术后辅助治疗患者的病理、临床资料及预后情况,探讨影响乳腺癌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随访2007-2010年本院乳腺癌术后病理分期为Ⅰ~Ⅲ期且行辅助治疗的患者476例,中位随访时间为50.5个月,采用Kaplan- 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Log-rank检验进行生存率差异比较,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了解影响乳腺癌预后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患者3年无病生存率为94.3%。单因素分析,年龄、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数目、脉管癌栓、激素受体状态、HER-2表达情况和分子分型是影响无病生存期(DFS)的因素(P<0.05);其中年龄越小、肿瘤越大、淋巴结转移越多、脉管癌栓越多、激素受体阳性率越低、HER-2表达扩增和分子分型是HER-2过表达型及基底样型,DFS越短。多因素分析,激素受体状态和HER-2表达情况是影响DFS的独立因素(P<0.05)。3年总生存率为97.6%。单因素分析,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情况、脉管癌栓、激素受体状态和HER-2表达情况是影响乳腺癌总生存期(OS)的因素(P<0.05);其中肿瘤越大、淋巴结转移越多、脉管癌栓越多、激素受体阳性率越小和HER-2表达扩增,OS越短;多因素分析,淋巴结转移数目、激素受体状态和HER-2表达情况是影响OS的独立因素(P<0.05)。结论:淋巴结转移数目、激素受体状态和HER-2表达情况是乳腺癌术后辅助治疗疗效的影响因素,与预后有密切关联。  相似文献   
90.
目的观察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苦参碱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将16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苦参碱合用治疗;对照组采用还原型谷胱甘肽,两组均1次/d,60d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6.3%,对照组总有效率81.3%,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苦参碱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肝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