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儿科学   78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42篇
内科学   10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72篇
预防医学   11篇
药学   6篇
  5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22.
目的探讨大剂量甲氨蝶呤静滴+鞘内注射治疗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儿时中枢神经系统损伤的监测指标。方法2003年1~12月在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42例标危ALL患儿中。在行大剂量甲氨蝶呤静滴+鞘内注射化疗前及化疗后15、30、45d腰穿留取脑脊液(CSF)各1mL,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法测定CSF中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质量浓度。结果化疗后,CSF中NSE质量浓度升高,于第15天达峰值,化疗30dNSE质量浓度下降,与化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化疗45d后NSE质量浓度与化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CSF中NSE是ALL患儿行大剂量甲氨蝶呤静滴+鞘内注射化疗时,神经细胞急性损伤的一个有价值的预报因子。  相似文献   
23.
我们采用“富力康”全营养液用于30例口腔术后的患者,观察疗效,报告如下:材料与方法采用“富力康”全营养液,内容包括:牛乳蛋白、大豆分高蛋白、植物油、麦芽糊精、蔗糖为原料、配以多种维生素、活性钙、有机铁、有机锌及其它无机盐。营养素分析如下表:1.患者选择:在本院住院的3O例口腔术后患者,平均使用营养液为6~14天,最长者为3O天。2.使用方法:采用具饲,平均每天用量15O0lll,观察组25人,其中男18人,女7人。对照组5人,男4入.女1人。3、观察指标:①体重,使用营养液前后,分别于早7时空腹排便排尿后、称量体重。②血…  相似文献   
24.
目的 通过检测microRNA (miR)-16在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患儿骨髓单个核细胞(BMMNCs)中的表达水平,分析miR-16在不同组B-ALL患儿中的表达差异,探讨miR-16在B-ALL的发生发展及预后中的意义.方法 收集2006年10月至2010年10月在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儿科和青岛市立医院儿科初诊为B-ALL的36例患儿及12例健康儿童的骨髓标本为研究对象,分别纳入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研究组36例B-ALL患儿进行髂后上嵴穿刺获取BMMNCs,最终确诊为B-ALL高危标本为13例,标危标本为23例,分别纳入高危组和标危组.对研究组分别于化疗前、后采集标本进行实时(real-time)荧光定量PCR法检测BMMNCs中miR-16表达.对化疗后miR-16表达明显升高的30例患儿标本,纳入化疗敏感组,其余6例,纳入化疗耐药组(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本院人体试验委员会所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到该委员会批准).结果 ①miR-16在研究组的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高危组明显低于标危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 B-ALL患儿化疗后,miR-16表达水平较化疗前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以化疗敏感组升高最为明显(P<0.05),化疗耐药组化疗前、后miR-16表达水平比较,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iR-16低表达在B-ALL发病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与白血病细胞增殖、转移能力和预后密切相关,可作为判断B-ALL患儿预后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25.
①目的 了解儿童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外周血T,B淋巴细胞的变化及其两者的关系。②方法 采用免疫荧光标记流式细胞仪对18例ITP病儿及20例对照组儿童外周血免疫细胞的数量进行检测。③结果 ITP病儿CD4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t=5.79,P<0.01);CD8明显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t=3.60,P<0.01);CD19和活化B细胞(CD3^-/HLA-DR^ )明显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t=5.62,9.63,P<0.001)。C4/CD8比值正常组与比值倒置组比较,CD19和CD3^-/HLA-DR^ 细胞的数量无显著性差异(t=0.78,0.26,P>0.05)。④结论 ITP病儿不仅存在T淋巴细胞亚群的异常,而且还存在B淋巴细胞异常。  相似文献   
26.
为了整顿我市牛奶产销市场 ,保证牛奶的营养及其卫生质量 ,保障消费者健康 ,为此开展了对牛奶产销市场的调查。1 对象与方法1 .1  4~ 5月 ,对全市 1 9家牛奶生产加工企业进行调查并同时采样。于 6、 7月 2次分别在市区售奶点对各厂家所销牛奶进行随机采样。1 .2 检验项目有细菌总数、大肠菌群、致病菌、脂肪、比重、酸度 ,检验方法按 GB/T 5 4 1 3 .1和 GB4789.2 6之规定进行。1 .3 结果判定按 6项指标中有 1项不合格 (以 GB5 4 0 81 999,《灭菌乳》判定 ) ,该奶即为不合格产品。2 结果在全市 1 9家牛奶生产企业中 ,1 0家采用瞬间…  相似文献   
27.
干扰素α-2b对HL-60细胞抑增殖与促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干扰素α-2b (IFNα-2b)对HL-60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采用瑞氏染色观察HL-60细胞的形态变化.吖啶橙/溴化乙锭双染色观察细胞凋亡,通过CDl3测定观察细胞膜抗原表达及成熟分化,MTT实验观察增殖活性。结果显示:加入IFNα-2b 48小时后,HL-60细胞凋亡率升高,增殖活性下降,而且随着IFNα-2b浓度的升高,抑制作用更加明显。CD13表达逐渐下降,细胞形态逐渐向成熟转化。结论:IFNα-2b能促进HL-60细胞凋亡、抑制HL-60细胞增殖和促进分化成熟。  相似文献   
28.
目的 探讨过敏性紫癜(HSP)患儿红细胞膜受体活性、血小板活化因子、肿瘤坏死因子及白细胞介素-6在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对58例HSP患儿分别于治疗前和临床症状消失后检测上述指标,设正常对照40例。结果 HSP患儿血小板活化因子等炎性介质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治疗后恢复;红细胞膜C3b受体活性降低、免疫复合物受体活性增高,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症状消失后有所恢复,但较正常对照仍有差异。结论 血小板活化因子等炎性介质参与了。HSP的发病,其浓度高低可作为病情活动和稳定的指标之一;红细胞膜受体活性异常可能是发病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29.
目的:探讨卡介苗(BCG)体外对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LL)患儿外周血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杀伤HL-60细胞效应的影响。方法:应用Ficoll-Hypaque法分离ALL患儿(白血病组)和健康儿童(对照组)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在白介素-2(IL-2)、植物血凝素(PHA)和BCG作用下诱导成CTL细胞;应用流式细胞仪测定CD3、CD3+CD4+、CD3+CD8+比例变化;应用MTT法检测CTL对HL-60细胞的杀伤力。结果:培养前2 d,对照组和白血病组CTL细胞数量及体积均无明显变化,第3天开始两组细胞均开始增殖,体积变大,6~10 d达高峰;培养至第10天时,加入BCG的白血病组和对照组细胞数量分别较无BCG的白血病组和对照组增多;白血病组CD3+CD8+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经BCG作用后两组CD3+CD8+比例均明显升高;白血病组CTL对HL-60细胞的杀伤力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BCG可协同IL-2、PHA体外促进CTL细胞增殖并提高其对HL-60细胞的杀伤力。  相似文献   
30.
目的探讨98-方案诊治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的疗效和预后因素,以便进一步提高儿童ALL无事生存率(EFS)。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年10月—2003年7月83例初诊儿童ALL临床资料,采用Kaplan Meier法评估各因素对患儿5年无事生存率(5-year EFS)的影响,组间患儿5-year EFS差异比较采用Log-Rank检验,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各变量的独立预后价值。结果83例儿童ALL完全缓解(CR)率为96.4%,总体5-year EFS为(62.0±6.0)%。多因素分析表明泼尼松诱导试验不良是预后不良的独立因素,其相对危险度(RR)为1.577;而治疗顺从是预后良好的独立因素,其RR为0.443。泼尼松诱导试验高度敏感对预后不良预测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67.9%和76.7%,泼尼松诱导试验高度敏感+敏感对预后不良预测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4.3%和33.3%。结论采用98-方案治疗儿童ALL疗效满意,泼尼松诱导试验不良是预后不良的独立因素,泼尼松诱导试验高度敏感对预后不良预测的敏感度和特异度都比较高,治疗顺从是预后良好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