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4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8篇
耳鼻咽喉   15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4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33篇
内科学   18篇
神经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18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75篇
预防医学   39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55篇
  1篇
中国医学   46篇
肿瘤学   1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6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摘要】目的 探讨”虚拟实验室(virtual laboratory,VL) 翻转课堂”在“病毒感染的检查方法”教学中的应用与效果。方法 抽取2014级临床医学专业本科学生80人,实验组(40人)和对照组(40人)。对照组采用观看视频、讲授进行传统课堂教学。实验组依托医学微生物学网络虚拟实验平台,构建课堂小组活动进行翻转课堂教学。对两组学生进行统一考试;对实验组进行教学满意度问卷调查。采用SPSS18.0对数据进行处理,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 结果 实验组综合考核成绩高于对照组[(82.73±2.62)vs.(57.94±4.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380,p=0.000)。实验组学生对翻转课堂学习方式和效果的满意度达85%以上。 结论 基于网络虚拟实验平台的翻转课堂教学,有助于提高“病毒感染的检查方法”教学质量,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和思辨能力。  相似文献   
52.
目的 评估阿司匹林在川崎病患儿中的抗血小板聚集功能。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9月至2018年9月北京大学首都儿科研究所教学医院收治的川崎病患儿的临床资料。所有患儿常规给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期为大剂量(30~50) mg/(kg·d),恢复期为小剂量(3~5) mg/(kg·d), 应用光学比浊法(light transmission aggregometry, LTA)测定应用不同剂量阿司匹林的血小板聚集率以评价其抗血小板聚集功能, 并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发生阿司匹林抵抗(aspirin resistance,AR)的危险因素。结果 (1)川崎病患儿口服大剂量和小剂量阿司匹林治疗后的血小板聚集率(AA%)分别为 3.3 %(1.2%, 7.1%)及2.9%(1.5%, 6.4%), 不同剂量阿司匹林对血小板的抑制作用(A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74)。(2)大剂量阿司匹林组AR发生率为9.75%(23/236), 小剂量阿司匹林组AR发生率为8.05 %(19/236), 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17)。(3)小剂量阿司匹林组中19例存在AR与217例阿司匹林敏感(aspirin sensitivity, AS)患儿的年龄、 性别及凝血、 生化等相关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阿司匹林对川崎病患儿抗血小板聚集功能与剂量无关。在川崎病治疗中存在AR,AR发生率与剂量无关。  相似文献   
53.
目的探讨留置溶栓导管介入治疗急性下肢动脉血栓栓塞的临床研究。方法对象选取为70例急性下肢动脉血栓栓塞患者,患者抽签时间段为2017年12月—2018年12月期间,将患者按照不同的治疗方式进行分组,将采用大腔导管抽吸血栓的患者纳入对照组(n=35),采用大腔导管抽吸血栓合并留置溶栓导管介入治疗的患者纳入观察组(n=35),将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发生率和复发率进行对比,对比两组患者的凝血指标及D-二聚体水平。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凝血指标及D-二聚体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大腔导管抽吸血栓的基础上,行留置溶栓导管介入治疗急性下肢动脉血栓效果显著,患者的凝血指标得以提升,D-二聚体水平稳定在正常范围以内,减少并发症的同时,复发概率小,极具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54.
目的:观察射干提取液连续重复给药对实验大鼠的毒性反应,为拟定临床人用安全剂量提供参考。方法:以151.70 g生药/kg、15.17 g生药/kg和1.157 g生药/kg剂量,每日大鼠灌胃给药一次,连续4周,对其进行一般状况观察,血液学、血液生化学检查,系统尸检、主要脏器系数及组织学检查等。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射干高剂量组动物体质量、摄食量降低,高剂量组大鼠给药4周后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网织红细胞百分率、血小板计数比明显降低,凝血酶元升高,停药2周后恢复。高剂量组大鼠给药4周后血清谷草转氨酶、血清钾、血清肌酸激酶、血糖与空白对照组比明显降低,停药2周后,除高剂量组大鼠血清谷草转氨酶、血糖降低外,其余血液生化学指标恢复正常。给药4周后,高剂量组大鼠肝脾脏器指数与空白对照组比明显增大,脾脏器指数与空白对照组比明显减少,对其余脏器指数无明显影响。停药2周后恢复。结论:射干大鼠灌胃给药安全剂量为15.17 g生药/kg以下,约为临床成人拟用量的101倍(成人按60 kg计)。  相似文献   
55.
目的 探讨生后生长发育迟滞对鼠视网膜的影响.方法 将怀孕18d的C57BL/6母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生长发育迟滞组、氧诱导视网膜病(oxygeninduced retinopathy,OIR)组、生长发育迟滞+OIR组.正常对照组母鼠予正常饮食;生长发育迟滞组母鼠予等热卡低蛋白饮食,持续至幼鼠出生21 d;OIR组建立OIR模型;生长发育迟滞+OIR组予生长发育迟滞及OIR联合诱导.于出生14 d、21 d检测血糖、胰岛素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IGF-1)的变化.于生后14 d、21 d留取视网膜组织,检测精氨酸2活性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的表达.出生70 d,应用视网膜电流图评估视网膜功能.结果 生长发育迟滞组、生长发育迟滞+OIR组小鼠出生体质量明显低于其他两组(均为P<0.05),生后14 d、21 d,生长发育迟滞组、生长发育迟滞+OIR组小鼠体质量、胰岛素、IGF-1值、VEGF在视网膜表达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均为P <0.05),而精氨酸2活性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均为P<0.05).OIR组、生长发育迟滞组、生长发育迟滞+ OIR组小鼠视网膜毛细血管密度指数增加,而以生长发育迟滞+OIR组小鼠增加最显著.生后70 d时OIR组、生长发育迟滞组小鼠视网膜电流图反应减弱,RmP2振幅(双极细胞)及8 Hz频闪振幅(R8:视网膜内功能)显著减小,且生长发育迟滞+ OIR组小鼠变化更加明显.结论 生长发育迟滞小鼠影响IGF-1、VEGF的表达及精氨酸2的活性,对视网膜病的发生有显著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6.
HIV-1整合酶单链抗体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纯化与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具有HIV-1整合酶结合活性的单链抗体重组噬菌体感染HB2151大肠杆菌,经IPTG诱导.在周质腔萃取物及培养基上清中,均检测到有较特异与整合酶结合的可溶性单链抗体的表达。利用HiTrapAnti-Etags对单链抗体进行了亲和层析纯化。Western-blot结果初步表明,单链抗体不仅可与整合酶的单体反应,而且也可与其二聚体结合。提示:研制的单链抗体可用于对HIV-1整合酶活性影响的研究。  相似文献   
57.
目的:利用 6× His/ Ni N T A 表达纯化系统表达并纯化带有 6 个 His 纯化标签的乙型肝炎前 S抗原。方法:利用 Ni N T A Superflow 亲和层析,比较了 Pre S1/2 与 Pre S2 蛋白分别在非变性和变性条件下的各种纯化条件和产率,并用三种方式对 Pre S2 蛋白进行了复性。结果: Pre S1/2 与 Pre S2 蛋白均存在于 250 m m ol/ L 咪唑洗脱峰中。从 1 L 诱导菌体中可以分别纯化 Pre S1/2 与 Pre S2 蛋白 10~15 m g,纯度达到电泳纯。三种复性方式中,在 Ni N T A 柱上复性 Pre S2 蛋白的复性率达 60.5% 。结论:6× His/ Ni N T A 表达纯化系统不仅可以使外源蛋白在大肠杆菌中获得高效表达,而且可以通过简单的纯化步骤得到较高纯度的目的蛋白。该表达纯化系统为利用大肠杆菌制备重组蛋白提供了一种简便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58.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方治疗冠心病介入术后心绞痛气虚血瘀证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00例冠心病介入术后心绞痛气虚血瘀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益气活血中药,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从心绞痛改善方面评估,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1.1%(41/45),优于对照组的80.4%(37/46)(P<0.05)...  相似文献   
59.
目的:观察固本喘嗽康颗粒的平喘、抗炎及免疫作用。方法:用卵蛋白雾化吸入致敏法建立大鼠哮喘模型,观察固本喘嗽康颗粒对大鼠引喘潜伏期和BALF中白细胞数的影响;用二甲苯及琼脂建立炎症模型观察固本喘嗽康颗粒对急性炎症及慢性炎症的作用;从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两方面观察固本喘嗽康颗粒的免疫作用。结果:固本喘嗽康颗粒可明显延长大鼠引喘潜伏期,降低BALF中白细胞数;可明显对抗急性炎症和慢性炎症;对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具有调节作用。结论:固本喘嗽康颗粒具有平喘、抗炎和免疫调节的作用。  相似文献   
60.
帆状胎盘因前置的血管在临产前易发生血管破裂出血,其出血直接来源于胎儿,对胎儿危害极大,是引起围产儿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本文收集我院2000年至2004年4月,帆状胎盘前置血管的病例共8例,根据临床资料,探讨其防治措施。一、资料和方法1.临床资料:2000年至2004年4月发现帆状胎盘血管前置共8例,其中前置血管破裂共2例。平均年龄29岁,初产妇7例,经产妇1例;平均孕周38(2/7);其中双胎1例,单胎7例;B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