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2篇
内科学   2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23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2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仍在全球范围内传播,尚无特效药应用于临床。乌司他丁(ulinastatin)在抗炎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临床上主要应用于急性胰腺炎、休克和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等,其还具有抗氧化应激、抗凝、免疫调节作用,可能对于降低COVID-19的严重程度和死亡率有重要意义。主要结合乌司他丁的药理作用及其在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症肺损伤等COVID-19并发症中的临床应用,论述其应用于COVID-19的可行性,以期为该病的临床治疗及新药研发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32.
【目的】了解艾滋病男男同性性行为(MSM)人群在同妻婚姻关系以及抗病毒治疗过程中的压力、抑郁、焦虑等心理情绪的真实体验,为艾滋病临床诊疗以及全程化管理提供依据和参考。【方法】使用定量调查与定性访谈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定量调查采用方便抽样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江苏省无锡市第五人民医院、浙江省杭州市西溪医院自愿咨询检测(VCT)门诊艾滋病MSM已婚者267例,定性访谈采用目的抽样的方法选择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VCT门诊长期随访的有同妻婚姻关系的艾滋病男男同性恋10例为研究对象。【结果】定量调查研究发现,该人群压力、焦虑及抑郁情绪检出率分别为68.07%、57.58%和92.50%。定性访谈结果提炼出:疾病自我歧视与压力、担心妻子被传播疾病而产生焦虑、同妻婚姻关系为治疗带来压力和希望、不知道如何与妻子相处带来抑郁等6个相关主题。定量与定性研究结果能够互为佐证。【结论】该人群存在抑郁、焦虑心理情绪,同妻婚姻关系为其带来心理压力,对治疗带来影响,需要多学科会诊和全程照顾。  相似文献   
33.
目的探讨适合我国艾滋病专科护士培训的核心知识体系。方法采用文献回顾、小组讨论方法拟定艾滋病专科护士培训核心知识体系内容,通过Delphi法对艾滋病临床医学、临床护理、护理管理、护理教育4个领域20名专家进行函询,确定体系结构内容及各指标权重。结果艾滋病专科护士培训核心知识体系包括艾滋病基本知识、艾滋病患者临床管理、艾滋病患者的症状管理、艾滋病合并其他疾病的护理、HIV感染的婴儿和儿童的临床管理/症状管理/心理护理、感染者/患者及照护者的心理社会支持、特殊人群的关注、艾滋病护理管理、附录9个一级指标,共92个二级指标。结论运用Delphi法确定的培训内容体系能为开展艾滋病专科护士培训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4.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分析和动物实验探讨温补脾肾经验方(TSKEP)治疗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NMOSD)的潜在作用靶点和信号通路,为治疗NMOSD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及分析平台(TCMSP)筛选TSKEP的化合物和靶点,通过GendCard等数据库确定NMOSD的相关靶点基因;构建化合物-靶点网络确定核心化合物;利用STRING数据库和Cytoscape 3.6. 0软件中的Network Analyzer插件获得蛋白-蛋白互作(PPI)网络的拓扑参数并识别核心靶点;利用OmicShare平台对核心靶点进行基因本体论(GO)功能注释分析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并构建靶点-通路网络,以识别关键的生物过程和信号通路;基于AutoDock软件对核心化合物和核心靶点进行分子对接。18只小鼠分为对照组、NMOSD组和TSKEP组,每组6只,HE染色观察3组小鼠大脑组织病理形态表现,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中相关细胞因子水平。结果:动物实验,TSKEP组小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与NMOSD组比较明显降低(P<0.01),同...  相似文献   
35.
<正>手足口病(Hand-footmouth di sease HFMD)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自1957年新西兰首次报道本病至今,手足口病在世界范围内引起暴发流行,我国于1980年由上海首先报道本病,以后各地均有报道。我院感染科对2008年5月1日至2009年5月1日急诊诊治的133例手足口病患者进行临床回顾性分析。  相似文献   
36.
脑梗塞患者肢体功能恢复除与损伤的部位,范围及程度有关外,与早期的康复治疗密切相关。我科于1996年7月~1998年8月应用以促通促技术为主的综合康复方法治疗急性脑梗塞患者56例,均为在神经内科病房经急救后转入康复科病房,取得了满意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56例患者,诊断按WHO标准,均经临床和CT证实为脑梗塞,除外TIA、RIND明显智力及意识障碍,有严重合并症(心、肺、肝、肾等)者。其中男29例,平均年龄52.70岁,女27例,平均年龄58.72岁;均存在一侧肢体功能障碍,其中左侧…  相似文献   
37.
背景 缺血半暗带为脑缺血疾病临床治疗中的主要靶点,然而有效安全的非溶栓防治措施多年来一直未有突破.近年来有研究发现吸入麻醉药异氟醚预处理对脑缺血半暗带有保护作用,为脑缺血的防治提供了新的思路.目的 分析总结异氟醚预处理在脑缺血半暗带保护中的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内容 首先介绍缺血半暗带在脑缺血疾病中的地位及复杂性;然后描述异氟醚预处理对脑缺血半暗带保护作用的现状并分析其可能参与的机制. 趋向 Toll样受体4信号通路的参与及其他保护机制还有待进一步探索,为其临床应用奠定更有力的证据,同时还有利于从机制中挖掘治疗脑缺血疾病的新方向.  相似文献   
38.
目的:探讨左氧氟沙星联合替硝唑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在2017年8月~2019年10月期间于我院治疗的慢性盆腔炎患者中选择46例患者纳为本次研究。将46例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对比组与联合组,每组各23例患者。对比组应用替硝唑治疗,联合组应用替硝唑联合盐酸左氧氟沙星治疗,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联合组总有效率为96.0%,对比组总有效率为70.0%,联合组显著优于对比组,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示,联合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7%,对比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4.8%,联合组显著低于对比组(P<0.05)。结论:相较于单纯应用替硝唑,左氧氟沙星联合替硝唑治疗慢性盆腔炎效果更加显著,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  相似文献   
39.
[目的]了解传染病专科医院护士对艾滋病培训知识的需求情况,为艾滋病专科护士培训知识及培训方法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217名传染病专科医院护士进行艾滋病培训知识调查研究。[结果]217名传染病专科医院护士对艾滋病培训知识点需求度均较高;不同城市、不同级别传染病专科医院,不同艾滋病护理年限的护士对艾滋病培训知识需求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不同传染病专科医院护理人员对艾滋病培训课程知识均有需求,但侧重点不同,应根据不同的培训目标选择不同的知识模块开展培训。  相似文献   
4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